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戰爭推演

“難以置信啊......這裡就是西域?安陽侯這裡真的有這麼多的國家?”皇長孫劉進的目光落在沙盤上西域的位置,這裡被霍光標註了大小三十餘個國家。

“咦......這裡怎麼還有個烏桓?還有這個羌緊鄰西南夷,怎麼從未聽說過,竟然有如此大的疆域,都快和咱們大漢差不多大小了。”胖子劉康的目光倒是有些與衆不同,他看到的是沙盤東北角的烏桓,和沙盤最西南一塊高高隆起的,幾乎佔了整個沙盤六分之一大小一個被標註爲羌的地方。

“烏桓乃是匈奴世仇,如今匈奴北遁千里,烏桓已經臣屬大漢,如今遊牧於緣邊五郡的塞外,他們沒有固定的城池,過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算是咱們大漢對抗匈奴的前沿屏障。”霍光走近沙盤,指着烏桓的位置解釋道。

所謂緣邊五郡指的就是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

“至於這個羌,他們也是遊牧民族。這地方看起來是很大,但差不多十之八九都屬於高原地區,其空氣稀薄大部分的人畜都很難適應哪裡的嚴酷條件,所以他們的人主要生活在靠近蜀郡、廣漢、隴西這幾個郡以西。”霍光繼續指着沙盤上的羌解釋道。這一塊區域大致包含了後世的西藏、青海、寧夏、甘肅、以及四川和雲南部分地區。

“那二叔做這個所謂的沙盤是幹什麼用的?”霍嬗好奇的問道,卻是問出了所有人的心聲。這些人都知道霍光做這個沙盤不會只是讓他們看看大漢的疆域地貌和臨近諸國的情況。

“當然沙盤只是其一,還有這個東西你們看。”霍光突然打開一個木箱,這木箱就放在沙盤的旁邊,不過一開始所有人都被沙盤吸引了,並沒有注意到這個木箱。

只見霍光打開木箱,裡面整整齊齊的擺放着無數的木偶,這些木偶有騎兵樣子的,也有刀盾兵樣子的,或大或小足有三四十個。

霍光先拿起一個刀盾兵的木偶,將它放在了夜郎國的位置。而後又拿起了兩個比先前小一號的刀盾兵木偶,放在了西南的邛都和笮都位置。同時霍光一邊擺放着木偶一邊說道:“這個大的代表三萬步兵,小的代表一萬。這三個地方就是尚未完全臣服大漢的夜郎王、邛君還有笮候,另外還有其它幾個稍小的蠻夷部落。”霍光說着又將幾個最小的刀盾木偶放在了西南其它位置上。整個西南夷的區域內,大小步兵木偶加起來已經代表着超過十萬人了。

看着這些大大小小的木偶出現在西南夷的位置上,教室裡的所有人都深吸了一口氣,臉上更是露出了深深的憂慮。

“那大漢在漢中、蜀郡、犍爲三郡有多少兵馬?”這次提問的卻是趙陰華,而她口中所說的這三個郡,正是地處西南的三個郡,甚至蜀郡和犍爲郡本身就被西南諸夷所包圍着。

霍光看着趙陰華滿意的點了點頭,他不知道趙陰華昨晚有些什麼想法,但是她今天繼續出現在了這裡,看樣子這個倔強的少女也不是那麼脆弱的。而能在這沙盤上很快找到問題的關鍵,霍光也對趙陰華有了些認同,至少在霍光眼中這個少女也不是一味地任性和倔強了!

“蜀郡乃是大郡,有騎兵萬餘,步兵兩萬。漢中郡也可徵召約兩萬步卒,至於犍爲郡的話,頂多湊出五千步卒。”霍光拿起幾個分別代表一萬騎兵和兩萬步兵的木偶放在了三郡的位置,不過犍爲郡的位置上霍光只插了一根木棍,因爲在霍光的設計中,最小的一個木偶無論騎兵還是步兵都代表着一萬。

“五萬對十萬,如果據城而守的話,到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只要三郡兵馬能堅持半月,京畿之地的兵馬就能夠抵達西南夷的任何地方了。”劉進皺着眉頭思量了片刻,又微微舒展開眉頭說道。

不知不覺間,對着這個沙盤,這些十幾歲的孩子在霍光有意無意的引導下,竟開始了戰爭推演。

從沙盤上來看,離西南夷最近的竟然是左右扶風和京兆尹。而三輔之地是大漢人口最多兵員最多也是最富庶的地方,以大漢目前的情況來說,僅三輔之地數日之間便能集結出五萬左右的兵馬,而這五萬兵馬都算得上精銳之師。

“在這一片區域裡的任何地方,羌人可以在三日之內快速集結多達十萬的騎兵。而這些羌人從小就生活在馬背上,其騎兵戰力不比匈奴騎兵弱上分毫。”就在衆人不經意的時候,霍光突然將兩個最大的騎兵木偶放在了羌人與大漢接壤的西南方向。

“這.......”羌人這個極少被大漢所熟知的名字,一開始很自然的被衆人忽略。當霍光說出這些羌人可以三日內在任何位置集結超過十萬的騎兵時,一個絲毫不弱於匈奴對大漢威脅的存在,第一次被一羣紈絝子弟所認識。

所有人都沒想到,在衆人所認識的強大帝國周圍,竟然還有如此多的強敵。

然而這一切還遠遠沒有結束,只見霍光拿起一個特製的木架,將一個最大號的騎兵木偶放在了最北邊的匈奴復地,接着又放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足足五個代表着整整二十五萬騎兵出現在匈奴復地。

“這裡至少還有着匈奴二十五萬騎兵,他們這個民族與我們不同,他們放下武器只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可拿起武器就是最兇悍的騎兵。”霍光將五個分別代表着五萬騎兵的木偶放下,用異常嚴肅的口氣說道。

“而在定襄、雲中、五原、朔方、還有北地,甚至是河西的酒泉武威二郡。這漫長的邊境線上,這裡又有多少大漢的軍隊?”霍光指着大漢最北部的幾個郡問道。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或許他們是不懂,不知道霍光說的這幾個地方究竟有大漢多少的軍隊。但無論他們知不知道,都明白這些地方肯定不會有太多的軍隊。

“河西的酒泉和武威二郡有趙破奴的三萬精銳騎兵,加上郡兵應該總計有五萬左右。不過這裡主要面對的是西域諸國,同時也有北邊匈奴的威脅,現在看來西邊的羌人也能威脅到這裡。至於其它各郡,在與匈奴的常年戰爭中,人口已經銳減過半,如今各郡也都是據大城而守,實際上若匈奴繼續南下,只要繞開幾座郡治大城,甚至可以輕鬆的威脅上郡和太原郡這些地方。”劉進緊盯着沙盤,似乎自言自語的說道。

身爲皇長孫,他所知道的自然比一般人要多一些,原本沒有直觀的認識,他還分析不出這些東西。可是如今看到這沙盤,再將腦海中的一些資料放入沙盤中,劉進甚至能看到匈奴大軍南下之時那種長驅直入的恐怖。

“還好安陽侯滅了南越和東越還有且蘭。要不然咱們大漢現在也是四面楚歌了!”對着沙盤良久不語的胖子劉康突然感慨一句。衆人順着劉康的話看向沙盤的南面,如今那裡只有東南九郡再無南越。

“其實本侯做這個沙盤,就是要在這沙盤之上模擬,如果讓你們領兵作戰,你們如何來面對這些敵人。今天大家先了解一下,晚上回去好好想想,咱們明天來各抒己見!”霍光將自己的計劃和意圖講出,他沒打算直接告訴這些人該如何做,其實就算霍光如今面對這樣的局面也沒有什麼萬全之法。

隨後的時間裡,霍光沒有安排什麼,也沒有對這些弟子教導什麼。只是讓這些人觀察沙盤,然後自己在心中推演如何作戰。隨着這些少年少女開始推演,自然出現了無數不同的意見,而後便是無盡的爭論。

對於這些爭得面紅耳赤的少年少女,霍光也是樂見其成,畢竟用這沙盤推演自然是考慮的越多越好,這些人能夠在爭論中發現問題,而後規避問題自然是好事。

“你怎麼不去?”霍光站在遠處觀看,卻發現劉細君距離沙盤也有些距離,並不像其他人那樣直接站在沙盤旁邊。

“我.......細君覺得太難了,細君不會.......而且那麼多人打仗一定要很多很多糧食的,幾萬大軍遠征,不知要多少的後勤。這些數目太過龐大了,我計算不出來.......”劉細君微微低着頭,一臉懊惱的樣子說的。

“咦?你竟然能考慮到這些?這是誰教你的?”霍光萬萬沒想到,這些紈絝還在爭論用多少兵力先打哪裡後打哪裡的時候,劉細君這個才十歲出頭的孩子竟然已經考慮到了大軍的後勤糧草等問題。

劉細君將頭埋得更低,似乎想到了什麼令她不堪回首的往事,而後才鼓足了勇氣說道:“當年父王謀反,提前半年開始準備,雖然父王只集結了兩三萬人,但是徵召的民夫有近十萬之多。那些鐵匠沒日沒夜的打造兵器鎧甲,所有的匠人都沒有一刻空閒的時間。從各地運送的糧草修了無數的倉庫儲存,一眼都望不到頭........但是當時我偷偷的聽到父王和手下的人說,這些都太少了,還遠遠不夠........”

“額.......”霍光有些無言以對,他沒想到劉細君能想到後勤方面,竟然是因爲曾經目睹了劉建叛亂前的準備工作,而這一切在這個孩子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記憶。

“對啊.......後勤啊.......有時候這才決定了一場戰役的最終結局,如果單論兵力多寡的話,恐怕匈奴早就一統天下了!”霍光有些感慨的說道,沙盤推演雖然優點頗多,但是後勤保障這塊卻很難在沙盤上反應出來。

這個時代後勤保障還沒有被大多數人看重,甚至許多軍中大將都還沒有認識到後勤的重要,大多數的將領依舊還只是追求單純的強軍勁旅。

當霍光再次返回府邸的時候已經是華燈初上了,今天沙盤的吸引是出乎霍光意料的,乾班的弟子整日不知疲倦的在沙盤上推演着,最後眼看天色漸暗了,這些人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太學。

“侯爺,宮裡又有消息傳出來了。”當霍光回府的第一時間,霍棠就出現在了霍光面前,這一次霍棠的神色顯得異常鄭重。

霍光有些不解,卻沒有直接開口詢問,他記得昨天也收到過宮裡的消息,其中還談到了那個江充暗中監視自己,可即便這樣的消息霍棠依舊一臉輕鬆,甚至還能跟自己開幾句玩笑話。霍光知道今日之事恐怕非同小可,便只說了句:“跟我去書房”。

書房之中霍棠從胸前衣衫內取出一張信箋遞到霍光手上。拿到手中還有些溫熱的信箋,並且散發着淡淡體香的味道,霍光先是微微一愣,而後看了一眼霍棠。霍光也是第一次見到霍棠如此小心,對這信箋內容更是好奇。

霍光低頭看向信箋上的內容,上面內容不多,只有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講漢武帝最近兩日已經連續四五次秘密召見了兩個人,這兩個人一個叫趙周,是現任的太子太傅,另一個叫石慶,是曾經的太子太傅,不過後者如今賦閒在家。

“二哥,丞相和御史大夫會不會就是這二人?”霍棠好奇的問道,她一拿到這信箋的時候,心中就不由得這麼想了,但是一想到這二人的身份,霍棠又覺得不大可能,所以很想聽到霍光的答覆。

“看來十有八九就是他們了。”霍光將信箋放在燭臺上點燃,而後丟入地上的一個銅盆之中說道。

“只是,這二人的身份.......恐怕?”霍棠心中不解,繼續問道。

霍光看着霍棠,臉上露出笑容說道:“呵呵,太子尚且年幼,而且咱們的陛下正值春秋鼎盛。如此行事可是一舉兩得啊,也只有咱們的陛下有如此魄力能如此行事了!”

以太子太傅爲御史大夫甚至爲丞相,這都說得過去。但是御史大夫和丞相同時是太子的老師,這種情況可是古往今來都不曾出現過的。但是這又確實如霍光所言,是漢武帝的一舉兩得做法。其一讓天下人徹底安心,說明皇帝對太子的信任。其二也是讓太子和衛霍外戚安心,皇帝都這樣安排,這皇位遲早是你的。

“但是啊......陛下的丞相可不是那麼好做的啊.....”過了許久,霍光又突然望着窗外嘆息的說了一句。

這裡需要修改一處前文的錯誤,前文曾經提到過漢武帝已經派趙破奴等人進駐河西四郡,需要將四郡改爲河西二郡,分別是酒泉武威二郡。無論是正史還是本書,分置四郡都應該是幾年後的事情。另外可以提前透露下,主角最後經營的地方正是西域。至於主角與漢武帝的關係,還有漢武帝以後帝王的關係都會完全不同於正史了

第一二四章 平亂人選第二四八章 兵出玉門劍指烏孫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一二六章 霍光的平亂方針第二四九章 會師虛陀靡第二五三章 烏雅第三十三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六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七十一章 非正式的背後第一八九章 以吾陰魂永鎮南越第二十九章 帝都長安第三十七章 佳人相伴第二一三章 敢不敢再意氣風發一次?第二二二章 與時間賽跑的戰爭第一二零章 河內白政第六十九章 縣衙諸吏第四十五章 去病之名第四十二章 衛霍之謀第六十章 麒麟功臣杜延年第四十九章 必殺之心第八十章 真正的優勢第二七一章 首相與大都督第一九五章 衆矢之的第六十六章 期限與表白第二五五章 奏請封君之權第二六零章 西域九君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六十一章 侍駕第二五四章 黃河水患第二六五章 劉據與江充第二九八章 霍光千騎入長安第四十五章 去病之名第二八一章 公可爲姬旦第二十三章 封狼居胥第八十四章 必須站隊第三零一章 恭送夫人皇子殯天第二八八章 幽州急報第二十七章 伏筆第二零五章 太學乾班第一一七章 閨房之樂第一六四章 遣使南越第三零四章 長安....長安第一三八章 請君入甕第十二章 匈奴營地第二九二章 請立太子以固國本第二九二章 請立太子以固國本第八章 穿古第一神器第一二八章 接掌河內軍政第四十章 漢武帝的態度第五十章 暗閣第八十三章 大計劃展開第五十章 暗閣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一七九章 待卿歸來,共醉未央第三三二章 家事難過天下事第一一五章 遠慮近憂第一三一章 撲朔迷離第二零四章 半年之期第一八六章 商人爲侯第三一三章 細君之謀第六十四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三三三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九十四章 謠言第二八八章 幽州急報第四十二章 衛霍之謀第六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八十七章 不如意的東方朔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四十四章 無奈的選擇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三六章 陽謀之祖董仲舒第二一三章 敢不敢再意氣風發一次?第八十一章 隱藏的賞賜第二二六章 月色下的殺戮第一六一章 南越風雲第二五五章 奏請封君之權第二十章 兵困狼居第一零七章 歷史新的序幕第二四五章 此生執念唯有霍棠第一零八章 忠君?忠社稷?第二二三章 都鬆若贊第二零三章 霍光被貶第二五七章 聯絡蘇拉第一九六章 不同尋常的殊榮第六十二章 國策第三二九章 外戚與繡衣御史第一五七章 第一次聯手第二七一章 首相與大都督第一五三章 最後的交代第一零三章 修成君的邀請第一四八章 霍光殺妻第十章 戰爭前的陰雲第四十七章 刺殺第四十一章 龐大的外戚勢力第二七六章 巫蠱再起第三一六章 血染羅馬第一五一章 霍去病的噩耗第二四七章 來自條支的消息第十四章 奇兵切入
第一二四章 平亂人選第二四八章 兵出玉門劍指烏孫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一二六章 霍光的平亂方針第二四九章 會師虛陀靡第二五三章 烏雅第三十三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六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七十一章 非正式的背後第一八九章 以吾陰魂永鎮南越第二十九章 帝都長安第三十七章 佳人相伴第二一三章 敢不敢再意氣風發一次?第二二二章 與時間賽跑的戰爭第一二零章 河內白政第六十九章 縣衙諸吏第四十五章 去病之名第四十二章 衛霍之謀第六十章 麒麟功臣杜延年第四十九章 必殺之心第八十章 真正的優勢第二七一章 首相與大都督第一九五章 衆矢之的第六十六章 期限與表白第二五五章 奏請封君之權第二六零章 西域九君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六十一章 侍駕第二五四章 黃河水患第二六五章 劉據與江充第二九八章 霍光千騎入長安第四十五章 去病之名第二八一章 公可爲姬旦第二十三章 封狼居胥第八十四章 必須站隊第三零一章 恭送夫人皇子殯天第二八八章 幽州急報第二十七章 伏筆第二零五章 太學乾班第一一七章 閨房之樂第一六四章 遣使南越第三零四章 長安....長安第一三八章 請君入甕第十二章 匈奴營地第二九二章 請立太子以固國本第二九二章 請立太子以固國本第八章 穿古第一神器第一二八章 接掌河內軍政第四十章 漢武帝的態度第五十章 暗閣第八十三章 大計劃展開第五十章 暗閣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一七九章 待卿歸來,共醉未央第三三二章 家事難過天下事第一一五章 遠慮近憂第一三一章 撲朔迷離第二零四章 半年之期第一八六章 商人爲侯第三一三章 細君之謀第六十四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三三三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九十四章 謠言第二八八章 幽州急報第四十二章 衛霍之謀第六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八十七章 不如意的東方朔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四十四章 無奈的選擇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三六章 陽謀之祖董仲舒第二一三章 敢不敢再意氣風發一次?第八十一章 隱藏的賞賜第二二六章 月色下的殺戮第一六一章 南越風雲第二五五章 奏請封君之權第二十章 兵困狼居第一零七章 歷史新的序幕第二四五章 此生執念唯有霍棠第一零八章 忠君?忠社稷?第二二三章 都鬆若贊第二零三章 霍光被貶第二五七章 聯絡蘇拉第一九六章 不同尋常的殊榮第六十二章 國策第三二九章 外戚與繡衣御史第一五七章 第一次聯手第二七一章 首相與大都督第一五三章 最後的交代第一零三章 修成君的邀請第一四八章 霍光殺妻第十章 戰爭前的陰雲第四十七章 刺殺第四十一章 龐大的外戚勢力第二七六章 巫蠱再起第三一六章 血染羅馬第一五一章 霍去病的噩耗第二四七章 來自條支的消息第十四章 奇兵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