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五節

李弘在晉陽大市轉了一圈,然後又到護田中郎將府去了一趟。晉中民屯區主要官吏把有關明年休耕的事作了詳細說明

。驃騎大將軍府考慮到當前黃巾之禍越來越厲害,很難確保冀州明年有充足的餘糧供應北疆,所以驃騎大將軍府數次建議護田中郎將府重新擬定休耕之策,儘可能再種一部分田地以緩解晉中糧食短缺的危機,然後在此基礎上實行一年到三年不等的休耕輪種制度。

議事進行了很長時間。晚飯李弘和護田府的官吏在一起吃的,也就是簡單的麪餅就菜湯。席間李弘很感慨,說了不少感謝諸吏的話。在今天大漢困苦不堪的境況下,北疆能頑強堅持下來,能保證三百多萬百姓勉強維持生存,能保證十幾萬邊軍戍守邊塞,能保證北疆沒有流民暴亂,諸位大人居功至偉啊。

諸位屯田吏看到李弘穿着破舊的皮甲和戰靴,和他們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着簡單的粗食,一遍遍地說着感謝不盡的話,心裡十分的歡喜和安慰。

李弘如今已是大漢上卿了,不但位高權重,就是食邑也有八千戶,但他依舊象過去一樣,衣着簡樸寒酸,吃着和士卒一樣的食物,住着和士卒一樣的軍帳,他還把自己所有的俸祿和食邑都捐了出去,什麼奢華的物品,豪華的宅院,肥沃的田產,和他都沒有關係。在晉陽的門閥富豪中流傳着一句笑話,說大漢國的大將軍中,孝武皇帝朝的衛青算是很窮的。但今天卻出了一個更窮的。衛青好歹還有一處宅院,李弘卻連個住處都沒有,窮困至極。這種人就是白癡。

李弘聽了之後不以爲然。大漢國這種白癡還真的不少。前太尉橋玄死的時候家中沒錢辦喪事,是袁逢楊賜幾個老朋友出錢把他安葬的。前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吃住和士卒一樣,俸祿食邑也是捐助一盡。他在洛陽的住宅是先帝賞賜的,否則他一家人還不知道住哪。他在任職冀州牧期間,冀州的百姓做歌讚美他,天下皆知。前京兆尹蓋勳過去在西涼的時候變賣家財賑濟流民,結果自己變成了窮光蛋。太傅劉虞的德行在朝堂上下很有名,但伴隨着他這個美譽的卻是一輩子的窮困。過去李弘以爲他也收受賄賂,後來才知道劉虞是通過這種辦法弄錢,然後把這些錢捐助府庫,賑濟流民或者饋贈胡族部落。象橋玄、劉虞、蓋勳這樣一心爲民兩袖清風的官吏在大漢國還是有一定數量的,象皇甫嵩這樣和士卒同甘共苦的將軍也有不少。

李弘曾經在北疆諸府的議事上說,大司馬(劉虞)在幽州穿着布衣赤着雙腳親自下田種地,而我們這裡還有人抱怨說自己的俸祿少了,官服舊了。我就不懂了,你們學了一輩子的經學禮儀,難道都白學了?難道過去的聖人就是這樣教你們做人治國的?就是聖人們在經書裡告訴你們如何去盡情享受?如何去不勞而獲?如何去貪贓枉法?如何殺戮搶掠百姓?

有人罵李弘虛僞,有野心,做作。也有人罵李弘是個蠻子,除了殺人還是殺人。但在有些人看來,不管李弘衣食簡樸,居胡帳是出於何種目的,但最起碼能說明李弘目前有和北疆同甘共苦的意思,這總比他錦衣華服,修建豪宅,極盡奢淫之事要好上無數倍。

北疆官吏畢竟大多數人都是有良知的,都是忠誠於大漢國忠誠於天子的,李弘的一言一行無疑告訴他們,這個人是值得信任的,德行是值得讚揚的,威嚴是值得尊重的,這讓他們逐漸信任和接受了李弘,願意和他一起拱衛危難重重的北疆。爲了社稷和黎民,許多人幾年來一直在北疆兢兢業業、克盡職守,默默地奉獻着自己的微薄之力。沒有這些人,李弘和趙岐他們就是有三頭六臂,也無法捍衛北疆,維持和推動北疆艱難地向前走動。

李弘還是象往常一樣,態度謙恭平和,這讓熟悉他的許多屯田官吏也敢於暢所欲言

。在這次議事上,有人第一次提出了精簡邊軍的建議。

北疆目前有十二萬邊軍,在未來幾年裡還要再建四萬鐵騎,但朝廷在未來幾年裡很難翻身,不會有一個錢送給北疆。僅靠北疆自己的力量支撐這麼龐大的邊軍開支,根本不可能。

今年北疆有十億錢的財政缺口,但因爲朝廷把北疆十年的屯田用資全部調撥了,北疆可以用這筆錢臨時支撐一下。今年撐過去了,那明年呢?後年呢?邊軍軍資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北疆勢必要被它迅速拖垮。

屯田官吏從北疆屯田的角度考慮,不願意李弘把屯田用資挪用給邊軍使用,以至於讓北疆屯田功虧一簣,這一點李弘可以理解,但李弘不挪用屯田用資又能怎麼辦?

邊軍軍資問題是困擾北疆的一個最大難題。目前北疆軍資開支已經進行了大幅縮減,士卒軍餉減了三成,軍隊更換軍械的時間也延長了,重要關隘的修繕已經停止了,但就是這樣,十二萬大軍一年至少還需要八億錢的耗費。八億錢,失去了朝廷支持的李弘聽到這個數字之後唯有搖頭苦笑,束手無策。他現在深切地感受到爲什麼當年盧龍塞大戰的時候,盧龍塞只有兩千邊軍了。沒有錢支付軍餉,哪來的士卒?爲了多拿錢,軍官們又暗中削減士卒以吃空額,結果邊軍越來越少,越來越不堪一擊。

過去京畿的南北兩軍一般保持在五萬人,董卓主政後把它擴充到了十二萬人(北軍十萬,南軍兩萬)。董卓再有錢,他也無力長久支撐十二萬大軍的軍資,所以他和李弘一樣,馬上就要自身難保了。雖然朝廷已經允許北疆自主鑄錢,但這錢能隨便鑄嗎?錢多,糧食少,其他物資缺乏,物價就要飛漲,最後北疆還是要倒塌。另外,就算北疆想鑄錢,那也要有足夠的銅才行,但北疆目前銅產量非常低,鑄錢數額非常有限。

唯一的辦法就是象過去一樣,削減軍隊數量。這事李弘不是沒想過,但大漠剛剛平定,邊郡剛剛收復,而京畿危機至今沒有緩解跡象,兗青徐三州蟻賊又在鬧暴亂,沒有軍隊鎮制和拱衛北疆怎麼行?

李弘心事重重地回到驛館的時候,已經夜深了。

小雨、風雪陪着裂狂風還在閒聊。風雪最近情緒非常好,天天喜笑顏開的。她遠離大漠來到一個非常陌生的地方,除了李弘和小雨,周圍沒有一個親人,這讓她非常孤獨。大哥裂狂風的到來,給了她很大的安慰和快樂。

李弘回來後,一家人其樂融融地說笑了一會。裂狂風看看時候不早了,隨即起身告辭。

李弘陪着裂狂風走到院內。裂狂風問北疆是不是要打仗了,他知道這類國家大事自己不好隨意問詢,但他過幾天就要走了,這件事一直憋在心裡,實在不吐不快。

李弘笑着搖搖頭,“我已經對你說過了,對劉豹他們也說了,你們不要擔心,只要我在北疆,大漠就不會有事。”

“你不要騙我。”裂狂風狐疑地看着李弘說道,“你當真不從大漠抽調一兵一卒?”

李弘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小聲說道:“三年,我發誓三年內不從大漠抽調一兵一卒

。我不敢保證太長時間,但三年時間我還是敢保證的。”

裂狂風點頭笑道:“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現在匈奴人實力強大,劉豹和劉冥又跟着你打了很多仗,個個都是百戰悍將,如果他們趁着我們鮮卑人實力不濟的時候突然發動進攻,我們擋不住的。你們有七萬大軍駐守在陰山南北,匈奴人就是有這個心,也沒這個膽。三年,三年時間夠了,只要大漠不再象去年一樣發生大雪災,我們就可以勉強恢復元氣,自保有餘了。”

李弘笑道:“這次我請你們幾個來,就是想警告你們一下,不要以爲我大漢國內大亂,你們就有機可趁。我大漢決不會放棄大漠,七萬邊軍只是暫時的,將來我大漢穩定下來了,邊軍至少要擴充到十萬,而且至少有五萬鐵騎。去年大漠遭受了幾十年罕見的雪災,如果按照過去的情況,你們不但人畜凍死過半,開春還要南下打仗,但今年實際情況怎麼樣?我大漢成功賑濟了胡族諸部,救活了許多胡人,幫助你們安然度過了嚴冬,同時也讓你們免去了戰亂之苦。我大漢的實力豈是你們一個小小的部族可以抵擋?和我們做朋友,遠遠要比和我們做敵人好。這次,你們應該感受很深吧?”

裂狂風淡淡一笑,擔憂地問道:“目前大漢國形勢這麼糟糕,你有把握穩定局面嗎?”

“只要大漠不出事,我就有辦法。”

“大漠不出事?”裂狂風苦笑,“當初你如果把匈奴人留在陰山以南,大漠形勢就要比現在好許多。我們在落日原一戰後,實力銳減,緊接着又受了重災,尤其是北部和中部鮮卑,步履維艱,勉強度日。反觀匈奴人,他們受災較輕,因爲靠近邊郡,他們受到的賑濟又多又及時,所以實力不但沒有減損反而還略有提高。如今匈奴人在大漠上一支獨大,對誰都是個巨大的威脅。不信你問問射墨賜,鹿破風,問問狂風沙、樓麓,問問他們現在最擔心什麼?”

李弘笑而不語,對裂狂風的話似乎不以爲意。

裂狂風看看他,憂慮不安地說道:“如果今年大漠再來一次雪災,不論大小,大漠都要出事。你信不信?”

李弘心裡一顫,腦後頓時涼颼颼的。再來一次雪災,北疆不可能有充足的糧食用於賑濟大漠,那些受災部落沒有吃的,實力更加不堪一擊,而沒有受災或者實力猶存的部落,勢必要伺機攻擊。胡族之間世代的仇怨,加上胡人弱肉強食互相吞併的天性,打仗是必然的事。大漠上即使有一支足夠震懾胡族諸部的強悍大軍,也無法阻止胡族之間的爭鬥。大家族裡的兄弟姐妹都要常常吵架,更不要說這些仇深似海的胡族諸部了。沒有吃的要打,吃飽了也要打,廣袤的大漠要想安穩一段時間,還需要想更多的辦法制定更多的計策。

李弘和裂狂風並肩走在寂靜的小路上,沉默不語。

北疆怎樣才能生存下來。?

第二天,李弘應王柔之邀,和徐榮、張燕、李瑋、朱穆等人到王閥做客。

李弘到北疆後,從來沒有接受任何一家門閥世族的邀請,這是破天荒第一次。李弘這種舉動,無疑是想給河東門閥一個警告。在今天這種情況下,誰願意給北疆提供最大的幫助,誰就能在北疆得到更大的利益。早期幷州屯田的時候,河東門閥和長安徐陵、麴忠等人給了李弘巨大的援助,不過他們隨即就從北疆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但現在他們不滿足這份回報了,他們變得越來越貪婪,越來越肆無忌憚

。李弘打算利用晉中門閥來壓制和消除河東門閥帶給北疆的威脅,同時也想利用河東門閥來制約和減輕晉中門閥對北疆軍政的影響。

王家的豪宅位於晉陽城東。晉本之濱,佔地極廣。內有土山漸臺,洞門高廊,有周通臨望的臺閣亭榭,有凌跨水道的飛樑石磴,更有重重樓宇連屬彌望,非常氣派。間或還有幽池流水,奇花異草點綴其中,讓人感嘆其古樸肅穆之中不乏幾許靈秀清雅。尤其令李弘瞠目結舌的是,在一些飛檐翹角,柱壁雕鏤之上,都特意加以銅漆裝飾,遠遠看上去,黃澄澄的,異常奪目。

李弘心痛之餘,悄悄地問身邊的張燕道:“飛燕兄,你當初佔據晉陽的時候,怎麼沒把這屋子拆了?這可都是錢啊。”

張燕啼笑皆非,無奈地湊近李弘耳邊,竊竊低語道:“我們打下晉陽後,王柔和其他一些門閥早就跑到河東去了。他們把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搬走了,能拆的也都拆走了,連窗戶都沒有留下。除了空蕩蕩的屋子,連個鬼影都沒有。”

李弘可惜地搖搖頭,指着一扇雕刻着雲氣仙靈圖的精美窗戶,小聲感嘆道:“這個窗扇最少要值千錢。一戶普通農家種一年的地,還買不起一扇……”

張燕神情悲苦,仰天長嘆。

李瑋站在一處四層高的塔樓前徘徊良久。李弘走到他身旁,擡頭看看這座輝宏的建築,讚歎道:“此樓不但能登高望遠,還能禦敵於外。不知道做這樣一座塔樓,要花多少錢?”

“王大人這座宅院已經近百年了,經過了幾代人的修建,花費的錢財一定非常驚人。”李瑋笑道,“我看這已經不是一座豪宅,而是一座塢堡了。大將軍你看,這座塔樓,再加上這四周的高牆,角樓,四通八達的閣道,如果糧食軍械充足的話,守上幾個月不成問題。”

李弘驚訝地看着李瑋,低聲說道:“仲淵,如果我用拋石機,一天就能把它轟開。”

李瑋一愣,接着笑道:“大將軍,那玩意我們是有,但別人就沒有了。”

李弘笑笑,問道:“河東衛閥家你去過嗎?比這裡如何?”

“我去過,和這裡差不多。這些大門閥在大漢國都是極其富有的人,家家都有數百僮奴僕役,後房有數十妻妾,深堂之中,更有倡謳伎樂,極盡奢淫聲色之事。你再看看他們穿的衣服,人人褥繡羅執,狐白金縷,再看看我們,是不是很寒酸?”李瑋指指李弘身上的破舊皮甲,失聲笑道,“臨走時叫你不要穿這玩意,你不聽。你看看,王家奴僕穿的衣服都比你這身衣服值錢。”

李弘面孔微紅,不好意思地說道:“下次不來了,還是待在軍營裡踏實,而且……”他四下看看,壓低嗓門說道,“到了這地方,我就渾身不自在。寒酸是不假,我窮啊,丟臉就丟臉,無所謂。但我想搶,你說我是不是天生做馬匪的命?”

李瑋愣了一下,摸摸下巴,撇了一眼塔樓,然後搖搖頭,冷笑道,“搶……,不徹底,最好一把火燒了

。”

李弘鄭重地點點頭,“拆了吧,燒了可惜。”

王家是北方門閥,祖上又是武將,家中子弟多是文武雙修。每逢秋獵的時候,王家子弟在晉陽一帶最出風頭。王家的健馬和獵狗在北疆首屈一指。李弘對王家的馬不感興趣,這些馬和自己過去的坐騎黑豹,還有風雪的坐騎飛雪都無法相提並論,他對王家的獵狗很感興趣。本來他想開口要一隻,但看到王柔得意洋洋,一副我家的狗天下最好的樣子,他心裡有氣,不要了。

中午的筵席上,李弘算是開了眼界了,他根本想象不出貧窮的北疆竟然還有這樣奢華的人家。李弘記得他在洛陽過新年的時候,先帝大宴衆臣,那一次算是最豪華的了,然後就是這次。案几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食具酒具,有漆制的,銀製的,還有玉製的。奴稗們川流不息地上菜奉酒,有的菜李弘也不知道什麼名字,有的甚至還沒來得及嘗就端走了。大堂上女樂絲竹之聲悅耳動聽,婀娜多姿的舞女更是讓衆人眼花繚亂。

李弘喝了兩口酒就吃不下去了。不是不想吃,而是沒有心情吃。

他小聲問李瑋,這女樂不是隻有皇室和軍隊纔有嗎?怎麼這些門閥也敢違律私享女樂。李瑋一口酒差點噴了出來,“大將軍,律法歸律法,奢淫歸奢淫,這是兩回事。財富的力量早已擊碎了禮法,只要擁有巨大的財富,無論是王公貴戚還是商賈富豪,無論生話怎樣享受奢僭,都不是罪責。早在孝文皇帝,孝武皇帝時候,奢淫之風就已經蔓延無度了。大將軍從鮮卑逃回大漢後,一直在戰場廝殺,從來沒有接觸過這種事,不知道也很正常,但大將軍下次千萬不要再問了,以免惹人恥笑。”

李弘一聽氣更大了。我爲了北疆屯田,懇請天子開放鹽鐵經營,利國利民的事,結果被朝中大臣們指責爲違律,死活不同意,還鼓動太學諸生鬧事。他們自己呢?公認違律幾百年都沒事。只要有權有錢,什麼違律,禮法,都是狗屁不值,一句笑料而已。

“什麼世道……”面難案几上堆得滿滿的山珍美味,圍在身邊的漂亮侍婢,大堂上載歌載舞的女樂,李弘暈頭暈腦的,有點怒不可遏了,“外面人成羣成羣的餓死,甚至易妻易子而食,數百萬人,上千萬人造反了,這裡卻在花天酒地……”

李瑋看到李弘臉色越來越難看,知道他失態了,急忙勸道:“大將軍,你再堅持一會,千萬不要發怒。酒宴一散,我們立即離開。”

李弘艱難地吞下一口口水,臉上的肌肉猛烈地抽搐了幾下,眼裡驀然露出一絲凌厲的殺氣。

李瑋嚇了一跳,再勸道:“大將軍,王大人聯合晉中門閥在一月之內把糧價打了下來,由此可見門閥對北疆的重要。有些事,不是殺就能解決一切的。殺了一個門閥,最多能救活十幾萬流民,但明年怎麼辦?我們今年把門閥殺光了,但明年我們殺誰去救流民?”

“門閥家裡的肉吃不掉,壞了後就扔了,門閥家裡的酒喝不掉,壞了後也扔了,但這些肉這些酒其實救不了多少人。我們要想救助天下,就需要年年有肉有酒,要讓數百萬數千萬人年年都能吃飽喝足。”

李弘長長地吁了一口怒氣,然後恨恨地說道:“我再也不進門閥家的大門。”

關於漢代經學與治國的一點看法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五節ttyang書友對長安兵變的分析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十節(下)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四節穆斯塔法正說董卓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七節羅蘭死亡騎士書友的一些書評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八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六節(下)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上)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八節(上)三國人物介紹吳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二節第25章 血染于闐河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九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五節-第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七節(上)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九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四節-第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二節簡明大漢軍制軍階一覽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九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三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一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八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六節地理環境因素與漢末三國曆史進程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上)第19章 飛騎入赤谷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八節-第二十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節
關於漢代經學與治國的一點看法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五節ttyang書友對長安兵變的分析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十節(下)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四節穆斯塔法正說董卓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七節羅蘭死亡騎士書友的一些書評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八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六節(下)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上)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八節(上)三國人物介紹吳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二節第25章 血染于闐河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九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五節-第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七節(上)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九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四節-第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二節簡明大漢軍制軍階一覽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九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三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一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八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六節地理環境因素與漢末三國曆史進程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上)第19章 飛騎入赤谷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八節-第二十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