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三節

李弘站在山上,看着趙雲帶着黑豹義從呼嘯離去,心裡一片痛楚。

北宮伯玉的財富是不少,但分攤到五萬士兵身上,就不多了。除了陣亡士兵的撫卹李弘特意囑咐田重留了雙份以外,李弘還給三萬多將士發了兩個月的雙份軍餉,然後這筆錢就所剩無幾了。

餘下的錢,現在都在田重和紀惟手上。他們帶着傷兵營隨同羌胡俘虜一同駐紮在槐裡城外的大營裡。臨走時,李弘囑咐過他們,這筆錢要用來改善傷兵的伙食,到京兆府大量採購藥材,還有就是適當爲大軍添置一些武器。田重最捨得給傷兵買吃的,估計現在這筆錢也花得差不多了。

按道理,他殲滅了五萬叛軍,而且還是歸屬羌胡人,在朝廷和當地官府都沒有褒賞的情況下,截留這筆財物犒勞將士,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即使捅到天子面前,自己一個子兒都沒拿,身正不怕影子歪,最多不過就是違反軍紀,被罷職而已。

但現在有人藉口這件事公然查搜大營,明顯就是有目的,是在借事鬧事了。

北宮伯玉告發?他想想都好笑。這筆財物是北宮伯玉隨軍攜帶的,摺合成錢最多也不過只有一億多錢。他自己部族的鉅額財產都在金城郡,比這多多了,他會在乎這點錢告發自己?這是藉口之一而已。

程球敢冒殺頭之罪,有恃無恐地查抄軍營,其背後的勢力之大可想而知。這個人是誰?

耿鄙?耿鄙不過是個涼州刺史,他既沒有膽子敢動自己這個中郎將,也沒有這個實力給程球撐腰,但程球是他的手下,這件事他一定知道,而且還有可能是他吩咐程球做的。董卓?董卓正在隴西戰場上,哪有時間顧及這個?何況他只是個最低級別的將軍,比自己不過只高兩級,他也沒有這個實力敢惹自己?

李弘突然想到張溫。程球做這件事,肯定要得到張溫的默許。否則,以程球的這種做法,十條命也不夠殺的。但張溫爲了仕途和將來,必須要結束西涼叛亂,所以張溫絕對不會指使程球來做這種得罪自己,動搖軍心的事。如此說來,既然不是太尉大人,但太尉大人卻迫於對方勢力又暗暗默許了,這個後臺是誰,也就呼之欲出了。

這個在程球背後的人想幹什麼?難道朝中有人不願意看到西涼的叛亂被平定?

李弘想到死去的戰友,心裡更加悲慟。

爲什麼世上還有這種卑鄙齷齪的人?爲什麼這種人還掌握着朝綱社稷?

===

他在離開翼城的那天晚上,傅燮和他徹夜長談,向他透露了許多朝廷和官員的秘密,其中就提到朝中有人不願意看到西涼叛亂被平定的事。

李弘當時非常震駭。不願意看到西涼叛亂被平定?那理由是什麼?

錢。傅燮說得非常直接。幾十年下來,西涼的刺史,太守換了一茬又一茬,有時候一年要換好幾個。爲什麼?錢。越是打仗,越是窮,越能撈到大筆大筆的錢。有財大家輪流發,各方勢力的代表都要來坐坐這個位子,撈個盆滿鉢滿,所以西涼刺史,西涼各州郡的太守,就像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但這些人也就是賺點小錢,大部分的錢都如數上供給了他們的故主。那些京中的權貴纔是真正撈大錢的人。

朝廷從國庫裡把錢撥給西涼,有軍費,有捐助,有賑災,名目繁多。然後西涼的大小官吏軍吏再從西涼的小國庫裡把錢搬給京中的權貴。西涼的大小官吏軍吏靠雁過拔毛的辦法肯定撈不到大錢,於是就在西涼的賦稅之外搭載名目繁多的雜稅留作自己的收入。西涼吏治的極端腐敗和西涼戰事的頻繁有着直接的關係。

朝廷爲了西涼平叛,拔款甚多,除了軍費開支,僅僅徵用民夫運送糧食一項,就耗資幾億錢。那些民夫能拿幾個大錢?能吃掉幾塊大餅?這錢最後都成了各級官吏的私蓄。所以西涼是個盛錢的鉢,隨便抓抓,滿手都是錢。如果西涼不打仗了,相當一部分官員,從京城到西涼各州郡縣的大小官員,都要損失好大一筆收入。所以有人希望這仗慢慢地打下去,最好永無休止。

傅燮當時一再囑咐李弘小心些,李弘沒在意。他在西涼打仗,離京都洛陽上千裡,這事能和他扯上什麼關係。現在看來,傅燮當時一定聽到了什麼風聲,所以他才趕到大營,一再告誡自己小心些,但迫於對方的勢力,他又不敢明說。沒想到,自己前腳剛剛走出軍營,禍事後腳就上門了。顯而易見,耿鄙和程球早就盯上了自己,時機選得非常好

自己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釘,就是因爲自己打了勝仗,這都是什麼世道。大漢國都由這些人執掌朝政,這擎天的大廈怎麼能不倒?這些人妄想通過程球這隻黑手,將我從西涼土地上抹去。李弘冷冷一笑,我倒要看看,最後到底是誰把誰抹去。

“程球是誰?”李弘轉頭問鄭信道。

鄭信正在憤憤不平,罵罵咧咧,聞言一愣,回道:“涼州刺史府長史啊?”

李弘瞪了他一眼,罵道:“我不知道嗎?我問他過去是幹什麼的。”

鄭信怒吼道:“我不知道。這人如此可惡,竟敢毒打左先生,我一定要打死他。”

“好了。”李弘說道,“不要再罵了,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哎,你看,你的斥候兵回來了,準備作戰了。”李弘指着從遠處飛奔而來的戰士,大聲說道。

“我現在哪裡還有心思打仗。”鄭信一甩手,一邊飛快地往山下跑去,一邊大聲叫道,“氣死我了,氣死了……”

===

徐榮駐馬立於路邊,看着士兵們有氣無力,步履艱難,一個個狼狽不堪地向前逃命,心裡十分難受。

從昨夜到現在,五六個時辰了,大家一路逃命,連水都沒有喝上一口。糧食已經沒有了。本來是準備這兩天殺馬充飢的,但現在部隊戰敗了,被叛軍緊緊追着,不要說殺馬,就連逃命的時間都不夠。

邊章隨意的一招,陰險毒辣,將數萬士兵的性命推進了死亡的深淵。再這樣逃下去,要不了幾十裡,所有的步兵都要成爲叛軍的俘虜。但不逃,又怎麼辦?就是想戰死也沒有力氣啊。

突然,前方逃亡的士兵發出了一聲歡呼,接着歡呼聲越來越大,最後猛然形成了一聲震天狂吼。

徐榮面色大變。

孫堅打馬狂奔而來,他神色激動,指着前面的小山縱聲狂叫:“援兵,我們的援兵……”

徐榮擡頭望去。

小牛山上,一面巨大的火紅色的黑豹戰旗在風中狂舞,戰旗下,一員戰將立馬橫槍,威風凜凜。

豹子。

徐榮心頭狂喜,激動的淚水霎時間奪眶而出。

===

“將軍……”

樑興迎上韓遂,大聲說道:“周慎的部隊突然加快了逃跑速度,意圖和我們拉開距離。”

韓遂用馬鞭指着前方笑道:“周慎着急了。敵人一天都沒有吃飯喝水,已成強弩之末。我們再追幾十裡,這一戰就結束了。”

“將軍不費吹灰之力,舉手之間殲滅了周慎四萬多人,實在令人佩服。”馬玩笑道,“我們一路追來,不慌不忙,兵不血刃,僅俘虜就抓了一萬多人。這可都是朝廷主力啊,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戰打到這份上……”馬玩一個勁地搖着頭,拜服之色溢於言表。

“上個月,周慎追我們,把我們追到黃河邊上。這一次,我們也追追他,一直追到他投降爲止。”張橫大聲叫道。

“抓他就困難了。”韓遂心情非常好,他不停地用馬鞭拍打着手心,笑道:“他打了敗仗,丟了幾萬士兵,回去也是重罪,討不了好的。”隨即他又惋惜地說道:“可惜的就是這些西涼將士。許多人都是我們的朋友,有的還曾一再光照我們,可惜了。”

“抓到他們,大家還是朋友嘛。”李堪笑道。

“不一樣了。”韓遂搖搖頭,感嘆道,“不一樣的。逃回去的人恐怕要丟官,要獲罪下獄了。”

韓遂無奈地笑笑,回頭對傳令兵喊道:“命令部隊,加快追擊速度。”

“命令中軍,把俘虜都丟給後軍的楊大人和凌司馬,加快速度靠上來,不要和前軍脫節。”

戰鼓猛烈敲響。

樑興和馬玩撥轉馬頭,飛速追趕前面的騎兵大軍。

===

疲憊不堪,了無鬥志的官軍士兵們看到援軍已經趕到,並且在小牛山埋伏之後,頓時士氣大振,他們互相轉告,人人歡欣鼓舞,大家就象突然填飽了肚子一樣,渾身都充滿了力氣,一個個喜笑顏開,健步如飛,行軍的速度猛然加快。

鄭信在幾個士兵的帶領下,找到了徐榮。

徐榮一把握住鄭信的手,連連搖晃着,感激地說道:“感謝中郎將大人。”

華雄用力拍拍鄭信的肩膀,一時之間竟然說不出話來。

孫堅急切地問道:“你們來了多少人?”

“三萬。”鄭信笑道:“我們日夜行軍,連輜重都丟在平襄城了。周將軍呢?我家大人有殲敵之計,我要立即見到他。”

“他受了重傷。”孫堅面色一黯,指着徐榮道:“現在是徐都尉指揮部隊。”

鄭信看看徐榮,立即說道:“在這兩側山上,我們安排了兩萬兩千步兵,另外我們還有六千騎兵正在距離此處三裡的地方待命。我們準備堵住敵人的前軍,圍而殲之。中郎將大人希望你們能夠迅速集結部隊,參加作戰。”

徐榮和華雄,孫堅互相看看,神色凝重。

華雄謹慎地說道:“鄭大人,叛軍有六七萬人,一路追來,士氣高漲,我們……”

鄭信若無其事地說道:“你們累,他們更累。你們好歹睡了半個晚上,但叛軍至少有一天都沒有睡覺了。他們已經是一支疲憊之師,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鄭信伸出一根手指頭,在三人面前搖晃了一下,輕輕向前一戳,笑道:“只要輕輕一戳,他們就死定了。”

孫堅咬咬牙,大聲說道:“打。狠狠地打一戰,也許我們還能反敗爲勝。我們大敗而回,雖然留下了性命,但不可能再也機會領兵了,要想洗刷這次戰敗的恥辱,將功贖罪,只有這次機會。”

徐榮大手一揮,斷然喊道:“打。”

===

逃亡的士兵終於看到了列陣在大路正中的風雲鐵騎。

大家興奮地吼叫起來,許多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這條命總算保住了。

衛政帶着一羣漢族騎兵戰士以弧形陣勢圍在風雲鐵騎軍的前面,防止逃跑的士兵在狂喜之下衝擊騎兵陣列。他帶領戰士們不停地高喊着,指揮逃亡的士兵們從騎兵軍陣地的兩側向後撤離。

騎在馬上的戰士們拿出了自己的乾糧,依次分發給逃兵。

徐榮飛速趕到風雲鐵騎軍的後方,擂響了集結的戰鼓。官軍士兵看到援兵,得到喘息之後,竟然奇蹟般的重新鼓起了士氣,大家迅速集結列陣。

華雄率先帶着兩千多名騎兵列陣於風雲鐵騎的後面。

===

帶着部隊走在最後面的麴義接到徐榮的命令之後,高興大笑起來。

“大人,什麼事這麼高興,有吃的了?”高耕奇怪地問道。

“筒子,立即帶着騎兵,趕到後面去集結。”麴義揮舞着馬鞭,大聲說道,“援兵到了,中郎將李弘李大人的部隊到了,我們要再打一戰。”

高耕吃驚地望着他,問道:“豹子李大人?你沒有搞錯吧?他們來得這麼快?”

麴義興奮地大聲叫道:“快,快去。老邊打了我們一個伏擊,我們還他一個,哈哈……這位豹子大人真是了不起,哈哈……”

高耕狂喜,口中連連打着唿哨,帶着手下如飛而去。

“命令曲路,楊淳,加快速度,把傷兵全部丟到路邊,跑不動的士兵叫他們不要跟着了,跟着傷兵一塊投降吧。”

幾個傳令兵瞪大了眼睛,呆呆地望着神情癲狂的麴義。

“望着我幹什麼?還不快去傳令。”

“大人……”

麴義迎空重重抽了一記馬鞭,怒斥道:“平時太放縱你們了,現在竟然連命令都不聽,想死啊……”

幾個傳令兵嚇得一鬨而散。

===

看到斷後的邊軍騎兵突然慌慌張張地全部逃走了,就連一向愛兵如子,口碑極佳的麴義也下令丟棄傷兵,樑興和馬玩感到敵人徹底的完蛋了。爲了活命,敵人已經決定放棄了。

韓遂接到消息,親自跑到了前面。

他看看麴義丟在路邊的傷兵,笑着搖搖頭,說道:“雲天也會做這種事?”

“追吧,敵人支持不住了。命令部隊,輕裝前進,全力追擊。”

戰鼓轟然敲響。

士兵們紛紛丟掉身上的行囊,有的連備用的箭壺都丟到了路邊,大家拿着戰刀,長矛,鼓足最後一點力氣,奮力奔跑起來。

===

楊淳是個二十多歲的漢子,個子不高,身體健壯,一張黑乎乎的臉上長着許多小紅疙瘩。

他不停地四下張望着,尋找援兵的蹤跡。

“大人,敵人的騎兵追上來了,我們的援兵呢?”

麴義回頭看看身後風馳電掣一般追擊而來的敵騎,笑道:“快跑,快跑,馬上就出來了。”

他話音未落,就聽到兩邊山上突然傳來驚天動地的戰鼓聲,隨即就看到無數面五彩繽紛的戰旗出現在樹林裡,接着就聽到了驚雷一般的吼叫聲,數不清的戰士從兩邊山上衝了出來。

李弘一手拿着盾牌,一手高舉戰刀,衝在最前面。他的左側是顏良,右側不遠的地方是高覽。

“殺……殺過去……”李弘聲嘶力竭地大叫着,飛速地奔跑着。

戰士們神情激奮,在主將的親自帶領下,象決堤的洪水一般,衝向了敵人。

鮮于輔一手舉着大漢戰旗,一手拿着三尺短戟,高聲吼叫着,在侍從們的護衛下,帶着成千上萬的戰士從左面山上撲了下來。

“殺……”

===

韓遂急忙勒馬停下,調轉馬頭向後看去。

幾萬官軍從兩邊的山上飛奔而下,雖然距離大路還有一百五十多步的距離,但轉瞬及至,自己的士兵根本沒有時間結陣防守。尤其致命的是,士兵們剛剛發力猛跑了一段時間,正是筋疲力盡的時候,大家手腳都軟了,氣喘吁吁的連武器都舉不起來,哪有力氣抵抗象猛虎一般殺過來的敵人了。

好時機,好埋伏。

他吃驚地看着,一臉的驚愣,然後搖頭苦笑,笑得既無奈又心酸。

轉眼之間,勝負顛倒。

叛軍士兵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他們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氣,望着滿山遍野,象潮水一般殺來的官軍,驚惶失措,一雙雙恐懼的眼睛裡塞滿了無助和痛苦。

一個士兵終於忍受不了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搖搖晃晃的,扶着長矛倒了下去。就象一堵搖搖欲墜的牆被推dao一樣,叛軍士兵的心理被徹底擊潰了,更多的人放棄了抵抗和逃生的念頭,他們或者跪下,或者倒下,或者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是生是死,在這霎間,似乎已經失去了意義。

殺聲震天。

===

大地在顫抖,越來越劇烈。

麴義面色大變,瘋狂地吼叫起來:“讓開,趕快讓開,讓開……”

“立即命令大家讓開大路,讓開大路……”

傳令兵隨即反應過來,他們打馬順着大路一路狂奔,縱聲高喊:“讓開大路,讓開……”

“騎兵來了,趕快讓開大路……”

麴義的邊軍士兵聞言大駭,紛紛逃離大路。

===

雄渾的戰鼓聲,激昂的牛角號聲交相輝映,激盪在小牛山上,迴響在浩瀚的空中。

上萬名騎兵策馬狂奔,巨大的轟鳴聲震耳欲聾。

恆祭手執長矛,縱聲狂呼:“呼……嗬……”

胡族士兵們竭盡全力,放聲呼應:“呼……嗬……”

西涼騎兵被這氣勢磅礴的吼叫聲所激勵,無不熱血沸騰,舉刀狂吼:“呼……嗬……”

“呼……嗬……呼……嗬……”

吼叫聲穿雲裂石,直衝雲霄,猶若百個春雷同時炸響,天地爲之色變。

===

“將軍,我們殺過去,大家拼了……”

“將軍,這是豹子的部隊,我們拼了,爲死去的兄弟報仇。”

樑興和馬玩一左一右,高聲叫道。

韓遂沒有回答,他緩緩地擡頭向天上看去。

湛藍色的天空,一片雲彩都沒有。耀眼的陽光異常強烈,刺激的他立刻閉上了眼睛。眼前頓時一片漆黑,圍繞在耳畔的各種聲音突然清晰地傳進了他的腦海。

他彷彿看到敵人在山上擂響戰鼓,看到狂暴的敵人殺進了前軍,看到自己的士兵無助地叫着喊着,丟下了武器舉起了雙手,跪在路邊呼號哭泣顫抖,看到風雲鐵騎在狂奔,在吼叫,戰刀在陽光下閃爍,長矛在陽光下吞吐,弓箭在陽光下厲嘯,自己的士兵在鐵蹄的踐踏下化爲齏粉,殘枝斷臂在空中飛舞,突然他看到了老邊,看到老邊的頭顱在地上翻滾跳躍。

韓遂悚然心驚。

他猛地睜開雙眼,大喝一聲。他看到了空中那輪白花花的太陽。

接着他就什麼都看不到了。

遠處萬馬奔騰的轟鳴聲迎面撲來,敵人殺到了。

“撤……”

樑興和馬玩大驚失色,同聲喊道:“將軍……”

“我們一撤,就是兵敗如山倒,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

韓遂極力睜大眼睛,想看清他們,但眼前一片漆黑,就是看不見。

他憤怒地吼道:“撤……”

“趁着敵人還沒有合圍,陣腳未穩,立即殺出去,殺出去……”

樑興大聲叫道:“將軍……”

韓遂再次睜開雙眼,他終於看到了樑興,看到了樑興那張因爲憤怒,恐懼和震驚而漲得通紅的臉。韓遂對準樑興的腦袋就是一鞭。

“撤……”

===

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上)第15章 千鈞一髮間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節穆斯塔法正說董卓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六節姚國華百年中國的思想腦震盪關於漢代經學與治國的一點看法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八節-第二十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節-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四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七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中)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七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七節(上)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六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三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七節
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上)第15章 千鈞一髮間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節穆斯塔法正說董卓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六節姚國華百年中國的思想腦震盪關於漢代經學與治國的一點看法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八節-第二十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節-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四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七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中)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七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七節(上)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六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三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