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加配重

“好,不錯,姿態正確,推杆,減速!”有了這一次的成功,接下來的高速滑跑,就都很順利了,每一次的滑跑,都會積累一次實驗數據,隨着高速滑跑的不斷進行,首飛的日子,也是一天天地臨近了。

這天,就在完成了滑跑實驗回來之後,秦風摘下頭盔,換下飛行服,就去參加例行的討論了。

作爲試飛員,不僅僅要試飛,試飛完成之後,還要和技術人員一起討論試飛的成果,如果沒有飛到位的話,那就要繼續飛幾個架次。

“這次速度飛到了一百五,已經很不錯了,我們的高速滑跑,數據已經蒐集足夠了。”周老說道:“這些實驗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最讓我們期待的了。”

期待的什麼?當然是首飛了,在地面滑跑了這麼多次,現在,終於要決定第一次把這款戰機給放飛了,怎麼能不讓人期待呢?

周老望着在場的每一個人,眼睛滑過了每一個人的身上,然後,最終落在了宋老的身上。

“老宋,爲了咱們首飛的順利,我建議,咱們在飛機上加配重,讓我們的飛機,變成靜穩定性的飛機。”周老說道。

當週老提出這句話的時候,秦風立刻就愣住了,什麼,加配重?

在國內的戰機研發中,加配重是經常用的一種手段,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殲七M,這款飛機換裝了馬可尼公司的航電,機頭更輕了,但是呢,因爲沒有別的手段,也沒有吃透飛機的技術,所以,只能是在機頭增加了一百多公斤的配重,讓飛機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雖然也採用過複合尾翼來減輕重量等方式,但是最終都沒有采用,還是加個水泥配重最實在,一直到了殲七E,纔算是徹底吃透了飛機的技術,去掉了配重。

這也是因爲米格21不是己方自研的,沒有吃透說的過去,但是殲十呢?殲十可不同啊,殲十戰機,是咱們國內最先進的殲擊機,是自己設計的,這種配重,還要加它幹嘛?

“從首飛的風險性上考慮,加配重,是最保險的。”作爲試飛總師,周老的出發點,就是爲了保證安全!

首飛已經推遲兩次了,大家承受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

與航天飛行不同,鑽鬥機的首飛沒有“發射窗口”的限制,只要氣象條件允許,隨時都能首飛,主要還是飛機的狀態問題,殲十戰機在不斷地測試,不斷地驗證飛機的狀態,對於一架全新的從沒有上過天的戰鬥機而言,飛機的“狀態”是首飛成敗的關鍵。

在飛機的首飛狀態之中,靜穩定還是靜不穩定,就是一個重要指標了。

靜穩定,就是飛機在不操控的情況下,是趨於穩定的,靜不穩定,那就是不穩定的,操控起來極度的困難,具體來說,就是升力中心和重力中心的位置關係,升力中心和重力中心重合,或者在後面,就是穩定的,在前面,就是不穩定的。

詳細來說,靜穩定飛機的重心就像鞦韆的支點,機頭是一端,升力作用點在另一端。當氣流使飛機擡頭時,仰角增大,升力增加,升力這一端就會向上,從而使飛機低頭。也就是說,飛機總是趨於平穩地。

靜不穩定就不同了,稍許的氣流變化,就會對飛機構成很大的影響,氣流讓它擡頭,它自己的升力繼續讓它擡頭,短時間內,飛機就被撬翻了,所以,人工操控根本就來不及,傳統的機械操控是降服不了靜不穩定飛機的,只有電傳操控纔可以,要每時每刻都監視飛機的狀況的,對各個舵面進行微調。

國內是沒有這種技術儲備的,殲八在搞ACT技術的時候,就吃了大虧,那成都這邊呢?

殲十的首飛,如果出現了問題,那帶來的壓力是相當大的,甚至整個項目都可能會被中止!

這當然還是蘇27的壓力,哪怕是到殲十即將進行首飛了,還是有很多人都在要求購買蘇27,認爲該將殲十的資金投入到購買蘇27上面去。

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周老認爲還是保證可靠最好。

“畢竟我們是第一次試飛鴨式飛機,也是第一次試飛全數字電傳系統飛機,所以,我們要穩妥一點,先配重到靜穩定,然後再一點一點地去掉配重,一點一點的放寬,這樣對整個實驗安全有很大的好處。”周老說道。

“可是,這樣會極大地拖累試飛的計劃,更是一種欺騙!”秦風開口了,有自己的想法,那就要說出來,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吵得面紅耳赤也在所不惜,現在,秦風聽到了周老這樣的話,立刻就開口表示反對了。

“我們的飛機,在設計的時候就是按照靜不穩定設計的,首飛如果加配重變成靜穩定的,那有什麼用?那還叫做殲十的首飛嗎?”秦風說道:“我們以後再去掉配重,這不是繞遠嗎?整個試飛進程,甚至會耽誤一兩年,以前的試飛數據,對後面根本就沒有任何用!”

從這個角度上看,加配重,就是欺騙,後續的這些試飛,很多都是沒必要的,配重減小到零,還得重新開始,那個時候,才能算是首飛,這至少要耽誤一兩年的時間!

飛機所有的控制問題都沒解決,還是需要從頭搞,這樣虛假的首飛,還有什麼意義?

其實,加配重,這也是國際上的一種慣例,但是,秦風堅決反對,國外的三代機都已經飛出來二十年了,己方落後了世界先進水平二十年,現在己方難道還要浪費時間嗎?必須要爭分奪秒實現趕超纔可以!

“而且,很多領導對我們的飛機寄予厚望,一旦被首飛的虛假信息刺激,那麼可能會期待着飛機儘快完成試飛,裝備部隊,這樣就會讓更多的試飛在沒有準備充分,完成工作的情況下進行,一旦出現意外事故,對殲10項目意味着什麼,大家心裡都清楚。”秦風望着在場的人,眼光掃過每一個人,又最後落到了宋老的臉上:“宋老,我個人堅決反對加配重,作爲首席試飛員,如果讓我首飛,我一定要飛靜不穩定的飛機!我對我們的飛機有信心!”

有信心這幾個字,刺激着大家,尤其是楊工,作爲電傳系統的負責人,投來了感激的目光,我敢造,你敢飛,咱們將殲十送上藍天!

“宋老,不好了,機庫那邊報告說,飛機漏了幾滴油!”就在這時,一個電話打了過來。

第二百六十章 投入進去第八百二十三章 蘇30第八百六十八章 B型飛機第二十七章 我們的地盤第四百二十五章 堅持下去第六百八十六章 爭口氣第三百八十一章 殲-7CP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容易解決第四百零九章 目光要長遠第六百四十三章 堅持飛回去第八百四十七章 附面層第二百一十三章 電子戰第九章 試飛員和設計師第二百八十四章 空中撞擊第二百六十一章 爲了祖國的強大第一百八十四章 市場化第六百七十九章 爲爸爸而驕傲第二章 絕對不會放棄飛機第五百零二章 手不離杆第三百零八章 錢的問題第四百零一章 更多的要求第七百八十八章 原型機下線第二十九章 最後一發機炮子彈第八百一十九章 客人來訪第二百零六章 誘餌和百舌鳥第四百五十一章 找MBB公司第三百五十一章 和誰過招第三百七十八章 殲-7M改裝建議書第二百八十八章重逢第二百零六章 誘餌和百舌鳥第七百八十一章 協調發動機第四百四十七章 八二工程第一百八十二章 半噸重的勳章第二百八十六章 座艙蓋爆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雷達選型第八百五十三章 需要預警機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姨夫第一百五十一章 殲-8ACT第五十八章 我想到了第七百零七章 曾經的情誼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型運輸機的短板第一百六十三章 找新買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來的正好第二百六十六章 熱情要被澆滅了第六百章 知其然就夠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堅持下去第三百九十七章 水泥航母第四百三十二章 機載雷達的研究第二百九十七章 首提太行第五百零五章 老師和學生第三十六章 倒飛尾旋第四百一十章 酸第五百六十二章 首次聽說太行第七百三十八章 是否有用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架原型機第八百五十七章 成功定型第五百八十六章 標準不統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隨便第四百八十八章 第一個訓練第三十五章 空戰對抗戰術飛行第七百二十七章 尋找原因第七百二十六章 不斷髮展第八百四十一章 還是加油失敗第七百九十章 碎屑第三百九十八章 機翼必須改第五百零八章 戰鬥機模型第八百二十一章 殲七FS第二百九十四章 八號彈第二百六十八章 問題很多第二百零五章 導彈自爆?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型運輸機的短板第二百七十四章 將軍到來第六百一十六章 科學的分析第六百零七章 三片式風擋和整體風擋第四百二十六章 付出太多第一百二十一章 殲-7III的任務轉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參觀座艙第四百二十一章 工作很忙第十四章 又粗又大第四百三十三章 1471雷達第四百三十九章 和將軍的見面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一百章 當然是咱們自己幹第八百二十一章 殲七FS第三百一十二章 參觀工廠第八百一十二章 費爾康第二百零四章 立刻跟我走第一百九十九章 修修改改第六百六十五章 奇特的轟六第八百五十八章 雙座型第一百零二章 軟件的免費問題第七百七十二章 發動機的問題第八百零一章 頂不住壓力第九十七章 殲-8的機炮第三百四十章 C-130第五百八十章 如此巨大第八百零九章 接站第六百六十三章 打造樣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火力增加一倍第九十四章 砥礪前行
第二百六十章 投入進去第八百二十三章 蘇30第八百六十八章 B型飛機第二十七章 我們的地盤第四百二十五章 堅持下去第六百八十六章 爭口氣第三百八十一章 殲-7CP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容易解決第四百零九章 目光要長遠第六百四十三章 堅持飛回去第八百四十七章 附面層第二百一十三章 電子戰第九章 試飛員和設計師第二百八十四章 空中撞擊第二百六十一章 爲了祖國的強大第一百八十四章 市場化第六百七十九章 爲爸爸而驕傲第二章 絕對不會放棄飛機第五百零二章 手不離杆第三百零八章 錢的問題第四百零一章 更多的要求第七百八十八章 原型機下線第二十九章 最後一發機炮子彈第八百一十九章 客人來訪第二百零六章 誘餌和百舌鳥第四百五十一章 找MBB公司第三百五十一章 和誰過招第三百七十八章 殲-7M改裝建議書第二百八十八章重逢第二百零六章 誘餌和百舌鳥第七百八十一章 協調發動機第四百四十七章 八二工程第一百八十二章 半噸重的勳章第二百八十六章 座艙蓋爆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雷達選型第八百五十三章 需要預警機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姨夫第一百五十一章 殲-8ACT第五十八章 我想到了第七百零七章 曾經的情誼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型運輸機的短板第一百六十三章 找新買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來的正好第二百六十六章 熱情要被澆滅了第六百章 知其然就夠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堅持下去第三百九十七章 水泥航母第四百三十二章 機載雷達的研究第二百九十七章 首提太行第五百零五章 老師和學生第三十六章 倒飛尾旋第四百一十章 酸第五百六十二章 首次聽說太行第七百三十八章 是否有用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架原型機第八百五十七章 成功定型第五百八十六章 標準不統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隨便第四百八十八章 第一個訓練第三十五章 空戰對抗戰術飛行第七百二十七章 尋找原因第七百二十六章 不斷髮展第八百四十一章 還是加油失敗第七百九十章 碎屑第三百九十八章 機翼必須改第五百零八章 戰鬥機模型第八百二十一章 殲七FS第二百九十四章 八號彈第二百六十八章 問題很多第二百零五章 導彈自爆?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型運輸機的短板第二百七十四章 將軍到來第六百一十六章 科學的分析第六百零七章 三片式風擋和整體風擋第四百二十六章 付出太多第一百二十一章 殲-7III的任務轉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參觀座艙第四百二十一章 工作很忙第十四章 又粗又大第四百三十三章 1471雷達第四百三十九章 和將軍的見面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一百章 當然是咱們自己幹第八百二十一章 殲七FS第三百一十二章 參觀工廠第八百一十二章 費爾康第二百零四章 立刻跟我走第一百九十九章 修修改改第六百六十五章 奇特的轟六第八百五十八章 雙座型第一百零二章 軟件的免費問題第七百七十二章 發動機的問題第八百零一章 頂不住壓力第九十七章 殲-8的機炮第三百四十章 C-130第五百八十章 如此巨大第八百零九章 接站第六百六十三章 打造樣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火力增加一倍第九十四章 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