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學宮

西施作爲這款遊戲中的特殊人物,自然也是有奇異之處的。

【西施:內政:85,舞蹈:93,音律:90,武力:60,魅力:99

蕙質蘭心:特效,擁有者善解人意,聰明不凡。

容顏不老:特效,擁有者在成年之後容顏不再衰老,但依舊會死亡。

天命(動物):特效,擁有者,天生會獲得動物好感,不會被動物傷害,並且可以驅使動物。

水靈:特效,擁有者天生善水,不會被水中生靈傷害。

特殊:西施屬於特殊歷史人物,嫁入王氏之後可以提升後代家族魅力,後代子嗣魅力最低爲85點,女性後裔容顏有大幅提升,可獲得青春常駐特效(容顏衰老速度減緩)可獲得動物親和特效(更容易獲得動物好感,不會被動物傷害,經過訓練後能夠驅使動物。)

注意:美麗是上天的恩賜,但同樣是災難的根源。】

看到西施的屬性之後,子珏也不禁感嘆,這西施的屬性好的沒的說。這也是除了褒姒之外,第二個美麗滿值的人物,而且西施的魅力甚至超出了滿值。

就像是同樣一份試卷,你能考一百分是因爲你非常努力學習,再加上一點好運,而天才能考一百分是因爲總分只有一百分。

越國被滅,等楚國的援軍來到這裡的時候,淮國已經得到消息在邊境等候。楚國看到這種情況,只能無奈退兵。聯合越國制衡淮國的戰略徹底失敗了。

王謹在越國待了整整一年時間,將越國上下梳理了一遍,將越國原本粗獷的制度改爲與淮國相同,廢除了越國以前混亂的稅賦勞役制度。

同時調集吳地的糧草物資來到越地,對越地進行改造。最先改造的就是道路。越地道路崎嶇,多有山川沼澤灌木叢生。

若是不修繕道路,到時候王謹率大軍離開,誰知道會不會有野心之輩依靠山川菏澤,隔絕與淮國的聯繫,重新自立。

同時修路也有很多好處,越國百姓貧困,這一次修繕道路正好可以大量招收越地百姓,然後給與錢糧,以工代賑。

王謹以工代賑,徵發了大量百姓,對於越國境內的很多沼澤開挖河渠抽水,然後將之填平,挖掘湖泊池塘用來蓄水。

同時裁撤越地軍隊,將老弱病殘者發放糧餉後清退,之前忠於越侯允常的士卒則是被遷徙到了巢地,剩下的士卒則是和吳地士兵一同訓練,並且王謹在其中安插了淮軍士卒。

王謹沒有給士卒們分發田地,而是給了稅收優惠,並且參軍之後每年都有半數糧餉,比越國以前的待遇好太多了。

通過各種政策,整個越國飛快的進行轉變,越地民歸附,整個越地都被淮國掌控。

在將越國通往淮國的道路修繕好了之後,王謹這才率領大軍離開越地,同時他還留下了一萬吳地士卒,用來防備反叛。

王謹將越國的卿士貴族們分別遷往巢地,淮地和淮北,雖然剷除了他們在越國的根基,但是到了新地方也會賜予土地,只不過再想要維持貴族生活是不可能了。

這些卿士貴族的政治生命大多都已經結束了,但是子孫們還是有機會的。若是有賢能才幹,王謹也會讓他們擔任官員。

......

淮國學宮,今日人聲鼎沸。上千名學子、座師都急匆匆的向學宮大殿趕去。

「這位師兄,大家爲何急匆匆的趕路?可是出了什麼事情?」王謹攔下一人問道。

「有賢者來學宮之中講學,大家都急着去聽呢,再不快點就搶不到好位置了!」這人說了一句,然後繼續匆匆跑開。

學宮大殿之中,此時上千學子濟濟一堂,正在認真聽講。

「天

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等到王謹來到學宮的時候,就聽到了學宮之中那位賢者的講學。原本還有些放鬆的王謹立刻變得嚴肅起來。然後悄無聲息的進入大殿之中聽其講說。

「君上,此處偏遠,不若臣去前面再擺一副坐具,您也好聽的清楚一些...」服侍的寺人說道。

王謹眉頭一皺,輕輕擺擺手讓他退開,然後繼續聽講。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之間,天色就暗淡下去,從中午一直到傍晚,沒有一人離開,全都在安靜聽其講述。

在大殿兩側,還有幾名書記官一直都在奮筆疾書。每一次學宮中有大賢講學,學宮都會將這些大賢的講述一字不差的記錄下來。

上一次在這裡講學的還是一代名相孫叔敖,其思想、治國理念以及治水之道都在這裡進行了詳細的記錄。

幾百年來,淮國學宮一直都如此,可以說淮國的書籍乃是整個邦周諸國最多的,因此雖然淮國和中原諸侯關係並不好,但是每年都有不少賢者前來淮國學宮講學,並且入守藏室一觀。

淮國學宮之中搜羅了大量書籍,還有子珏當年留下來的,當然最重要的書籍依舊在淮國公室之中保存,外人是無緣得見的。

至於說讓各國大賢前來觀看藏書,淮國也並不擔心被人學走,畢竟就算學會了,國君願不願意用也是兩說呢。

王謹找來山長,向其詢問了那位賢者的信息。

「君上,此人名李耳,字伯陽,其父是宋國官員,乃是邦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博覽羣書,智慧高絕,因爲聽說淮國學宮有大量書籍,因此前來觀之,吾於是請其爲學宮弟子講學。」

「此等大賢居然是邦周守藏室之史,有如此大才卻不用,難怪周室每況愈下。」王謹感慨道。

「還請山長代爲引薦,孤想要請他出任學宮大祭酒!」王謹說道。

山長聽到這話心中也是震驚不已,要知道淮國學宮的祭酒一直都是淮國公室兼任的,乃是學宮之長,沒想到淮公居然有如此魄力。

當即山長便帶着王謹親自前去見李耳。

第15章 梅里第76章 狠毒第39章 落水而亡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43章 公羊革新第83章 徐國覆滅第72章 質子第28章 王釗薨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24章 霸業之始第22章 勢如破竹第5章 挑撥離間第72章 質子第61章 祭天開大第72章 質子第17章 首戰得勝第10章 齊魯宮闈之亂(待更新)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44章 戰車漂移第33章 築壩蓄水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37章 霸業終結第36章 泗沂之戰第12章 伐吳第27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求首訂)第81章 宮室詭譎第5章 挑撥離間第27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求首訂)第50章 周室東遷第51章 死不瞑目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36章 泗沂之戰第23章 雲淵會盟第43章 大聰明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18章 管仲改革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48章 孫叔敖第72章 質子第4章 封邦建國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39章 落水而亡第88章 淮國:霸主?我同意了嗎?第49章 孫叔敖(2)第56章 周室荒唐第4章 邗都之戰(2)第25章 匹夫之怒第94章 伍員奔淮第23章 雲淵會盟第3章 邗都之戰第31章 謀劃邗國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12章 洞天福地第11章 亂齊第73章 吞越第11章 律法與書院第32章 優勢在我第67章 淮國伐巢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19章 攻城戰第40章 滑稽記第5章 挑撥離間第18章 管仲改革第61章 祭天開大第17章 首戰得勝第63章 淮國稱霸第20章 吞併紀國第2章 周軍追至第2章 淮國伐吳第29章 王權交替第11章 亂齊第8章 籌謀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46章 揚州城和邗溝第42章 什麼檔次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第30章 攻城戰第33章 改糧種桑第46章 揚州城和邗溝第83章 徐國覆滅第35章 突襲穎澤第66章 謀取巢國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12章 洞天福地第4章 封邦建國第39章 落水而亡第13章 洞天之主第36章 泗沂之戰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47章 招賢令第13章 避其鋒芒第2章 周軍追至第9章 發展與鹽
第15章 梅里第76章 狠毒第39章 落水而亡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43章 公羊革新第83章 徐國覆滅第72章 質子第28章 王釗薨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24章 霸業之始第22章 勢如破竹第5章 挑撥離間第72章 質子第61章 祭天開大第72章 質子第17章 首戰得勝第10章 齊魯宮闈之亂(待更新)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44章 戰車漂移第33章 築壩蓄水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37章 霸業終結第36章 泗沂之戰第12章 伐吳第27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求首訂)第81章 宮室詭譎第5章 挑撥離間第27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求首訂)第50章 周室東遷第51章 死不瞑目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36章 泗沂之戰第23章 雲淵會盟第43章 大聰明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18章 管仲改革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48章 孫叔敖第72章 質子第4章 封邦建國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39章 落水而亡第88章 淮國:霸主?我同意了嗎?第49章 孫叔敖(2)第56章 周室荒唐第4章 邗都之戰(2)第25章 匹夫之怒第94章 伍員奔淮第23章 雲淵會盟第3章 邗都之戰第31章 謀劃邗國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12章 洞天福地第11章 亂齊第73章 吞越第11章 律法與書院第32章 優勢在我第67章 淮國伐巢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19章 攻城戰第40章 滑稽記第5章 挑撥離間第18章 管仲改革第61章 祭天開大第17章 首戰得勝第63章 淮國稱霸第20章 吞併紀國第2章 周軍追至第2章 淮國伐吳第29章 王權交替第11章 亂齊第8章 籌謀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46章 揚州城和邗溝第42章 什麼檔次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第30章 攻城戰第33章 改糧種桑第46章 揚州城和邗溝第83章 徐國覆滅第35章 突襲穎澤第66章 謀取巢國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12章 洞天福地第4章 封邦建國第39章 落水而亡第13章 洞天之主第36章 泗沂之戰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47章 招賢令第13章 避其鋒芒第2章 周軍追至第9章 發展與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