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

……

夕陽西下時,戰鬥已然結束,在一處高高的山崗上,千餘名趙卒簇擁着趙氏的白底炎日玄鳥大纛,纛下的趙鞅坐在戎車上,目不轉睛地盯着戰場,心中有重回沙場的暢快,也有讓敵軍逃走的不甘。

狹路相逢勇者勝,說起來簡單,卻需要大量死士去實踐這個道理。

放眼望去,數不清的屍體密佈在起伏無垠的太行山地間。年輕士卒的軀幹彼此糾纏在一起,死士們哪怕死,手掌仍緊握着劍戟。他們尚未冷透的鮮血浸潤了乾燥的土壤,形成無數道細小的溪流匯聚到縱橫四野的溝壑處,慢慢地沒入土黃色的大地。

趙鞅不愧爲老驥伏櫪,只是他猜測到知軍會撤離,卻沒想到會撤得這麼果斷。他讓人連夜悄悄挖開堵住軹關大門的石塊泥土,天色放亮後,兩千趙兵和一千韓兵奉命追擊,殺進炊煙依舊的知營後卻發現裡面空空如也,知瑤已經走了。

但卻走不了多遠,聯軍繼續追擊,終於咬住了敵軍殿後的尾巴。戰鬥從當日清晨一直持續到傍晚,路就那麼窄,若被趙軍一直銜着尾巴就意味着所有人都回不去,豫讓帶着知瑤麾下的死士斷後,和士氣正銳的趙卒打了個平手,山路上丟下了各自的百餘具屍體。

最後,他們在一個小盆地徹底展開貼身肉搏,一個又一個建制打殘打潰,依然沒分出究竟誰纔是更勇的一方,這纔有了眼前的景象。

於是知氏的前軍和中軍順利撤離了,只剩下近千人被趙鞅帶的後續部隊追上,一舉殲滅!

日落之後,是否還要追擊?這是個兩難的抉擇,若是就此放手,知氏主力會全須全尾地退走,若是冒險前進,他們也可能遭到伏擊。

趙鞅的大旗指向前方,這位卿士已經殺出了血性和怒火,但他也吸取了當年齊國人大軍深入腹地結果被斷了糧道的教訓,偏激中帶有一絲謹慎。

“大軍在此紮營過夜,前鋒繼續追!”

被點到名的將吏領命而去,趙鞅則要佈置戰局,和家臣商量進一步的戰略,今夜他的大帳估計又得燈火通明。

“軍將,你這是在透支性命……”隨軍而行的醫扁鵲憂心忡忡,行軍途中的勞頓他深有體會,伙食也不太按時穩定,雖然趙鞅聽他吩咐按時服藥,可這些日子下來,好容易容光煥發的卿士又瘦了一圈,在扁鵲眼裡,他就是一根即將燃盡,卻猶不斷擴大焰火,想釋放更多光明照亮黑屋的蠟燭。

“若能像祝融一樣,昭顯天地之光明,爲趙氏造福,我就算只剩下一團灰燼,又何妨呢?”趙鞅不以爲然,大笑一番後,將手指重重向了地圖上的位置。

“我要去這裡!”那是伍井犧牲的臺谷,也是趙鞅的目的地,他需要一場大戰,控制太行險隘的同時,爲在平陽、在銅鞮、在上黨,在臺谷犧牲的招數家臣和兵卒們復仇!

他也要昭告晉國,趙氏的西線反攻已經開始了,讓虒祁宮裡的晉侯和新絳的知伯知道,叫他們爲自己將步衛侯齊侯後塵的命運顫抖恐懼!

……

趙鞅的謹慎不是沒有道理,二十多裡外知氏前軍,一個埋伏正在被設置。

“設弓手于山隘之上,見趙兵通過便舉火直呼,矢石齊發!”

知瑤在趙軍發動追擊後,沒有讓大軍回頭交戰,他很明白,在狹窄的山道上,根本無法鋪開戰陣,這就好比巷戰裡,只有亂拳打死老師傅,知軍的人數優勢已蕩然無存。所以他選擇先退卻,讓趙軍追不上卻又不會跟丟,然後再設下伏兵,不指望這能將追擊的敵軍全部覆滅,只求讓趙鞅損失慘重在,知難而退。

至此,他這一路已經沒希望進入太行以東了,另一邊的士鮒想攻下長子縣也不太容易,晉陽的圍攻更是綿綿無期,知氏好容易順暢起來的攻勢眼看又要戛然而止,不過他們還有一個希望。

“如同祖父計劃的一樣,河內趙兵已經抽調一空,趙無恤還在齊國,不知勝負如何,邯鄲的郵無正也在陳氏和中行的騷擾下無法抽身,此時此刻溫縣定然空虛,若能有一支奇兵襲擊,必能得手!”

無論如何,消息已經讓傳車飛速送出去了,知瑤望着漸漸黑下去的夜色,暗想道:“也不知我兄長宵的那支奇兵,是否準備好出發了?”

這個計劃很大膽,但惟獨有一個隱患。

縱然有世子魏駒在新絳做人質,但知瑤,壓根就信不過首鼠兩端的魏氏!

……

砥柱,是橫亙在大河中央的巨大山峰,矇昧洪荒的上古時代,因這座山堵塞了黃河的河道,使得河水不能暢通。直到夏禹治水時,鑿寬山兩側的河道,使河水分流而過,但也對砥柱無可奈何。

這座山就象一根高大的石柱,矗立在大河的急流之中,將原本寬敞的大河變成了狹窄的三股急流,俗稱北邊一股爲“人門”,中爲“神門”,南爲“鬼門”,而以“鬼門”尤險,後世亦稱之爲“三門峽”。

大河水流在該地最急最險,船隻在經過時,觸礁遇難的事故常有發生,所以船主和商賈們談砥柱而色變,上下游的航運也很難開展。

所以範氏、魏氏運送陶器、湖鹽的船隻集中在砥柱以東的地區,比如這處名叫“瓠丘”的小漁村,在魏氏投機,獲得範氏河東領地並加以整合後,儼然成了大河中游的重要港口。

就在趙鞅抵達軹關三天後,這裡也聚集了衆多兵卒,知瑤的兄長知宵爲帥,帶着族兵登上了由魏氏提供的大船。

鼓聲響起,到的時候了,沒有帆的魏氏鹽船蒙着麻布,裡面卻是全副武裝的知氏兵卒。“只希望他們吐出的穢物不要將船弄沉。”令狐博如此想着,卻帶着笑容去奉承知宵,祝這位知氏長孫旗開得勝,贏得不亞於他弟弟知瑤的功績。

知宵貌醜,所以並不受父親寵愛,若非祖父堅持他的長孫身份,恐怕早就被人遺忘了,所以他這次需要一場勝利,證明一下自己。

當然,除此之外,他也另有所求。

“聽說趙卿的女兒也在溫縣,雖然有傳聞說她並非趙氏之女,可其容貌早已越過太行,傳到所有人耳中,此去河內,或許能一睹真容,要知道,我與她還有一份被廢棄的聯姻。”知宵看着奔騰東去的河水,眼中露出了一絲期待。

只聽見緩慢沉穩的鼓點,以及木槳柔和的划動,載滿兵卒而非鹽巴的船隻們呻吟着,粗重的牽引繩緊緊繃起,緩緩離開港口,向東駛去。

知宵邀請呂行與自己一同出征未果,便在船上與令狐博、呂行告辭,登船後扶着欄杆想象勝利場景和美人姿色去了。

呂行看着船隻漸漸遠去,笑容頓時凝固了,這次偷襲是知氏的計劃,他魏氏只是提供船隻而已。

“如今太行以東戰局未定,吾等就這樣幫助知氏,真的好麼?”善射的呂行目測那些知兵足足有一師之衆,魏氏提供了大半鹽船纔將他們裝下。

“魏氏明面上還是尊晉侯,聽從執政之命的,不過這一次,家主和世子另有打算。”令狐博留了飄逸的鬍鬚,也在岸上觀看船隻離開。

他深信,魏氏纔是這場戰爭的贏家,前期投靠知氏,得到了範氏遺產,並且避免了在河東地區與其他卿族交戰,維護了宗族的利益。如今知氏已經越來越倚重魏氏了,接下來,就是要進一步贏得他們的信任,未來若形勢不妙時,才能將刀子捅得更狠!

所以世子魏駒主動去新絳陪伴晉侯左右,當了人質,在知氏請求舟師支援時,他們也毫不吝嗇地提供船隻。

究其原因,是魏氏的家主魏侈內心的需求越來越多了,他已經不僅僅滿足於讓魏氏在兩大集團間自保,而是想讓這種亂相持續越長越好。趙氏和知氏無論哪一邊獲勝,都能控制泰半晉國,實現一家獨大,那樣對魏氏不利,最好他們就劃太行而治,魏氏想辦法中立,維持這脆弱的平衡。

所以在魏氏眼裡,韓氏真是笨蛋,若當初他們願意與魏氏組成攻守同盟,而不是全力加入趙氏,哪會淪落到今天的窘境?

哪邊風頭盛,魏氏就想法辦法給另一邊邊以幫助,無論明裡暗裡。所以他們一邊給趙氏運送鹽、糧出售,一邊又讓知氏上船,給風頭正勁,一面控制了衛曹,一面又想反攻太行以西的趙氏製造點麻煩。

若問他們什麼時候纔會選定陣營?那得是戰爭將要分出勝負,魏氏不得不做出抉擇的時候吧,令狐博如此想道。

等半個時辰後,大河上已經再也看不到一點船影后,令狐博纔要轉身離開,卻被一個匆匆來此的使者攔下,在他耳邊匆匆說了幾句話。

令狐博先是愣住,然後是嘴巴微張,最後是猛地轉身,看着早就在十餘里外的偷襲船隊,怔怔出神。

“發生了何事?”呂行走過來問道。

“是最新的消息,趙無恤,趙無恤在東方大敗齊軍,不日將回歸晉國!”

乍聞此言,呂行也面如土色,趙無恤已經不是在泮宮裡和他鬥箭術小道的少年了,而是執掌數萬大軍,操控兩千乘兵賦的軍將。

“這麼說河內並不空虛,看來知宵危險了!只是可惜了那些上好的鹽船。”

可現在,已經沒法追回船隊,順流直下是輕快迅捷,再想回來,卻難於登太行!

令狐博則想的更遠,他一臉酸楚地蹲在河邊,很不甘心,他們魏氏的機關算盡,在無恤歸來的消息面前彷彿成了一個大笑話!他歸來後,晉國的戰局平衡將偏離魏氏熟悉的軌道,或許,是時候做出抉擇了……

第24章 周髀數字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9章 姑布子卿第235章 晏平仲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865章 大業第14章 老豺範鞅第743章 想跑?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649章 大風(6)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988章 叛國罪第894章 孫武子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886章 少樑砲第37章 我的成邑第479章 孔方兄第783章 雌虎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644章 大風(1)第396章 鴛鴦陣!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656章 大風(13)第503章 外援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第470章 醫院第933章 天災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14章 老豺範鞅第44章 始作俑者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1011章 國殤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834章 石渠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808章 趙策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444章 叛徒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544章 首誅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1002章 跖之徒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87章 豆在釜中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541章 新宋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659章 謝幕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599章 夙願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685章 天人之辯
第24章 周髀數字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9章 姑布子卿第235章 晏平仲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865章 大業第14章 老豺範鞅第743章 想跑?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649章 大風(6)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988章 叛國罪第894章 孫武子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886章 少樑砲第37章 我的成邑第479章 孔方兄第783章 雌虎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644章 大風(1)第396章 鴛鴦陣!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656章 大風(13)第503章 外援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第470章 醫院第933章 天災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14章 老豺範鞅第44章 始作俑者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1011章 國殤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834章 石渠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808章 趙策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444章 叛徒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544章 首誅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1002章 跖之徒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87章 豆在釜中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541章 新宋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659章 謝幕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599章 夙願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685章 天人之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