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

中國提供了充足的證據,根據去年,也就是1899年西班牙在古巴做的人口統計爲例,古巴有人口160萬人,其中華人就有20萬人,是各國僑民中最多的,中國有最充足的理由派兵,而且認爲中國派兵數量應該根據僑民比例。▽◇番茄☆小說☆網w-w`w`.`墨西哥對此表示了支持,因爲墨西哥在這些地方的僑民也不少,很多當地人也都有墨西哥國籍,如果按照這個分法,墨西哥能派遣的隊數量也不少,劃分的利益當然不會少。

美國強烈反對這種派兵比例。

最後法國提出,按照經線劃分各國治安區,古巴橫跨十三個經度,以兩經度爲一個治安區,各國各自否則各自的治安區,派軍多少由各國自行決定。

法國的意見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認同,只有西班牙和美國反對。但此時兩國勢單力孤,根本無法改變局面。

墨西哥自知爭不過這些列強,他們主動要求西經84度以西一個經度的範圍歸墨西哥負責,理由還很充足,這裡距離墨西哥最近,跟墨西哥僅隔了一道海峽,方便墨西哥調兵。

見墨西哥割走了最小的一塊區域,大家也沒什麼意見,都同意了。

西班牙強烈反對之下,各國認爲西班牙有能力維持哈瓦那爲中心的,西經82到84度區域,讓西班牙得以保住最核心的區域。西經80到82度之間,爲美國的治安區。78到80度之間,是英國治安區。76到78之間是法國治安區。中國得到了76度線以東區域。荷蘭和丹麥共同維持波多黎各島的治安。

這樣的劃分,是經過激烈爭吵,各方權衡,公開私下各種博弈之後的結果。

美國是強烈反對各國,尤其是中國介入的,但在瓜分大勢比可避免的情況下,美國只能退而求其次,將中國的治安區排擠在古巴最東端。如果不讓中國在古巴島上維持治安,則中國就要求在波多黎各維持治安。相比波多黎各是單一的島嶼,美國認爲還是讓中國留在古巴島上,跟列強一起存在更能保持平衡,相互牽制。

但美國強烈反對各國在古巴保持常駐艦隊,認爲各國沒有必要在古巴保留海上力量,尤其是中國,上次跟中國的戰爭,讓美國刻骨銘心,一旦讓中國在加勒比地區保持海上力量,則中國就能對美國東海岸形成威脅了,在美國西岸已經暴露在中國夏威夷艦隊的威懾的情況下,在讓中國勢力滲透到美國東岸,這是美國無法接受的。

美國的這個態度,得到了英法等在該地區有軍事基地的國家支持,大明孤掌難鳴只能同意。

美國之所以允許中國得到一塊治安區,他們還有另外的打算,因爲既然古巴可以這樣分割,那麼菲律賓自然也要如此分割,美國認爲有能力幫助西班牙在菲律賓維持治安,儘管在這裡西班牙和中國又聯合起來反對,可出於平衡目的,英法都開始支持美國的訴求。

結果菲律賓也被分割了。

跟古巴不同的是,島嶼衆多的菲律賓,是按照島嶼劃分的,各大國都得到了一個大島,來“維持治安”。

像古巴一樣,宗主國西班牙保住了核心區域,他們成功“說服”其他國家,他們擁有在呂宋島維持治安的能力。

英國得到了巴拉望島和蘇祿羣島兩處靠近海峽殖民地的島嶼,繼續保持對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

法國得到了第二大面積的治安區,菲律賓第二大島棉蘭老島,這座島現在還屬於地廣人稀,直到1939年菲律賓政府提倡移民後,人口才出現大幅度增長。

美國和中國瓜分了米沙鄢羣島。

美國得到了菲律賓第三大島薩馬島,萊特島、保和島、宿務島、馬斯巴特島等大島。

相比而言,中國得到的治安區面積反而較小,除了得到米沙鄢羣島中的班乃島和內格羅斯島兩座大島之外,還得到了民都洛島。

雖然相較美國得到的島嶼要少,總面積也稍小一些,但地理位置更關鍵,民都洛島到馬尼拉不過兩三個小時航程,而且民都洛海峽是通往中國南洋殖民地的必經之路,戰略意義重大。

其餘荷蘭、丹麥在這裡都沒有話語權,因此在會議上他們根本就沒有爭取。即便荷蘭擁有靠近這裡的殖民地,但和清楚,這些還很荒涼的熱帶島嶼的開發成本有多高,不像古巴和波多黎各已經是西班牙人開發出來的富饒熱帶種植園經濟區,這裡茂密的原始雨林開發成本不是他們這樣的小國能夠承擔的。另外爭奪這裡,也會跟大國形成衝突,荷蘭人識相的表示自己在菲律賓羣島麼有利益,也沒有承擔維持治安的能力,放棄了爭奪。丹麥更識相了,能跟荷蘭一起瓜分了波多黎各已經是額外的驚喜,犯不着繼續展示貪婪,招惹大國。

要說不滿的國家也有,美國就是一個,雖然瓜分了菲律賓比臺灣還大的一片治安區,但如果有的選擇,他們寧可不要這裡,也不希望各大國進入南美后花園,英法等國還能接受,中國勢力進入哪裡,對他們的威脅太大了。

另一個不滿的,是德國人,德國人已經習慣了向外表達他們的不滿。

國內民族情緒十分高漲,他們剛剛被中國和英國聯合排擠出菲律賓,緊接着中英就跟其他國家瓜分了這裡,德國報紙上一片批判列強瓜分西班牙殖民地的聲音。

海軍集團和以克虜伯爲代表的重工業集團,開始鼓吹這都是因爲德國沒有強大的海軍,才無法保護自己的海外利益,用帶有民族悲情的聲音高呼,“偉大的德意志帝國,配得上一個偉大的海軍”。

另外他們也不是沒有行動,在倫敦會議期間,德國多次派遣艦隊到菲律賓區域巡航,但都被中國海軍或者英國海軍嚴密監控,當然德國人也不是真的打算再次武力進入菲律賓,只是在表達不滿罷了,因此倒也沒有發生什麼實質性的衝突。

最不滿的國家,肯定是西班牙了,列強赤倮倮的以維持治安爲藉口,瓜分他的殖民地,而且他還有苦說不出,被迫表示歡迎各國幫助西班牙維持殖民地的治安,目的只是希望在治安期結束之後,西班牙還能收回這裡。

各國分別表示,爲了幫助西班牙,除了出面幫西班牙維持治安之外,還給予了西班牙一筆軍費援助,各自數額不等,英國給的最多,給了三百萬英鎊,中國和美國給了兩百萬英鎊,荷蘭和丹麥聯合給了兩百萬。

同時各國保證,將在十年內結束治安管理,將殖民地的管轄權交還給西班牙。但是在治安期,各國治安區的軍事和民政,都歸各國自己管理。治安區所得收益,用於各國的治安費支出。

說起來,至少在法理上,並不能說列強瓜分了西班牙的殖民地,相當於租借這裡十年,當然,如果將來真的會歸還的話。

可剛剛得到這些治安區之後,列強馬上就行動了起來,以中國爲首,馬上通過一筆專項治安撥款,向古巴派遣了五千士兵。將自己治安區的大城市聖地亞哥控制起來,這座城市,之前其實一直都在西班牙隊手裡控制着,起義軍能控制的區域,不過是一些農村地區,而且還時常被西班牙隊鎮壓,起義軍真正的基地大多都在山區。

聖地亞哥不但是一座港口城市,而且是古巴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哈瓦那,中國得到的治安區在條件上來說,相當不錯。另外還有關塔那摩灣這個著名的地方,也在中國治安區,用來建設軍事基地再好不過,但倫敦會議決意中,各國承諾不會在治安區建立軍事基地。

可民用港口總沒問題吧,偶爾有軍艦進入民用港口也很正常吧,所以中國還是劃撥了重金開始在關塔那摩灣修建港口設施,打着開發經濟的幌子,經濟好了老百姓就不會反叛了,帶着維護治安的幌子,還在修建要塞炮臺,沒有軍事設施怎麼維持治安?

中國的行爲,讓美國很不滿,但是他們暫時找不到證據,中國依然保證不再這裡設立軍事基地。美國的針對性措施是,他們開始在菲律賓依法施爲,在宿務和保和島修建港口,控制保和海,隨時可以出擊切斷中國的民都洛航線。

隨着瓜分西班牙殖民地的行爲,中美兩國的矛盾更深了,美國國內戰後高燒不退的排華聲音更響了,而一些政客再次跳出來,開始製造相關輿論,已經開始有人預言兩國下一次戰爭了。

就在各國完成了對西班牙殖民地的分割之後,英國女王在決議書上籤完字,見證了大英帝國最後一次擴張之後,八十三歲高齡的維多利亞女王永遠的合上了眼睛。

維多利亞女王的離世,頓時壓過了一切聲音,不管是焦灼的布爾戰爭,還是對瓜分西班牙殖民地的討論都結束了,全世界輿論的中心只有一個,那就是報道女王的過世。

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派去了代表弔唁,歐洲各國王室甚至傳承久遠的貴族家族,都派去了代表。

跟歷史上任何一次歐洲王室的婚喪嫁娶一樣,維多利亞女王的葬禮,也是一場各國王室會聚的盛會,同時也是一場外交盛會,在這種場合,往往君主國更能通過姻親關係,找到共同話題。

威廉二世就開始以此爲契機,開展他特殊的王室外交。

他重點拉攏的國家,一個是俄國,一個就是西班牙。

而且他天馬行空的建議,加上不顧後果的亂許諾,還真的取得了一些成果。

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一百三十一節 給個甜棗第四白零三節 皇帝家的鴨子第二百九十三節 發兵肇慶第七百五十一節 打造前敵基地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三百五十三節 信仰崩塌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五百六十二節 軍事改革 2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五百九十三節 專利法的頒佈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一百二十四節 招募炮兵第六百六十節 大明財閥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一百八十三節 拿破崙的想法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四百零一節 遺留問題第七百八十四節 日軍攻佔北亰城第六百二十七節 鐵路狂熱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七百三十八節 不是已經開戰了第三百九十一節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八百一十六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2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41節 大計劃(一)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六百五十五節 佔領長崎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五百九十二節 重工業的春天第五十五節 圍三闕一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六百五十四節 動真格的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三百一十一節 教育體系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六百七十九節 越南亂局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三百六十九節 全球解讀第三百零九節 一個標杆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45節 逃亡(二)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三百零九節 一個標杆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三百四十九節 洪秀全死了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七十五節 僱傭兵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五百八十一節 臺灣問題後續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一百七十九節 推銷自由貿易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第四百三十一節 牌坊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一百九十七節 他們還在觀望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五百九十五節 太平洋鐵路的命運
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一百三十一節 給個甜棗第四白零三節 皇帝家的鴨子第二百九十三節 發兵肇慶第七百五十一節 打造前敵基地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三百五十三節 信仰崩塌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五百六十二節 軍事改革 2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五百九十三節 專利法的頒佈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一百二十四節 招募炮兵第六百六十節 大明財閥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一百八十三節 拿破崙的想法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四百零一節 遺留問題第七百八十四節 日軍攻佔北亰城第六百二十七節 鐵路狂熱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七百三十八節 不是已經開戰了第三百九十一節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八百一十六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2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41節 大計劃(一)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六百五十五節 佔領長崎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五百九十二節 重工業的春天第五十五節 圍三闕一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六百五十四節 動真格的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三百一十一節 教育體系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六百七十九節 越南亂局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三百六十九節 全球解讀第三百零九節 一個標杆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45節 逃亡(二)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三百零九節 一個標杆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三百四十九節 洪秀全死了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七十五節 僱傭兵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五百八十一節 臺灣問題後續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一百七十九節 推銷自由貿易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第四百三十一節 牌坊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一百九十七節 他們還在觀望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五百九十五節 太平洋鐵路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