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棋子棄子

霍光一開始到河內郡平亂,不過是爲了躲避告緡令風波。而將河內打造爲自己勢力的根基,這其實是最近霍光纔想到的。不過想到這些後,霍光再次想起了出此計策的王懷古,霍光不知道王懷古在出這個計策時,有沒有想到借平亂之際可以建立一個穩固的根基,如果連這一步都想到的話,那麼王懷古就太厲害了。如今霍光已經有些後悔當時讓王懷古離開了,如果能將此人留在身邊,那等於自己身邊有了一個諸葛亮。

當然這些想法霍光也只能想想就作罷,先不說王懷古現在在何處,就算此人就在身邊他願不願意幫霍光也難說。霍光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凡是都講究實際行動,和注重眼前,所以當務之急還如如何來經營河內。

而經營河內郡,就要在剷除亂匪的過程中來完成,所以重點就成了如何控制剿滅亂匪的進度。而這也是霍光剛纔提出的問題。

“此事確實有些難辦,如果平亂過早,君上很快就會返回長安,而這就有悖於君上的初衷。可如果拖得太久,陛下定然不會高興,這也就得不償失了。”杜延年思量着說道,養匪自重這四個字說起來簡單,可要辦好卻非常的難。

“所以我才找你們二人來商議一下。而且那白政也有些能耐,最好能想個萬全之策。”霍光說道。

“君上,屬下倒是想到一個辦法,不過真如此做的話恐怕有傷天和!”東方朔想了一下說道,不過他看樣子他也很糾結這個辦法究竟該不該用。

“什麼辦法?先說來聽聽。”霍光道。

“屬下已經查過了,河內郡各縣的糧食儲備其實並不多。如果我軍圍困修武,不出一個月城中糧草必然告罄,到時候白政一夥就只有出城一戰,接下來要怎麼個勝法就全憑君上做主了!”東方朔小聲的說道。

霍光聞言微微點了點頭,他知道東方朔這個辦法之所以說有傷天和,就是因爲一旦修武城中無糧,亂匪肯定會搶奪城中平民的糧食,到時候城中幾千平民很可能被活活餓死。不過霍光還是說道:“這倒是個不錯的辦法,只是難爲了修武城中的普通民衆。”

“其實一旦白政搶奪了修武百姓的糧食,這反而是一件好事。所謂普通民衆都是指一般情況下,如今這些亂匪不久前不也都是普通平民嗎?”東方朔繼續說道,此話一出霍光和杜延年都紛紛點頭。

正如東方朔所言,一旦白政搶奪了修武縣平民的糧食,那麼修武縣內部就會首先亂起來,原本的平民在沒有了糧食的保障下,都會變成亂民,而這些人首先仇恨的對象肯定是搶奪了自己糧食的白政一夥。

“好,就這麼辦。隨後我便下令髙不識和朱武帶兵前去圍困修武。”霍光當即拍板,同意了這個方案,不過這次霍光沒有打算親自去,而是隻將此事交給髙不識和朱武去辦。

當霍光在河內郡規劃着他的大計時,長安城已經是一片風聲鶴唳。漢武帝去了甘泉宮,而這個時候丞相莊青翟大將軍衛青等人又出奇的低調,幾乎不在公開場合露面。因爲告緡令的關係,如今的長安幾乎成了廷尉楊可一家獨大。

在楊可的壓迫下,最難受的自然是內史義縱和大農令桑弘羊。楊可在內史各縣都派遣告緡使,一開始這些告緡使還各司其職,可漸漸地這些人日益驕橫,隱隱開始以告緡爲由干涉各縣政務了。而桑弘羊管理的大農令衙門,因爲告緡令的關係許多政策都無法開展,現在已經有些感覺形同虛設了。

“放肆……這些什麼狗屁告緡使膽子也太大了。來人,馬上調集內史府兵丁,本官要將這些人統統抓起來!”義縱在內史府怒不可遏的吼道,就在剛纔有人來報,說楊可派出的告緡使竟然將長安城中許多商鋪都給查封了。

“大人且慢,就算要抓這些人,也應該有個由頭,畢竟他們都是有官職在身的!”內史丞連忙在義縱身後說道。這些日子義縱憋得氣都在這一刻爆發了,內史丞知道勸是勸不住義縱的,只能想辦法儘量避免麻煩,憑心而論他自然是不希望義縱因爲一時氣憤而抓了告緡使。

“還要什麼由頭,這些人就是擾亂民心,阻礙民生,先抓起來再說。”義縱不假思索的說道,在他看來這已經是最好的由頭了,而事實上告緡使的行爲確實造成了這也的後果。

很快義縱便帶着幾百兵丁,出了內史府。而義縱逮捕部分告緡使這個消息很快便傳遍了長安,自然也落入了楊可和桑弘羊耳中。

聽到這個消息,這二人的反應是截然相反。楊可是一聲冷笑,表現的一點都不激動,只是陰聲說道:“呵呵,好你個義縱,本廷尉不爲難你,你倒是沒事找事,這次恐怕沒人能救你了!”

楊可心中冷笑,卻沒有着手去救自己的手下。而是收拾片刻之後直接騎上快馬向甘泉宮而去了。

“糊塗啊……義縱真是糊塗,如此一來誰能救他!唉,難道我只能去求助於他?罷了罷了,先姑且一試吧!”桑弘羊聽聞義縱抓捕了部分告緡使,頓時氣得直跺腳,而他遺憾之後很快便做了一個決定,隨後一個信使帶着桑弘羊的書信就離開了長安,而這個信使去的方向竟然是如今正值戰亂的河內郡。

桑弘羊的信使還沒有達到河內,楊可已經親自到了甘泉宮。如今他可謂漢武帝身前的紅人,很輕易的就見到了漢武帝。而楊可一見漢武帝,就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將義縱阻撓告緡令添油加醋的說了一番。

楊可才一說完,漢武帝就勃然大怒。先有楊可告緡取得天下之財充盈國庫,這讓漢武帝非常高興,而義縱這時候卻因爲遲道未休整而讓漢武帝心生芥蒂。這一下更是讓漢武帝感覺到義縱公然反對自己,原本漢武帝看重的幹吏,這時候卻成了厭惡的對象。

“蘇文,傳朕旨意立刻逮捕義縱,並讓讓廷尉正杜式嚴加審理。內史之職暫由廷尉楊可代理。”漢武帝當即就下了旨意,義縱是徹底的下臺了,而楊可則成了真正的贏家。

幾天之後,廷尉正杜式就瞭解了義縱的案子,昔日位高權重的右內史,如今已成階下之囚,而杜式本就是楊可的下屬,這次給義縱定的罪名可是一點都不小。破壞執行詔令之罪,這就是公然與皇帝爲敵的罪名,其罪當誅。而漢武帝這一次異常爽快的批准了義縱的罪行,與以往袒護義縱的情形完全不同。

廷尉府的牢房之中,義縱一身囚服面對着牆壁。當他知道自己的結局時,沒有表現的如何激動,只是看得出眼中神色黯然,彷彿瞬間心灰意冷了一般。只聽義縱喃喃自語的說道:“終究只是一枚棋子,也到了棄之無用的時候了。今生爲人問心無愧,死有何懼?”

義縱說完這些話,就忽然站起身來,而後猛地對着牆面一衝,下一刻義縱的腦袋就撞擊在堅硬的石塊牆面上,瞬間鮮血橫流,不過片刻就斷了氣。

最終義縱沒有走上刑場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種死法在西漢時期倒也流行,許多獲罪的重臣爲了給自己留下最後一點體面,都是在獄中自殺的。以前的李蔡是這樣,現在的義縱是這樣,以後的張湯也是這樣。

義縱的死並沒有引起什麼軒然大波,不過在長安一處普通的府邸中,一個二十七八的青年正鋪開一卷竹簡,在上面用刀筆刻畫着。此刻他刻的這枚竹簡上,赫然就有義縱的名字。此人就是當今太史令司馬談之子司馬遷。

在司馬遷手上有很多這樣的竹簡,每一片竹簡都記載了當朝一位重臣,那些已經死去的司馬遷就將竹簡記錄完整,而後保存起來,今日義縱已死,司馬遷便將屬於義縱的竹簡補充完整。

當司馬遷寫完義縱的死因後,他停下刀筆露出一副深思的神情,又過了許久,司馬遷重新拿起刀筆,又在義縱竹簡的末尾多刻了幾個字。

“雖慘酷,斯稱其位”最後七個字落下,司馬遷吹了一口氣,將竹簡上的粉末吹散,而後小心翼翼的將竹簡收入到一個木箱之中。

類似於司馬遷這裡的一幕,此刻在甘泉宮竟然也上演着。不過在甘泉宮的不是竹簡,而是一副寬大的布帛。這塊布帛就是原本掛在未央宮靜室之中,只有漢武帝能看到的那塊。每次漢武帝離開未央宮,不管是去上林苑,還是來甘泉宮,這塊布帛他都會帶在身邊。

而當義縱自殺於廷尉監獄的消息傳到甘泉宮時,漢武帝再次拿出了這塊布帛,在義縱的名字上畫了一個圈。

做完這個動作,漢武帝並沒有立刻收起這塊布帛,而是將目光移向了其他地方,最後目光落在的地方,正好是霍光的名字。

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二四八章 兵出玉門劍指烏孫第一章 平陽古城第三一二章 墨家機關驚天下第四十四章 無奈的選擇第一五九章 京兆尹第二九一章 帝國之危第一三零章 詭異的情況第一六三章 君敢往否?第一九一章 霍光殺劫第七十五章 老奸巨猾第九十八章 坐而論道第一七一章 有女霍棠第二九八章 霍光千騎入長安第六十八章 縣衙班底第二六五章 劉據與江充第九十章 意外發現第一二五章 卓文君進府第二五八章 英雄遲暮第五十六章 兄弟交心第三一零章 天機院第一一九章 高人破局第六十九章 縣衙諸吏第一九六章 不同尋常的殊榮第一四二章 天下告緡第九十四章 謠言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七十一章 非正式的背後第八十二章 顯夫人第二十八章 太廟封賞第三零五章 霍光的戰略第一九五章 衆矢之的第二四零 此生已負佳人意第六十五章 公主的心思第一零九章 自立門戶第八十八章 突變第二十二章 匈奴敗走第十章 戰爭前的陰雲第二七三章 帝與後第三十章 有客來訪第三十四章 初遇桑弘羊第七十二章(下) 欺騙天下人第一零二章 桑弘羊得勢第二九五章 局勢逆轉第二五零章 故人相逢第二零五章 太學乾班第一九五章 衆矢之的第一二九章 生活用品第二六七章 初戰安息鐵甲騎兵第一六三章 君敢往否?第一八一章 蒼梧王第二零八章 我對殺人更感興趣第一四七章 大陰謀大計劃第二一四章 悄然改變的時代第一七七章 廷議第一五四章 將星隕落第二六六章 白政退守鬱成第二一一章 戰爭推演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二五九章 帝國雙壁時代終結第三零五章 霍光的戰略第三二五章 突如其來的先帝遺詔第一四七章 大陰謀大計劃第一八八章 倔強少女趙陰華第一五三章 最後的交代第一五二章 不準死第一五二章 不準死第二零七章 說出你的夢想第二九七章 匈奴謀者何師道第一六八章 與君同遊第二零九章 罪臣之女第二十九章 帝都長安第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二十六章 京畿酷吏第二三六章 陽謀之祖董仲舒第十五章 假傳軍令第三十二章 狗血劇情第一零一章 李蔡末路第一一三章 佳人入懷第一二三章 殺神風範第十九章 狼居胥山第二二一章 羌人叩關第一三九章 階段性勝利第一四四章 養匪自重第六十五章 公主的心思第二五五章 奏請封君之權第三百章 罪己詔與諡號第一七七章 廷議第一一五章 遠慮近憂第二十七章 伏筆第一二零章 河內白政第三十六章 隱居茂陵第一百章 上書獻紙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第十一章 寇可往,我復亦往!第二五五章 奏請封君之權第六十四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章 有客來訪第二八五章 兵圍安陽侯府
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二四八章 兵出玉門劍指烏孫第一章 平陽古城第三一二章 墨家機關驚天下第四十四章 無奈的選擇第一五九章 京兆尹第二九一章 帝國之危第一三零章 詭異的情況第一六三章 君敢往否?第一九一章 霍光殺劫第七十五章 老奸巨猾第九十八章 坐而論道第一七一章 有女霍棠第二九八章 霍光千騎入長安第六十八章 縣衙班底第二六五章 劉據與江充第九十章 意外發現第一二五章 卓文君進府第二五八章 英雄遲暮第五十六章 兄弟交心第三一零章 天機院第一一九章 高人破局第六十九章 縣衙諸吏第一九六章 不同尋常的殊榮第一四二章 天下告緡第九十四章 謠言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七十一章 非正式的背後第八十二章 顯夫人第二十八章 太廟封賞第三零五章 霍光的戰略第一九五章 衆矢之的第二四零 此生已負佳人意第六十五章 公主的心思第一零九章 自立門戶第八十八章 突變第二十二章 匈奴敗走第十章 戰爭前的陰雲第二七三章 帝與後第三十章 有客來訪第三十四章 初遇桑弘羊第七十二章(下) 欺騙天下人第一零二章 桑弘羊得勢第二九五章 局勢逆轉第二五零章 故人相逢第二零五章 太學乾班第一九五章 衆矢之的第一二九章 生活用品第二六七章 初戰安息鐵甲騎兵第一六三章 君敢往否?第一八一章 蒼梧王第二零八章 我對殺人更感興趣第一四七章 大陰謀大計劃第二一四章 悄然改變的時代第一七七章 廷議第一五四章 將星隕落第二六六章 白政退守鬱成第二一一章 戰爭推演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二五九章 帝國雙壁時代終結第三零五章 霍光的戰略第三二五章 突如其來的先帝遺詔第一四七章 大陰謀大計劃第一八八章 倔強少女趙陰華第一五三章 最後的交代第一五二章 不準死第一五二章 不準死第二零七章 說出你的夢想第二九七章 匈奴謀者何師道第一六八章 與君同遊第二零九章 罪臣之女第二十九章 帝都長安第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二十六章 京畿酷吏第二三六章 陽謀之祖董仲舒第十五章 假傳軍令第三十二章 狗血劇情第一零一章 李蔡末路第一一三章 佳人入懷第一二三章 殺神風範第十九章 狼居胥山第二二一章 羌人叩關第一三九章 階段性勝利第一四四章 養匪自重第六十五章 公主的心思第二五五章 奏請封君之權第三百章 罪己詔與諡號第一七七章 廷議第一一五章 遠慮近憂第二十七章 伏筆第一二零章 河內白政第三十六章 隱居茂陵第一百章 上書獻紙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第十一章 寇可往,我復亦往!第二五五章 奏請封君之權第六十四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章 有客來訪第二八五章 兵圍安陽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