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

ps:之前有錯誤,邾國北部屏障不是樑父,是繹山。

雖然趙無恤做好了“流血漂櫓”的準備,不過很遺憾,此番趙氏四路伐邾,遇到的抵抗卻微乎其微。

趙無恤的主力萬餘人越過亢父,直插邾國,弱小的邾人本來就內部不和,豈敢與強大的趙軍野戰?紛紛縮回城邑,坐視趙軍長驅直入。

就算有零星的戰鬥,也發生在前鋒的位置,等孫武和趙無恤抵達時,看到只是一片被衝得七零八落的車馬,以及蹲地投降的兵卒。

不單西路主力如此,除了受阻於北部繹山的趙廣德部外,其餘冉求、宋軍的東南兩部都順利開進,預計很快就可以和趙無恤會師於邾國都城。

對此,孫武評價道:“夫用兵之法,全國爲上,破國次之,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趙氏通過伐謀、伐交,將邾國孤立於泗上,已經奠定了勝利,這是好事。”

話雖如此,但孫武也爲沒有看到趙軍戰鬥的方式意興闌珊,跟趙無恤呆在中軍,這次旁觀就會這麼平淡無奇地渡過,於是他索性請求,讓他跟着前鋒一起行動。

趙無恤同意了,給了孫武一輛車,兩名甲士保護他安全,孫武跟在田賁的前鋒部隊後行進,他發現趙軍前鋒多爲新兵,但他們的訓練都不錯,在老兵的率領下小心翼翼地掃清前敵。

十年前,趙無恤擁有了數千中堅老卒,這些人不斷提拔,如今最差也是一個卒長。就這樣,一人教十人,十人教百人,百人教千人,千人教萬人!趙氏的軍隊數量擴張了十倍,二十倍,當年的經驗被不斷複製。

對這種練兵之法,孫武是持肯定態度的,可惜吳國窮兵黷武,二十年間幾乎沒有喘息的時間,以至於老兵死傷殆盡。所以現在吳王夫差雖然號稱吳國甲士”億有三千“,和趙氏明面上的兵力差不多,但能拉到戰場上的只有一半,而且良莠不全。

同時,他也注意到,趙氏的兵種組成和諸侯不大相同,車兵很少,只作爲指揮車乘使用,對敵陣進行衝擊的任務,主要由裝備厚甲的武卒承擔,這一點,倒是和吳軍類似。

車者,軍之羽翼也,所以陷堅陳,要強敵,遮走北也,戰車衝陷於陣,根本不是人力能當的。晉國所以稱霸中原,就在於晉國多馬,而馬匹可以裝備大量戰車。但問題在於,戰車一來太貴,保養戰車就是一筆巨大的錢財,而戰馬的損耗也是非常驚人的,南方的吳國根本沒有那麼多馬。

更要命的是,戰車上士兵的訓練也是積年累月還不見成效,換句話說,一個合格的御手,沒有十年,不能成戰,所以車上的甲士多爲貴族子弟。

再加上戰車需要在很平坦的地域才能投入戰場,正所謂戰車有”十死之地“,這限制了戰車的發揮,在戰爭地域越來越廣闊複雜的情況下,造成了戰車慢慢不適應徵戰。但諸侯按照慣性,依然大量裝備,最初還是孫武果斷削減吳國的車兵,統統換成步卒。

於是吳甲一出天下震動,大敗楚軍,五戰及郢,就是因爲步卒方陣不受條件約束,可以實現一些前人想都想不到的戰略大迂迴和戰術進攻。

無獨有偶,在孫武練兵十年後,趙氏也果斷用騎兵和步卒取代了車陣。趙氏輕騎屢建奇功,因爲他們的機動力靈活性遠超戰車。而趙武卒方陣不亞於吳軍,更有兵刃之利,假以時日裝備上鐵甲,就更加所向睥睨了。

現如今,中原爭霸,已經到了要靠步騎分出勝負的時候了。從秦魏河西之戰便可以看出端倪來,秦國,已經開始效仿趙氏的騎兵,而魏氏,則效仿趙氏的步卒進行改革,南方的楚國也在改革,經歷柏舉之戰的慘敗後,葉公的宛地精卒,開始以步卒爲核心,畢竟他父親沈尹戎曾在吳國爲臣,偷學過孫武的招數。

孫武預計,在未來幾十年裡,毀車爲步騎的軍事改革將成爲一股潮流。諸侯若不想早早滅亡,就不得不進行改變,學會以趙氏之戰法對抗趙師。

趙氏的兵種和裝備,諸侯卿大夫或許能學到皮毛,但有一些東西,可不是想效仿就能效仿的。

此番趙軍伐邾,縱然孫武跑到前鋒,但還是連一場像樣的硬仗都沒看到,沒法對趙軍戰術進行全方位分析的他,只能在車上琢磨起趙無恤的戰略來。

”趙氏用兵,在魯時好用奇,拘泥於兵勢的出奇制勝(戰術);入晉後則好用正,以陽謀逼迫敵人決戰,再以兵甲之利和強大氣勢戰勝。“

這是孫武在吳國時,對伍子胥總結的趙軍作戰特點,來到趙軍裡觀察思考後,他差不多明白了,前者是弱者擊敗強敵的無奈之舉,後者,則是強者穩操勝券的持重之法。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在戰略上,不能一味的防守,也不能一味的進攻,這一點趙氏就做的很好,每年農忙時絕不輕啓戰端,專心種田,發展生產,儲存糧食。等到時機成熟,就迅速確定目標,無論是滅代、取齊河間,伐秦河西,都是一蹴而就,爭取一到三個月的農閒結束戰爭,然後繼續種田,等待來年的戰機。這樣,既保全了自己,又能獲得局部的勝利,對鄰國的優勢變得越來越大。

在孫武的兵法裡,總結了國戰的五項原則: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數,四是稱,五是勝。

度產生於土地的廣狹;土地幅員廣闊與否決定物資的多少;軍賦的多寡決定兵員的數量;兵員的數量決定部隊的戰鬥力;部隊的戰鬥力決定勝負的優劣。

總之,要明修政治,確保法度,才能由內而外,主宰戰爭勝負的命運。

所以勝利之師如同以鎰對銖,是以強大的軍事實力攻擊弱小的敵人,其氣勢就像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般不可阻擋,這就是軍爭中至關重要的“形”。

在孫武看來,趙無恤,可謂是用“形”的高手了。

他有些無奈地嘆息道:“我向吳王傳授兵法,他卻只學了小道,不懂大勢,更不懂何爲戰爭的本質;趙卿雖然打仗作風生硬,近年來更是隻知道以巧技和強兵壓制敵人,但他在形勢方面的造詣,很深啊……”

北上之前,孫武還覺得趙吳相遇不知孰勝孰負,現在,他只覺得吳軍只怕是拼不過趙氏的,縱然能僥倖嬴一兩次小仗,但最終會被趙氏深厚的國力拖死。

善於作戰的人,總是戰勝容易戰勝的敵人,他們既沒有卓越過人的智慧,也沒有勇武顯赫的名聲,戰爭的勝利不會有差錯,之所以不會出現差錯,是因爲他們作戰的措施建立在必勝的基礎上!

這就是所謂的“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了。

所以就連面對邾國這樣的弱敵,趙氏依舊穩紮穩打,絲毫不冒進。邾國的失敗進入倒計時,若是他們縱深廣闊,或許還能多撐一段時間,可惜邾國與魯國“擊拆之聲相聞”,大小不過兩縣之地,毫無縱深可言。不過六七日間,趙軍便在沿途城邑或降或閉門自守的情況下,與東、南北三路偏師會師於邾國都城下。

將近三萬大軍雲集,足以將邾都繹陽包圍得水泄不通,而此時的邾國,已是一副亡國之景,非但投降引趙軍前來的大夫絡繹不絕,連公子公孫都紛紛逃離這棵要倒的大樹,跑到趙氏羽翼下卑躬屈膝,希望能在邾子被廢黜後,成爲新的國君。

就在這關鍵的時候,趙軍已攻至郭門,邾子曹益卻仍然在享用樂舞,在城外甚至能聽到舞樂的聲音,趙氏衆將紛紛搖頭,覺得這邾國真是沒救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歷史上,也是差不多的時段,魯國三桓伐邾,邾子也是這副德行,結果被三桓俘虜。

孫武縱觀邾城,發現其北枕繹山,南依廓山,地勢開闊,南北高中部低,平面近似長方形。東西橫距三裡,南北縱距三裡米,城周長約十餘里。構築利用山間高地,牆高兩到三丈不等,牆基寬十丈,也算一處堅城。

不過”攻城爲下“的理論對趙軍無效,拔城無數的趙軍並未將小小邾城放在眼裡,他們開始架設攻城器械,準備過幾天便發動總攻。

引趙軍入邾的那位邾國大夫見趙軍遲遲不攻城,有些憂心,便向趙無恤稟報道:“邾子已派遣使節向齊、吳求援,再拖下去,只怕兩國合力救邾,南北來攻……”

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1020章 分娩第40章 碩鼠碩鼠第1220章 !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808章 趙策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909章 靜女其姝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942章 刑人(上)第1070章 太宰嚭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538章 巫頌(上)第861章 中山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392章 忍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434章 傷寒(下)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722章 公孫勝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59章 首禍者死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600章 阿姊(上)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91章 子產之政第733章 虎狼!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46章 一生之敵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966章 熵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767章 萬歲!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322章 亂(上)第818章 道可道第535章 鬼神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40章 碩鼠碩鼠第835章 無私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479章 孔方兄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236章 二桃殺三士第818章 道可道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33章 魏舒方陣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640章 投機者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334章 脣亡齒寒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509章 致師
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1020章 分娩第40章 碩鼠碩鼠第1220章 !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808章 趙策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909章 靜女其姝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942章 刑人(上)第1070章 太宰嚭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538章 巫頌(上)第861章 中山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392章 忍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434章 傷寒(下)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722章 公孫勝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59章 首禍者死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600章 阿姊(上)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91章 子產之政第733章 虎狼!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46章 一生之敵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966章 熵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767章 萬歲!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322章 亂(上)第818章 道可道第535章 鬼神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40章 碩鼠碩鼠第835章 無私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479章 孔方兄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236章 二桃殺三士第818章 道可道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33章 魏舒方陣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640章 投機者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334章 脣亡齒寒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509章 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