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二節

九月初六,揚州九江郡,壽春(今壽縣)。

曹丕接到曹操的命令後,一邊集結軍隊,一邊等待夏侯淵從歷陽率軍來會。九月初五,曹丕接到滿寵的求援後,命令前鋒軍從下蔡(今鳳台)方向渡河,準備北上。九月初六,當塗守軍急告曹丕,北疆鐵騎出現在淮河北岸,渦口、義成(今懷遠)失守,請求支援。

曹丕大驚失色,命令已經渡河的軍隊急速撤回。

初六黃昏,北疆鐵騎殺到了下蔡。

曹丕和夏侯淵駐馬河堤,望着河對岸往來飛馳的北疆鐵騎和迎風招展的戰旗,皺眉不展,憂心如焚。

誰能想到北疆鐵騎這麼快就殺到了淮河,其速度之快令人匪夷所思。他們一度認爲這是北疆軍的小股鐵騎,是深入徐州後方擾亂人心的,但當塗守軍很堅決地告訴他們,從渦口和義成逃回來的士卒不但看到了成千上萬的風雲鐵騎,而且還看到了長安天子的天子戰旗,這絕對是北疆軍的主力。

“不知道彭城現在怎麼樣了?”曹丕哭喪着臉說道,“怎麼會這樣?北疆哪來的這麼多軍隊?難道李弘帶着北疆鐵騎南下了?”

夏侯淵低聲嘆了口氣,“江東可有消息傳來?”

“張?剛剛過江,估計吳王還要幾天才能派人送來消息。”

“即刻派人渡江趕到江東,請孫權火速支援。”夏侯淵揮動了一下馬鞭,急聲說道,“李弘要率軍渡淮了,一旦九江全境丟失,天下就是李弘的了,快,快……”

九月初十,彭城。

張燕揹着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傅幹、王凌、蔣濟等人圍在案几四周,小聲議論着軍情。

到今天爲之,南下各部大軍全部到達指定位置。

衛峻領烏拉鐵騎殺到泗口,奪取了泗口和淮浦。淮陰位於淮河南岸,其守軍果斷燒燬了浮橋,北疆軍因此未能佔據淮陰城。

天子率軍殺到渦口、下蔡一線,及時擋住了九江軍北上之路。趙雲聞訊,隨即改變了攻擊方向,轉而奔殺安風津、陽泉一線。周瑜反應極快,搶在趙雲前面撤到了淮河南岸,北疆軍追殺周瑜的想法未能實現。

高順的大軍和匈奴鐵騎包圍了彭城,雷重、魏續、關羽的大軍包圍了下邳,管亥的大軍包圍了郯城,而呂布已經率軍南下淮河和天子會合,陳兵於下蔡和義成一線,隨時準備攻擊北上叛軍。

如今五萬五千鐵騎位於淮河一線阻擊叛軍,四萬步騎大軍把曹操包圍在彭城,五萬步卒大軍包圍了下邳,管亥的兩萬青州軍正在攻打郯城,漢軍在十天之內順利完成了預定攻擊目標,取得了對徐州戰場上的絕對控制。

現在漢軍所面臨的問題是,要儘快攻佔彭城、下邳和郯城,以便讓步卒大軍全部推進到淮河一線,讓鐵騎大軍搶在下雪之前返回北疆。

“我們在方與、蕭城、鄲城和向城四地總共圍殲了多少人?”張燕停下腳步,擡頭望向傅幹,“還沒有具體數目嗎?”

“各部打完仗之後帶着俘虜就上路了,因爲時間太緊,所以……”傅幹無奈地笑笑,“不過,我和郭嘉見了一面,他說了一下徐州各路軍隊的大概人數。如果他沒有騙我們,那麼四戰打下來,我們大約殲滅了徐州軍四萬人左右。另外九江郡的曹丕、夏侯淵手上大概還有兩萬人,如此算下來,彭城、下邳和郯城三地最多隻有一兩萬人馬。按照郭嘉的估計,彭城的守軍至少有一萬人,郯城的曹仁手上大概有五千人,而下邳城的守軍人數應該在五千人左右。”

“先打下邳?”張燕緊皺眉頭,自言自語地低聲說道。

“我也覺得應該先打下邳,再打郯城,然後集中所有的兵力打彭城。”傅幹說道,“我們的速度非常快,曹操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他肯定就在彭城。彭城最難打,還是放在後面打爲好。”

張燕想了一下,手指蔣濟說道:“書告雷重、魏續、關羽三位將軍,立即攻城,不惜一切代價,先行拿下下邳。”

九月十二,漢軍開始攻打下邳,連續攻擊七天後,關羽親自帶着先登營將士殺上城牆,率先攻克西城門。九月二十,漢軍攻佔下邳。

兩天後,雷重率軍北上彭城。關羽率軍直殺郯城。魏續留守下邳。

九月二十六,關羽和管亥同時發起攻擊,一天之內,漢軍三次登上城樓,徐州軍傷亡慘重。關羽看到敵軍士氣低迷,指揮大軍連夜攻擊。當天深夜,關羽身先士卒,帶着親衛屯攻克城門,大軍隨即殺進城內。曹仁投降。

九月二十八,關羽、管亥等人率軍急赴彭城戰場。

十月初三,張燕指揮八萬大軍攻打彭城。彭城守軍頑強抵抗。

十月上,長安。

大司馬徐榮、丞相李瑋、尚書令田疇等人接到了司馬懿的捷報。

馬超的援軍進入隴南戰場後,司馬懿隨即指揮大軍發起反攻,張飛、張任抵擋不住,撤回陽平關。司馬懿隨後追擊,以重兵攻打走馬嶺。駐守走馬嶺的張任敗逃陽平關,丟失了扼守關隘的高地。司馬懿命令馬超屯兵金牛山,阻擊巴蜀方向的援軍,命令龐義屯兵走馬嶺,以弩炮和石炮居高臨下轟擊陽平關,自己和魏延親率精銳,強攻關隘。

長安提供給隴南戰場的糧草軍械並不多,司馬懿爲此連番向朝廷告急,懇請朝廷調撥糧草。

徐榮和李瑋、田疇商量後,書告司馬懿,請他暫時休戰,不要打了。以司馬懿目前的兵力,在冬天來臨之前攻克陽平關的可能微乎其微。所以徐榮在書中告訴司馬懿,餘氐根和樑百武的軍隊已經攻克房陵、上庸、西城三地,順利擊破了漢中東翼的防線,等到明年春天,朝廷將視形勢發展,適當增兵於餘氐根,讓他和你東西夾擊,共取漢中。當前朝廷的重點是竭盡全力支撐南陽和徐州兩個戰場,這兩個戰場一個都敗不起,朝廷沒有選擇,只能暫時放棄隴南戰場。

目前徐州戰場的形勢並不好。從各種渠道得到的消息證實,孫權、周瑜、曹丕已經在淮河南岸集結了大約十萬大軍,雖然短期內他們還沒有北上攻擊的跡象,但漢軍如果遲遲不能攻克彭城,他們肯定會在冬天渡河北上。

彭城不能攻克,鐵騎大軍就不能及時返回北疆,而胡族各部因爲冬天來臨馬上就要停止向前線大軍供應牲畜和草料。這樣一來,朝廷的財賦就難以支撐,北疆的安全也成了問題。

張燕在給朝廷的書信中也表示了同樣的擔心。由於曹操和徐州主要文武大吏及其家眷都在彭城,彭城的防守非常頑強。大軍要想搶在十一月之前攻佔彭城,難度很大。另外,鐵騎一旦返回北疆,漢軍需要足夠的兵力駐防淮河一線,如果在彭城強行攻擊時損失太大,將來漢軍未必能擋住叛軍的猛烈反撲。

大司馬徐榮斷然決定,徐州戰場暫時休戰,命令南陽戰場上的大軍發動攻擊,拿下宛城,然後迅速抽調部分兵力增援徐州戰場。

大司馬徐榮書告玉石,十月底之前,務必攻克宛城,佔據南陽。

十月上,南陽。

荊州劉表權衡再三,還是決定出兵北上牽制南陽戰場上的北疆軍,從而給徐州的曹操贏得反攻的機會。如果南陽戰場上的北疆軍增援徐州,曹操就徹底完了。曹操完了,襄陽也就危在旦夕了。

然而,荊州軍非常害怕北疆鐵騎,尤其徐州曹操在北疆鐵騎的攻擊下,毫無還手之力,一敗塗地,更讓荊州將士們心驚膽戰,唯恐自己像徐州軍一樣被北疆鐵騎一口吃了。劉琦帶着軍隊渡過漢水後,穆斯塔法和祭鋒的鐵騎連番攻擊,荊州軍寸步難行,根本不敢離開襄陽太遠。

此刻宛城的形勢岌岌可危。

宛城被北疆軍圍了十一個月,由於城內守軍數量太多,被圍困的時間又遠遠超過了原先預計的時間,城內糧食非常緊張。雖然到目前爲止,將士們還能一天吃上一頓飯,但城內的百姓卻早已斷炊,很多人陸續餓死。北疆軍當初攻打涅陽的時候,故意讓馬良帶着軍隊逃進宛城,就是想增加宛城糧食的消耗,他們的目的達到了。

南陽戰場上的叛軍太多,四五萬人集中在宛城,無論北疆軍有多少犀利的攻城器械,也無法輕鬆拿下城池。圍而不攻,其實也是北疆軍的無奈之舉。

十一個月的漫長時間,讓城內守軍漸漸喪失了信心,喪失了士氣。尤其宛城百姓開始大批大批死亡後,軍心徹底亂了。軍心亂了,將士們惶惶不可終日,大家也就逐漸疏於對北疆軍的防範,而北疆軍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把地道慢慢挖到了城牆下。

十月中,玉石、顏良指揮十三萬大軍向宛城發起了攻擊。

三千多臺石炮,一萬多臺弩炮,各種巨型臨車、憤?、修櫓同時上陣,北疆軍的攻擊如同狂風暴雨一般,把守城士卒打得叫苦不迭。

七天後,北疆軍挖掘的地道發揮了作用,一段整整百步長的城牆倒塌了。宛城的城牆主體是夯土而成,它的堅硬程度和洛陽的石砌城牆無法相提並論,再加上北疆軍數十臺重型石炮連續五天的轟擊,這段城牆就象蓬鬆的沙土一般四分五裂了。

北疆軍悍卒像潮水一般殺了進去,驚天動地的殺聲震撼了天地。

荊州軍將士肝膽俱裂,紛紛投降。蒯良、文聘、徐庶、馬良等荊州大將全部被擒。

十月二十二,車騎將軍玉石、右衛將軍顏良走進了宛城。

十月二十三,玉石向長安和天子行臺報捷。

十月二十四,顏良率五萬大軍日夜兼程趕往徐州戰場。

十月下,天子帶着虎賁羽林營趕到彭城,射書城內,勸說曹操投降。曹操不予理睬。

十月二十五,天子得到南陽大捷的消息,高興萬分,立即下令遍告大軍將士。一時間,戰鼓如雷,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響徹了彭城上下。

天子請來曹仁、曹洪、夏侯敦、曹純,把南陽大捷的事說了一下。“你們四個人商量一下,派個人進城,督勸曹操即刻投降。”

曹仁帶着天子的聖旨進了彭城,當他看到曹操時,他驚呆了。曹操因爲頭風病發作,已經陷入了深度昏迷之中,即使偶爾清醒一下,也是神智錯亂,胡言亂語。

“怎麼會這樣?”曹仁跪倒在曹操身邊,抱頭痛哭。

“他絕望了,徹底絕望了……”荀?慘然長嘆,“十八年了,整整打了十八年的仗,最後卻功敗垂成,這種痛苦誰能承受?”

十一月初一,曹操病逝。

十一月初二,曹仁率徐州文武大吏投降。

十一月初五,天子統率八萬大軍南下淮河。

十一月初八,顏良統率大軍到達徐州。

十一月初十,左衛將軍呂布統率風雲鐵騎、度遼鐵騎、烏拉鐵騎、匈奴鐵騎急速撤離徐州,返回北疆。同日,鎮西將軍姜舞統率西涼鐵騎返回西疆。

十一月十二,顏良、鄭寶帶着前鋒軍趕到下蔡會合天子。

“虎頭將軍,你看我們什麼時候渡河?”小天子駐馬河堤,鞭指對岸,洋洋得意地問道。

“以臣之見,還是先休整一段時間。”顏良笑道,“關羽將軍已經從泗口方向渡河殺進廣陵,如果他能在十一月底之前攻佔廣陵城,我們就可以兩路夾擊九江郡。如此一來,陛下很快就可以飲馬長江了。”

“不,馬上渡河……”小天子用力揮動馬鞭,縱聲狂吼,“朕劍鋒所指,誰人可擋?”

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六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七節書友閒聊文人和武人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二作者錢穆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關於漢代經學與治國的一點看法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二節轉貼東漢和帝后鹽鐵不再官府專賣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六節東漢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騎兵和漢朝步兵介紹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上)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節-第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五節-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下)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上)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上)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五節-第二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二節
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六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七節書友閒聊文人和武人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二作者錢穆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關於漢代經學與治國的一點看法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二節轉貼東漢和帝后鹽鐵不再官府專賣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六節東漢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騎兵和漢朝步兵介紹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上)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節-第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五節-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下)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上)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上)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五節-第二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