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

有了南通爲基地,德國就能滲透進入長江流域,這裡可是中國地區最肥美的一塊肉啊,英國每年從這裡撈幾千萬英鎊的利益,德國也想分一杯羹。

俄國人則更加堅持讓慈禧和光緒還朝了,因爲他們提出的,希望滿清同意他們在蒙古駐軍,並且修建一條從恰克圖過境東北,抵達海參崴的鐵路的要求。

俄國不滿意,英國還不滿意呢,他們無法接受大明吞併滿清,可現在大明控制了整個北中國,這跟吞併了這裡有什麼區別。

而且還控制滿清許可了德國在南通的利益,這不是讓德國來這裡分割英國的利益嗎,英國絕不能看到滿清朝廷成爲大明手裡的傀儡,至少不能成爲專屬大明的傀儡,這個政府註定淪爲傀儡的話,大英帝國也想當他們的主子。

但他們還不想撕破臉,打破目前脆弱的平衡,是赫德來找朱敬倫談的。

赫德隱晦的表示了對北方大明士兵控制地方的擔憂。

“你覺得那是大明的士兵,不,你想多了。那些都是當地的青壯組建的民團,只不過他們都在大明隊中服役過而已。英國1812年跟拿破崙戰爭的時候,不也強徵美國人服役嗎,還引起了跟美國的戰爭。同一個民族,難免有一些複雜的關係。”

朱敬倫失口否認是大明在控制那些士兵。

赫德也不點破,只是擔憂道:“只是列強或許不這麼看啊。而且大清朝廷允許德國佔有南通,嚴重侵害了大英帝國的利益,恐怕英國會採取行動的。”

朱敬倫笑道:“我看大英帝國還是不要採取行動的好,一旦把清廷逼急了,他們萬一聯俄可就不好看了。”

“聯俄?”

赫德沉默了片刻。

這意味着如果英國逼迫的話,有可能把大明逼到俄國那一邊去,這樣在東亞地區,就形成了明俄兩國對抗英國的局面,除非英國能將德國拖入戰爭,可現在德國的胃口得到滿足,暫時不可能跟英國合作,反而在之後要跟英國競爭長江呢,這些年德國的商船發展的很快,已經排在大英帝國之後,位列世界第二大船運國家了,長江這條黃金水道對德國意義重大。

大明和俄國聯合對抗英國,英國是沒有任何辦法在這個大陸上發揮影響力的,至少目前看來,這塊大陸上各大勢力還保持平衡,但十分脆弱,一旦平衡打破,英國沒有力量獲取最大的利益,只會讓大明和俄國吞下最大的蛋糕。

而如果英國人不過問的話,大明和俄國勢必產生衝突,赫德覺得大英帝國最好維持平衡爲好,這是他的態度,但英國人開始尋求不一樣的結果。

他們不能容忍大明控制滿清了,在他們的計劃中,徹底瓜分滿清也是一種選擇。建立各國的勢力範圍,徹底瓜分滿清,讓北中國淪爲殖民地,遏制大明崛起的勢頭,用複雜的歐洲平衡取代這裡,相信到時候英國人依然可以玩轉這裡的政治。

他們唯一擔心的是,赫德通告中說的,大明被逼無奈之下,跟俄國合作,聯手將英國的影響力排擠出東亞大陸,沒有俄國的合作,英國覺得他們控制不住大明。

於是英國開始跟俄國接近,但俄國的胃口太大,他們要整個東北地區。

一旦俄國取得整個東北的控制權,英國封鎖俄國的政策也就破產了,俄國將成爲一個擁抱海洋的國家,一個將陸權延伸到海權的帝國。

德國的胃口同樣很大,他們要整個山東,以此爲代價他們才願意配合英國制衡俄國。

法國的胃口倒是不大,他們沒興趣在局勢複雜的渤海灣取得立足點,顯然這幾年法國跟俄國的密約雖然大家不清楚,但都知道法國肯定跟俄國達成了某些秘密協議。而德國一直在試圖破壞這種秘密協議,不但放棄了對俄國的貿易戰,威廉二世還不遺餘力的拉攏俄國,在美國問題上,這次在中國問題上,威廉二世都極爲照顧俄國。

英國突然發現,他們有被大陸國家孤立的架勢,光榮孤立看來沒能讓他們的地位變得超然,變成歐陸國家爭相拉攏的對象,反而真的有可能讓他被孤立了。

到頭來英國發現,只有日本比較聽話,可惜日本實力弱小,他們的陸軍力量動員下來,只有三十來萬人,而且工業水平落後,讓這樣的國家進入東亞大陸能拼的過誰?不管是擁有三百萬陸軍潛力的俄國,還是已經成功組建過六百萬隊的大明,都不是日本能對抗的。

轉了一圈,英國決定靜下心來好好聽一聽大明的建議,只要大明不完全吞併滿清,只要他們允許大英帝國在清廷保持足夠的影響力,由他們掌控這個傀儡政權也不是不能接受。

此時的大明在做什麼呢?

向各地派去了名義上的公使,由慈禧和光緒向這些督撫下密令,讓他們與大明公使多親近親近。

這些公使其實就已經成了各地的太上皇,除了張之洞控制的湖北,依克唐阿控制的東三省之外,各地督撫其實都任命了。任由這些大明公使一個個會見地方官員,拉攏這些地方官員,對於配合的留任,對大明充滿敵意的由督撫出面直接罷免。

大明在一步一步撤換滿清各地排斥大明的官員,全都換成親明的官員,顯然正在爲統一這個國家做着準備。

同時還控制慈禧和光緒,下達了維新變法的諭令,要求各地督撫依各地形勢展開地方革新。結果各地督撫紛紛表示,目前治安混亂,應該組建新式警察機構,過去的巡捕顯然已經不適合了。於是在各地以民團身份存在的大明軍官控制的士兵,搖身一變變成了警察,徹底獲得了合法的身份。

控制了警政,比控制軍隊對地方政治的意義還大,可以說控制了警政,才意味着控制了地方政治。

後來法國在摩洛哥推行的警政改革,引起德國強烈的抗議,險些釀成兩國戰爭,就是因爲警政太過重要。

英國坐看大明一步步蠶食滿清政權,卻毫無辦法,因爲除了大明,沒有一個國家的滲透能力達到這個水平,俄國都不行。

大明又已經讓德國佔有了南通,嚴重侵入了英國的核心利益區,此時英國除非願意聯俄,否則根本無法制衡大明。

但朱敬倫讓兩面派赫德去跟英國談判,必須保證英國的中立,赫德成功完成了任務,讓英國公使跟大明達成了一項協議,大明保證英國在長江流域的特別利益,維護英國在滿清取得的一系列特權,保證不直接吞併滿清,將南北中國併爲一國。英國則答應,與大明聯合抵制俄國南下,一旦大明因此跟俄國發生戰爭,以前達成的軍費援助依然有效。同時不反對大明隊駐紮北方,至少大明隊在直隸、東北地區駐紮,大英帝國不與反對。

顯然這項協議掃清了英國和大明暫時的爭執,只要大明繼續執行這項協議,那麼雙方關係就不會破裂,聯合制俄的態勢就不會改變,而這份協議的時效是十年,英國藉此保持了北中國地區十年的平衡,而大明則保持了十年內對抗俄國的盟友。

不過大明真的打算等十年嗎,十年之後才統一國家,不,朱敬倫等不了那麼久,最快明年,最慢後年,他就要一統天下,這種事情,拖得越久,就越麻煩,他不能等列強都將力量滲透進了滿清後才動手。

至於英國嗎,用一個協議穩住而已,讓赫德操作這件事,將赫德跟英國一起坑一把,完全沒有心理障礙。

只是朱敬倫對赫德能夠說服英國人有些好奇,這麼複雜的局面,就是朱敬倫解決起來都感到有些頭痛,他們不知道赫德是通過什麼方法讓英國打消對大明的擔憂,轉而支持大明對抗俄國的。

一問才知道,原料赫德並沒有打消英國對大明的擔憂,反而可能加重的,但加的十分的重,重到英國不敢貿然跟大明決裂的程度。

赫德告訴英國人說,印度距離俄國很遠,但距離大明很近。尤其是現在鐵路相通,一旦英國與俄國聯合對抗大明,大明不太可能將主要兵力調去北方跟俄國開戰,反倒是有可能通過鐵路進入印度,赫德問,大英帝國真的要準備跟一個能夠組建六百萬陸軍,在美國這個一萬多公里外的地方苦戰三年的國家在印度打一場地面戰爭嗎?

這讓英國人明白了,他們在東亞大陸要維持的平衡,其實已經跟他們歐洲維持的平衡一樣了,不再是防止任何一個國家獨大,而是要讓已經形成的大帝國之間保持平衡,讓各大帝國之間互爲仇敵,而不是將任何一個帝國的火力集中到英國身上。

就像他們在歐洲維持德國和俄國的平衡,他們現在要玩轉大明和俄國的平衡,而不是跟這兩國某國的聯盟打一場地面戰爭,而且是直接在印度爆發的戰爭。所以英國不是將大明的火力吸引到自己身上,而是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到北方去,去跟俄國熊較量,這樣才能維持平衡。

至於北中國,這已經跟東歐一樣,不再是大英帝國能夠控制的地域了,而應該作爲大明和俄國之間爭奪的區域,大英帝國最好從這裡抽身,否則不然要捲入慘烈的陸地爭霸中去,英國人明白了,從今往後,他們在北中國最多隻有商業利益,而沒有政治利益了。

赫德說法讓朱敬倫很驚訝,這意味着赫德威脅了大英帝國,而且還威脅成功了,赫德果然是一個英國人,只有他了解英國人最在乎什麼啊。

但問題是,只要大明對印度有威脅,那麼大明和英國的合作基礎就會很脆弱,就好像德國一開始發展海軍,德國跟英國的矛盾很快就超過了英國跟俄國之間持續了百年的矛盾,大明和英國決裂的時間不會太遠了。

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着當打手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七十五節 僱傭兵第三百零七節 西方使團第五百六十二節 軍事改革 2第六百六十五節 瘋狂的鐵路第七十一節 敵國外患者請假幾天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第七百一十三節 湄公河三角洲之謀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二十二節 月香樓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一百六十二節 回報友誼的方式第一百六十五節 張千山的麻煩第三百二十九節 兩場官司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櫃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七百七十三節 休斯敦大會戰 3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六百一十一節 揚州大會戰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六百六十五節 瘋狂的鐵路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第三百一十四 矛盾大爆發第七百八十九節 一統天下的準備第五百六十八節 子嗣問題第八十二節 雙槍隊第七百七十一節 休斯敦大會戰 1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四百二十五節 傳統和現代第一百六十七節 收穫民心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三百八十二節 既得利益者第三百九十一節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五十節 被挖出來了上架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六百七十八節 法越戰爭第三百四十七節 好一個天王第七百八十七節 慈禧的算計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四百三十二節 敕建絲廠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十六節 行動(4)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四百三十三節 官辦企業改革第六百五十二節 情況激化第七百三十一節 大明的財團時代第三百五十節 一羣傳教士第一百九十七節 他們還在觀望第十八節 取信(2)第四百一十五節 巴黎世博會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五百七十一節 法國人生事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六百三十八節 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第四百節 貿易談判 2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一百六十節 北京陷落的震動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五十八節 內鬥之勢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四百節 貿易談判 2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六百四十三節 琉球人的態度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三百六十九節 全球解讀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六百九十六節 明法戰爭爆發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六百一十五節 大移民潮第八十節 練兵
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着當打手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七十五節 僱傭兵第三百零七節 西方使團第五百六十二節 軍事改革 2第六百六十五節 瘋狂的鐵路第七十一節 敵國外患者請假幾天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第七百一十三節 湄公河三角洲之謀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二十二節 月香樓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一百六十二節 回報友誼的方式第一百六十五節 張千山的麻煩第三百二十九節 兩場官司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櫃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七百七十三節 休斯敦大會戰 3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六百一十一節 揚州大會戰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六百六十五節 瘋狂的鐵路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第三百一十四 矛盾大爆發第七百八十九節 一統天下的準備第五百六十八節 子嗣問題第八十二節 雙槍隊第七百七十一節 休斯敦大會戰 1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四百二十五節 傳統和現代第一百六十七節 收穫民心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三百八十二節 既得利益者第三百九十一節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五十節 被挖出來了上架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六百七十八節 法越戰爭第三百四十七節 好一個天王第七百八十七節 慈禧的算計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四百三十二節 敕建絲廠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十六節 行動(4)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四百三十三節 官辦企業改革第六百五十二節 情況激化第七百三十一節 大明的財團時代第三百五十節 一羣傳教士第一百九十七節 他們還在觀望第十八節 取信(2)第四百一十五節 巴黎世博會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五百七十一節 法國人生事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六百三十八節 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第四百節 貿易談判 2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一百六十節 北京陷落的震動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五十八節 內鬥之勢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四百節 貿易談判 2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六百四十三節 琉球人的態度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三百六十九節 全球解讀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六百九十六節 明法戰爭爆發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六百一十五節 大移民潮第八十節 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