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京畿酷吏

從平城向長安,這一路走走停停,霍去病的大軍竟然又用了四個多月時間。而返回長安時已經是元狩五年的三月了,從這時間上來說,大的歷史進程還是沒有改變。

關於對諸將封侯的消息,霍去病卻是在大軍行至晉陽(後世太原)時才公佈的。這一消息的公佈確實引起了軍中諸將的強烈震動,而出乎霍光意料的,李敢在知道自己僅僅被封爲關內侯後,並沒有表現出什麼,即看不出高興也看不出失落。而且霍光發現從幾天前起,李敢就變得有些沉默寡言了,這與他原本的性格有很大的差異。

“難道他已經知道李廣自殺的消息?估計是丞相李蔡告訴他的,他竟然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將消息傳遞到軍營中,這李蔡還真有些能耐。”霍光估計李敢已經知道了自己父親的事情,或許李蔡有過什麼特別囑咐,所以李敢才強裝着一副沒事的樣子。

這一次除了已是列侯的宜冠侯高不識和昌武侯趙安稽外,又有六人封侯。具體的則是:

右北平太守陸博德,斬首捕虜共兩千七百級,賞食邑一千六百戶,封符離侯。

北地都尉衛山,俘屯頭王、韓王,賞食邑一千二百戶,封益陽侯。

校尉僕多,斬首捕虜三千二百級,賞食邑一千一百戶,封輝渠侯。

復陸支,賞食邑一千三百戶,封壯侯。

伊即軒,賞食邑一千八百戶,封下麾侯。

這裡關於復陸支和伊即軒的封賞就有些模糊了,不過這兩人因爲都是匈奴降將,這次封侯其實也不完全只依憑這次漠北之戰兩人的功績,還有原本兩人在匈奴的地位,等綜合因素而封的侯。

六人中最後一人自然就是以三百戶封關內侯的李敢。

至於原本已是侯爵的高不識和趙安稽,又分別益封了三百戶食邑。而經此益封,宜冠侯高不識的封戶已經達到了一千四百戶,而昌武侯趙安稽的封戶更是已經多達兩千七百戶。這兩人即便在列侯之中也屬中等了!

而另外一位恢復侯爵的趙破奴,則是依舊復爵從驃侯,而且在原有的一千五百戶封戶上再益封三百戶。

自此整個漠北之戰中,霍去病軍團一人復侯,兩侯益封,六人新封侯。加上各級軍官皆有軍功爵位封賞,士卒也皆進爵至少三等,整個軍團可以說收穫了大漢立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封賞。

當然具體的封賞事宜,還有印信綬帶,還需要返回長安後由漢武帝主持,畢竟封侯這不是小事。

三月的長安也已經春意盎然了,似乎連老天都在迎接遠征漠北的將士,大軍剛一進長安地界就下起了綿綿春雨。因爲此時漢武帝還沒有設置三輔之地,京師還是由左右內史治理,而此時的京畿之地同樣也叫內史。

左右內史等同於兩千石郡太守,不過這兩位是可以參議朝會的,地位上又比外地郡守高出半級。而歷史上並無左右內史劃地分治的明確記載,那麼按漢代以右爲尊的習慣,很可能整個京畿之地便以右內史爲主,左內史爲輔。每個朝代左右爲尊的情況不盡相同,而漢代恰恰就是以又爲尊,成語無出其右正是出自這個時代。

而就在霍去病大軍距離長安縣還有一百多裡的時候,時任右內史的義縱已經帶着大量屬吏恭候着霍去病了。

“侯爺凱旋而歸,陛下已經下旨先妥善安排將士,擇日陛下將祭告太廟,併爲全軍將士犒賞。下官已在長安縣爲侯爺大軍安排了駐地,這幾日就先委屈衆將士了!”大帳之中義縱雖然言語恭敬,神情卻是不卑不亢,這一點和一路上其他官員可是形成了極大的差距。不過霍光一時也想不起來,漢武帝時期有義縱這樣一個名人,所以還並不知道此人有什麼與衆不同。

“既然是陛下的旨意,那麼內史安排便可。”霍去病對義縱也少了對其他官員的那絲傲慢,這一點讓霍光更是對義縱另眼向看。

隨後霍去病近五萬大軍,連同數千匈奴俘虜又行軍數十里,來到了長安縣駐地,長安縣自然就是大漢京城長安所在,不過五萬大軍是不可能進入長安城的。如果不是霍去病統帥這支大軍,又是得勝班師,恐怕想要在如此靠近長安城的地方駐紮也不可能。

義縱身爲內史,自然公務繁忙,將霍去病大軍暫時安排妥當後,他又馬不停蹄的返回內史衙門安排大軍的後續事宜。

“兄長,我看這義縱好像有些特別,連兄長對他似乎都另眼相看。不知此人有何獨到之處?”義縱一走,霍去病就問出了自己的疑問。此時大帳之中也沒有其他人,兩兄弟說起話來也隨意的多。本來已經到了長安,霍去病甚至麾下大部分將領在長安都是有府邸的,可是大軍剛到,他們這些將領沒有皇帝旨意也不敢擅入長安,甚至連回自己府邸都不行,所以一干將領也只能暫時住在軍營。

“哦?這個人你到還真該認識一下。你可知道這長安城中有哪兩個人是不能得罪的?”霍去病似乎也想到了改給霍光介紹一下長安的局勢,於是順勢說道。

“這……如果說不能得罪,恐怕這長安城中有太多人都不能得罪。可又要說最不能得罪的應該有一個是御史大夫。”霍光想了一下回答道。這長安城中權貴雲集,確實很多人都不該去得罪。可要說最不該得罪的那麼就應該是負責監察百官,不是丞相卻權比丞相的御史大夫。當然皇帝不在討論的行列。

“對,如果爲官者,御史大夫張湯是萬萬不能得罪的。而爲民者,這位右內史義縱也是萬萬不能得罪的。此人執政嚴酷,向來依法辦事不講情面,更難得他不避權貴。長安那些地主豪強,朝中子弟無不人人畏之如虎。當年此人還只是長安令的時候,就敢將王太后的外孫緝拿法辦。而今此人聖眷正隆,不到萬不得已先不要和此人產生衝突。”霍去病將義縱的事蹟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又提帶着告訴霍光一些長安局勢。

“原來是他……”霍光終於想起了關於此人的一些事情,當然並不是霍光就真知道義縱的事,而是因爲此人竟然與酷吏張湯齊名,那麼他的最終結局霍光就知道一些了。

漢武帝時期有兩類人最多,一類是名將,而另一類就是酷吏。其中酷吏中有十位非常著名,被稱作漢武帝十大酷吏。先前霍去病提到的御史大夫張湯便是十大酷吏之首,而義縱能與張湯齊名自然不言而喻。不過漢武帝手下這十大酷吏,雖然各個一度風光無限,可是最終的結局都很慘,最後無一人善終,其中還幾位都被移滅了五族。如果霍光沒記錯的話,張湯義縱二人應該都是兩三年後就會被漢武帝處死!

“此人手段嚴厲,肯定得罪了不少權貴,聖眷也終有衰減一日,我看此人將來難以善終啊!”霍光回想起剛纔霍去病提到義縱連王太后外孫都敢法辦的事,即便不用知道歷史,也能想到他的結局不會很好。那王太后就是漢武帝的生母王娡,連她的外孫都敢動,也不得不佩服這義縱確實膽大。

“他們做事手段雖然有些激進,不過辦的也都是些實事,再說朝廷也需要他們這樣的官吏才行。雖然前些年陛下有意尊崇儒家,可是僅僅儒家也難以治國,沒有兵家法家更何談安天下?”霍去病言語間對張湯義縱等人並不排斥,而他此時竟然提及到了後世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其實霍光經過穿越的這些日子也算明白了,所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不過是後人的曲解,原本董仲舒的原話是‘罷黜百家,表彰六經’,意思是說在統治思想上以儒家思想神話皇權。

而實際上除了儒家之外的,兵、法、墨、農、陰陽這些學說依舊被統治階層所吸納。這也是爲什麼代表着法家的酷吏在漢武帝中期還如此盛行,而通過與霍去病的接觸交流,霍光發現自己這位兄長身上明顯帶着強烈的兵家色彩。

依據霍光多出幾千的認識來看,所謂罷黜百家又哪裡有真正的罷黜過?即便到了兩千年後,治世發展依舊需要法家,兵家等各家學說的思想。當然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隨着時間的推演,各種思想的界限並不那麼明顯,最終形成的是一個合儒法兼名墨,集所有思想於一體的大乘理念。

其實這也正是如今霍光的思想理念,他不像現在這個時代的人那樣,大多被一種思想所左右,這也算是霍光身處這個時代的另一個優勢。

“這下好了,在過幾日咱們就能回家。想必嬗兒見到你這個叔叔一定會非常高興的,嬗兒已經三歲了,不知道還認不認得我這個爹爹,嘿嘿……”霍去病臉色帶着微微的笑意,這還是半年來霍光第一次見兄長主動提起自己的侄兒霍嬗。

而已說起霍嬗,霍去病這位戎馬一生的軍神,臉色也露出難以掩飾的慈愛。特別是最後那有些憨傻的笑聲,哪裡還有半分縱橫大漠的英雄氣概,有的只是一個普通父親離家久別後,對家中幼子的思念!

第七十章 東方朔來訪第三十九章 神秘訪客第一三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四七章 來自條支的消息第二一五章 重返朝堂第一二三章 殺神風範第四十二章 衛霍之謀第七十二章 (上)漢武帝的真實用意第二八六章 三院分立第二六五章 劉據與江充第一七三章 立族學定三規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一三三章 定計州縣第一八三章 提前千年的藥方第一二九章 生活用品第十二章 匈奴營地第八十二章 顯夫人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二二五章 智者初戰第四十七章 刺殺第一九四章 錯亂的時間線第二九八章 霍光千騎入長安第一五二章 不準死第三三零章 大漢和親公主第一百章 上書獻紙第一八八章 倔強少女趙陰華第四十三章 太子召見第三三零章 大漢和親公主第一一六章 武帝賀使第三十二章 狗血劇情第七十七章 朝堂暗流第二四八章 兵出玉門劍指烏孫第二十九章 帝都長安第二三零章 血洗羌族王城第一二七章 初入河內第一五四章 將星隕落第三三二章 家事難過天下事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八十四章 必須站隊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三十一章 大丟印象分第一二二章 火燒山陽第三二九章 外戚與繡衣御史第五十五章 擔當與猶豫第四十四章 無奈的選擇第一七八章 伐國之戰第一八二章 暑病來襲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一五零章 遠赴西域第四十七章 刺殺第三二六章 異姓爲王第二零一章 再臨煙月樓第一二六章 霍光的平亂方針第八十二章 顯夫人第九十四章 謠言第三十八章 古琴綠綺第二四三章 建治敦煌第二章 冠軍侯第八十一章 隱藏的賞賜第二六三章 獅狐執政官第四十三章 太子召見第一一一章 修成君的厚禮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七十七章 朝堂暗流第一四七章 大陰謀大計劃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二五九章 帝國雙壁時代終結第一零九章 自立門戶第二八九章 帝國起烽煙第一四一章 對陣第七十八章 天子拜月第二四二章 居延都尉第二七五章 可悲的弄臣第九十八章 坐而論道第一三七章 作戰計劃第七十三章 伐木造紙第一零四章 請開夜市第一三零章 詭異的情況第一三五章 期門郎上官桀第三十八章 古琴綠綺第二四三章 建治敦煌第一八一章 蒼梧王第三十二章 狗血劇情第一八六章 商人爲侯第二二四章 萬里絕域第二八八章 幽州急報第一七四章 真正的南越之主第二二三章 都鬆若贊第三一一章 青鸞旗動第三十二章 狗血劇情第一六五章 密談第二八九章 帝國起烽煙第七十九章 猗蘭殿第一八六章 商人爲侯第二六五章 劉據與江充第一三一章 撲朔迷離第三三四章 全面戰爭四大帝國第一一四章 宦者蘇文
第七十章 東方朔來訪第三十九章 神秘訪客第一三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四七章 來自條支的消息第二一五章 重返朝堂第一二三章 殺神風範第四十二章 衛霍之謀第七十二章 (上)漢武帝的真實用意第二八六章 三院分立第二六五章 劉據與江充第一七三章 立族學定三規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一三三章 定計州縣第一八三章 提前千年的藥方第一二九章 生活用品第十二章 匈奴營地第八十二章 顯夫人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二二五章 智者初戰第四十七章 刺殺第一九四章 錯亂的時間線第二九八章 霍光千騎入長安第一五二章 不準死第三三零章 大漢和親公主第一百章 上書獻紙第一八八章 倔強少女趙陰華第四十三章 太子召見第三三零章 大漢和親公主第一一六章 武帝賀使第三十二章 狗血劇情第七十七章 朝堂暗流第二四八章 兵出玉門劍指烏孫第二十九章 帝都長安第二三零章 血洗羌族王城第一二七章 初入河內第一五四章 將星隕落第三三二章 家事難過天下事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八十四章 必須站隊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三十一章 大丟印象分第一二二章 火燒山陽第三二九章 外戚與繡衣御史第五十五章 擔當與猶豫第四十四章 無奈的選擇第一七八章 伐國之戰第一八二章 暑病來襲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一五零章 遠赴西域第四十七章 刺殺第三二六章 異姓爲王第二零一章 再臨煙月樓第一二六章 霍光的平亂方針第八十二章 顯夫人第九十四章 謠言第三十八章 古琴綠綺第二四三章 建治敦煌第二章 冠軍侯第八十一章 隱藏的賞賜第二六三章 獅狐執政官第四十三章 太子召見第一一一章 修成君的厚禮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七十七章 朝堂暗流第一四七章 大陰謀大計劃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二五九章 帝國雙壁時代終結第一零九章 自立門戶第二八九章 帝國起烽煙第一四一章 對陣第七十八章 天子拜月第二四二章 居延都尉第二七五章 可悲的弄臣第九十八章 坐而論道第一三七章 作戰計劃第七十三章 伐木造紙第一零四章 請開夜市第一三零章 詭異的情況第一三五章 期門郎上官桀第三十八章 古琴綠綺第二四三章 建治敦煌第一八一章 蒼梧王第三十二章 狗血劇情第一八六章 商人爲侯第二二四章 萬里絕域第二八八章 幽州急報第一七四章 真正的南越之主第二二三章 都鬆若贊第三一一章 青鸞旗動第三十二章 狗血劇情第一六五章 密談第二八九章 帝國起烽煙第七十九章 猗蘭殿第一八六章 商人爲侯第二六五章 劉據與江充第一三一章 撲朔迷離第三三四章 全面戰爭四大帝國第一一四章 宦者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