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泮宮公學

感謝書友蒼千傾的打賞!

……

今天剛好是三月初一,泮宮開學的日子,位於北部的入口已經停放了不少二馬駕轅的戎車,這是大夫之子的規格。

看到魏駒和一個生面孔的卿族子弟聯袂而至,立刻引起了門口衆子弟們的注意。

其中有兩個穿一黑一白深衣的少年輕聲交談道:

“張子,那是何許人也?能讓魏子親自引路。”

“樂子,你是去多了女閭,年紀輕輕就目光渾濁麼,沒見到那是駟馬戎車的卿子規格?沒看清車上插着玄鳥旌旗?分明是趙氏的君子。”

“趙氏的君子?莫不是前段時間因爲獲白鹿,推行止從死而名聲大噪的君子無恤?”

“然也。”

“我們倆家不是趙氏一黨的大夫麼?要不要過去相迎?”

“噓,噤聲,這只是個庶子,你我且不要聲張,先看看他有何能耐。”

倒是有另外幾個少年圍上來朝魏駒行禮致敬,同時好奇地盯着無恤看,魏駒則向趙無恤引薦,原來是魏氏的小宗令狐、呂等氏的子弟,同時也是魏駒的伴讀與輔佐。

趙無恤與他們一一見禮,有了昨天的教訓後,他今天不想隨意樹敵。

魏駒笑着與衆少年寒暄,被圍在中間如同衆星捧月一般,放眼趙無恤這頭,卻有些孤零零的,邯鄲稷不來,就只有一個上不了檯面的小胖子趙廣德撐場面。

他不由得有些鬱悶,自己的小夥伴還是太少了啊,那些親暱攀附趙氏的大夫子弟呢?都上哪兒去了?他目光掃過人羣,見無人出來搭腔,心知那些人還在觀望之中。

其實這也怪不得他們,自從無恤的三位便宜兄長行冠離開泮宮後,趙氏在公學內可謂是羣龍無首,而無恤在家族中,地位確實不高。

所以,他這次入學的使命,還有在趙氏集團年輕子弟裡撐起一面旗幟的作用!

此外,讓趙無恤失望的是,今天韓、知、中行、範家的卿子們好像約好了似的,都沒有出現。

就在這時,裡面敲響了幾下渾厚的鐘聲,泮宮大門開啓,有皁衣小吏出來引諸子入內。

趙無恤感覺一陣恍惚,彷彿回到了前世時,聽着鈴聲走在上學路上的日子。

在場衆人裡,他和魏駒身份最尊貴,所以走在人羣最前方緩步入內。過了泮池,來到一片桃林,粉嫩含綠的花骨朵將開未開,香氣撲鼻,想來再過半月,就將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了。

泮宮內的建築端莊規整,卻又不顯華麗,其中有射箭的靶場,有學御的車道,矮矮的牆垣外還有個專門製作竹簡的作坊,不時有皁衣的小吏抱着剛殺完青的簡冊趨行前往守藏室。

進了廳堂中,只見其採光極好,竹蓆蒲榻擺放整齊,偶爾還能聽到管樂絲竹之音。

和天朝的大學有點相似,泮宮既是學校,又是行政官署,官吏既是教育官員,也是學校教師。

泮宮的“校長”稱公族大夫,擁有上大夫之爵,掌管卿大夫子弟的名籍和拙拔,位高權重。公族大夫也親自授課,但只面向卿族嫡子,比如魏駒,所以魏駒便在此和無恤等人作別,入內室去了。

公族大夫之下,還有幾位庶子大夫,就相當於授課老師,領下大夫爵,教育對象更廣泛些,卿族餘子,大夫子弟,都在其列。

趙鞅爲趙無恤找的庶子大夫,名叫籍秦。

你說巧不巧,正是昨天趙無恤說邯鄲稷“數典忘祖”那個典故的主角,籍談的兒子。

“籍”的本義是典籍、文獻,晉大夫伯厴(yan)即任此官,在泮宮中掌管國家典籍,其後代即以籍爲氏,籍談、籍秦即其後代。

但就趙無恤所知,籍談似乎已經把家族的老本行丟了,他曾作爲行人,前往周室朝見天子。在燕饗上,周景王問籍談,晉國此次爲何沒有獻上貢物?

籍談答道,晉從未受過王室的賞賜,何來貢物,想就此忽悠過去。誰想,那周景王卻是東周百年才一出的明智天子,他就當場列舉出王室賜晉器物的歷次舊典來,並責問籍談,身爲晉國司典的後代,怎麼能“數典而忘其祖”。

無恤暗想,這籍秦作爲庶子大夫,也不知道和他父親一不一樣,是不是肚子裡沒貨之輩……

初見之後,籍秦賣相倒是不差,他黑衣長冠,坐於案後,頷下留着一尺長鬚,看上去雍容斯文。

一旁,還有一位深衣廣袖的士人陪坐,大概是籍秦的助手或者家臣。

在趙無恤獻上拜帖後,籍秦好奇地打量了他一眼。

“汝就是趙氏子無恤?”

“唯,正是小子。”

籍秦點了點頭,趙無恤相貌平凡,在這個看臉的時代,沒有引起他太多重視。

在寒暄地問了問趙鞅、以及無恤三位兄弟的身體是否安好後,就正式開始了拜師的禮儀。

趙無恤拱手垂拜,口稱“夫子”,籍秦則正襟危坐受之,隨後又起身還禮。

按照規矩,“敕學生在學,各以長幼爲序。初入學,皆行束脩之禮”。

也就是說,作爲初次入學者,趙無恤還得先經過一道正式的拜師之禮,獻上束脩,也就是數條用錦帶捆紮的肉乾,籍秦身邊那士人負責接過。

據說孔丘在魯國曲阜開私學收徒,學生也要交這麼一份學費,但他大概得指望這些肉乾吃飯,而籍秦每月祿米無數,還有封邑創收,所以只是作爲一種學生孝敬老師的心意收下。

公學所傳授的,也無非是君子六藝,以及軍法、國史、時政、外交言辭等。

今天早上要學習的,是射術。

到了這時,趙無恤才確信,“學在官府”的時代是真沒落了。籍秦對於新來的學生,也表現得懶洋洋的,隨意聊了幾句,就轉身離開。倒是那位士人問了下無恤對六藝的掌握情況,告知他可以隨意翻閱泮宮守藏室裡的書籍,以及其中的一些規矩。

臨走時他才自我介紹道:“吾乃鄧飛,爵爲中士,乃籍氏家臣,庶子大夫不在時,我代爲授課。”

無恤離開廳堂後,朝周圍看去,發現整個公學都處於一種放羊的狀態,和後世的自習課差不多。

卿大夫子弟們都懶洋洋地挎着弓,想射就隨意搭箭來幾下,不想動手的,則三五成羣聚在桃樹下閒聊,甚至還有玩六博、投壺的。和計僑說的一樣,這裡更多是一處交際場所,卿大夫子弟將成年了,就送來鍍鍍金,結識下同齡人,爲日後從政鋪路。

趙無恤有些無語,他倒是沒什麼玩興,何況也沒融進任何一個圈子,便無奈地搖了搖頭,讓豎寬去宮外找田賁,將他專用的弓箭取來,在更衣室裡換上戎服,帶着趙廣德往靶場去了。

趙無恤自己倒是不用過多練習,但小胖子趙廣德的射術卻慘不忍睹,他瞄了好半天,箭矢依然落下靶子,不知道飛到何處去了。

無恤耐心地教着他,如何擺正姿勢,如何瞄準而手不會顫抖,在旁人看來,倒是一位懂得孝悌之義的兄長。

其實,他更多的打算是拿出收買人心的手段來,把趙廣德收爲小弟。溫地一系雖然文不成武不就,但斂財致富倒是有些手段,保不準日後無恤還得有求於溫大夫趙羅。

而且不教不行啊,泮宮雖然已經不以教學爲主,但每年都會有幾次燕射禮,到時候趙廣德要是太菜,丟的可是趙氏的臉面。

在泮宮外議論趙無恤的那兩個少年一直在暗暗觀察他,看到此景後,相視微微點頭,但仍未上前與之攀談。

倒是之前結識的幾名魏氏小宗子弟卻湊了過來,朝無恤問好。

其中一位名爲令狐博,正是那位傳下“結草報恩”美談的令狐文子後人,誇讚無恤止從死之舉有他曾祖父之風,趙無恤則禮貌地微笑頷首,心裡卻靜靜地等待他們亮明真實的來意。

果然,在令狐博說了一通好話之後,他旁邊一名身材高大,雙臂修長的少年卻冷冷說道:“聽聞君子曾在林囿中射殺黑熊,獲白鹿而歸,得上軍將賜雕漆玈(lv)弓,但我看趙子年不過弱冠,貌不驚人,卻是有些不信!”

……

第二個龍套出場,速速前來認領。求收藏,求推薦,本書羣號370609612,歡迎加入

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83章 雨我公田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936章 螽斯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738章 禮賢下士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1208章 華陽國志第742章 暴行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77章 吾之子房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40章 碩鼠碩鼠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738章 禮賢下士第939章 嘎嘣脆第952章 連橫(下)第90章 君子有爲第678章 三線第1222章 大結局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52章 冬至(一)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43章 畏此簡書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939章 嘎嘣脆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73章 泮宮公學第640章 投機者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504章 夫差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93章 鼓而成列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1056章 西施(下)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謀臣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77章 吾之子房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132章 蓖蔽象棋
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83章 雨我公田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936章 螽斯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738章 禮賢下士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1208章 華陽國志第742章 暴行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77章 吾之子房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40章 碩鼠碩鼠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738章 禮賢下士第939章 嘎嘣脆第952章 連橫(下)第90章 君子有爲第678章 三線第1222章 大結局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52章 冬至(一)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43章 畏此簡書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939章 嘎嘣脆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73章 泮宮公學第640章 投機者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504章 夫差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93章 鼓而成列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1056章 西施(下)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謀臣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77章 吾之子房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132章 蓖蔽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