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

“看來馬蹄鐵和環首刀的效果都不錯。”

坐鎮後軍,趙無恤看着敵方右軍在錘砧戰術下分崩離析,對旁邊的人說道。

因爲要修補受損兵器,同時記錄新武器的性能和改進方案,隨軍的鐵官曹邴恭順地說道:“多虧了莫邪,才能讓此神兵利器在軍中得到使用!將士莫不以擁有一柄環首刀爲傲。”

趙無恤無奈地搖了搖頭:“花了一整年時間,高爐徹夜不熄,也不過鍛出了千口鐵刀,暫時只能供應給騎兵們使用。”他畢竟只有一個魯地,比不上後世孫吳一年時間就鍛刀萬口的手筆。

桃丘的鐵工坊已經開張三年多了,先前一直主攻鑄造鐵質農具,在武器方面遲遲沒有進展。直到一年前莫邪到來後,她獻上了傳承自歐冶子、干將的冶鐵之法,才讓鐵的質量和產量大爲提升。

所以雖然莫邪取代了曹邴氏的地位,雖然她是一個吳越女子,他卻不敢有什麼怨言。

因爲趙大將軍曾公開明言過,有莫邪一人,便能抵得上徒卒萬人!

先前東趙軍隊一直只使用青銅武器,這就像僅有一隻腳的人一般,獨木難支。而鐵的供應,終於讓魯*工能雙腳落地,許多新發明陸續被打造出來。

比如說,馬蹄鐵。

原本馬的蹄子由兩層構成,和地接觸的是一層是堅硬的角質,稱之爲馬掌。馬掌和地面接觸,受地面的摩擦,積水的腐蝕,一旦長途跋涉,很容易脫落,影響馬的健康和作戰能力。

對於騎兵和駕車的御者。這一直是個大難題,還是趙無恤想出了主意,那就是釘馬掌。蹄狀的馬蹄鐵用的是耐磨的生鐵鑄造成型。不僅能能保護馬蹄,延緩馬掌磨損。還使馬蹄更堅實地抓牢地面,對騎乘和駕車都很有利。

三百年後才由羅馬人發明的東西,就這樣提前出現在春秋時代。

最先得到這一待遇的是戰馬,此次趙氏輕騎西來,馬匹的損耗小到了個位數,最大程度保存了力量,故而才能登岸後一天便能投入戰鬥。

有了莫邪的技術,有了趙無恤正確的指路。魯國已經開始跑步進入是鐵器時代。蓬勃興起的冶鐵業將武卒鑄成這個時代罕見的鋼鐵雄師。

除了內行人極爲稱道,外行人卻不明所以的馬蹄鐵,桃丘更加出名的,還是那種新式的鐵質武器。

……

“軒轅、神農、赫胥之時,以石爲兵;至黃帝之時,以玉爲兵;禹穴之時,以銅爲兵;至此之時,當以鐵爲兵!”這是一年前,趙無恤否定了桃丘大量鍛造鐵劍的計劃,轉而畫下“環首刀”形制後說的話。

他記得很清楚。環首刀是漢軍發展出一支強大騎兵的利器,這種東西其實殷周春秋便有,只是由青銅鑄造。由於青銅本身性能的限制。註定了近身兵器只能以擊刺爲主,劈砍則容易導致武器的斷毀,所以青銅刀形制很小,只做削割皮革之用,無法用於實戰。這種小刀在燕、齊廣泛使用,還被齊人按照這形狀變成了貨幣“齊刀”。

但到了戰國時代,鋼鐵提供了兵器更爲堅韌的骨骼,便催生出長達三四尺的鐵刀。所以趙無恤這一指點,倒不算太超前於時代。只是讓鐵工坊提前走了正確的道路而已。

因爲刀柄首端毫無例外地製成扁圓的環狀,“環首刀”便因此得名。刀莖環首一體鍛造。然後與刀身用嵌焊的方式連接,再用目釘加固。裝上木柄。刀的刃部以黑心的可鍛鐵反覆折迭鍛打達,少者十餘次,多者二三十次,然後放入動物油中淬火加固。這是哪一千口刀的標準配置,至於像趙無恤手裡這把”百鍛“的干將劍,尚無法普及開來。

最初拿到武器時,騎兵們尚有疑慮,但作爲騎兵作戰的行家裡手,發明了鴉兵散星陣和錘砧戰術的無恤自然有自己的理由。

“劍由於雙面開刃而不利於馬上作戰、不利於劈砍、易折斷,這在突騎的近身戰鬥中非常不利。而這種環首刀單面開刃、厚脊,是最利於砍殺的兵器,加上騎弓和鐵戟的長短程配合,能大大加強騎兵的攻擊力!”

這次牧野之戰,是環首刀第一次運用在與強敵交錯廝殺的戰場上,這種專門用於砍劈的單刃厚背的短兵器具有構造上的優勢,它不像雙刃長劍一樣容易折斷,可以由騎兵單手持握,使用技巧也較快熟練。

在高速衝鋒中刀尖斜指前方,能輕易劃開敵人的喉嚨,駐馬後一擡手,一劈斬,血花濺起,就能讓敵人失去戰鬥力。環首刀刃長達三尺半,縱然不小心滾落下馬,對上邯鄲兵普遍的二尺青銅劍,簡直是摧枯拉朽的存在。

就像當年師尚父以雁行車乘致師,引發了商卒嘯亂一般,當趙氏數百騎兵手持鋒利的刀刃般突破邯鄲師左翼後,坐鎮右翼指揮的邯鄲稷徹底驚呆了……

……

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侮。

雖然祖先是趙氏一員,但從很小時候起,邯鄲稷便只將中行氏的表兄當做兄弟,待趙氏大宗子弟卻如同路人。

尤其是在泮宮中的那次衝突,更讓邯鄲稷和趙無恤形如水火。

但直至今日,他才發覺,那火太猛烈,將他這淌小水窪蒸騰得快要乾涸了。

直到開始交戰後,他才驚覺,僅僅幾年時間,東趙的力量竟如此強大,那犀利的刀鋒,那讓人無計可施的戰術,都讓他心中感到一陣陣無力。

但,此時此刻,卻不能不戰!

這時代有一句在各國廣爲流傳的話,“父之仇弗與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遊之仇不同國!”

意思是對於殺父仇人,兒子們不能和這仇人生活在同一藍天下,無論仇人身處何處,兒子們非得找到並親手殺死仇人;自己兄弟被人殺了,要時刻隨身帶着兵器,見了仇人就殺;自己的好朋友被人殺了,不能和仇人生活在一個國家裡,要麼殺死仇人,要麼追殺得仇人逃往國外。

邯鄲稷死死認定,趙無恤與他,有殺父之仇!

所以今日他帶的是一支哀兵,是邯鄲氏被趙氏壓迫了一甲子後,憤而反抗的哀兵。

所以邯鄲稷必須戰鬥,他先前或許有所膽怯和避戰,但此時此刻,卻別無選擇。

手下的兵卒能逃,能降,但他不能。

若不能復仇,便唯有一死!這是作爲晉國武夫的尊嚴,他的先祖趙穿、趙旃無不發揮着這種遇小事怯,遇大事卻悍不畏死的精神,這種精神流淌在他們這一家族的血液裡。

這是邯鄲最大的驕傲,也是他們自認爲與趙氏的不同之處。

邯鄲稷素來不是怕死之輩,不然當年就不會爲了一口怨氣,做下和中行、範兩位君子一起在泮宮裡圍毆趙無恤、趙廣德的事情了。

“邯鄲!”面臨即將崩潰的陣線,他突然縱聲高呼,和身邊的親衛們一起堅守最後的戰車壁壘。

他手中的長劍越來越沉,身邊只剩幾個人,其餘的要麼死去要麼逃散,邯鄲氏的哀兵們在強大的打擊下,變得如此渺小,如此驚恐。他大開殺戒,手臂一直到肘成了紅色。

又一個敵陣的矛兵向他奔來,邯鄲稷一劍砍掉他的矛頭,接着刺中了手和胳膊,他的劍術一向精湛。

一個縱馬衝入邯鄲軍陣的騎士不知從哪兒冒出來,舉起單刃的可怕武器對着那親衛的盾牌一下又一下猛砍,殺了他以後,卻不防被邯鄲稷用劍偷襲,捅進了腋窩下。

最後後,是一個沒了弓的弓箭手抓着箭像匕首一樣戳來,大腿卻被邯鄲稷的親衛砍了一戈,頓時摔了個四腳朝天,邯鄲稷哈哈大笑,一劍刺入他的心窩。

連殺三人,邯鄲稷找回了自信,爲了讓驚恐四散的兵卒們回到身邊,他再度舉起長劍,大聲喊道:“邯鄲!邯……”

然而呼喊卻戛然而止,一支箭準確地射入了邯鄲稷的眼窩,只剩下箭羽留在外面,將那兒變成了一個血窟窿。邯鄲稷尚來不及喊出下一句,便一頭朝前栽倒在地,死了。

“中了!”

猿臂善射的顏高尚保持着拉弓射擊的姿勢,看着那個穿一身漂亮黑甲,在戰局崩潰後還在負隅頑抗的敵軍將領倒地,他得意地笑了笑。

“正中眼窩!”

顏高這個個沒什麼愛好,就是好面子,喜歡和袍澤們吹牛。他記住了那次陽州城外的教訓,開始在自己的每根箭桿上都銘刻一個“高”字,他會記住每一個射死的人倒地的位置,在戰後去一一尋覓屍首,割下左耳,拴上首級,然後再高舉染血的箭桿,向主君獻功!

ps:完工,考試去了,再次求月票,七月很想知道自己能進月票榜分類前十不能。

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491章 魚第799章 趙魏第456章 盜跖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647章 大風(4)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939章 嘎嘣脆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1117章 周公吐哺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20章 術業專攻第976章 最後的殘暴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48章 請君憐惜第1056章 西施(下)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669章 破城第87章 豆在釜中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23章 君子如玉第194章 醫扁鵲第542章 鳴鼓第22章 贈我緇衣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1119章 雙頭鷹第804章 三家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448章 爭流第73章 泮宮公學第892章 過河卒第22章 贈我緇衣第351章 雙姝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1056章 西施(下)第448章 爭流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733章 虎狼!第599章 夙願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651章 大風(8)第1049章 ”禁酒時代“第873章 王孫勝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511章 魚麗之陣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561章 大將軍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710章 陶朱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409章 壞消息第938章 蟲豸第1170章 自古誰能辨忠逆?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
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491章 魚第799章 趙魏第456章 盜跖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647章 大風(4)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939章 嘎嘣脆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1117章 周公吐哺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20章 術業專攻第976章 最後的殘暴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48章 請君憐惜第1056章 西施(下)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669章 破城第87章 豆在釜中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23章 君子如玉第194章 醫扁鵲第542章 鳴鼓第22章 贈我緇衣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1119章 雙頭鷹第804章 三家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448章 爭流第73章 泮宮公學第892章 過河卒第22章 贈我緇衣第351章 雙姝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1056章 西施(下)第448章 爭流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733章 虎狼!第599章 夙願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651章 大風(8)第1049章 ”禁酒時代“第873章 王孫勝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511章 魚麗之陣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561章 大將軍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710章 陶朱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409章 壞消息第938章 蟲豸第1170章 自古誰能辨忠逆?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