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意外發現

東方朔朝會居末席,這自然也說明他地位最低,話語權最低。原本東方朔也能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所以以往的時候他從不發言,這也使得滿朝文武和漢武帝都差不多忘了朝會上還有他這麼個人。

這個時候東方朔突然出頭,自然從新回到了衆人的視線中,不過大多數人還是隻當他又要做一會諧臣,說些無關痛癢不過只取悅漢武帝的話。而霍去病心中更是嘆了口氣,他與東方朔之間的矛盾是滿朝皆知的,因爲當日他當衆嘲諷東方朔,而後東方朔作《答驃騎難》已經廣爲人知了,霍去病心想此刻東方朔出來自然是落井下石的。

整個朝堂之人,可能只有漢武帝一個人現在看向東方朔的神情不同了,也沒人知道當東方朔出來的時候,漢武帝心中說了一句:“呵,這東方朔這次到機靈,沒有讓朕失望!”

“太中大夫有什麼看法?說來聽聽。”漢武帝平靜的說道,朝堂之上不管是對誰,漢武帝都是以官職相稱,以示對朝臣的尊重。

東方朔不急不忙的走出席位,站立到大殿中央。老實說東方朔還是第一次在朝會上成爲衆人眼中的焦點,這一刻他也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氣,當然這種感覺也讓他很享受。

而後東方朔才一字一句的說道:“陛下,宜冠侯爲匈奴歸義,後憑軍功封列侯。如今依律當斬,這是律法威嚴不容褻瀆,不過臣以爲不妨用另一種方式處理,更爲妥當!”

東方朔先還是一番義正言辭的說詞,不過最後突然話鋒一轉,這一下不僅讓霍去病爲之一愣,滿朝文武更是莫名其妙的看着他。

“哦?朕到想聽聽太中大夫有什麼更好的處理方式?”漢武帝依舊以平靜的語氣說道。不過這話落在東方朔的耳中,心中是長長的出了口氣,也證實了自己的觀察和猜測。

其實一開始東方朔就站在霍光甚至是衛霍外戚的角度在思考如何破局,整個朝堂局勢一開始那是直指高不識,似乎他非死不可的樣子。不過直到漢武帝最後問霍去病,高不識是你的部下,你有什麼看法的時候,東方朔察覺到漢武帝或許並不是真要殺高不識,當然此時東方朔也只是不確定的猜測。

而後霍去病主動請罪,又說全憑漢武帝裁決。這個時候漢武帝用的是一句反問,雖然讓人感覺起來就是漢武帝殺高不識的信號,可東方朔偏偏從這裡確定了自己的先前的猜測。因爲東方朔常侍漢武帝左右,對漢武帝還算比較瞭解,尤其是漢武帝說話和思維的方式。在東方朔的認識裡,如果漢武帝是真要開始打壓衛霍,那麼霍去病主動請罪的時候,漢武帝即便不會真責罰霍去病,也會順勢說幾句戒勉霍去病的話,可對於霍去病的請罪,漢武帝隻字未提。

最後一點,以漢武帝的獨斷專行,他的決斷那就是斬釘截鐵的旨意,更加不會用這種反問的語句。就是這幾點讓東方朔看到了漢武帝內心的真實想法。

當然如果是以前,就算東方朔也不會貿然爲高不識出頭,不過昨夜之後那就不一樣了。說起來這個時候由東方朔出來也是恰到好處,因爲三公一系的官員都是要依律處死高不識的,不可能有人來爲他說話,而霍去病一系的這個時候也不適合出頭,反倒是東方朔現在還沒人知道他與霍光的關係,而且就算有人知道那也不會將他聯繫到衛霍一系,因爲自從他與霍去病產生矛盾起,就讓人覺得東方朔不可能站在衛霍外戚一方。

可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一環扣着一環,而往往人們認爲不可能的事情也會有發生的可能。東方朔接下來的話就完全顛覆了滿朝文武的認識。

“臣以爲不如讓宜冠侯以封地家資以充國庫,以錢贖罪也有律可循。而且這樣一來即起到了以儆效尤的作用,又可以體現陛下仁厚,反而更能讓將士用命,讓諸夷來歸!”東方朔知道朝會之上不是他表演和賣弄的地方,他到不多說什麼,直接提出了以錢贖罪的這個方法。

其實對於處理這些不是謀逆大罪的列侯重臣,以錢贖罪還是一種經常通行的辦法,可惜的就是到了高不識身上,沒有一個朝臣敢站出來提這事。漢武帝反問霍去病,其實也有讓霍去病主動提出來的意思,不過當局者迷,霍去病也只是人不是神,哪能事事都料到。

當東方朔說出這個辦法後,霍去病很意外的看向東方朔,他真不明白爲什麼這個時候會是東方朔來出頭,而這個辦法只要漢武帝點頭,那麼不管高不識是不是有罪,那性命是保住了,這樣的結果對霍去病來說就足夠了。

“陛下,臣以爲太中大夫這個提議很不錯,削爵除國即懲罰了宜冠侯,又不至於讓歸義的臣子心生惶恐,更能顯陛下仁厚,實乃上上之選!”這個時候衛青終於越衆而出,此時此刻他出來說話意義就已經不同了,可以說他不是在爲高不識求情,而是在爲漢武帝謀劃聲名。這一點其實東方朔開口的時候也已經提到了,那就是高不識是匈奴歸義侯,而像高不識這樣其它民族的歸義臣子還有很多。從安穩人心這個方向來說,漢武帝不殺高不識確實對漢武帝和朝廷都有利。

衛青一開口,自然有他這一系的大臣跟着附和,這個時候朝堂之上終於出現了第二種聲音。不過無論聲音又多少種,最後拍板的還是漢武帝一人。當許多朝臣都發表意見後,朝堂之上終於安靜下來了,這個時候都等着漢武帝最後的決斷。

“嗯……宜冠侯高不識素有軍功,虛報軍功一事按律當斬,不過准許其以錢贖罪,就削去宜冠侯爵位,除去侯國,全部家資以充國庫,將其貶爲庶民。”漢武帝最終拍板,他果然還是沒有殺掉高不識。這一刻霍去病等人明顯鬆了口氣,而東方朔懸着的心也落下。

今日朝會之上其它事似乎顯得就那麼無關緊要了,待高不識的事處理完後,也沒有人再提出其他事情,今天的朝會也就這樣結束了。

散朝之後東方朔因爲位居末席,反倒是最先離開前殿的,他一出殿門就沒作停留,立刻出了未央宮。當霍去病走出前殿,四下望去的尋找東方朔身影的時候,已經看不到他的人影了。

“此次真是有驚無險,沒想到竟然是東方朔救了不識一命!”前殿外衛青和霍去病走在朝臣的最後,衛青低聲在霍去病身邊說道,東方朔出頭確實讓所有人都意外。

“好像昨夜東方朔來過我府上,看來這事與阿光有關。”霍去病是知道昨夜霍光在府中宴請過東方朔,不過霍去病也好奇,因爲只是一般交情,東方朔也不可能冒險爲這事出頭,因爲在漢武帝沒拍板之前,誰也無法準確把握漢武帝意圖,任誰都無法斷定漢武帝會採納以錢贖罪這個方式。

“不識這下被削爵,你有什麼安排?”衛青又問了一句,高不識現在只是一介庶民,霍去病肯定要爲他安排一二。

“只能讓他帶着家人去我的封地了,就看以後還有沒有機會讓他東山再起,就算不能也可保他一聲富貴。”霍去病早就有了打算,高不識再留在長安肯定不合適了,最佳的去處就是霍去病的封地。至於尋找機會讓高不識東山再起,那就是以後的事了。

“我看也只有如此。”衛青點頭說道,不知不覺兩人已經出了未央宮。而後便各自騎馬回府,在這個非常時期,霍去病與衛青也刻意減少了來往,儘量顯得低調。

東方朔出了未央宮就來到了長安縣衙,他這個太中大夫的官職除了皇帝傳召,就沒有什麼具體的事務了,平時也沒有固定的官署。待衙役通傳之後,東方朔就見到了霍光,這個時候霍光也在焦急的等着朝廷上的結果,他也沒想到最先來的竟然是東方朔。

“結果如何?”待屋內只留下霍光和東方朔兩人時,霍光忍不住開口問道。

“削爵除國,高不識被變爲庶民,這樣的結果不知道阿光是覺得好還是不好?”東方朔微笑着說道。

“這已經很不錯了,曼倩兄快給我說說具體經過。”霍光自然高興高不識沒有被殺,但真正讓他高興的是,這說明漢武帝還沒有完全放棄衛霍。

待東方朔將朝廷之上發生的事情複述了一遍,霍光聽得也是心中起伏不定,當聽完也重重的出了口氣,而後站起身來對着東方朔一拜:“多謝曼倩兄鼎力相助,你這不僅是救了高不識一命,更是對整個衛霍的大恩。”

“阿光何必如此?這豈不是太見外了!”東方朔回禮說道,他既然已經選擇了霍光,自然不會再反悔,在他看來這些也是他該做的事。

“那我也不矯情了,今晚曼倩兄可有時間?不如我們再來喝上幾樽?”霍光不再多禮,繼續發出邀請,昨晚兩人沒有盡興就被中途打斷,今天事情已經塵埃落定,到也值得一飲。

“今晚就算了,家裡還有些事,改日吧。不過我突然想起一事,這也是不久前的一個意外發現,或許此事你拿去可以做做文章。”

“哦,什麼發現?”霍光察覺到東方朔這話說的很小心,看樣子也是個不小的秘密。

“是關於丞相李蔡的。”東方朔低頭小聲在霍光耳旁說道。

第六十九章 縣衙諸吏第二九五章 局勢逆轉第一七九章 待卿歸來,共醉未央第一二九章 生活用品第十一章 寇可往,我復亦往!第六十六章 期限與表白第三一三章 細君之謀第三三四章 全面戰爭四大帝國第二三八章 平陽投桃報李第八十一章 隱藏的賞賜第五十四章 嘉午臺第八章 穿古第一神器第一三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五二章 不準死第一七一章 有女霍棠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一零九章 自立門戶第三章 一代權臣第一二六章 霍光的平亂方針第二六一章 小亞細亞總督第二一五章 重返朝堂第一二九章 生活用品第七十三章 伐木造紙第二十六章 京畿酷吏第二九六章 不一樣的匈奴單于第貳百章 衛青暗指《九章律》第七十八章 天子拜月第六十四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七十二章(下) 欺騙天下人第一百章 上書獻紙第二八一章 公可爲姬旦第二八八章 幽州急報第二九九章 逼宮第三一二章 墨家機關驚天下第五十一章 潛伏的墨者第二五一章 兵圍赤谷城第二十七章 伏筆第六十六章 期限與表白第一六九章 霍光納妾第三十章 有客來訪第一五一章 霍去病的噩耗第一四二章 天下告緡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三三三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一二一章 攻而不佔第一五九章 京兆尹第二一六章 憑空多出的五萬騎兵第二七七章 鉅子令出(二合一)第二九三章 勤王與清君側第三二五章 突如其來的先帝遺詔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二二八章 無計可施東方朔第二九零章 事關國運的三封信第一一七章 閨房之樂第二零六章 我能教你們殺人第三十二章 狗血劇情第二二一章 羌人叩關第一二六章 霍光的平亂方針第二一四章 悄然改變的時代第二二四章 萬里絕域第一七二章 南越鉅變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二三九章 大都督霍光第一四六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章 東方朔來訪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二零一章 再臨煙月樓第二六一章 小亞細亞總督第二一五章 重返朝堂第七十二章 (上)漢武帝的真實用意第二零五章 太學乾班第二零八章 我對殺人更感興趣第一八一章 蒼梧王第三十章 有客來訪第七十七章 朝堂暗流第二九七章 匈奴謀者何師道第三一二章 墨家機關驚天下第四章 初見兄長第二五三章 烏雅第五章 我要建功立業第一五零章 遠赴西域第二五九章 帝國雙壁時代終結第一零三章 修成君的邀請第六十二章 國策第一二八章 接掌河內軍政第二九二章 請立太子以固國本第二十六章 京畿酷吏第五十一章 潛伏的墨者第一七六章 雲涌第三十二章 狗血劇情第二一八章 匈奴王庭第一三四章 兵臨城下第二九四章 霍光起兵第一三零章 詭異的情況第二七三章 帝與後第三一二章 墨家機關驚天下第二九零章 事關國運的三封信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二五四章 黃河水患第一五一章 霍去病的噩耗
第六十九章 縣衙諸吏第二九五章 局勢逆轉第一七九章 待卿歸來,共醉未央第一二九章 生活用品第十一章 寇可往,我復亦往!第六十六章 期限與表白第三一三章 細君之謀第三三四章 全面戰爭四大帝國第二三八章 平陽投桃報李第八十一章 隱藏的賞賜第五十四章 嘉午臺第八章 穿古第一神器第一三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五二章 不準死第一七一章 有女霍棠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一零九章 自立門戶第三章 一代權臣第一二六章 霍光的平亂方針第二六一章 小亞細亞總督第二一五章 重返朝堂第一二九章 生活用品第七十三章 伐木造紙第二十六章 京畿酷吏第二九六章 不一樣的匈奴單于第貳百章 衛青暗指《九章律》第七十八章 天子拜月第六十四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七十二章(下) 欺騙天下人第一百章 上書獻紙第二八一章 公可爲姬旦第二八八章 幽州急報第二九九章 逼宮第三一二章 墨家機關驚天下第五十一章 潛伏的墨者第二五一章 兵圍赤谷城第二十七章 伏筆第六十六章 期限與表白第一六九章 霍光納妾第三十章 有客來訪第一五一章 霍去病的噩耗第一四二章 天下告緡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三三三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一二一章 攻而不佔第一五九章 京兆尹第二一六章 憑空多出的五萬騎兵第二七七章 鉅子令出(二合一)第二九三章 勤王與清君側第三二五章 突如其來的先帝遺詔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二二八章 無計可施東方朔第二九零章 事關國運的三封信第一一七章 閨房之樂第二零六章 我能教你們殺人第三十二章 狗血劇情第二二一章 羌人叩關第一二六章 霍光的平亂方針第二一四章 悄然改變的時代第二二四章 萬里絕域第一七二章 南越鉅變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二三九章 大都督霍光第一四六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章 東方朔來訪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二零一章 再臨煙月樓第二六一章 小亞細亞總督第二一五章 重返朝堂第七十二章 (上)漢武帝的真實用意第二零五章 太學乾班第二零八章 我對殺人更感興趣第一八一章 蒼梧王第三十章 有客來訪第七十七章 朝堂暗流第二九七章 匈奴謀者何師道第三一二章 墨家機關驚天下第四章 初見兄長第二五三章 烏雅第五章 我要建功立業第一五零章 遠赴西域第二五九章 帝國雙壁時代終結第一零三章 修成君的邀請第六十二章 國策第一二八章 接掌河內軍政第二九二章 請立太子以固國本第二十六章 京畿酷吏第五十一章 潛伏的墨者第一七六章 雲涌第三十二章 狗血劇情第二一八章 匈奴王庭第一三四章 兵臨城下第二九四章 霍光起兵第一三零章 詭異的情況第二七三章 帝與後第三一二章 墨家機關驚天下第二九零章 事關國運的三封信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二五四章 黃河水患第一五一章 霍去病的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