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探索》期刊發佈了兩篇和碳基芯片相關的論文以來,硅基半導體產業界就像是海底噴發的火山般,掀起了驚天駭浪。
碳基芯片技術突破,硅基芯片即將落幕。
這一驚天動地的消息,還是由當今學術界最出名的徐川教授親手公開的,這對於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爆炸性的消息。
這幾天以來,無論是以米國爲首的西方國家,還是掌握了硅基半導體產業鏈的民間資本,都陷入了一陣恐慌中。
幾乎所有人都在擔心,資本家在擔心碳基芯片取代硅基芯片,擔心碳基半導體佔據硅基半導體的市場,自己失去壟斷的地位和無盡的財富。
而普通人也在擔心,擔心自己隨時被公司企業裁員。
畢竟硅基芯片與硅基半導體產業一旦開始落幕,那麼佔據着這個龐大無比市場的資本必然會從中撤離。
而裁員,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市場不再廣袤,還養着那麼多人做什麼?
一時間,整個依賴硅基半導體產業爲生的羣體,都人心惶惶的。
從普通員工到公司中高層,乃至頂層拿着股份的打工皇帝或者資本,都在恐懼着未來。
不過就在這時,針對碳基芯片技術突破的質疑,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而首先提出相關質疑的,是世界著名的半導體技術與科學雜誌《JSTS期刊》。
該期刊的旨在爲從事更廣泛集成電路技術的研發人員提供一個論壇和交流討論的地方,提高整體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
JSTS的主編在對外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探索》上公開的兩篇論文可能存在嚴重的問題。
他們聯合了米國加州理工大學半導體領域的頂尖大牛霍布斯·韋伯斯特教授一起研究了《探索·總刊》,發現上面公開的數據存在着異常情況。
比如《探索·總刊》公開的實驗數據中,碳基芯片的熱設計功耗TDP僅僅只有30W,而主頻卻高達5.8GHz
即便是碳基材料在半導體領域有着優勢,但按照數據推算,成品碳基芯片也不可能達到如此誇張的性能數據。
爲此,他們還給出了完整的模擬計算數據和性能,按照每平方毫米集成一千萬顆碳基晶體管的數據,模擬出來的碳基芯片在性能上僅僅只有論文上的一半不到。
簡而言之,《探索·總刊》上公開的論文上的實驗數據,可能存在編造和誇大的情況。
不得不說,在半導體領域,《JSTS期刊》的影響力還是相當大的,當這篇採訪報道出來的時候,立刻就在半導體技術與科學論壇上掀起了不小的討論。
在不少從事硅基半導體產業研究的學者或科研人員看來,加州理工大學霍布斯·韋伯斯特教授公開的這份模擬數據的確很有意思。
碳基芯片的性能究竟能達到一個怎樣的層次,《探索·總刊》上的實驗數據到底有沒有造假,在這個本就佔據了熱搜的時間點,掀起了不小的討論。
而公開站出來質疑和表態的,也並不單單是《JSTS期刊》一家。
針對《探索·總刊》上的實驗數據,許多半導體領域的大牛或頂級的企業都表示自己正在進行研究和模擬實驗,並且對碳基芯片能否做到這個程度表示了極大的質疑。
甚至包括半導體領域最具權威的期刊雜誌《IEEE》,並且還是由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的副理事長對外接受了採訪,表示IEEE對《探索·總刊》的實驗數據存在疑惑
並且IEEE希望做出這枚碳基芯片的星海研究院能夠配合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的調查,或者是提供基礎芯片樣本,以進行實驗測試。
當IEEE這個半導體領域最具權威的期刊雜誌都公開站出來表達後,整個半導體領域都沸騰了起來。
無論是業內,還是界外,對於碳基芯片的討論,再度熱鬧了起來。
【.一羣蠢貨!看吧,我早就說碳基芯片根本就不可能取代硅基芯片,這東西就像是元宇宙一樣,以現在的科技發展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我更懷疑是否真的研究出來了碳基芯片,畢竟要知道研究這項技術的有太多太多了,比如英特爾、高通、AMD在內全球那麼多家優秀的半導體企業,在碳基芯片上幾乎都沒有進展,而星海研究院一家能源研究所,從未涉及過芯片的實驗室突然宣佈自己完成了碳基芯片.就算是公開這個消息的是那位徐教授,我也保持質疑的態度。】
【如果說《探索·總刊》上的那篇論文是徐教授署名的第一作者,我可能還會相信,但僅僅是掛名一個通訊作者.我甚至懷疑他有沒有認真的考察過裡面的實驗數據。】
【ε=(ο`*)))唉,看樣子徐教授也在走其他期刊的老路了,《探索》這麼好的一個期刊,居然也會刊登這種論文,簡直辱沒了強電統一理論!】
【或許徐教授並沒有親自審覈這篇論文呢?畢竟他又不是半導體領域的學者,可能是《探索》找的外面的學者做的審覈?】
【但我不相信他對於這件事一點都不知情。】
不得不說,在半導體領域,這些老牌企業和西方利益集團的實力的確相當的誇張。
無論是媒體,還是學術界,亦或者是半導體產業界,都有大批的人甚至不乏頂尖的學者與公司企業快速的站了出來,進行站臺、支持和反對。
短短兩三天的時間,互聯網上,學術界甚至是產業界內部的風聲便已經完全反轉了。
從一開始衆人對碳基芯片的期待,再到大部分人都開始質疑《探索·總刊》論文上的實驗數據可能存在編造。
這些掌握着世界傳播媒體的西方利益集團和佔據着硅基半導體產業鏈的國家與企業,這一次尋找到的突破點或者說‘抹黑點’確實相當的犀利。
他們並沒有去質疑《探索·材料學》上有關於高密集成碳納米管陣列這項核心技術難題是否已經真實的突破了。
而是選擇了對《探索·總刊》上的碳基芯片數據進行了質疑。
一方面,這篇論文是僅僅是徐川掛名的通訊作者,而非第一作者。對於外界來說,這意味着可能是隻是藉助那位徐教授的名氣,或者說是掛在他名下的一個科研項目,而非他本人親自研究的。
甚至那位徐教授可能都沒有完全瞭解過碳基芯片的具體參數、性能指標等等。
畢竟是否是他本人親自完成的,對於學術界和外界來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雖然說對於操控這一切的資本利益集團來說,徐川掛名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畢竟自從這傢伙在學術界闖出赫赫聲名後,就沒有在幾篇論文上掛名過通訊作者,或者說參與過什麼其他不在自己研究範圍內的學術實驗。
幾篇掛了他通訊作者的論文,基本都是他的學生的畢業論文。
這種情況下,其實不少人都清楚,掛他的通訊作者名字和唯一作者名字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是普通人對於這些並不知情。
混淆視聽對於如今的半導體產業界來說利處還是非常大的。
至少他們必須要給產業界和股民信心,才能夠支撐起硅基半導體的陣地,保證其不會崩壞的太快。
對於徐川來說,在學術研究上遭遇質疑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即便是他在數學界完成了三大千禧年猜想難題的證明,如果能有幸證明下一個黎曼猜想,該被質疑的還是得被質疑。
但老實說,說他在實驗數據上造假,僞造實驗數據這種事情,別說這輩子了,就是上輩子都沒有過。
當然了,他也很清楚最近兩天爲什麼外界的輿論風向爲什麼突然就變了。
芯片和半導體產業是米國的核心產業,說是他們操控全世界的命脈都不爲過。
石油-米元體系雖然關鍵,但它僅僅是米國霸quan主意的表面而已。
準確的來說,米國不是因爲石油而確立的霸權,而是米國已經確立了霸權,後續選擇了石油作爲錨定物而已。
而支撐起霸權的,最核心的是強悍的軍事力量,以及蓬勃發展領先全世界的高科技。
這兩者纔是米國縱橫和收割全世界,支撐它自己發展的真正利器。
而在高科技領域中,芯片與半導體產業無疑是最核心的基礎。
當這一核心基礎領域被他們所觸碰,甚至有能力掀翻的時候,米國不採取行動那就真正的見鬼了。
抹黑《探索》期刊,質疑《探索·總刊》上刊登的論文存在數據造假,僞造實驗數據這種事情只不過是個開頭而已。
後續肯定還有一連串的組合拳,來針對碳基芯片和碳基半導體領域的發展。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尤其是米國會允許自己掌控全世界的手段被人掀翻在地。
哪怕是未來真的可能被幹翻,至少現在他們也會想盡各種辦法來維護自己的掌控壟斷地位。
如果這一期的《基於高密集成碳納米管陣列的高性能碳基芯片!》與《基於碳基半導體材料高密集成碳納米管陣列的方法!》兩篇論文不是發在他們自己建立起來的《探索》期刊上。
而是發在由米國掌握的學術期刊,比如《IEEE》或者是《JSTS》等SCI期刊上,迎接它的後果是什麼。
可以想象的到的是,後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撤稿’!
即便是這兩篇論文完全正確,不存在任何的實驗數據造假,米國也不可能允許它們公開打破他們在半導體領域的壟斷地位。
但是現在嘛.
徐川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容,《探索》可是他親手建立起來的期刊雜誌,儘管成立的時間並不久,但它在學術界的名聲,已經不弱於《自然》《科學》這些老牌期刊了。
更關鍵的是,米國可拿《探索》沒有任何的辦法。
除非他們能夠禁止《探索》在米國境內銷售。
但是這可能嗎?
用屁股思考,總統的位置上坐一條狗都不可能做出這樣的決定。
老米真要禁止《探索》期刊在米國銷售了,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就是米國本土的學者,而第二個跳出來的就是各大高校高科技企業了。
畢竟《探索》雖然目前發行的刊物的次數不多,但每一次刊登的論文對於學術界乃至科學界的影響都無比巨大。
它就像是鋰電池行業的人工SEI薄膜一樣,如果不用,那麼你的鋰電池在容量、續航、安全性等各方面都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所以對於如今的米國來說,他們能做到的,就是像現在這樣,想盡辦法通過媒體、半導體工業界、學術界等各種渠道來抹黑《探索》期刊,質疑刊登在上面的碳基芯片實驗數據是否真實了。
但這對於他們來說,這有影響嗎?
在徐川看來,這只不過米國與硅基半導體產業界最後的無力掙扎而已。
只要他公開的兩篇論文還掛在《探索》期刊上,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帶來的影響力只會越來越大,而抹黑碳基芯片的聲音也只會越來越弱。
不過對於徐川來說,他並不準備就這樣看着對方肆意抹黑《探索》期刊和碳基芯片!
對這種再簡單的抹黑手段,他們的反擊能力,實在太多太多了。
而且,這種抹黑行爲,對於他個人的名聲以及《探索》的名譽來說,都是有關聯的。
看着電腦屏幕上的新聞,徐川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容,從桌上摸起手機,打了個電話出去。
“喂,我是徐川。”
“嗯,對,成品碳基芯片的新聞發佈會.”
“可以開始舉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