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附面層

梟龍的航電水平,要遠遠地超過了殲十,其實,現在主要就差雷達等設備了,老巴對國產的設備不放心,想要選擇歐洲的產品,而己方呢,只要將殲十的雷達移植過來就行了,兩者的機頭大小不一,只要將雷達天線的尺寸縮小就可以了。

不僅僅是給殲十,哪怕是給殲十一,也完全可以,只要再將雷達天線變大就可以了,完全都是己方自己的技術,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其實現在本來就在1473雷達的基礎上,有一款1491雷達的改型,雷達口徑擴展到了900毫米,就是給殲十一準備的。

當然了,想要讓殲十一真正地用上國產的航電,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瀋陽那邊的動作一向都快不起來的。

秦風在飛機上坐了半天,都捨不得下來,可以想象,這樣的航電,帶給飛行員是更大的便利,可以讓飛行員有更好的精力去投入作戰。

從飛機上下來,繞着飛機一週,秦風又來到了飛機的進氣口,在這架飛機的研製階段,進氣口的選擇也是一個難關。

機頭進氣肯定是不要了,兩側進氣是二代機常用的,這種進氣比較簡單,對機身的改動小,但是性能還是有缺陷,在急轉彎的時候,會擋住一側的進氣道,而在大迎角的時候,效率又不高。

機腹進氣是比較合適的三代機的佈局,不少三代機都是用這種方式的,但是,這需要機頭擡高,和後機身在兩個平面上,同時,機腹進氣還對地面有更高的要求,容易吸入雜物,所以,也不是所有的飛機都能滿足的,現在這種方案,可以說是一種不錯的折中了。

進氣口,有兩個附面層隔板。

附面層是一個很複雜的氣動力學裡面的知識,又叫做邊界層,在高速運動下,流體靠近固體表面時,由於流體本身的粘度而貼在表面進行流動而形成一個邊界層。這有些類似於河流裡面的河水,大家可以看到,在河流中部的位置和河流邊緣上,水流的速度是不同的,這就是粘滯阻力。

在飛機上也是這樣,機體表面緊貼的部位,法向速度幾乎爲零。

在其他的位置,這個無所謂,但是在進氣道的地方,就相當不合適了,由於貼近機身表面那一層速度太慢了,所以,發動機吸不進去足夠的空氣,同時,在這個地方容易發生氣流分離,產生湍流;湍流會進一步惡化發動機的運轉狀況,發動機會發生喘震甚至空中停車。

飛機設計師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常見的就是附面層隔板,將發動機的進氣口和機身通過隔板來分開,可以看到殲十的進氣口的惡棍拖着的那個上脣,就是這個附面層隔板,F-16也有,F-18也有,F-15的進氣口本來就距離機身比較遠,所以不用考慮。

這個隔板的基本原理就是將附面層產生的湍流隔開,這種進氣道必須與機身有一定距離,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縫隙。同時,這個隔板還可以有另一種用處,增加一個可調斜板,通過斜板前方產生的一道斜激波面,對超音速來流進行減速、壓縮。這就是可調進氣道,通過斜板的角度調整,用來調整不同馬赫數下的進氣量和進氣匹配。

對飛機的發動機來說,不同速度需要的進氣量是不同的,如果不調整,那就只能優化某一個速度下的性能,其他的都會受到影響。

比如F-16,用的就是固定的進氣口,雖然理論上能飛到2馬赫,但是實際上,超過了1.6馬赫之後,速度帶來的阻力激增,讓它的後半段加速很緩慢,就是個老牛破車,而殲十由於採用的是可調進氣道,所以加速到2馬赫幾乎不用費太大的力氣。

只是,這種可調進氣道太重了。

“現在,前幾架的原型機,使用的是這種隔板進氣道,不過,後面的原型機,可能會採用新技術。”薩阿德說道:“秦,你聽過DSI進氣道嗎?”

就在F-22被美國秘密打造的同時,美國人也在計劃研發一款通用戰鬥力,就像是F-16那樣,可以給盟友大量出口的,作爲F-22的低檔機,這個項目,也已經進行十年了,現在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從展示出來的模型上,可以看到這種飛機的進氣道,採用的是獨特的佈局,就是一個大鼓包。

這個鼓包,學名叫做無附面層隔板超音速進氣道,它有着多方面的好處,取消了隔板,沒有活動部件,結構簡單,重量輕,尤其是因爲鼓出來了,所以對後面的渦扇發動機的扇葉有一定遮擋能力,隱身效果較好。

但是,這種進氣道可不容易,看起來就是一個鼓包,實際上這個鼓包的學問很大,它需要非凡的空氣動力學基礎研究能力,還用超級計算機模擬和實際風洞測試,這是個經過精確計算和模擬的固定形狀的鼓包,既可以作爲一個壓縮面,對空氣進行減速、壓縮後提供給進氣道;也可以將有害的附面層用鼓包“吹走”,防止其吸入發動機造成進氣失配。

“當然知道了,不過,這種鼓包研製起來可不容易啊。”秦風說道,要說美國人在航空工業方面已經發展到了極致,絕對是沒有人反對的,人家用的技術,就是這麼的厲害。

“是啊,不容易,不過,我們這裡,據說也在研究這種進氣道,以後的原型機上,就可能會採用了。”薩阿德說道。

咱們也有這種技術?成都也太厲害了吧?秦風聽得頓時就是一陣的激動。這幾年來,成都方面取得的進展,真的是讓人很感慨啊,他們都是英雄。

“太好了。”秦風說道:“真期待早日見到這種帶鼓包的梟龍戰機啊,這款戰機,將會撐起南亞的天空來!”

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老巴已經很難再次從美國獲得F-16戰鬥機了,所以,己方研發的這款飛機,對老巴來說意義重大,同時,這款飛機還將在老巴那裡投入生產,標誌這老巴的航空技術更進一步,也會成爲雙方友誼的另一個象徵。

第十七章 攔截第二百六十三章 和E-3的淵源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個試飛項目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敢創新第二百六十七章 哪裡的問題第八百四十五章 梟龍的定位第七百九十七章 拉不起來第四百三十七章 某個國家第八百五十六章 導彈打靶第二百章 壯觀,漂亮第一百二十八章 渦扇-6第六百八十章 幹對接第二百零四章 立刻跟我走第四百九十三章 領導的關心第三十六章 倒飛尾旋第四百一十八章 接着飛第十四章 又粗又大第一百六十九章 內行的要求第五百零九章 很會做生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資本家的手段第七百一十九章 幹國防要有奉獻精神第二百六十三章 和E-3的淵源第七百二十章 首飛的人選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危險,我先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起上第七章 殲-9模型第四百五十四章 幻影2000的威脅第六百八十七章 小管子學問大第三十一章 失敗的和事佬第八百一十七章 艙門掉落第三百一十章 生意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飛行員的體能第七百零九章 蘇維埃特色第二百五十一章 爲了友誼?第四百三十章 毫無誠意第四十三章 堵不如疏第三十三章 偶遇第七百五十二章 男子漢該喝的東西第一百八十七章 15分鐘吧第五百六十一章 殲-7Ⅲ的改進第三百八十四章 幫忙飛殲教七第八十一章 哇,哇(加更)第八百三十一章 渾身解數第二百九十五章 賣盒飯第九十九章 和馬可尼公司的談判第六百七十六章 飛回去第二百一十八章 幻影2000的座艙第二百二十一章 M53發動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代差的優勢第四百二十二章 性能計算第八百二十章 不要讓歷史重演第八百四十八章 閃電-10第七百三十二章 設計師的覺悟第二百四十八章 試飛報告第八十一章 哇,哇(加更)第八百五十七章 成功定型第二百一十九章 7架次的試飛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裝艦載機第一百二十章 殲-9下馬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的專業組第三百八十三章 兄弟情誼第三百七十二章 十號工程第八百六十五章 尼特卡基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民族強大的自信心第二百三十章 放鬆放鬆第八十章 等待明天(加更,春節快樂)第三百八十一章 殲-7CP第一百八十三章 導彈吞煙的歪門邪道第二百二十四章 優勢明顯第三百七十五章 改革第四十六章 平淡無奇第三百三十九章 黑色七月第一百七十六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八百一十六章 給中國人壯膽的飛機第六百七十八章 驚心動魄第七百一十九章 幹國防要有奉獻精神第五百三十七章 技術問題如何解決第一百一十六章 犯我中華者,雖高必誅第四百零八章 工藝的反覆探究第四百二十三章 雙三角翼第一百四十八章 肯定是它的問題第六十三章 等着孵小雞第四百八十五章 海選試飛員(一)第一百九十章 未來的空戰怎麼打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事件第一百三十一章 道路艱難,前途光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和將軍的見面第六百五十九章 蘇27更適合我們第九十四章 砥礪前行第二百三十三章 民族強大的自信心第九十八章 去首都看看第四百零八章 工藝的反覆探究第七十六章 巴黎航展第八百六十五章 尼特卡基地第五百九十八章 露一手第六百四十九章 發動機的選擇第一百章 當然是咱們自己幹第六百四十三章 堅持飛回去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架原型機第二百九十九章 配平
第十七章 攔截第二百六十三章 和E-3的淵源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個試飛項目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敢創新第二百六十七章 哪裡的問題第八百四十五章 梟龍的定位第七百九十七章 拉不起來第四百三十七章 某個國家第八百五十六章 導彈打靶第二百章 壯觀,漂亮第一百二十八章 渦扇-6第六百八十章 幹對接第二百零四章 立刻跟我走第四百九十三章 領導的關心第三十六章 倒飛尾旋第四百一十八章 接着飛第十四章 又粗又大第一百六十九章 內行的要求第五百零九章 很會做生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資本家的手段第七百一十九章 幹國防要有奉獻精神第二百六十三章 和E-3的淵源第七百二十章 首飛的人選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危險,我先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起上第七章 殲-9模型第四百五十四章 幻影2000的威脅第六百八十七章 小管子學問大第三十一章 失敗的和事佬第八百一十七章 艙門掉落第三百一十章 生意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飛行員的體能第七百零九章 蘇維埃特色第二百五十一章 爲了友誼?第四百三十章 毫無誠意第四十三章 堵不如疏第三十三章 偶遇第七百五十二章 男子漢該喝的東西第一百八十七章 15分鐘吧第五百六十一章 殲-7Ⅲ的改進第三百八十四章 幫忙飛殲教七第八十一章 哇,哇(加更)第八百三十一章 渾身解數第二百九十五章 賣盒飯第九十九章 和馬可尼公司的談判第六百七十六章 飛回去第二百一十八章 幻影2000的座艙第二百二十一章 M53發動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代差的優勢第四百二十二章 性能計算第八百二十章 不要讓歷史重演第八百四十八章 閃電-10第七百三十二章 設計師的覺悟第二百四十八章 試飛報告第八十一章 哇,哇(加更)第八百五十七章 成功定型第二百一十九章 7架次的試飛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裝艦載機第一百二十章 殲-9下馬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的專業組第三百八十三章 兄弟情誼第三百七十二章 十號工程第八百六十五章 尼特卡基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民族強大的自信心第二百三十章 放鬆放鬆第八十章 等待明天(加更,春節快樂)第三百八十一章 殲-7CP第一百八十三章 導彈吞煙的歪門邪道第二百二十四章 優勢明顯第三百七十五章 改革第四十六章 平淡無奇第三百三十九章 黑色七月第一百七十六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八百一十六章 給中國人壯膽的飛機第六百七十八章 驚心動魄第七百一十九章 幹國防要有奉獻精神第五百三十七章 技術問題如何解決第一百一十六章 犯我中華者,雖高必誅第四百零八章 工藝的反覆探究第四百二十三章 雙三角翼第一百四十八章 肯定是它的問題第六十三章 等着孵小雞第四百八十五章 海選試飛員(一)第一百九十章 未來的空戰怎麼打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事件第一百三十一章 道路艱難,前途光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和將軍的見面第六百五十九章 蘇27更適合我們第九十四章 砥礪前行第二百三十三章 民族強大的自信心第九十八章 去首都看看第四百零八章 工藝的反覆探究第七十六章 巴黎航展第八百六十五章 尼特卡基地第五百九十八章 露一手第六百四十九章 發動機的選擇第一百章 當然是咱們自己幹第六百四十三章 堅持飛回去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架原型機第二百九十九章 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