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謀劃邗國

看到紀侯突然不勝酒力離開,商容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成了,當即開始和周圍的貴族們喝酒聊天。

知道了齊國準備動武,紀國定然會向魯國和天子求援。

與此同時,齊國。

商弘剛剛從齊國公子靜的府邸走了出來。作爲經營大宗貨物交易的商人,商弘同樣是齊國公子靜的座上賓。

公子靜乃是當今齊侯兄弟,在齊國之中身份尊貴,權力顯赫,商弘進行貿易自然是要和公子靜交好。商弘因爲經常向王畿、晉國販賣貨物,因此知道一些王畿的事情。

今天他來這裡就是要將一條消息無意間透漏給公子靜。天子姬烈對於齊侯很不滿。

這消息實際上許多人都知道,畢竟天子曾經下詔斥責過齊侯,只不過這一次天子竟然有廢黜齊侯之意。

得知消息後,原本和齊侯之位無緣的公子靜心中瞬間騰起一團火焰,一個名爲野心的東西在他心中悄然成長起來。

人心是經不起試探的,當慾望的種子被播下之後,只需要短短的時間,就會飛快成長壯大,公子靜在商弘離開後陷入了沉思。

齊侯之位意味着什麼,公子靜很清楚。原本這個位置和他永遠沒有關係的,他只能做一個齊國公子,但是現在機會來了。

原本他可以忍受當一個齊國公子,覺得可以衣食無憂的過完一生也很不錯,但是在知道自己可以坐上齊侯之位後,公子靜如何能夠再老老實實的當一個公子?一切都回不去了。

當得知自己有機會坐上那個位置後,公子靜第二天就做出了選擇。

當衆人作出選擇之後,事情的發生就已經是必然的了。

紀國在得知齊國準備發動戰爭後,第一時間向魯國求援,並且紀侯親自前往王畿向天子進言。

王臨並沒有過多的插手整個事情,他僅僅只是在關鍵時刻,推了一把,然後整個事情就像是山峰上的石頭,僅僅是挪動了一小塊,巨石就會無可阻擋的滾落下來。

......

齊侯整備大軍,想要征討紀國,但是就在他準備動手的時候,天子詔令齊侯入王畿。原本齊侯辰並不願去,但是齊國的大臣們卻紛紛勸說齊侯前往。

齊侯帶領侍從前往王畿,等到了王畿之後,齊侯才發現,紀侯已經在王畿了,到了這個時候,他哪裡還不明白,這是紀侯在天子面前進言,天子下詔將其招來,乃是爲了問罪。

齊侯大怒,然爲時已晚。

王三年,紀侯譖之周,天子烈烹哀公而立其弟靜,是爲齊胡公。

周天子烹殺齊哀公,這件事如同狂風一般,飛速傳遍邦周,一時間,諸侯震動。姬烈乾的這件事情的後果太嚴重了,這是直接插手諸侯繼承權,已經觸動了諸侯的敏感神經。

周室本就已經衰微,又烹殺齊侯,結果導致大量外姓諸侯不再朝見進貢。

齊侯因紀侯之言,而被天子烹殺,這件事情導致了齊國和紀國矛盾更深,山東諸國的聯盟已經徹底破碎。

淮國也不用擔心山東諸國的壓力,可以全力南下了。

邗國位於長江北岸,這個國家實力並不強,乃是殷商時期遷徙而來的東夷部落,不過雖然邗國實力不強,但是邗國卻善於鑄造兵器,同樣這裡還盛行養蠶。

邗國位於長江之畔,國中有銅礦,淮國每年都會從邗國購買銅錫等金屬和大量武器銅戈。邗國鍛造兵器鋒利,淮國征戰兵戈犀利,這一點邦周很有發言權。

邗國兵器價值不菲,因此國人多采礦。從文王后期,淮國糧食裕豐,就開始用糧食、牛羊牲畜來和邗國交換武器、青銅等金屬。

直接對邗國動兵並不是好辦法,邗國雖小,但是民衆悍勇,直接征討雖然可以獲勝,但是傷亡也不會低,而且若是這些邗國百姓不願臣服,逃亡吳越荊楚,這些人中肯定會有很多精通鑄劍的工匠,若是逃去吳越荊楚,那就是給敵人增加實力。

王臨準備對邗國發動一場貿易戰,這種謀略是先祖文王所著《韜略》一書中提到過的。子珏當年編纂了大量書籍,其中《韜略》、《天工》、《王道》等等大多都是他記錄下來前世的知識,經過總結編纂而成。

同時歷代家主都會記錄自己的執政經驗,這些書籍中一些不太重要的被放置在書院中,供人翻閱,另一些重要的則是收藏在宮中。

在決定使用貿易戰之後,王臨就命令商容運往邗國的糧食價格降低一半,這個價格已經是屬於略微虧損的價格了,然後對銅、錫、兵器的收購價格提高,同時派人去邗國高價收購布匹和蠶繭。

讓邗國的民衆覺得種糧食不賺錢,還會虧損,種植黃麻、桑樹、鍛造武器、青銅可以發財。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影響邗國。

人都是趨利的,在看到有人種植黃麻、鍛造武器、青銅賺錢了,而種植糧食虧損,那麼結果不言而喻。不用你逼他,他們就知道該怎麼做。

在王臨讓商隊如此操作之後,等到秋收之後,大量低價糧食被運送到邗國,邗國糧食價格極低,幾乎入不敷出,而青銅、兵器、黃麻、蠶繭、布匹價格飛漲。

邗國民衆看到糧價極賤,紛紛開始種植黃麻或者鍛造武器或是養蠶,種植糧食者寥寥無幾。

甚至商容還特意送給邗國貴族各種美酒、美食等奢靡享受之物,讓其日漸沉迷其中。人都是有攀比心理的,這些奢靡享受之物很快就在貴族間流行。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習慣了奢靡後的貴族怎麼願意回到以前儉樸的生活?而其價格不菲,想要購買就需要花大價錢。

而國中糧價極賤,青銅、黃麻、蠶繭、布匹價格不菲。依靠種植糧食根本無法滿足其需求,自然會有大量貴族去種植黃麻、開鑿礦山,鍛造青銅。

這樣做的不論貴族還是普通國人都賺到錢了,那麼自然會帶動更多的人去做。另一方面,淮國雖然低價出售糧食,高價買武器、青銅吃虧了,但是通過售賣美酒、美食等奢靡之物很快就將錢又賺了回來。

......

淮邗之戰是一場極爲經典的貿易戰,淮國以糧食、布匹、金屬以及各種美酒奢靡之物將邗國推入深淵,然後輕易打敗了邗國。這場發生在三千年前的戰爭爲我們講述了貿易戰的可怕。——《戰爭的藝術》

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34章 死間第72章 質子第28章 稱霸天下,齊侯伐淮第77章 西子第43章 大聰明第47章 王臨薨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56章 周室荒唐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2章 淮國伐吳第8章 戰俘,暗中挑撥第10章 齊魯宮闈之亂(待更新)第63章 淮國稱霸第27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求首訂)第8章 戰俘,暗中挑撥第56章 周室荒唐第73章 吞越第27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求首訂)第1章 繼承遺產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29章 離間第70章 晉國暗子第29章 離間第12章 伐吳第93章 孫武相淮 鐵器時代第86章 楚國稱霸第22章 勢如破竹第70章 晉國暗子第47章 招賢令第22章 全軍覆沒第46章 揚州城和邗溝第49章 褒姒第13章 洞天之主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30章 順水推舟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84章 秦楚攻晉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33章 築壩蓄水第50章 周室東遷第51章 死不瞑目第66章 謀取巢國第25章 匹夫之怒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25章 和議第74章 應對第62章 火龍降世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77章 西子第8章 籌謀第21章 撤退第23章 雲淵會盟第3章 邗都之戰第5章 挑撥離間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2章 淮國伐吳第74章 應對第18章 誘敵深入第58章第35章 突襲穎澤第36章 泗沂之戰第12章 伐吳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30章 順水推舟第33章 築壩蓄水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8章 籌謀第37章 國人動亂第56章 周室荒唐第58章第37章 國人動亂第62章 火龍降世第51章 死不瞑目第72章 質子第56章 周室荒唐第89章 孔子第35章 邗國求援第50章 周室東遷第19章 尊王攘夷第45章 番國:你覺得我比息侯還蠢?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39章 暗流第28章 王釗薨第39章 暗流第78章 學宮第76章 狠毒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53章 楚國風漸起第77章 西子第3章 水淹周軍第66章 謀取巢國第42章 華夏名劍
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34章 死間第72章 質子第28章 稱霸天下,齊侯伐淮第77章 西子第43章 大聰明第47章 王臨薨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56章 周室荒唐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2章 淮國伐吳第8章 戰俘,暗中挑撥第10章 齊魯宮闈之亂(待更新)第63章 淮國稱霸第27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求首訂)第8章 戰俘,暗中挑撥第56章 周室荒唐第73章 吞越第27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求首訂)第1章 繼承遺產第68章 鬥勃:你不講武德!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29章 離間第70章 晉國暗子第29章 離間第12章 伐吳第93章 孫武相淮 鐵器時代第86章 楚國稱霸第22章 勢如破竹第70章 晉國暗子第47章 招賢令第22章 全軍覆沒第46章 揚州城和邗溝第49章 褒姒第13章 洞天之主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30章 順水推舟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84章 秦楚攻晉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33章 築壩蓄水第50章 周室東遷第51章 死不瞑目第66章 謀取巢國第25章 匹夫之怒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25章 和議第74章 應對第62章 火龍降世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77章 西子第8章 籌謀第21章 撤退第23章 雲淵會盟第3章 邗都之戰第5章 挑撥離間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2章 淮國伐吳第74章 應對第18章 誘敵深入第58章第35章 突襲穎澤第36章 泗沂之戰第12章 伐吳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30章 順水推舟第33章 築壩蓄水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8章 籌謀第37章 國人動亂第56章 周室荒唐第58章第37章 國人動亂第62章 火龍降世第51章 死不瞑目第72章 質子第56章 周室荒唐第89章 孔子第35章 邗國求援第50章 周室東遷第19章 尊王攘夷第45章 番國:你覺得我比息侯還蠢?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39章 暗流第28章 王釗薨第39章 暗流第78章 學宮第76章 狠毒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53章 楚國風漸起第77章 西子第3章 水淹周軍第66章 謀取巢國第42章 華夏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