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國答應出兵,但是並沒有直接前去和楚國大軍對決,雖然這樣做可以立刻解宋國之圍,但是對於淮國並不是最優解。
宋國這個牆頭草必須要給他點苦頭吃,同時直接和楚國對決,就算贏了淮國傷亡也不會小,因此陳屹準備使用當初楚國對付晉國的辦法,截斷其退路。
嬰齊在看到淮軍大軍出征之後,頓時鬆了口氣,看來淮國並不像晉國一樣,言而無信。淮軍順着淮水,一路乘船來到淮水上游,仲國之中。然後仲、黃、蔡、江四國也各自出兵三千,跟隨淮國一起北上。
......
楚國大軍將宋國團團包圍,迄今爲止已經過去了半年,楚國雖然壓力很大,但是宋國的壓力更大。
楚軍圍城,宋國其他地方的糧食根本無法運送進來,城中存量經過半年的消耗,幾乎已經見底了。若是再不解圍,城中估計就要易子而食了。
楚國主帥子反看着殘破的城牆,並沒有繼續讓人進攻,圍城半年,城中已經缺糧。只要楚國再堅持一下,宋國就只能開城投降了。
實際上,他猜的很正確,宋國的確是到了緊要關頭,可就在這個時候,嬰齊帶着淮國出兵的消息回來了。在聽說淮國答應出兵後,宋國上下頓時鬆了口氣,同時對於守城更加堅定了。
人最害怕的是沒有希望,只要有一點希望,他們就會迸發出驚人的力量。
楚軍攻打宋國,根本沒想到淮國會出兵,要知道淮國這十幾年來除了吞併越國和徐國之外,基本上就沒有再動兵,更不相信淮國會爲了宋國出兵。
等到淮國出兵截斷楚軍退路的時候,楚國根本不敢相信。
淮國大軍從穿過仲國,從蔡國北上,準備截斷楚軍退路,陳屹站在戰車之上,旁邊則是一名英氣勃勃的男子一手持矛一手持盾護衛。
這名男子叫慶忌,乃是淮國中有名的勇士,天生神力,自幼習武,能和耕牛角力。其原本是吳國公室,吳國被淮吞併之後,吳國公室就被遷居淮安。到了現在已經有百餘年了。
慶忌早就將自己視爲淮人,而不是吳人。因爲其勇猛無畏,天生神力,王謹就讓他跟着陳屹學習領兵作戰之法。
同時跟隨前來的還有不少淮國公室子弟,淮國在公室、公族子弟成年之後,會根據其天賦安排學習。
通過這種學習,可以讓這些公室、公族子弟快速成長起來。
當然這種做法也並非沒有弊端,畢竟刀劍無眼,既然上了戰場,總會有意外發生,幾乎每一代都有公室、公族子弟死在戰場上的。
淮國大軍出征,然後突然出現在楚軍身後,大軍從鄭國和宋國邊界處將楚軍糧道攔腰截斷。
等到楚國得到消息的時候,淮國已經築起一座營寨。糧食斷絕,楚軍主帥子反臉色大變。
子反只覺得一陣天旋地轉,張口噴出一口鮮血,狀若瘋癲的說到:「淮國怎麼會在那裡!」
淮國不是和中原諸侯是敵對關係嗎?爲何會來救宋國?
即便是宋國和淮國同出殷商,可是宋國當年在牧野之戰中直接投降。後來更是連武庚都死了,是微子啓建立宋國,他們和淮國應該有仇啊!
當年晉國伐淮,宋國可是出錢出糧出兵支持啊!
淮國怎麼可能不計前嫌來幫宋國?
任憑他再怎麼不願意接受,淮國還是出兵了。
在知道淮國斷絕糧道之後,子反立刻就想要退兵,這個時候,他再也顧不上宋國即將投降,趁着軍中還有糧草,大軍直接原路回返。
能夠逃脫多少就逃脫多少,如果這些士卒全部死在這裡,楚國剛剛稱霸中原的大業瞬間就要崩塌。
但是想要退
兵是那麼好退的?若是簡單,也不會有剌王徵東南而不復了。
「淮國無恥,趁人不備偷襲於我!」子反悲憤萬分。只是楚國覺得淮國卑鄙無恥,但是在幾年之前,他們可是用同樣的方法截斷了晉國的退路。
淮國只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罷了。
「對了,晉國當初是怎麼成功闖過我們和秦軍的營寨的?」子反這個時候突然想到。
「置之死地而後生!」
「對,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子反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一遍,不斷說着什麼。
作爲楚國大將,子反還是合格的,在被截斷後路消息傳過來之後,很快就穩住心神,並且想到了解決的辦法。
當即子反就帶上楚軍,不再圍困宋國,立刻撤退。
「楚國千秋霸業啊!」
「數百年來無數先輩們開創基業,問鼎中原,終於在這一次實現了,可是淮國爲何會出兵!」
「難道我楚國真沒有問鼎中原的天命嗎?」
子反臉色難看。要知道這一次是楚國自從建立起來,第一次稱霸中原啊!
楚軍連夜撤退,大軍一路疾行,很快就來到淮國營寨附近,子反按照當初郤克的做法,毀掉釜、燒掉營寨,全軍飽食一頓,帶着三天干糧以決死之氣準備衝陣。
上一次郤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那一戰淮國自然也清楚,同時在淮國公室藏書中記錄過這種戰法。
在看到楚軍同樣擺出決死之戰的架勢後,陳屹忍不住就笑出聲來。
「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確很精彩,但是這一招不是誰都能學的!更何況此計策後患嚴重,若是不得士卒愛戴,將軍身先士卒,士卒用命,上下一心,的確可以激發士卒決死之心,然後奮起反攻,纔有成效。但是你有這個威望嗎?」
現在子反根本沒有郤克在軍中的那種威望,更何況,淮軍營寨並沒有擋住大道而是駐紮在兩側。」
看到大路通常,剛剛還有決死之心的楚國將士,頓時心中升起一陣僥倖。在他們看來這是一條逃出生天的道路啊。
楚軍進攻,淮軍沒有強勢抵擋,而是大軍在兩側進行的追殺。
楚國大軍沒了決死之心後,只知道逃命。都以爲自己可以逃出去。結果卻是淮國銜尾追殺,楚軍根本沒有任何抵擋,死傷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