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

越王勾踐十八年(公元前479年),二月十五日這天,被圍困兩年之久的吳城外郭終於陷落,僅剩下不到千餘人退守西南角的姑胥山。

越軍兩萬人歡呼着魚貫而入,卻見城內的屋舍和牆垣一般滿目瘡痍,這是越人用范蠡所制“飛石”攻城導致的。

但哪怕如此,他們也不打算放過劫後餘生的吳國人。

越國和吳國的仇怨太深了,周室分封子弟,太伯的子孫在丹陽一帶建國,後來又遷徙到梅里,號稱“句吳”,從那時候開始就不斷入侵太湖流域,蠶食越人的土地。越國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就是吳人向南壓迫,使得浙江會稽各部落聯合的緣故。這下好了,江東之地本就不大,卻擠了兩個國。從兩國年紀最長的老人記事起,他們就在各自君王的帶領下,在三江五湖間拼殺,沒有哪個吳人手裡沒有沾染過越人的鮮血,也沒有那個越人的家族部落不與吳有仇。

當年夫差攻破會稽,大肆擄掠越人財物,如今越國人也打算報復回去,徹底毀滅這座城池!

然而一點即燃的屠城舉動,卻被范蠡叫停了。

他拉着越王勾踐的馬車勸誡道:“當年夫差想要北伐中原,伍子胥勸他,說中原與吳國相比,習俗不同,語言不通,即使戰勝了趙國也不能長久佔領北方,征服了魯宋也難以驅使當地百姓。但是越國與吳國相比,接土臨境,交通便利,習俗相同,語言相通,這樣吳國若能滅越,治理越人來也相當便利。越對於吳如此,吳對於越也是如此。”

他坦言道:“以臣一個楚人的角度來看,吳人、越人,其實並無太大區別,說同一種語言,斷髮、椎髻、紋身,飯稻羹魚,喜歡劍,性格激動,輕死易發……”

“吳國之所以不能兼併越國,並非不能,而是夫差錯過了機會。現如今越國已佔領吳國全境,大王若想要兼併吳國,統治數十萬吳人,今日便不可屠城!何況夫差尚退守姑胥臺,吳城內外,吳人何止兩萬?若是屠城讓吳人拼死相鬥,恐怕還會給夫差機會……”

范蠡這是在爲長久考慮,勾踐認爲有道理,便禁止兵卒屠戮吳人,反而開始任用那些投降自己的吳國大夫,讓他們幫忙穩定城內秩序,爲越軍站穩腳跟,繼續圍攻姑胥臺做準備。

吳城雖然被伍子胥修建得十分合理,也擁有巨大的府庫,被困期間還能在城裡空地上種糧食,奈何杯水車薪,城內餓了兩年,人人都皮包骨頭,有氣無力,越軍若不趕盡殺絕,他們自然願意俯首歸降。

范蠡將圍攻姑胥臺的事情交給泄庸、疇無餘、謳陽等越國將領,他則匆匆馳往吳城北部。

屠城雖然被范蠡阻止,但若以爲越軍真的會對城內庶民視爲同族,那是犯傻。一路走來,范蠡能聽到四面皆是一片婦孺的哭聲,越人雖然被下令說不得亂殺人,卻不妨礙他們在街巷裡四處破屋而入,對婦女施暴。

越人的士氣很高這不假,但其中爲君王爲邦國雪恥的心理只能維持一時,之所以在過去兩年裡讓這批桀驁不馴的草澤之民聽令,勾踐可花了不少心思。

除了范蠡效仿趙國制度實施的軍功爵授田分奴隸外,勾踐還將吳國、越國那些無夫無子的寡婦都收攏起來,在越軍大營裡專門設置了一個女營,美其名曰”使士之憂思者遊之,以娛軍士”,也就是用這些寡婦來慰藉軍士,提高士氣,同時也能物盡其用,讓她們成爲國家的生育工具。

這大概是最早的慰安婦制度,越人已經習以爲常,每攻破一處城邑就有將吏組織着兵卒大肆劫掠婦女。所以范蠡也不指望越人真的能秋毫無犯,只能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三年吳國囚徒生涯,十年臥薪嚐膽的殘酷戰爭,已經讓他的血變得冰冷。

他連愛慕之人都能棄之不顧,何況這些吳人,饒其性命已經是莫大的恩賜了。

繞開了一隊追逐婦女的越兵後,范蠡的車駕馳入吳國守藏室中。

遠遠望去,守藏室的大門四開,牆垣坍塌,屋子的大梁和瓦片也不翼而飛,大概是被吳國人拆掉燒火做飯,或者拿到城頭禦敵了吧?

范蠡頓時一陣揪心,這裡放着吳國曆代的文書、圖籍,正是他此行的目的。萬幸,夫差和吳國最後一批貴族在退往姑胥臺時極爲匆忙,還沒來得及將這裡一把火燒燬。

無視了官署外一隊越卒對地上一箱絲綢的瘋搶瓜分,范蠡步入其內,拾起了一卷不知被多少人踐踏過的竹簡,翻了翻後吁了口氣,對同來的越國大夫苦成說道:“比起宮室裡殘存的寶物錢帛,對越國而言,這些冷冰冰的簡牘纔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吳國和越國雖然說着和中原大不相同的語言,但卻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字,他們的鳥篆文是中原傳入楚國,又從楚國傳播過來的。甚至可以這麼說,除了部落崇拜的巫鬼和龍蛇外,吳國越國也沒有屬於自己的上層文化,完全是中原和楚國文化的嫁接。

與身爲姬周後裔,培養出了延陵季札這種知書達理的“君子”的吳國比起來,越國就更是落後很多,越國宮廷官署裡,九成的大夫都是文盲,會說雅言的寥寥無幾,會在簡冊上認字刻字的就更少了。

范蠡北上趙國,深深爲趙國官吏文化普及之高二震驚,百姓以吏爲師,中人之家的孩子從孩童時代起就能進入蒙學識字,優秀的人進一步升到小學,瞭解禮、樂、書、數;通過小學內部的考試,最出類拔萃的青年人可以升到大學,進入臨漳學宮,學習更加複雜的東西,而趙國的一些基層官吏,除了募士外,基本就從各郡縣的小學和臨漳學宮裡選拔,也應了趙國人子夏的那句話:學而優則仕……

所以范蠡雖然建議勾踐效仿越國的變法,卻只能學得其形,不能得其實。在實行過程中,他發現,趙國的那套制度,非得擁有一個成熟的士人階層才能建立起來,否則吏不識字,官不懂法,郡守縣令不懂數字,如何向基層頒佈律令,如何治理地方?

所以越國也僅僅能在軍中推行軍功爵,但大部分將吏卻連有哪十二等爵都搞不清楚,更別說算人頭、計軍功、定賞罰的吏奇缺,光靠越國八個還有點文化的大夫,如何忙得過來?

越國現在的制度,是一種跟周初封建差不多的體系:越王高高在上,作爲越人共主,其實只能管到會稽周邊,下面所謂將、吏、大夫,其實是散佈山林溪澤間的部落酋長,多虧了勾踐有些才能,才能讓他們傾心歸附,但這種歸附,沒有一個制度的保證,很快就會隨着勾踐的逝去的終止……

這樣的越國,就算兼併了吳國,又能走多遠呢?

所以在范蠡看來,越國若想在滅亡吳國後還能擁有未來,只能從頭開始,繼承吳國從中原學來的那套還算成熟的典章制度,同時任用吳國的士人階層,實現吳越合一,在越國內部也培養出一批適應新時代的官吏來,加速越國內部封建、部落的解體,變成一個真真君主集權的邦國。當年伍子胥和季札便是如此做的,花了二三十年時間才見成效,否則,光靠原始的蠻勇,吳國根本不可能打造一個偏霸南方的基業。

於是范蠡便不管戰事還未收尾,就在這大梁和瓦片都先帶着一批人整理起在他看來,吳國最寶貴的遺產來……

然而到了夜間,卻有一個不速之客找上門來……

……

一陣腳步和嘈雜之聲響起,當外面放哨的越人大呼小叫地喊着有刺客時,范蠡也顧不上讓與他一同埋頭收錄文書的苦城商量對策,第一時間便吹熄了燈燭。

他讓苦城躲到一邊,自己則抽出了劍,緊貼牆壁一動不動,屏住呼吸,看着頭頂的大洞——這守藏室的大梁和半個屋頂的瓦片都在戰火中不翼而飛,若是有人要來行刺,從那裡進來自然是最方便的,也真是會挑時間,越人剛剛入城,城內一片混亂,真是行刺的大好良機,吳越之地,專諸、要離、伍子胥舍人,從來就不缺兇悍的刺客死士。

黑暗中,果然有人影掠過,遲疑片刻後從樑上躍下,雖然四周一片漆黑,但依然能看清輪廓,如今反倒是他們在暗,敵人在明瞭。

范蠡看準那人落地的一剎那,猛地抽劍一躍而起,舉劍朝那人背後刺去。

一聲清脆的聲響,那人反應倒是快,反手擋下了這一劍,奈何卻被范蠡舉起腳在腹部猛地一踢,黑暗中有人輕輕一哼,隨即趴倒在地!

等燈燭再度點亮時,范蠡的劍尖已經對準了那個刺客的脖頸。

苦成上前,小心翼翼摘去其頭上所戴的斗笠後,露出了一張女子俏麗的臉,范蠡也不由被眼前的人微微一驚。

“鄭旦?”

ps:晚上還有一章

第413章 獵國(下)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653章 大風(10)第1070章 太宰嚭第1001章 函谷關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67章 大都無防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933章 天災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722章 公孫勝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46章 一生之敵第535章 鬼神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412章 獵國(上)第740章 走向共和 上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482章 戰和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340章 巫頌(下)第93章 鼓而成列第347章 闞止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492章 侯犯第1137章 三箭第4章 單騎走馬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52章 冬至(一)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701章 當國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5章 東門館驛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1056章 西施(下)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79章 新絳南市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48章 請君憐惜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999章 殘城第1007章 卸甲第253章 商丘對第637章 瞞天過海第647章 大風(4)第998章 眉間赤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392章 忍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409章 壞消息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362章 大禮議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47 2章 學校第354章 造紙術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768章 當歸 上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774章 搬山第355章 公輸紙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
第413章 獵國(下)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653章 大風(10)第1070章 太宰嚭第1001章 函谷關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67章 大都無防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933章 天災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722章 公孫勝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46章 一生之敵第535章 鬼神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412章 獵國(上)第740章 走向共和 上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482章 戰和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340章 巫頌(下)第93章 鼓而成列第347章 闞止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492章 侯犯第1137章 三箭第4章 單騎走馬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52章 冬至(一)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701章 當國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5章 東門館驛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1056章 西施(下)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79章 新絳南市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48章 請君憐惜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999章 殘城第1007章 卸甲第253章 商丘對第637章 瞞天過海第647章 大風(4)第998章 眉間赤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392章 忍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409章 壞消息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362章 大禮議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47 2章 學校第354章 造紙術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768章 當歸 上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774章 搬山第355章 公輸紙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