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些被帶來的東西里,也會有少許幾件,能爲我帶來幾分悸動。”
想到了中森明菜的臉,花山夏生又添上了這樣一句,然後由飛速的合上日記本,他感覺再多看一眼臉都會燒起來。
……
接下來的兩天,花山夏生去申請了護照和簽證,護照的申領很順利,但簽證可能還需要個四五天。
在等簽證的日子裡,他一直窩在書店看書,偶爾也會去了解一下地下唱片公司,因爲並沒有很急切,所以就先自己去研究了。
“花山君,有你的包裹。”小池研一拉開櫃檯的抽屜遞給他一個小盒子。
“是明菜桑說的禮物吧?”花山夏生想着,拆開了包裹。
裡面裝了一副老氣的黑框眼鏡,他戴上試了試,還不忘給小池研一看看。
“你還近視的嗎?”小池研一好奇的問道。
“不是近視眼鏡,是平光鏡。”花山夏生解釋說,“是朋友送來的臨行禮物。”
“哈,那還真是個別緻的禮物啊,就是你戴上看起來有點呆。”小池研一毫不留情的評價道。
“對了,等簽證辦好我可能就要走了。”
“走吧走吧,不過可別想我給你帶薪假期~”小池研一輕飄飄的說道。
雖然聽起來不是什麼好話,但花山夏生聽完後卻很舒心,在小池書店打工的日子裡幾乎是他一直在單方面的受着小池研一的關照,心裡很過意不去,卻又不知該如何回報。
“嗯嗯,等我衣錦還鄉一定會報答你這‘十萬之恩’的。”十萬指的是小池書店的十萬円工資。
雖然不多,但也幫花山夏生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如果說牧之原太太是個熱心腸的善良阿姨,那小池研一就是能爲年輕人的夢想遮風擋雨的寬厚長者,或許就是自己曾經淋過雨,所以纔會想着給別人準備好雨傘吧。
也許讓花山夏生想要遠渡重洋的原因裡,也有小池研一的一份,被他關照過的夢想,怎能容人輕易踐踏呢?
英國之行,一定要成功啊!
……
1989年2月2日,雖然他總覺得好像已經過去了很久,但實際上纔過去一個月。
“又是一個星期四~”花山夏生告別了牧之原太太家的小屋,戴着中森明菜送的眼鏡,拖着行李去了機場。
除了換洗的衣物和原稿外,他還帶上了那本日記和剛買的相機,是佳能的New F1。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這個手動相機的巔峰時代,人們普遍認爲尼康的做工要優於佳能,這麼想好像沒毛病,只不過有一款機型是個例外。
1971年佳能推出了第一款F-1相機,又在1981年推出了New F1。
十年間相機領域的電子系統、精密製造和光學系統都有明顯的進步,也是因此New F1獲得了更佳的自動化、多功能化和規格。
不過因爲是推出了八年的老機型,所以花山夏生入手這樣一款強大的相機只花了不到十三萬円。
……
飛機起飛時,花山夏生看着窗外慢慢縮小、又隨着飛機遠去逐漸消失在視野外的城市有些感慨,雖然從未在這個地方產生半點歸屬感,但突然離開又有點惆悵,似乎是有了什麼牽掛,但他也沒法確信掛念的是什麼。
就像冬天穿的針織毛衣,就算被什麼東西掛住開了線,也只有走遠了纔會在寒風中意識到自己怎麼在果奔。
從東京到倫敦,
一共花了十四個小時多,比他想象中久的多。
雖然是直飛,但畢竟跨越了整個亞歐大陸,飛太快也不現實,還是要給地球大哥一點面子的。
飛機在倫敦希思羅機場降落,這座始建於1929年的機場在六十年後的1989年來看也絲毫不顯落伍,燈火璀璨富麗堂皇。
說起來這機場雖然1929年就建成了,但在2016年才慶祝建成70週年,因爲它在1946年才正式成爲民用機場。
就像你三十歲了家人才給你慶祝八歲生日一樣,親戚朋友趕來赴宴一看只能高呼,“這tm八歲!?”
給機場拍了張照片後,花山夏生就去找酒店了,有啥事天亮再說吧,他現在只想睡覺。
……
倫敦的二月好像比東京還要冷一點,夜裡似乎下了點雨,地面有些溼漉空氣也很潮溼。
花山夏生拖着行李箱研究了一下倫敦的地鐵路線,決定先去市區再做打算。
希思羅機場離市區大概24公里,乘地鐵走走停停則需要五十分鐘才能抵達。
路上花山夏生一直在思考投稿的事情,吃一塹長一智,這次還是先找大出版社吧,應該就不會碰到本間俊一那種奇葩了吧。
雖然他對英國的出版社沒什麼瞭解,但因爲曾經看過一段關於兒童文學的紀錄片,所以對一家叫尤斯伯恩的出版社印象深刻。
這家出版社於1973年由彼得·尤斯伯恩創立,只專注於出版童書,是二十一世紀英國排行第一的童書出版社。
雖說排名高也未必就是值得信任的出版社,但作爲牛津大學的醫學博士的彼得·尤斯伯恩,在得知自己即將成爲父親時放棄了原本的工作,開始從事兒童讀物相關的工作。
他一直都堅信爲人父母是他這輩子最偉大的榮譽,而出版兒童讀物則是這種榮譽的延伸。
是個很純粹的人。
雖然八十年代末的尤斯伯恩出版社還並未有多麼顯赫的聲望和實力,但花山夏生更願意相信這樣的出版社,這不僅是出於對彼得·尤斯伯恩的尊重,也是對作品的尊重,雖然是抄的(小聲逼逼)。
不過他還不清楚現在的尤斯伯恩出版社的在哪就是了。
在酒店安頓好後,花山夏生先問了一下前臺哪裡有書店,他尋思圖書從業者應該會知道尤斯伯恩出版社的位置吧?
事實證明人家確實知道,而且出版社離花山夏生住的酒店也不遠,一個在巴尼特區一個在卡姆登區,緊緊挨着。
事不宜遲,趁時間還早,花山夏生拎着包就走了。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卡姆登區好像比巴尼特繁華一些,不過想想也是,畢竟離倫敦城更近一下嘛。
雖然稱不上車水馬龍,但在這種高樓林立的環境下,蜷縮在寫字樓裡的小小出版社也平添了幾分貴氣。
“嗯,比上次去的那好多了。”
“咔~”還給尤斯伯恩的大門拍了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