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一節

公元188年正月。

===

在過去的一年裡,大漢國的西疆北疆雖然戰火紛飛,但大漢國的中原和南方卻很安靜,除了冬十月長沙郡爆發區星叛亂以外,其他州郡都是穀物豐收,賦稅入庫,大漢國這個遍體鱗傷的巨人終於緩了一口氣。

正月十五,天子大赦天下,名士蔡邕也在大赦之列。

正月十六,天子下旨鎮北將軍李弘,令其徵召匈奴鐵騎,集結各地兵馬,務必於三月底之前,率軍北上幽州平叛。

正月二十,聖旨送到龍山大營。同期到達的還有朱穆,他已被徵募爲鎮北將軍府從事中郎。

===

李弘正月十八纔回到龍山大營,此前他一直滯留在河東平陽的楊鳳大營內。

他和楊鳳多次派人聯繫黃巾首領郭太,打算和他商談招撫的事,但被郭太拒絕了。在郭太的眼裡,張燕、楊鳳和張白騎都是黃巾軍的叛逆,十惡不赦,他還差點把前去聯繫的軍司馬樑百武給一刀砍了,要不是小帥楊奉,胡纔等人拼死攔住,樑百武就回不來了。

楊鳳無奈,對李弘說:“大人還是先回晉陽吧。郭太的事,要慢慢來。他的手下意見不一,受撫的可能還是很大的。”

李弘苦笑道:“郭太的事不解決,我如何放心北上?平叛事小,屯田事大。如果郭太頻繁襲擊水路兩道,阻礙物資運輸,極有可能耽誤春耕。如果今年秋天民屯的糧食不能自足,屯田就支撐不下去。”

楊鳳英俊的面龐上閃過一絲苦澀,“大人還是不相信我?”

李弘搖搖頭,“棲之兄,你爲了救出妻小,可以不顧自己的性命殺到邯鄲城,足見你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我怎麼會不相信你?我把二十萬屯田兵交給你,我讓你駐紮在河東,我怎麼會不相信你?”

李弘拍拍楊鳳的肩膀,嘆道:“棲之兄,問題是,你對郭太和他的黃巾軍,下得了手嗎?”

楊鳳長嘆不語。的確,他下不了手。

“我把射纓彤的驃騎營留下。”李弘考慮良久,說道,“驃騎營都是鮮卑人,如果有些事比較棘手,你和小懶,就是李朔交涉,他會幫你解決。”

射纓彤和部下聽說自己的鐵騎要留在河東,紛紛找到李弘,要求北上。他們快兩年沒回家了,許多人都想回幽州看看。

李弘好言勸慰了一番,他直言不諱地說道:“此次到幽州,對手不僅僅是張舉張純和烏丸人,還有鮮卑人,我有可能和大帥打起來,所以你們都不要回去,風雲鐵騎也不回去,我只帶羌人和長水營北上。”

射纓彤和射虎一聽,不敢再說什麼。驃騎營的士卒基本上都是西疆大戰後被俘虜的鮮卑人,他們可不像舞葉部落的士兵那樣忠於李弘,一旦臨陣倒戈,麻煩就大了。鬍子說,我和小懶不是鮮卑人,我們可以隨大人北上。

李弘也沒有答應,“驃騎營沒有漢人軍官怎麼行?和當地府衙要打交道,和屯田的黃巾軍要互相照應,這些事都要你們出面,沒有你們坐鎮驃騎營,我怎麼放心?”他看看鬍子,說道,“你放心,這次北上,我一定打到盧龍塞,把你們的家眷都接到幷州來。”

“等弧鼎和棄沉回來,你們就趕到安邑駐紮,加緊訓練,三月之後,開始攻擊郭太的黃巾軍,能撫則撫,不能撫,就堅決剿殺。”

===

李弘回到大營後,立即命令護匈奴中郎將鮮于輔傳旨匈奴大單于羌渠,要求大單于在匈奴各部徵調一萬鐵騎隨大軍北上幽州平叛。匈奴鐵騎集結完畢後,由鮮于輔統領,在三月初趕到雁門關會合大軍。

李弘上書天子,請求陛下以護匈奴中郎將鮮于輔爲平叛大軍副統帥,以討逆中郎將麴義繼任護匈奴中郎將,統領風雲鐵騎和度遼營鎮守西河,以討虜中郎將徐榮代理鎮北將軍事,坐鎮晉陽。不久,天子回旨,同意李弘所請,遷鮮于輔爲平北中郎將,遷麴義爲護匈奴中郎將,遷徐榮爲晉陽中郎將。

李弘接旨後,立即命令徐榮回到晉陽,領狂風沙的武騎營坐鎮鎮北將軍府。

李弘安排好留守之事後,隨即命令閻柔帶着玉石的兩萬步兵大軍,趙雲的長水營迅速趕到雁門關,會合聶嘯的越騎營組建北征大營,同時急書河東、河內和幷州府,要求三府各自抽調三千郡國兵參加平叛,在二月底之前務必趕到雁門關北征大營。

趙雲向李弘舉薦了河內府的呂布,懇求李弘下令徵召河內府的呂布統兵到雁門。李弘聽說河內府還有能和趙雲戰成平手的悍將,大爲驚喜,立即再下一令,點名徵調呂布趕到北征大營。

“子龍,這不是平手,是你敗了。”李弘聽完趙雲的敘說,面無表情地說道,“如果他長戟洞穿而過,你這一刀最多隻能重傷呂布,卻不能殺死他。這次你撿了一條命,你知道嗎?”

趙雲面色一紅,但神情卻不以爲然。李弘看了他一眼,問道:“子龍,這幾年你屢戰屢勝,從無敗績,是不是有點目中無人了?”

趙雲笑笑,躬身說道:“和大人對陣,還是敗多贏少。”

李弘笑容漸斂,手指趙雲,一字一句厲聲說道:“這次如果你給呂布殺了,你知道後果是什麼嗎?”

“呂布不殺你,就是因爲他知道後果,你呢?你現在目空一切,恣行驕縱,竟敢拿士卒的性命開玩笑了,你眼裡還有軍紀嗎?”

趙雲看到李弘突然生氣了,嚇了一跳,急忙跪下。

“你給我聽好了,如果你下次再這樣不顧後果,任性妄爲,我砍了你。”

“長水營暫時交給劉冥帶,你在這裡閉門思過,什麼時候覺得自己不是天下第一了,什麼時候再去帶兵。”

趙雲覺得很委屈,淚水在眼眶裡打轉,掉頭走了。

李瑋和顏良傻了,他們本來還以外李弘會誇獎趙雲幾句。

“大人,子龍年輕好勝,偶犯軍紀,也不是什麼大事……”李瑋笑道。

李弘怒目而視,冷笑道:“仲淵,你年紀大了是吧?”

李瑋頓時想起自己也闖了禍,臉色霎時就變了。這幾天李弘回來後忙於北上平叛的事,一直沒有說,他還以爲李弘不追究了。

“當日讓你去洛陽辦三件事,你給我辦了幾件事?”

李瑋側目看看顏良,意思叫他趕緊打打圓場,免得自己難堪。顏良頭一低,跑了。李瑋氣苦,恨不得跟上去一腳踹死他。

左彥看到李弘氣大了,急忙說道:“大人下午要到晉陽看望蔡先生,是不是早點動身?”

李弘看到左彥懇求的眼神,心裡一軟,沒有再說了。

“你大婚的那一天,我要你好看。”李弘站起來,指着李瑋說道,“我走之後,你和左大人盡心輔佐徐大人,不要再鬧事了。”

李瑋一聽,急了,問道:“大人不帶我去幽州?”

“幷州事情這麼多,你到幽州幹什麼?”李弘一邊往外走,一邊搖手說道,“留下陪陪筱嵐吧。”

===

晚上,李弘趕到晉陽,在張燕、老大人趙岐和襄楷大師的陪同下,一起去看望蔡邕。襄楷大師和蔡邕也是摯交,當年蔡邕在吳郡和青州兩地來回避禍時,每次都是大知堂的弟子負責護送,交情很深。

“大師爲穩定幷州民心,帶着弟子四下奔波,傳經說道,非常辛苦。”李弘笑道,“大師要我如何謝你啊?”

襄楷笑道:“等北疆穩定了,大人給我建一座法壇吧。”

李弘問道:“要一座山嗎?”

趙岐大笑,“大人太慷慨了,給他一間小茅屋就行。”

蔡邕先是遭受酷刑,後來又隨黑豹義從連日奔波,身體極差,雖然經襄楷大師的精心醫治,但依舊很虛弱,只能躺在病榻上給李弘拱手行禮,說了幾句感激的話。李弘的年輕和隨和給了他很深的印象。

李弘坐在榻邊安慰一番後,說道:“天子大赦天下後,先生已是自由之身,不知先生可否願意出任祭酒,主持北疆的教化?”

這事蔡邕早聽趙岐說過,他很願意,能爲大漢國效忠盡力做點事,當然求之不得了。

“大人有開學堂的錢?”趙岐問道,“依照大人的設想,學堂要廣招寒門子弟,要漢衚衕堂,要費用全免,那可是一筆巨資。”

“我走之後,蔡先生有什麼事就直接找鎮北將軍府,徐大人一定會幫助解決的。”李弘笑道,“和屯田比起來,這錢就不多了。”

“對了,老大人,王剪先生什麼時候能到晉陽?”

“快了,下個月差不多。”趙岐說道,“他攜家帶口,還有上百弟子同行,需要一點時間。我已經派人去接了,大人不要擔心。”

李弘笑着點點頭,問道:“仲淵過幾天就要迎娶筱嵐,老大人你看,婚事是在大營辦還是在晉陽辦?”

趙岐捋須笑道:“晉陽,當然在晉陽了。想不到啊,公偉的女兒竟然就是鎮北將軍府的主薄大人,怪不得我向你借用一下你都不幹,原來是怕露餡。”

李弘大笑,望着張燕道:“張大人可否送一套宅院給仲淵?”

“宅院已經給李大人準備好了。”張燕笑道,“至於是送是賣,那就是大人的事了。”

“送給他。”李弘說道,“這次如果沒有仲淵出力,鹽鐵之議恐怕很難通過。將來北疆穩定了,富裕了,仲淵居功至偉。只是賞賜這麼少,只怕有人罵我吝嗇。”

趙岐笑道:“那大人就再賞他兩個夫人。”

屋內頓時鬨堂大笑。

“壯節侯傅燮傅大人的夫人安頓好了嗎?”李弘小聲問張燕道。

“傅夫人只要了一個獨門獨戶的小跨院,沒有接受老大人給她安排的宅院。”張燕回道,“傅夫人很堅決,所以……”

“安頓了就行。”李弘說道,“能找到她,我已經感激老天了。最近西涼和冀州兩地的將領奉命把家眷都接到了晉陽,城中的房屋很緊張嗎?”

“暫時有點緊張。等沿河一帶新建房屋竣工了,解決上百戶都行。”

“大人,你這麼關心自己的下屬,什麼時候關心一下自己?”趙岐笑道,“大人二十多了,也應該考慮考慮。”

李弘搖搖手,心裡卻想起了風雪,接着就想到了小雨。這次到北疆找到小雨後,無論如何都要把她接到自己身邊,再也不讓她獨自一人孤單地生活了。

“大人難道……”

李弘笑笑,說道:“收復了北疆四郡之後,如果我還沒死,再考慮吧。不過,我的許多手下常年征戰在外,大都孤身一人,老大人可以多多關心一下。”

===

深夜,李弘在張燕的平難中郎將府召集典農都尉府和護田校尉府議事。

聽完三府主要官吏的彙報後,李弘又仔細詢問了一下四月春耕的事,接着他話鋒一轉,說了一句令人震駭的話:“諸位大人如果有貪贓枉法者,立即把贓物上交三府,我看在諸位大人很辛苦的份上,既往不咎,否則,不要怪我出手無情,誅殺九族。”

舉坐皆驚。

李弘這次在河東的時候,數次聽到押運物資的小商賈抱怨說幷州各地的官僚索賄受賄,中飽私囊,更有甚者,還私下和商賈勾結,倒買倒賣,從中牟取暴利。一個氣憤的商人甚至當着李弘的面說,大人在西涼肅貪,在河東肅貪,爲什麼就不在幷州肅貪?

趙岐、張燕、張白騎坐不住了。手下人幹違法的事,他們自然也聽到不少,但如今這種事見怪不怪,只要違法者不過份,他們也就睜隻眼閉着眼,誰也不想撕破臉,畢竟具體的事還要這些人去做。

李弘這句話已經給足了三人面子。他也不想做得太過份。幷州窮,官僚少,官僚的俸祿也少,屯田又辛苦,大家都很累,這種貪污腐敗的事不能杜絕也正常,但李弘考慮到自己率部北上後,沒有一年半載回不來,假如此風愈演愈烈,導致屯田失敗,自己的努力就全部付之東流了。

滿堂的官吏看着李弘殺氣騰騰的眼睛,一個個驚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

“我只給五天時間。五天後,如果你們繼續執迷不悟,我就開始抓人。誰都不要心存僥倖,我不把幷州的貪官殺完,我絕不會北上。”

但心存僥倖的人太多了,雖然趙岐、張燕和張白騎回去後,苦口婆心地勸說自己的部下早點交贓謝罪,還派出快馬通知散佈各地的從屬掾史,但真正交贓者寥寥無幾。

正月二十八,鎮北將軍府司馬李瑋迎娶新娘,各方賓客雲集晉陽城,熱鬧非凡。

===

公元188年2月。

===

本月的第一天,三千黑豹義從分成三十隊,衝出了龍山大營,飛奔各地抓人去了。先是抓了幾個證據確鑿的官吏,接着黑豹義從連打帶逼,又牽扯出了幾十個,甚至還有幾個是趙岐的門生。黑豹義從押着這些人陸續趕回了晉陽,一路上,百姓的歡呼聲震耳欲聾。

鎮北將軍府仔細審訊了所抓官吏,查清了每個人的貪污情況,然後經李弘一一覈實,全部押到汾水河旁砍了。

當日,圍觀百姓人山人海,叫好聲驚天動地。

趙岐氣倒了。他數次找到李弘求情,說你一下子殺掉這麼多,我到哪裡徵募掾史官吏去?有些貪污數額不大的,可以讓他們戴罪立功嘛。李弘堅決拒絕。李弘說,我寧願要一個清官,也不要一百個貪官,我寧願失去天下貪官的心,也不要失去幷州所有百姓的民心。張燕和張白騎很慚愧,他們沒有去向李弘求情。他們的下屬許多都是黃巾出身的窮人,這些人當初都是被貪官逼得沒有活路了才造反的,但現在呢?這才過了幾天,他們自己就成了貪官了,那還有什麼說的?還求什麼情?砍一百次腦袋都不夠。

本月底,李弘召集全軍將領議事。

李弘北征大軍共六萬士兵,三萬鐵騎,三萬步卒。

騎兵軍由閻柔爲統帥,趙雲爲副,下轄聶嘯的越騎營,趙雲的長水營,匈奴左賢王呼樓蘭所率的匈奴鐵騎。

步兵軍由鮮于輔爲統帥,玉石爲副,下轄玉石的厲鋒營,顏良的虎賁營,華雄的折衝營,張郃的戰車營,還有一萬兵是幷州、河內,河東的郡國兵,現在都在趕往雁門關的路上。

鎮北將軍營下轄斥候營,兵曹營,黑豹義從營,從事中郎朱穆、宋文,主薄餘鵬,戰車營司馬尹思隨軍出征。

李弘安排完北征之事後,對留守的各部將領着重說了嚴守軍律的事。如果有人貪贓枉法,違法軍紀,定斬不饒。

“謝明現在是鹽鐵都尉,唐雲現在是鎮北將軍府的金曹掾史,你們兩個自己注意了,廢話我也不多說了。”

“明天,我去北征大營。”

===

;

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七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四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上)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上)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上)第25章 血染于闐河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八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七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三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下)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上)三國人物介紹魏上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節第4章 雛鷹初展翅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節第3章 黃沙滿弓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五節第20章 胡笳十八拍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七節(下)
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七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四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上)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上)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上)第25章 血染于闐河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八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七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三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下)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上)三國人物介紹魏上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節第4章 雛鷹初展翅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節第3章 黃沙滿弓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五節第20章 胡笳十八拍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七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