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金首戰篇

蒙金首戰篇

衛王完顏永濟被嚇壞了!他馬上下令:把通吉思忠火線撤職,改由完顏承裕主持前線軍事。臨戰換將是兵家大忌,尤其不可原諒的是完顏永濟根本不會看人!通吉思忠是失敗了,可他從始至終都頂在第一線,與蒙古人寸土必爭。新上任的完顏承裕呢?他太聰明瞭。

完顏承裕爲蒙古軍隊狂風暴雨般的攻勢所震懾,認爲自己無論如何也沒法正面抵擋。準確說是沒法在軍事常識的攻防體系裡抵擋,於是他用了個不大常見的:主動放棄桓、昌、撫3州,直接退向宣德州的野狐嶺!

這實在愚不可及!桓、昌、撫3州是金國北疆多年經營的要塞,城牆堅固、糧草充足,運用得當的話,足以遲滯蒙古鐵騎的速度!哪怕不能真的擋住,也會讓蒙古戰士大量減員。退一萬步說:蒙古軍隊如敢越過這3州直奔金國都城的話,那麼在成吉思汗的背後,這三座要塞就會變成蒙古人的隱患!會像當年遼國蕭太后進犯澶淵時,附在遼軍背後的定州大陣,讓契丹人不敢與宋軍真的決一死戰!更進一步,如完顏承裕把手中龐大的40餘萬兵力合理分配,如各分一半分別防守三州和野狐嶺的話,就會形成更有效的階梯式防禦,讓蒙古人流盡最可能多的血,從而使中都安全…這些,完顏承裕他都沒想到!

事實上,自從他下令全軍退守野狐嶺,就讓金國整體實力乃至國運下降了一個檔次!桓、昌、撫3州富裕殷實的民生、糧食落入蒙古人虎口其實並不算什麼,重要的是桓州的牧監!那是金國最重要的軍馬場!裡面有數以百萬計的精良戰馬,那是當時最重要戰械,沒任何東西能與之相比!北宋丟掉靈州後什麼樣,金國丟掉桓州就什麼樣!堂堂金國,同樣以弓馬起家的塞北民族,從此之後居然要爲戰馬而發愁了!

戰爭嗅覺超級敏銳的成吉思汗當然不會放過到了嘴邊的肥肉!蒙古大軍像蝗蟲一樣掃過金國北疆三州。所過之處,一根毛都沒給女真人留下!

剩下的就是退進野狐嶺的完顏承裕了!野狐嶺,古長城的要隘。勢甚高峻。雁飛過此,遇風輒墮。據說此嶺最高處離天只有18裡。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關。再加上完顏承裕的兵力遠過於蒙古軍,野狐嶺之戰就此成爲金蒙之戰的第一轉折點!

通吉思忠在幾天前因兵力平均分配在600里長牆裡,導致被蒙古軍以點破面,長驅直入。幾天後。完顏承裕在野狐嶺有樣學樣,他再一次把兵力均勻散佈在這條險峻的山嶺上…

面對像榆木一樣固執僵硬的女真腦子,一代天驕的策略則幾乎是盡善盡美的。再次以點破面,突擊點就定在金軍最強點統帥完顏承裕的中軍大帳!

之所以這樣。完全是針對完顏承裕的弱點!這個女真人是怯懦的,放棄三州、放棄百萬軍馬與其說是昏聵,不如說是膽怯。他不敢直面威脅!

看準了這一點,成吉思汗等於抓住了金軍的生命線,剩餘的就只是戰場表現了,而這正是蒙古戰士縱橫世界、無與倫比的地方!

完顏承裕的中軍大帳設在獾兒嘴。四傑之一的蒙古戰神木華黎請戰!這位最有戰爭天賦的蒙古人選擇了最血腥、最單調的戰術。沒其它,唯有強攻!只有這個才能確保勝利!木華黎率蒙古軍殺進野狐嶺!山勢險峻、溝壑縱橫、草木雜亂,根本不是騎馬的地方。進攻的蒙古將士於是全體下馬步戰,仰攻殺向完顏承裕的中軍大帳…

直到這時。完顏承裕才發現他犯的另一個致命錯誤!山地還不如平地!在那道600裡的長牆間,金軍可隨時支援目力所及的目標。可在山地間,他根本沒法調集軍隊指揮作戰!

也就是說:木華黎集中精銳進攻他,他只能靠一點可憐的親衛、有限的部隊挺着。所謂的45萬大軍根本起不到半點作用!

這是完顏承裕絕沒法忍受的!這人跳起來就逃,根本不給蒙古人糾纏的機會,一溜煙逃下野狐嶺!據說他背後屍山血海,慘呼哀嚎聲響成一片。他本人身上則連一點小傷口都沒…

他像幾天前放棄三州一樣,拋棄了野狐嶺,帶着身邊能調動的部隊往南逃去!在他身後。木華黎緊追不捨。他任務就是盯緊這個完顏承裕,後面野狐嶺內龐大的金軍部隊自然有成吉思汗去處理。在這過程中,蒙古人顯示了讓人膽寒的羣體策略!他們沒僵化地執行戰前方針。當戰鬥進行到木華黎追擊、成吉思汗堵截時,兩人同時做出巨大讓步。木華黎讓完顏承裕逃出百里之遠才追上、成吉思汗在野狐嶺大肆殺戮,卻留出相當多空隙,讓金軍士兵趁機逃脫…

當然,你也可以說是因完顏承裕跑得夠快,木華黎重新找馬再追才耽誤了時間。你也可以說是因野狐嶺地勢多變,蒙古軍客境作戰,沒法全山堵截…可之後就不一樣了!

40多公里的距離,成了金軍的死亡線。他們沒命地跑、蒙古人在後面有節制地追。逃的過程中不停有人倒下,被蒙古人壓榨出最後一點點活力。直到這時,40多公里才跑完。宣德州與大同府交界的會河堡到了!

木華黎已在這裡把完顏承裕重重包圍。但他瞬間讓開包圍圈,讓所有逃跑的金軍全部聚集在會河堡!成吉思汗隨後到位,10萬蒙古軍包圍了30餘萬金軍。會河堡之戰正式打響!

這期間戰局變幻,古時沒電話、電報等通訊手段,一切只能靠將帥之間的戰場默契。從野狐嶺突擊開始,至會河堡包圍圈形成,蒙古軍沒任何失誤。他們把金軍從野狐嶺趕了出來,勝負易位後驅趕、圍追、讓路、包圍…每一步都精確到位!

到會河堡時,蒙古人完成了天翻地覆一樣的戲法,他們居然把全部金軍都壓縮在一塊小區域內!縱觀全局,這真是無與倫比的控制力,也是讓人膽寒的羣體策略!

之後的會河堡是一巨大的屠宰場。蒙古人不停攻擊。一點點蠶食掉金軍殘存的一點點可憐鬥志!當鬥志消失、求生欲都不足時,蒙古軍纔開始了決戰!澮河堡瞬間成了地獄、攪肉機、修羅場…用什麼形容都不過分!

因除完顏承裕一個人再次成功逃入宣德府之外,這次參戰的金軍基本全死在這裡!烏沙堡野狐嶺會河堡之戰,與蒙古的首次較量,金國便失去了全部中央機動兵力,使中原一帶形成勢力真空。蒙古人縱馬馳騁,隨意來去,再沒任何阻攔…

9月12日,馬湖蠻進犯潼川府路的敘州。

26日,羅世傳被其手下胡有功所殺。爲患三年的峒寇至此方纔徹底平定。人皆相慶。

9月,蒙古軍進攻戰前既定目標金國首都中都大興府!在這條路上,只剩下最後一座要塞:長城居庸關!這是京北長城沿線上著名的古關城,地勢極爲險要。與紫荊關、倒馬關合稱內三關。

最後一道關口,蒙古軍非常重視,派出哲別去進攻。可沒等開打,有了新情況,金國居然有軍隊來主動挑戰了?

來的是從西京大同府逃出來的紇石烈執中也叫胡沙虎他率7000精騎日夜兼程趕來助戰…然後他趁着夜色,又日夜兼程跑了回去…這人來時太急。根本不知戰況如何,到現場才知是這種狀況!

這人趁夜帶着少數親衛逃跑,天亮時分蒙古軍進攻,7000精銳全軍覆滅。這時他已快馬加鞭跑到蔚州。環顧周圍:沒人、沒錢、沒糧?紇石烈執中下令:先把蔚州府的庫房洗白了,尤其是庫銀一項,當作他的路費。再去搶官馬,以保持速度。兩樣都到手。再殺些平民百姓,身上崩點血,也像從前線殺回來的樣子。要說明的是:在這過程中。他還把淶水縣令拖出來當街打死了,估計是礙了他的好事?

如此這般,紇石烈執中大人終於取道紫荊關,逃進金國都城!

在另一邊,居庸關方向,蒙古軍開始了強攻!哲別臨陣,鋒銳難當!但要命的是這次是居庸關,沒法像在大草原之上一樣騎馬作戰。於是他之前的戰爭經驗都要重新來過…更要命的是,居庸關上還有大炮!

這時的大炮仍是巨型投石機,要再過40多年,世界上第一件以黑火藥燃燒爲動力的武器纔會在南宋軍隊中出現。可這並不妨礙哲別被從上而下砸下來的大石頭給砸得滿頭包。他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以儘快速度衝了上去,減少了頭上包的數量。之後他對這些大炮起了濃厚興趣,並把它介紹給自己的大汗…蒙古軍縱橫歐亞大陸,靠的不止是一味的戰馬、弓箭、長刀,很多時候都是大炮,準確說是“回回炮”這種戰械的功勞!

完顏福壽棄關而逃,居庸關就此陷落!金國首都中都大興府袒露在蒙古軍面前!經遼金兩國200餘年的經營,它已成爲當時中國北部最大的軍事、政治中心。中都分內外兩城,外城周長5328丈今35裡左右四周還建有各周長達到3裡的子城。城上樓櫓城塹、兵庫糧倉俱在,內外兩城間有通道相聯。是具備立體、梯式防禦的重鎮!

衛王完顏永濟下令全城戒嚴!所有男子不得出入城門!成吉思汗軍臨中都城下。完顏永濟頓時慌了,打算由5千精銳保護,向南逃往南京開封府。但沒有人願意,連他的親信精銳也沒人願意。於是中都保衛戰就此開打!

雙方在城牆內外進行了殘酷的消耗戰,蒙古軍隊意料之中地沒佔到便宜。以西夏都城中興府爲例,蒙古軍相峙數月,連黃河決堤都用上了,也無濟於事。可以想見:強攻金國都城對現階段的蒙古軍來說,不大現實…

投降的郭寶玉被木華黎引見給成吉思汗,問以取中原之策。郭寶玉說“金國勢大,難以亟取。西南諸蕃,勇悍可用,宜先取之。藉以圖金”又說“建國之初,宜頒新令”於是在郭寶玉的建議下,成吉思汗頒佈了五條新令:1出軍不得妄殺;2刑獄惟重罪處死,其餘雜犯,量情笞決;3蒙古、色目人每丁起一軍,漢人有田四頃,人三丁者籤一軍,年15以上成丁,60爲老,站戶與軍戶同;4民匠限地1頃;5僧道無益於國有損於民者,悉行禁止。

10月26日,因金蒙交戰,南宋命與金國交界的前線:江淮、京湖、四川制置司都謹修邊備,以防金國打劫。但當時嘉定和議剛剛籤成,南宋前線將領皆不在意,認爲宋金之間不會開戰。只有在荊湖北路首府江陵府的趙方,知道金人既北逼於蒙古,勢必要“失之於北,得之於南”於是日夜防備,增修三海、八匱以壯形勢。在荊門的東西兩山上築堡增兵,以遏敵衝。同時提拔土豪孟宗政、孟珙父子。

面對城高池深的中都城,成吉思汗打仗非常精明,知道怎樣從根本上削弱對方。他自己緊緊包圍住中都城,親自震懾金國君臣。而派三個兒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分別襲擊其餘州城。因不是每座金國城池都像中都城這樣堅固的!

本月,中都外城被突破,而內城的防禦更強,一切跡象都預示着蒙古軍無法大有作爲!成吉思汗親自審問俘虜“城中有多少金軍”答“二十萬”

不過此時,衛王完顏永濟先挺不住了,他遣使求和。願像西夏一樣獻出公主與成吉思汗和親,至於稱臣,則絕不屈服…

成吉思汗冷笑:和親急什麼?蒙古大軍至此,難道沒犒勞?他提出索要駱駝3萬峰、牛羊各5萬匹做犒軍物資!……

遼金議和篇拖雷借道篇北漢亂象篇兩路北伐篇岳飛死因篇崖山海戰篇呂範之爭篇神宗崩潰篇北宋六賊篇下鵝湖之會篇繼恩之死篇藕塘之戰篇太后歸來篇趙盧鬥法篇汝愚罷相篇神秘木牌篇東明事件篇哲宗廢后篇邊疆烽火篇兩路北伐篇最後南侵篇風雨欲來篇平夏大捷篇楚州變亂篇一徵收官篇趙昀登場篇藕塘之戰篇多苦多難篇餘玠治蜀篇平定荊湖篇首輪談判篇河東之戰篇趙禎之慟篇三將入朝篇開封之戰篇陳橋兵變之密謀篇太宗駕崩篇南宋內政篇蒙古伐金篇邊疆烽火篇西征東伐篇西遼西夏篇多苦多難篇彥博罷相篇洵武上圖篇符離之潰篇遍地烽火篇大遼慘案篇王李起義篇中都陷落篇元昊突襲篇定川絕唱篇馮道之殤篇純仁回朝篇馮道之殤篇皇帝護短篇宗弼撤軍篇北伐開始篇北漢亂象篇天驕之死篇川陝首戰篇隱相登場篇丁謂霸道篇一統天下篇狄青升官篇北宋六賊篇下李全攻宋篇皇帝性情篇一統天下篇仁朝文人篇蒙古草原篇金軍南征篇皇帝昏倒篇襄樊陷落篇雍熙慘敗篇韓琦上書篇還地西夏篇幽州收復篇西征前奏篇大理亡國篇安石復相篇岳飛出生篇皇帝昏倒篇撻凜之死篇餘玠治蜀篇兵臨城下篇北漢亂象篇哀宗出逃篇陳橋兵變之軍報篇撻凜之死篇景炎改元篇道教之盛篇元佐發瘋篇趙昚皇子篇三國換天篇幽州陷落篇遼金議和篇宋金激戰篇理宗駕崩篇趙構逃跑篇
遼金議和篇拖雷借道篇北漢亂象篇兩路北伐篇岳飛死因篇崖山海戰篇呂範之爭篇神宗崩潰篇北宋六賊篇下鵝湖之會篇繼恩之死篇藕塘之戰篇太后歸來篇趙盧鬥法篇汝愚罷相篇神秘木牌篇東明事件篇哲宗廢后篇邊疆烽火篇兩路北伐篇最後南侵篇風雨欲來篇平夏大捷篇楚州變亂篇一徵收官篇趙昀登場篇藕塘之戰篇多苦多難篇餘玠治蜀篇平定荊湖篇首輪談判篇河東之戰篇趙禎之慟篇三將入朝篇開封之戰篇陳橋兵變之密謀篇太宗駕崩篇南宋內政篇蒙古伐金篇邊疆烽火篇西征東伐篇西遼西夏篇多苦多難篇彥博罷相篇洵武上圖篇符離之潰篇遍地烽火篇大遼慘案篇王李起義篇中都陷落篇元昊突襲篇定川絕唱篇馮道之殤篇純仁回朝篇馮道之殤篇皇帝護短篇宗弼撤軍篇北伐開始篇北漢亂象篇天驕之死篇川陝首戰篇隱相登場篇丁謂霸道篇一統天下篇狄青升官篇北宋六賊篇下李全攻宋篇皇帝性情篇一統天下篇仁朝文人篇蒙古草原篇金軍南征篇皇帝昏倒篇襄樊陷落篇雍熙慘敗篇韓琦上書篇還地西夏篇幽州收復篇西征前奏篇大理亡國篇安石復相篇岳飛出生篇皇帝昏倒篇撻凜之死篇餘玠治蜀篇兵臨城下篇北漢亂象篇哀宗出逃篇陳橋兵變之軍報篇撻凜之死篇景炎改元篇道教之盛篇元佐發瘋篇趙昚皇子篇三國換天篇幽州陷落篇遼金議和篇宋金激戰篇理宗駕崩篇趙構逃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