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亡國篇

大理亡國篇

本月,忽必烈在張柔的家中又得一漢人人才:郝經。這個人最終將爲忽必烈滅南宋、一統天下提供一個最‘正義’的藉口。

3月,蒙古兵攻打山東東路的海州,守臣王國昌出城迎戰,戰敗。

4月22日,宋理宗詢問蜀中近況。左丞相謝方叔、參知政事徐清叟得到機會,不遺餘力的詆譭餘玠!天天在皇帝面前碎碎念,說餘玠一方,有不臣之心。時間一長,加上之前有吳曦的叛變,哪怕沒證據,趙昀也對餘玠起了疑心!5月,宋理宗打算召回餘玠,還在猶豫。正好徐清叟入對“玠不知事君之禮,陛下何不出其不意召之”趙昀不答。徐清叟再接再厲“陛下是怕餘玠手握大權,他會抗旨不來嗎?臣料餘玠素失士心,必不敢”趙昀最後下旨:命餘玠到臨安來自辯!餘玠驚怒交集,在動身前病倒!

6月11日,荊湖北路運判兼鄂州知州餘晦入覲,宋理宗說“西事乏人,卿可爲朕行”餘晦答“臣資淺望輕,西事又一向不熟。貿然答應,恐誤國”宋理宗嘆道“餘玠已不行了!朕與宰執大臣們深思熟慮後,覺得沒有再比卿合適的了”13日,餘晦被任命爲四川宣諭使。

本月,拔都遣使,求購萬錠珠銀,蒙哥以千錠授之“太祖、太宗之財,若此費用,何以給諸王之賜!請大王細思。此銀就作爲今後歲賜之數吧”

本月,蒙哥下旨:從各王所屬兵馬中各抽十分之二,組成總兵力約六七萬的蒙古大軍。由自己的五弟旭烈兀爲主帥,進行第三次西征!這次西征的目標是今伊朗、伊拉克、沙特等西南亞的阿拉伯國家…

7月5日,宋理宗對輔臣們說“餘晦已出發了。朕已戒其務行寬政”葉夢鼎說“蜀地如此頻繁易帥,且正當危急存亡之秋,餘晦雖有小才,恐不勝任”徐清叟亦反對餘晦。可惜皇帝不聽。

18日。一代名將餘玠暴卒。餘玠治蜀,以都統張實負責軍務、安撫使王維忠管理財賦、監簿朱文炳負責接待應對…各部門工作都井然有序。又辦學校培養人才、輕徭役發展生產、減少稅收發展商業。自寶慶3年丁亥之變、四川成爲宋蒙拉鋸的戰場以來,四川守帥沒有能超過他的。可惜一夜暴卒!另有說法:餘玠是服毒自盡!

餘玠之死“蜀人莫不悲之”臨安卻無動於衷。接任的餘晦快馬加鞭來上任,大力清除餘玠親信,以達到朝廷對四川的管制。安撫使王維忠被誣以通敵罪殺害。不久,宋廷又追削餘玠官秩,使這位忠臣的身後也被算帳!然則餘玠手創的山城守蜀之法已無可動搖!尤其是釣魚城,它被擴建了,變得更完善,尤其是城內的水井達到了92口。絕不會有水源問題…

這些都會在不久的將來,爲南宋的生存帶來巨大保障!

27日,宋理宗下詔:撫諭四川官吏軍民。

8月,忽必烈遠征雲南大理的軍隊出發。9月26日,到達吐蕃境內的忒刺。在這裡,忽必烈下令:分兵三路:西路軍由大將兀良合臺率領、東路軍由抄合也只烈率領、中路大軍由忽必烈自己率領,29日,將大批輜重留在滿陀城,攻入大理國!

拋開正義與否。這是人類歷史上史詩般的一次遠征!而難度纔剛剛開始!10月,大軍渡過大渡河,輾轉2千餘里的山谷,來到天險金沙江畔。沒船沒橋。蒙古軍含淚殺了自己的戰馬,以馬皮充氣、做成皮筏,渡過這最後一道障礙!

天險既破,大理必亡!大理北面400餘里的摩娑蠻主索和爾圖首先向忽必烈投降!

11月1日。宋理宗下詔:獎諭襄陽守臣高達。

16日,忽必烈派出使者,招降大理國末王段興智。但使者被大理國所殺。

兀良合臺的西路軍開始攻打白蠻地。諸寨皆聞風而下。只有阿達喇據守半空和寨,依山枕江,牢不可拔。兀良合臺先斷其水源,再以砲攻之,阿達喇出兵迎戰,被兀良合臺之子阿術擊敗,寨遂破。26日,所有白蠻部落皆降。12月12日,忽必烈的中路大軍進抵大理城下(今洱海)國主段興智一直是傀儡,國事皆決於“中國公”權臣高祥。當晚,高祥、高和兄弟便棄城而逃,段興智當然也倉皇逃往善闡府(今昆明)15日,兀良合臺的西路軍亦至。忽必烈命姚樞在城中搜訪圖籍,卻意外得到當初進城勸降使者的屍首。忽必烈大怒,要屠城報復。姚樞、劉子聰、張文謙進諫“殺使拒命者,高祥,非民之罪。請宥之”於是忽必烈命姚樞裂帛爲旗,寫上止殺令,傳示城中大街小巷。大理人民免遭殺戮…追殺高祥、高和兄弟的蒙古軍出龍首關,19日終於抓獲高祥,在姚州處斬!

隨後,忽必烈留下兀良哈臺經略雲南,又任命劉時中爲宣撫使,他自己則北歸蒙古…

本月,蒙哥換上諸王哈呼、洪福源爲帥,東征高麗,攻陷禾山、東州、春州、三角山、楊根、天龍等城。

本年,蒙古斷事官孟克薩爾去世。

寶祐2年(1254)1月1日,蒙古在利州東路的利、閬2州築城。從此蒙古軍且耕且戰,而對於南宋則意味着:四川再難收復了…21日,宋理宗對輔臣們說“近日接到李曾伯奏報,說北兵已在利州築城。此乃大事,絕不可坐視”左丞相謝方叔答“當令餘晦御之”

本月,忽必烈回到京兆府,任命姚樞爲京兆勸農使。

2月,餘晦命甘閏率兵數萬,在利州東路閬州與潼川府路潼川府交界的蜀中要地紫金山上築城。結果城築成後,汪德臣率精銳蒙古軍來夜襲,甘閏僅以身免,此城遂爲蒙古所據。

本月,蒙古軍攻打潼川府路的合州,被一代英雄王堅擊退。又攻打廣安軍,被曹世雄擊退。

3月9日,三次出使蒙古、被扣留七年的南宋使者王元善終於歸來。

春季。蜀中大旱。蒙古諸將皆欲北歸。汪德臣說“國家以蜀事付我,有死而已,奈何棄之”將戰馬全部殺掉,讓士兵分食。之後帶領他們突襲嘉川,得糧2千餘石。南宋雲頂山守將呂運率兵五千來戰,將其擊敗,又得糧5千餘石。之後,魚關、金牛等地的糧運到,終於解了這次危機。

6月7日,殿中侍御史吳燧受宰相指使。彈劾餘玠在蜀聚斂罔利共七大罪。宋理宗也不加詳查,就命餘玠子孫交出家資,犒師賑邊。13日,宋理宗問輔臣“蜀事當如何處置”左丞相謝方叔建議:由京湖制帥兼領蜀地。宋理宗同意“此不可緩”迅速下旨:李曾伯依舊節制四川。同時升賈似道爲同知樞密院事,職任依舊。15日,宋理宗下旨:利州王佐,堅守孤城,屢挫敵鋒,又能痛罵降將南永忠。其忠可嘉。今更進一官。餘晦在四川屢敗於蒙古,造成邊事大壞。27日,被召回臨安。本月,宋理宗下詔:免去利、閬、隆慶、潼川、綿諸州的賦役。閏6月3日。參知政事董槐上疏“請陛下假臣宣撫之名,置司夔門。以通荊蜀之氣脈”宋理宗下詔“士大夫以議論求勝者多、以事功自勉者少。卿深念蜀事,慨然請行,足見忠壯。然經理西事。當在廟堂,你還是別去了”12日,任命李曾伯爲四川宣撫使兼荊湖制置大使。7月。再下詔免去四川近邊州郡3年稅賦。

本月,兀良合臺開始攻打烏蠻,大破蠻酋高升所在的羅部府,大軍一直推進至其都城押赤城。押赤軍民堅守了整整七天,終因寡不敵衆,城池陷落。兀良合臺的大軍繼續推進,最後在昆澤生擒了大理國末代國王段興智(呵呵!並沒有金庸先生在《射鵰英雄傳》中描寫的南帝一燈大師哦)之後在攻打乾德格城時,兀良合臺生病,委軍事於其子阿術。阿術身先士卒,攻破此城。隨後,蒙古軍進入吐蕃。

22日,宋理宗任命呂文德總統江陵、漢陽、歸、峽、襄、郢諸州軍馬,在公安開府,沿長江上下應援。

8月3日,因餘晦誣陷,餘玠治蜀時的重要助手、利州路安撫使兼閬州知州王惟忠被以潛通蒙古的罪名,下大理獄。由丁大全、陳大方審訊。

10月4日,宋理宗下詔:進封養子趙禥爲忠王。

22日,宋理宗下詔:李曾伯火速去重慶上任。其京湖職事,由呂文德主之。

25日,王惟忠被斬首於都市。臨行前,王維忠怒斥陳大方“吾死,當訴於天帝,看你能久活世上嗎”果然,陳大方隨即去世。

28日,宋理宗下詔:剝奪餘玠資政殿學士的職名、餘晦刑部侍郎的告命。

11月3日,15歲的忠王趙禥正式行冠禮,賜字趙邦壽。

8日,蒙古在京西南路的光化軍築城,開始經營荊襄。17日,宋理宗問起北軍在光化築城之事,謝方叔提議:派溫和守光化,令其在鬲奴堡隔江與之相持。並在光化軍上流的均州增兵爲備。

本月,牟子才上奏“從蜀到吳,沿長江一線將近有二萬里。現在只有兩淮賈似道、荊蜀李曾伯二人而已!當在廬州設立淮西制置司、江淮設立荊湖制置司,且在漣、楚、光、黃、均、房、巴、閬、綿、劍各要害州郡,或增城、或增戍”賈似道聽說這一建議後大怒“這是欲削吾地啊”

本月,忽必烈任命廉希憲爲京兆宣撫使。京兆之地,控制隴、蜀,諸王貴藩各在左右,百姓又是戎、羌夾雜,歷來難治。可經“廉孟子”的治理後,境內大安。

12月,京西南路均州總管孫嗣派人給蒙古送蠟書投降。

本年,蒙哥命大臣們推薦可慎固封守、閒於將略的人才,提拔史天倪之子史樞爲萬戶,統領真定、相、衛、懷、孟諸軍,駐兵唐、鄧之間。又命張柔駐兵亳州。

寶祐3年(1255)此時,趙昀已做了30年的皇帝了。開始寵信小人、因個人原因導致南宋朝政紊亂了!

閻貴妃得寵後,開始干預朝政。於是一個太監應運而生,畢竟她本人沒法親自去外界指手畫腳。

該太監名叫董宋臣。多好的名字!可惜這人攬權納賄,無惡不作,人稱“董閻羅”史稱“廟堂不敢言、臺諫長其惡,或餌其利、或畏其威,一時聲焰,真足動搖山嶽,迴天而駐日”

奔赴西北篇元僖之死篇端平入洛篇一統天下篇議和前奏篇襄樊戰起篇宋夏開戰篇劉整降蒙篇同文之獄篇安石登場篇天聖七年篇轉移視線篇戰和紛紛篇熙河開戰篇皇帝昏倒篇秦檜專權篇景炎內訌篇淮西之戰篇仁瞻斬子篇平夏前奏篇宗弼逃生篇災難前奏篇純仁回朝篇趙盧鬥法篇太祖流浪篇宋遼激戰篇英宗登基篇金軍渡江篇出兵南漢篇宋金儲君篇司馬復出篇宋金激戰篇風波慘案篇新黨成員篇天災人禍篇趙構再逃篇災難前奏篇伯顏出兵篇孟珙之死篇向氏登場篇富平決戰篇趙禎誕生篇紹述紛爭篇君臣和諧篇大戰前奏篇狄青升官篇天聖亂相篇張浚回朝篇完顏登場篇岳飛死因篇宋金轉型篇仁瞻斬子篇亡國前奏篇紹述紛爭篇永樂之戰篇韓琦霸道篇趙盧鬥法篇泰山封禪篇清明上河篇女真獨立篇張浚之死篇仁宗駕崩篇川陝首戰篇蒙金和戰篇魏勝首戰篇戰和紛紛篇彥博罷相篇元昊突襲篇夏竦回京篇議和前奏篇丁謂霸道篇蔡州終點篇淮西之戰篇世忠阻敵篇元佑黨人篇侂胄轉念篇老人宰執篇撻凜之死篇宗澤之死篇惠卿強勢篇成吉思汗篇金軍南征篇議和失敗篇似道出兵篇趙構轉變篇北宋六賊篇上陳橋兵變之軍報篇悲情好水篇仲淹三光篇皇統和議篇蘇洵成長篇西征東伐篇靈素登場篇議和前奏篇惠卿強勢篇天祥之死篇繼恩之死篇最大危機篇宋遼爭地篇西征收尾篇
奔赴西北篇元僖之死篇端平入洛篇一統天下篇議和前奏篇襄樊戰起篇宋夏開戰篇劉整降蒙篇同文之獄篇安石登場篇天聖七年篇轉移視線篇戰和紛紛篇熙河開戰篇皇帝昏倒篇秦檜專權篇景炎內訌篇淮西之戰篇仁瞻斬子篇平夏前奏篇宗弼逃生篇災難前奏篇純仁回朝篇趙盧鬥法篇太祖流浪篇宋遼激戰篇英宗登基篇金軍渡江篇出兵南漢篇宋金儲君篇司馬復出篇宋金激戰篇風波慘案篇新黨成員篇天災人禍篇趙構再逃篇災難前奏篇伯顏出兵篇孟珙之死篇向氏登場篇富平決戰篇趙禎誕生篇紹述紛爭篇君臣和諧篇大戰前奏篇狄青升官篇天聖亂相篇張浚回朝篇完顏登場篇岳飛死因篇宋金轉型篇仁瞻斬子篇亡國前奏篇紹述紛爭篇永樂之戰篇韓琦霸道篇趙盧鬥法篇泰山封禪篇清明上河篇女真獨立篇張浚之死篇仁宗駕崩篇川陝首戰篇蒙金和戰篇魏勝首戰篇戰和紛紛篇彥博罷相篇元昊突襲篇夏竦回京篇議和前奏篇丁謂霸道篇蔡州終點篇淮西之戰篇世忠阻敵篇元佑黨人篇侂胄轉念篇老人宰執篇撻凜之死篇宗澤之死篇惠卿強勢篇成吉思汗篇金軍南征篇議和失敗篇似道出兵篇趙構轉變篇北宋六賊篇上陳橋兵變之軍報篇悲情好水篇仲淹三光篇皇統和議篇蘇洵成長篇西征東伐篇靈素登場篇議和前奏篇惠卿強勢篇天祥之死篇繼恩之死篇最大危機篇宋遼爭地篇西征收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