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雲捲雲舒,陽光穿透雲層,照射在斑駁的城牆之上。經歷了上千年歲月的徐都彭城經過十餘次的修繕依舊顯得陳舊,就如同這座古老的方國一般,漸漸的日落西山。
徐國,這個現今存在最古老的夏后氏所分封建立的邦國已經沒落很久了。兩百多年前,徐國國君覺得自己實力足夠強大了,不顧淮國攔阻稱王。結果被邦周帶着其他諸侯國打了一頓。
徐國畢竟不是楚國,地域廣闊,人口衆多,當年一戰,徐國損失慘重,若不是淮國出手幫忙,即便不被滅國,也好不到哪去。
不過即便是如此,徐國也沒落下去了,特別是在淮國強盛之後,大量夷人向淮國臣服後,徐國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未來了。
徐公對於淮國的感情很是複雜,看着原本弱不經風,需要自己扶持的小兄弟,轉眼之間就成了他仰望的存在,現在更是反過來庇護徐國,這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會不舒服。
因此徐國的和淮國之間的關係也變得陌生了,不過總歸來說,徐國現在還是淮國的盟友,而不是屬國,這也是歷代淮公都承認的。
畢竟淮國和徐國之間多次通婚,有着一層姻親關係。
人呢在沒有了生存危機之後,又錦衣玉食,大權在握後,就會開始追求各種奢靡享受,這個時候,人的智商就會直線下降,幹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這位徐公便是如此。
徐國太子常和陳國公室之女定親,就是他腦子一熱乾的事情。陳國和晉國這些年來關係越來越近,這其中也是仲、黃、蔡、江四國將他和楚國隔開了,楚國威脅不到陳國後,陳國開始向晉國靠攏。
畢竟楚國對土地的貪婪,陳國這幾百年來可以說是深有感觸。陳國和徐國結親也是想要兩邊討好的意思。畢竟仲、黃四國和徐國都在他周圍呢。
這天,徐侯徐戎正在宮中欣賞歌舞,在看多了宮女們的歌舞之後,徐戎也覺得平平無奇,於是就衝左右嘆息道:「孤雖然是一國之君,但是卻沒有美貌貴女相侍奉,當年三十六國朝貢的盛景是何等輝煌,如今也沒有了。」
「若是能夠獻上美人,孤不吝賞賜。」
「聽說淮國公室之女多有貌美之人,不若君上向淮公求取一位?」旁邊的內侍說到。
好在徐戎還算清醒,若是他沒有娶親還有希望,現在他太子都要娶親了,淮國怎麼會將公室之女嫁給他。
就在這個時候,太子常求見。原來是太子婚期將近,要派遣卿士前往陳國迎娶陳穎。
徐戎也沒有放在心上,指着身邊的近侍尤江說道:「既然太子要迎娶陳國公主,你就代太子走一遭吧!」
尤江帶着迎親的人馬前往陳國,等見到陳國公主的時候,頓時被其美貌所驚豔。在帶着陳國公主返回徐國之後,尤江並沒有通知太子,而是第一時間找到了徐公。
徐公正無所事事的看着眼前的歌舞,一點都提不起精神。看到尤江回來,只是隨口道:「陳國公主接回來了?相貌如何呀?」
尤江上前小聲說道:「君上,陳國公主美若天仙,風華絕代,和她相比,臣下以前見過的美人都成了胭脂俗粉。」
聽到尤江的話,徐公頓時來了興致問道:「真有如此美貌?」
「君上,千真萬確,其美貌不及臣下描述萬一!」尤江道。
徐公臉色有些猶豫,手指在桌案上敲擊着,似乎在思考着什麼。
尤江衝那些宮人們擺擺手,讓他們都退下,然後小聲衝徐公說道:「君上,如此美人嫁給太子太過可惜了,不如君上自己娶了吧!」
徐公臉色一喜,隨即又有些猶豫:「這與禮制有些不合吧!」
「君上,陳國和徐國結親,並沒有要求
非要是太子,國君也一樣啊!」尤江道。
「那太子?」
「太子又沒有見過陳國公主,您就再爲其選一個妻子,就說是陳國公主好了,或者您將他安排回封地便是!」尤江說道。
這話直接說到了徐公心坎之上,徐公當即就同意了,然後就讓尤江去處理這件事情。
尤江得到了徐侯的指示,當即去將他早就準備好的女子帶來,讓其頂替陳國公主,然後再將陳國公主帶入宮中。
等到陳國公主看到自己丈夫居然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很是詫異的問道:「徐國太子不是十六歲嗎?」
「公主記錯,公主要嫁的乃是國君!」旁邊的尤江說道。
徐公在看到陳國公主之後,頓時被其美貌所吸引,徹底將原本心中的愧疚,心虛給拋棄,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一定要得到她!
當即徐公就代替自己的兒子和陳國公主結親,而他的那位好大兒還被蒙在谷中,和另外一個女人結爲夫妻。
因爲尤江下了封口令,所以前去結親的人並不敢言。但是假的就是假的,時間久了肯定會發現不對。
陳國公主身份高貴,豈是什麼人都能頂替的?因此過了一段時間,太子就發現,自己的妻子和陳國公主的身份完全不相符。
於是他就將前去迎親的人找來逼問,這些人哪敢隱瞞,就將事情說了出來。得知真相的太子常羞憤欲絕,直接闖進宮去要找父親。
看到怒氣衝衝闖進來的兒子,徐公正抱着陳國公主觀看歌舞。
太子常看到父親旁邊那傾城佳人,頓時心痛無比:「如此佳人本是我的妻子啊!君父如此行徑,可有顧忌一絲父子情分?」
「大膽,身爲兒子,你就是這樣和君父說話的?」徐侯大怒道。
太子常滿臉憤懣:「做下行徑,可是爲人父該做的嗎?」
「逆子!」徐侯勃然大怒:「狂悖犯上,大逆不道,給孤滾回你的封地,沒有孤的命令,不許你出封地半步!」
接着徐侯就派人強行將太子常押回封地,並且將其封地削減大半,只留下一座小城邑。
而太子常在被押回封地之後,越想越氣,而且依照徐公的做法,他的太子之位也保不住了,當即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帶了一些侍從,就匆匆往淮國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