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節

拓跋鋒和律日推演在撤退途中碰上了宴荔遊。

聽完律日推演的敘說,宴荔遊抓抓自己的光腦殼,問道:“你們肯定大王逃出來了?”

“不能肯定又怎麼樣?”律日推演苦笑道,“我們連遭敗仗,士氣低落,這仗已經無法再打了,只有撤退。”

“撤回草原?”宴荔遊心有不甘地說道,“這是自大王檀石槐死後,我們規模最大的一次南下作戰了,原以爲……”

“哎……”律日推演拍拍他的肩膀,長嘆道,“如果大王還活着,或者……”他瞥了拓跋鋒一眼,加重語氣道,“是慕容風大帥統軍,我們何至有這樣的慘敗。”

拓跋鋒心中沒來由地跳了兩下,他冷哼一聲,望着鬱鬱蔥蔥的大山,一言不發。

宴荔遊心領神會,立即嘲諷道:“有些人本事不大,心事不小,在大草原上混了點名聲,就以爲自己可以雄霸草原,征戰天下了,其實都是狗屁,連慕容風的一個隨身侍從都打不過,還奢談什麼打天下,笑話。”

拓跋鋒面色一寒,鼻子裡又發出了一聲冷笑。

“和連這個蠢貨,把自己賠光了不算,還連帶害了我們。”律日推演恨恨地甩了一下馬鞭,氣憤地說道:“狼頭,我們過黃河,回去吧,不要再給人家當柺棍了。”

“那大王呢?”宴荔遊問道,“我們總要等到大王的確切消息之後,再回去吧?”

“那是拓跋大人的事,和我們已經沒有關係了。”律日推演望着拓跋鋒說道,“我的人馬都打光了,我現在心有餘而力不足,留在這裡反而給拓跋大人添麻煩,不回家幹什麼?”

拓跋鋒面無表情地看了他一眼,點點頭,說道:“回家?恐怕沒那麼容易吧?”

“豹子一天之內連打兩戰,累都累趴了,還有勁追?”律日推演瞪着眼睛說道,“他要敢追來,我就宰了他。”

===

拓跋鋒突然接到了旭癸派人送來的消息。

“那個狡猾的膽小鬼說什麼?是不是要撒腿開溜啊?”宴荔遊不屑地說道,“羌人的臉都讓這小子給丟光了。”

“匈奴人雖然被我們打敗了,但好歹還有屠各人給他們撐臉,羌人……”律日推演冷笑道,“羌人?這次我們就敗在羌人手上,這個仇,我一定要報。這小子不願意過六盤山,心裡肯定有鬼。”

“你亂說什麼?”拓跋鋒把手上的木牘一折兩半,隨手丟進了路邊的灌木叢裡,“大王有下落了。”

律日推演和宴荔遊先是一喜,接着彼此神色凝重地對視了一眼。

“大王到了凡亭山?”宴荔遊驚訝地說道,“他打了敗仗,也不和我們照個面,就這麼急着要回去?我鮮卑國的大王就這副德性?”

“他寧願相信羌人,也不相信我們,太令人失望了。”律日推演嘆道,“算了,我們回去吧。他已經完了,即使回到彈汗山,他也完了,鮮卑國的大王已經不是和連了。”

拓跋鋒望着律日推演和宴荔遊逐漸遠去的身影,臉上浮出了一絲笑意。

拓跋晦走到拓跋鋒的身後,小聲說道,“老牛和狼頭會不會從中作梗?”

“不會。”拓跋鋒笑道,“和連生性猜忌,誰都不信任,他做得太過分了。”

拓跋鋒回頭看看拓跋晦,說道:“其實,我一直當心他向狼頭求援。和連畢竟是鮮卑國大王,又是檀石槐的兒子,如果他和老牛兩人護着和連回彈汗山,我還真難辦了,但是……”他搖搖頭,沒有繼續說下去。

“給彈汗山送信的人應該已經過了凡亭山,搶到和連的前面了。”拓跋晦說道,“現在和連在旭癸的軍中,不過黃河他是不會獨自行動的,我們是不是讓旭癸……”

拓跋鋒搖搖手,“這種事不能說出口,一旦泄漏出去,將來我們在草原上怎麼立足?還是老辦法,讓豹子來解決。”

“但這太危險,我們已經賠了一萬人,連步垂虹的性命都丟了。”拓跋晦勸阻道,“大人,還是穩妥一點好。”

“一萬人算什麼?”拓跋鋒不屑地說道,“當年,慕容風爲了殺和連,率三萬大軍和他對決奔牛原,結果被柯最倒戈一擊,全軍覆沒。相比起來,我這算什麼?如果能殺了和連,鮮卑國就要陷入四分五裂,我拓跋部落可趁機雄起於大草原。”

拓跋鋒仰首望天,大聲說道:“我倒要看看,在大草原上,到底是我拓跋鋒厲害還是他慕容風厲害?”

===

律日推演望着匆匆遠去的芒正箕,憂心忡忡。

“老牛,你不要這麼擔心,上次我們已經派人送了消息給落置鞬落羅大人,他應該考慮到彈汗山的形勢帶人趕到王廷的。他是和連的老丈人,又是檀石槐的結拜兄弟,他不會眼看着彈汗山陷入混亂的。”宴荔遊安慰道,“和連即使死了,彈汗山王廷也不會從草原上消失。”

律日推演苦笑,神情沮喪地說道:“和連,這個和連太令人寒心了。你想想,落置鞬落羅大人是他的老丈人,我是他的妻舅,他是你的妻舅,他不相信我們,竟然相信一個羌人。”

“那拓跋鋒不也是他妻舅嗎?以他那種性格,不相信我們很正常。”宴荔遊笑道,“和連因爲前年我們和大帥聯手逼他讓出部分王權的事,一直對我們懷恨在心,他不可能相信我們?”

律日推演沉默不語。

“狼頭,如果年幼的騫曼做了鮮卑國大王,鮮卑國立即就會四分五裂,誰會服一個孩子?誰會看拓跋鋒的臉色?鮮卑國一旦名存實亡,立即就會戰火紛飛,檀石槐大王和我們辛辛苦苦打下的萬里江山轉眼就會煙消雲散。”律日推演嘆道,“鮮卑國裡,現在就拓跋部落最爲強大,拓跋鋒肯定會趁亂而起,四下征伐,首當其衝的就是你我啊。”

宴荔遊笑容漸斂,臉上露出一絲殺氣,“鮮卑國還有大帥在,還輪不到他拓跋鋒耀武揚威。”

“是呀。”律日推演嘆道,“就怕大帥已經老了,再也沒有當年的神勇了。”

=====================

李弘把斷爲兩截的木牘接到一起,稍稍看了兩下,殺氣頓起。

“和連跑到凡亭山了。”他驀然回頭,大吼一聲:“命令大軍,加快行進速度,立即趕到凡亭山。”

===

當拓跋鋒等人到達凡亭山時,和連和旭癸已經率領大軍撤到高平城了。

拓跋鋒二話不說,立即命令放棄凡亭山,火速趕到高平城會合和連。

旭癸本意是想在高平城歇一下,但他經不起和連的勸說,連夜帶人繼續向三關撤退。

===

到了凡亭山,連個鮮卑人的影子都沒看到,李弘有點猶豫了。如果繼續追擊,他就是孤軍深入,一旦被鮮卑人反噬一口,損失就大了。

他和徐榮、麴義等人商量了很長時間,最後決定由他帶着黑豹義從和狂風沙的先零羌大約七千人先行。他們帶足口糧和武器,連夜北上,繼續追擊。

徐榮和麴義帶着餘下的騎兵和他相距一百里,隨後跟進。同時通知鮮于輔,迅速率軍越過六盤山,儘早趕來會合。

===

李弘催要糧餉的文書送達洛陽。

“李弘將軍的大軍已經北上追敵,速度非常快,估計已經到達三關一帶。”皇甫嵩指着尚書房裡的巨大地圖向天子介紹道,“和連率領殘兵敗將正在沿着清水河逃跑,幾天後將到達北地郡的富平、上河、丁奚城一帶。”

“距離靈州還有多少路?”天子問道。

“大約六十里。”盧植回道,“鮮卑人由靈州渡河,可以迅速到達廉城,然後經靈武谷到賀蘭山。鮮卑人翻過賀蘭山,就可以逃出我大漢國境。”

“董卓呢?董卓是不是已經拿下了靈州城?”天子高興地說道,“如果董卓搶在鮮卑人之前佔據了靈州城,我們就可以圍住鮮卑人窮追猛打了。”

“我們已經半個多月沒有接到董卓將軍的消息了。”皇甫嵩皺眉說道,“由於我們不知道他在什麼位置,所以陛下催促他儘快攻佔靈州的聖旨,信使也一直沒有送到。雖然山高路遠,書信傳遞不便,但半個多月都沒有消息,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他不會迷路了吧?”天子笑道,“反正鮮卑人已經大敗而逃,不能全殲也沒有關係。”

“怎麼會沒有關係?”皇甫嵩不滿地說道,“董卓在西涼和幷州打了幾十年的戰,西疆地形他非常熟悉,尤其是長城要塞一帶,他曾在那裡駐紮過幾年,還在要塞上阻擊過檀石槐的入侵大軍,他怎麼會迷路?臣看他是故意這麼做,目的是想保存實力。”

“即使迷路了,也不應該和朝廷失去聯繫?”盧植也氣憤地說道,“如果鮮卑人從靈州成功渡河,董卓就有延誤軍機之罪,應當予以嚴懲。”

“董卓佔據了靈州,切斷了鮮卑人的退路,我們不但可以全殲鮮卑人,還能擊殺鮮卑大王和連。”皇甫嵩惱怒地說道,“和連一死,鮮卑必將大亂,鮮卑各部爲了爭奪彈汗山王權,肯定要有一番惡鬥。鮮卑國一亂,實力大減,他們就無力南侵,這樣,我大漢國邊郡至少可以得到數年的休養生息,而且,我們還可以趁機收復被他們佔據的五原和雲中等郡縣。這麼好的機會,卻因爲董卓不能及時佔據靈州城而喪失,難道他不該受到嚴懲嗎?”

“打了勝仗了,就算了吧。”天子不以爲然地揮手說道,“也許他真的迷路了。何況,兩位愛卿也不知道千里之外的事,只是坐在這裡估猜而已,當不得真的,等有了消息再說吧。”

“你們再擬一道聖旨,催促李弘儘快趕到幷州去。”

“陛下,西疆的戰事還沒有結束啊。”盧植說道,“李將軍正在北上追敵,而且他天天來書,催要糧餉和援軍,準備率軍打到賀蘭山,這個時候叫他去幷州,是不是太早了一點?”

“鮮卑人已經敗了,追到賀蘭山,也不過多殺幾個人而已,沒什麼意思。”天子說道,“董卓遲早要到靈州城,就讓他過黃河打到賀蘭山吧。”

“那糧餉和援軍呢?”皇甫嵩問道,“如果陛下要李將軍立即趕赴幷州,我們可以把糧草和輜重直接送到長城要塞,那裡是李將軍到太原郡的必經之路。”

“就依愛卿的意見,不過,你們告訴他,援軍沒有。”天子笑道,“他不是喜歡徵募俘虜爲兵嗎?薄落谷一戰,他有兩萬俘虜,這還不夠他用?”

皇甫嵩和盧植嚇了一跳。

“陛下,那可是鮮卑人?將來如果和鮮卑人對陣,後果不堪設想。”皇甫嵩說道,“陛下,這萬萬不行。”

“李將軍在薄落谷一戰打得非常慘烈,十萬人折損了一半。”盧植說道,“以五萬人出戰黃巾蟻賊張燕几十萬大軍,的確是少了一點,陛下……”

“鮮卑人怎麼啦?他們被俘虜了,就是我大漢國的戰利品,朕不殺他們,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就這麼辦吧,朕沒有援軍,朕自己還想建一支軍隊呢。”天子說道,“李弘在冀州的時候,只有一萬騎兵,後來不也把張牛角打敗了嗎?怎麼現在不行了?”

“陛下……”皇甫嵩還想解釋,天子立即舉手打斷了他的話。

“愛卿不要說了。朕最近賣掉了不少關內侯,狠賺了一筆,依朕看,就多給點軍餉,多給點武器吧。將來他們還要鎮守邊關,武器太差了也不行。”

===

董卓帶着大軍到了靈州城附近。

提前趕到靈州城的斥候給了他一個驚人的消息:鮮卑大軍在薄落谷被李弘擊敗,損失慘重,現在正在飛速撤退,前軍已經到達富平城。

董卓坐在馬上,半天沒有說話。他知道李弘厲害,但他沒有想到李弘這麼厲害,竟然把鮮卑人的十二萬大軍擊敗了。他興奮,也有點失落。不管怎麼說,能把強大的鮮卑人擊敗,做爲一個大漢人,誰都感到高興。

失落,是因爲這一戰不是他打得,如果有十萬人馬,他認爲自己也能擊敗鮮卑人。董卓暗暗嘆了一口氣。

“大人,我們立即攻佔靈州城。”李儒激動地說道,“同時派騎兵迅速趕到丁奚城,連夜強攻。我們來遲了,來遲了。”

“這頭豹子,果然要得!”董卓大聲讚道,“長笙,我的占卜沒有錯吧?我說我們會打贏的。”

李儒搖搖頭,懶的在這件事上和董卓糾纏不清,他不停地催促出兵。

“本來我們打算到了這裡後,還要歇幾天,沒想到,戰局的發展這麼驚人。”董卓露出一絲輕鬆的笑容,不急不慢地說道,“長笙,已經打贏了,就不要着急了。”

“大人,我們必須搶在鮮卑人之前趕到上河。”李儒焦急地說道,“大人難道忘記了,鮮卑人也可以從上河過河。”

“已經來不及了。”董卓好整以暇地說道,“遲了。”

“大人……”李儒看着董卓,欲言又止。

“你是不是想說我嫉妒李弘了?是不是想說我不願意把鮮卑人堵在黃河,再給李弘增添軍功?”董卓突然笑道,“對,我是嫉妒李弘了,我是嫉妒他,我打了一輩子仗,竟然沒有一場戰鬥的軍功可以勝過他,我怎麼能不嫉妒?”董卓連連搖頭,嘆息道,“我都老了,才撈個將軍,而且還是花錢買來的,但他呢?恐怕陛下已經下旨,遷升他爲將軍了,也許還封侯了,你說我怎能不嫉妒?”

“我也是一刀一刀砍出來的,我爲什麼就不如他?”董卓望着李儒,無奈地笑道,“我是不如他嗎?”

李儒嘆了一口氣。

董卓驀然回首,縱聲狂吼:“傳令,繞過靈州城,渡過黃河。”

===

上河。

和連望着濁浪滔天的黃河,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大王,你要從這裡渡河?”旭癸奇怪地問道,“由此渡河,經狼嘯谷到廉城,要繞許多路。大王爲什麼不從靈州城渡河北上?從靈州城到廉城只有百十里路。”

和連笑笑,問道:“你直接從靈州城回東羌?”

“現在靈州城在我手上,我當然要走捷徑了。”旭癸回道,“如果大王要從此處渡河北上,那我就不送了,大王一路保重。”

===

高汀。清水河和黃河相匯之地。

律日推演和宴荔遊向拓跋鋒告辭。

“我們還是從原路回去。”律日推演說道,“遇到大王,請大人代爲稟告,如有差遣,我等萬死不辭。”

===

拓跋鋒目送他們離去之後,笑着對拓跋晦說道:“大王從上河渡河,老牛和狼頭從高汀渡河,旭癸從靈州往東羌而去,我們呢?”

“我們從靈州渡河。”拓跋晦笑道,“我倒要看看,豹子往哪裡追。”

“哈哈……”拓跋鋒大笑道,“他一定無所適從,站在這裡茫然四顧。”

======================

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下)羅蘭死亡騎士書友的一些書評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下)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節第6章 三路平西策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二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二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九節湖湘蠻夷書友提供的營法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下)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下)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三節第13章 成敗轉頭空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六節(下)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六節第2章 班超固我願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作者錢穆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一節第5章 漫漫西行路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九節青梅煮酒董卓進京述論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一節湖湘蠻夷書友提供的營法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六節第16章 神威天將軍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節-第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五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三節
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下)羅蘭死亡騎士書友的一些書評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下)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節第6章 三路平西策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二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二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九節湖湘蠻夷書友提供的營法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下)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下)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三節第13章 成敗轉頭空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六節(下)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六節第2章 班超固我願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作者錢穆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一節第5章 漫漫西行路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九節青梅煮酒董卓進京述論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一節湖湘蠻夷書友提供的營法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六節第16章 神威天將軍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節-第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五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