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

三天後,被稱爲“南陽之地”的溫縣。

溫縣地處豫北平原西部,南濱黃河,北依太行,這裡原本是妖妃妲己的故國,有蘇氏。晉獻公時,沿着太行南下的狄人滅溫,傳承了數千年的己姓有蘇氏從此消亡。

在狄人被齊桓公擊退後,周天子便乘機將溫地收回,作爲畿內領地。到了晉文公時,因他帶兵幫助周襄王恢復王位,襄王便將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的“南陽之地”,包括原、溫等在內的十多個邑全部封給了晉國。

晉國得到溫地,可以作爲進軍中原的前沿,文公便在這裡設邑,並委任狐溱爲第一任溫大夫。其後,溫地落到了趙氏手裡,趙宣子時代,一度是趙氏的中心城邑,直到下宮之難,又失而復得。

趙文子不喜歡貪婪而莽撞的長子趙獲,就改立庶子趙成爲世子。趙獲留守溫縣,看護趙氏祖廟,他死後,兒子趙羅繼任溫縣大夫。

此時此刻,身材臃腫,錦衣華服的趙羅,在樂氏家臣陳定國的陪同下,一起在城闕上眺望等待。

“來了,來了!”眼尖的縣吏指着路盡頭的隊伍向趙羅稟報。

趙羅扶着高冠,眯起眼睛望去,卻見遠處走過來的,是一支墨旌素稿的長長隊伍這是喪服的顏色。

趙羅暗道一聲不妙:“看來原縣傳來的消息是真的,樂大司城已死!”

一旁的陳定國也發出了一聲痛呼,他是樂氏家宰陳寅之弟,職務爲司士。這次他帶了一卒樂氏之兵,向衛國借好了道,前來溫地等候主君,誰料等來的,卻是樂祁的死訊。

一刻後,溫縣西門大開,沉默的隊伍魚貫而入。趙羅翹首以待,終於在人羣裡看到了自己瘦了一圈的獨子趙廣德。便心疼地拉着他噓寒問暖,瞧瞧身上有無受傷。

離家半年多,趙廣德有些不習慣父親的寵溺,他尷尬地掩蓋住了那天被趙無恤護着滾下戎車時砸出的淤青。讓開了位置,指着身後說道:“父親,這便是無恤堂兄,堂兄,這便是我父。溫縣大夫。”

趙羅朝兒子身後看去,只見一位少年君子掛劍而立,他頭戴素幘素冠,身穿墨服,正扶着拉漆黑棺槨的馬車,面色哀傷而冰冷,眼神裡透着幾分威儀。

趙無恤揮袖行禮:“小子見過叔父。”

對於或許會成爲未來家主的趙無恤,趙羅也不敢怠慢,連忙還禮。

隨後困惑地問道:“侄兒,究竟是發生了何事?”

……

三日前。一行人在羊腸道遇襲,樂祁死難。

在哀傷過後,因爲不知道山中還有無刺客同夥,所以趙無恤立刻催促衆人出發,在天黑前趕到了原縣。

作爲鐵桿盟友,韓氏的原縣大夫對待趙無恤等人,也像對待主君一樣恭敬和周到。這場刺殺發生在韓氏領地上,所以他也不敢怠慢,第二天雪停後,立刻發兵大索周邊道路。查探過往行人。

但連夜降下的大雪已經掩蓋了一些蹤跡,搜山者沒有任何收穫,只有一位在山裡的獵戶透露說,在羊腸道附近。見過一位灰衣長劍的少年朝山北走去。

樂靈子於次日醒來,她擦乾了眼淚,強咬着牙爲樂祁清洗屍身,又盛放在棺槨裡,隨後便悶悶不樂地守在旁邊,不吃也不喝。

無恤知道她心中難過。撫着她嬌小的肩膀儘量勸慰,同時發信使回新絳,向晉侯和趙鞅通報此事。

他招來對諸侯關係比較熟悉的子貢商議,得出的結論是,在樂祁死後,趙無恤的使命就算是失敗了。

子貢認爲,少了樂祁做中介,無論是趙樂聯姻,還是晉宋同盟,都少了一層重要的保證。齊國人,還有那個隱藏在幕後的刺殺主謀想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

在原縣陪着靈子,爲樂祁守靈的那一夜,趙無恤也在寒冷的雪夜裡反思自己,反思原本大好的局面爲何會出現逆轉。

“從始至終,趙氏都太被動了,父親一直試圖破局,他結好樂氏,卻中了範鞅的圈套,在去年冬至日輸了一局;之後因爲我的出現,趙氏強勢進入陶市、粟市,將新絳周邊卿大夫家裡的粟米席捲大半,打下了一個良好的經濟基礎,算是贏回了一局。”

“但父親昏厥七日裡,趙氏還是被動防禦,雖然最後僥倖獲勝,得到了許多補償,樂祁也得到釋放。本以爲贏得了勝利,但敵人太過狡猾,新的陰謀在前一次失敗時就開始編織,雖然一路都小心防備,但我還是一頭撞了進去,害了樂伯……”

無恤的思維越來越清晰,內心卻越來越冰冷:“究其原因,那就是我們的行動總是慢了半拍,總是陷入被動。我把注意力放在實力的提升上,這的確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正道,但卻忽略了主動給對方製造麻煩的奇道。”

“以正合,以奇勝,所以這一次,我們不能在原縣等待敵人出手……必須主動還擊,範氏不仁,就休怪我不義,你敢破壞規矩,我也可以將棋盤一腳踢開!”

一念至此,他胸膛微微起伏,彷彿恍然大悟,明白了春秋季世“禮樂崩壞”的真正含義。

於是,第二天清晨,趙無恤召集全體屬吏、軍吏,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吾等繼續前往宋國,誓必要完成使命,決不能就此放棄!”

若是就這麼結束,他的第一個職守,第一個任務就會到此結束,蒙上失敗的陰影,甚至有被諸卿陷害的可能。所以,繼續作爲行人前往宋國,也好過就這麼灰溜溜地回新絳去,而且,也會打亂敵人的後續計劃。

趙無恤雖然懷疑範氏參與了此事,但苦於沒有證據,事發地點是韓氏領地,刺客也是個齊國虎賁。於是,他在給晉侯的簡牘裡做了這樣的報告:

“樂伯遇刺,是齊人所爲,但晉國之內必有內應!或在六卿之中,或是範、中行二卿!下臣未能保護樂伯安全,百死莫辭。本應回國向君上請罪,求父親將我戮於家廟,但爲了晉宋和解,下臣只能繼續送樂伯棺槨歸國。並向宋公解釋此事。”

給趙鞅的簡牘裡,他則直言範、中行二卿絕對參與了此事,因爲如此一來,本來對趙氏極其有利的局面就徹底逆轉過來。哪怕這會損害晉國的利益,引發與宋國的外交糾紛。但以範鞅、中行寅的性情,根本不會在乎。

無恤請趙鞅搜尋證據,同時加強防範,並在晉侯面前,全力支持他繼續處理此事。

看着騎從攜帶信件遠去後,趙無恤沒有留在原縣枯等新絳的回信。第二日清晨,一行人告辭原縣大夫,順着漸漸平坦的大道向東走了大半天,就到達了溫縣。

……

溫縣趙氏府邸內,在聽趙無恤講述了這幾日發生的事情後。趙羅肥碩的臉上大汗淋漓。

刺殺,是趙羅極其恐懼的事情。

他生來膽小而怕事,甚至在王子朝之亂中,面對魚腩一般的周室叛軍,竟有過棄軍而逃的經歷。所以趙羅覺得無恤不應該貿然行事,得等待新絳的命令才行。

“賢侄你目前需要做的,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雖然此次使命失敗,會被君上削掉職守,但回下宮待上幾年。自然能再次出仕……所以,還是在此好好休整等待爲妙。”

趙無恤決心已定:“叔父,若是我就此罷手,範、中行二卿。必然會以此爲藉口抨擊我。到時候不僅我會受罰,趙氏威望也將受損,與宋國、與樂氏的交好也會告吹,有百害而無一利,事已至此,不如搏一搏!”

何況。新絳目前是範鞅做主,晉侯也受他左右,無恤預感,他接到的命令,絕不會是對趙氏有利的!

但,哪怕在旁的趙廣德也幫忙說話,趙羅依然將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當然,以他的膽氣,也不敢強行留下無恤,只是採取不合作不支持的態度,堅決不同意派兵護送無恤東行。

“既然如此,那就請侄兒自便罷。”話不投機,胖大夫一甩袖子,拉着趙廣德就要轉身離去。

趙無恤卻對趙廣德點了點頭,讓他離開了廳堂,只剩下無恤和趙羅兩人。

“侄兒將吾子支使開,是想做什麼?”趙羅見趙無恤盯着他看,有些不自在。

“溫大夫這是想要叛離趙氏大宗麼!”趙無恤先是不答,走近趙羅後突然大聲質問,嚇得他肩膀一震,差點坐翻在地。

“侄兒這是何意?話可不能亂說。”他素來膽小,連忙後退了幾步。

趙無恤雙目圓瞪,踏步上前道:“趙氏同休同戚,如今小子路途遇阻,使命能否完成猶未可知,叔父卻想置身事外?若是不發兵助我,他日我父追究下來,小子只能如實相告,叔父莫不是忘了半年多前,邯鄲午跪在溫縣跪地求饒時的模樣!叔父也想和十年前棄軍而歸時一樣,再承受一次宗主的怒火麼?”

十年前王子朝之亂,趙溫還是溫地繼承人,與叛軍遭遇後膽怯而退,被趙鞅痛斥一頓,差點取消了他的繼承資格。那時候深深印刻在心裡的恐懼猶存,此刻面對爆發的趙無恤,他彷彿看到趙鞅瞪着虎目站在他面前,頓時嚇得渾身戰慄,兩腿一軟差點跪倒在地。

“我發兵,發兵還不成麼?但溫縣和其他小宗不同,調遣百人以上必須知會宗主,所以,所以只能給侄兒一卒……”

趙溫哭喪着臉,心裡實則還在討價還價。不過話說回來,他的溫縣算是趙氏最老實的小宗,被趙鞅虎威壓制。如今趙羅覺得,哪怕趙鞅不在了,自己也會被眼前的少年吃得死死的。

於是,當趙無恤微笑着從廳堂裡出來時,便溫和地對趙廣德說,在他的“懇求”下,趙羅已經“同意”派人隨行。

當然,一百人是絕對不夠的,但只憑嚇唬,看來是要不到更多了,趙無恤便拉着趙廣德,在他耳畔說了如此這般。

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709章 越王勾踐第23章 君子如玉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582章 鐵與血第67章 大都無防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92章 劍名獬豸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一謀臣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1001章 函谷關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306章 孔仲尼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1007章 卸甲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941章 他死了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956章 合縱(上)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960章 銅鞮宮第285章 名與實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462章 反壟斷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492章 侯犯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354章 造紙術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656章 大風(13)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915章 叔于田第93章 鼓而成列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78章 朋比爲黨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861章 中山第760章 活捉第395章 武卒的弱點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41章 釜底抽薪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392章 忍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934章 天道遠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80章 陶瓬之器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22章 贈我緇衣第956章 合縱(上)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491章 魚
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709章 越王勾踐第23章 君子如玉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582章 鐵與血第67章 大都無防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92章 劍名獬豸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一謀臣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1001章 函谷關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306章 孔仲尼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1007章 卸甲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941章 他死了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956章 合縱(上)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960章 銅鞮宮第285章 名與實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462章 反壟斷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492章 侯犯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354章 造紙術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656章 大風(13)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915章 叔于田第93章 鼓而成列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78章 朋比爲黨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861章 中山第760章 活捉第395章 武卒的弱點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41章 釜底抽薪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392章 忍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934章 天道遠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80章 陶瓬之器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22章 贈我緇衣第956章 合縱(上)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491章 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