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

此時漠北之戰剛結束,正好是十月初三,不過當時的紀年卻已經是元狩五年了。霍去病大軍返回就沒有先前進入漠北那麼迅速了,一來大勝而歸不用那麼趕時間,二來幾千匈奴貴族俘虜都是隨軍步行,這速度可就慢的不是一點半點了。

農曆的十月,塞外已經有些寒意了。不過好在此時後勤補給都跟了上來,全軍上下都又加了幾件衣衫。這次大軍是凱旋而歸,整個回軍途中士氣都十分高漲,加上不時的會有一些酒肉供給,幾乎漢軍每天在路上都在慶祝。

經過一個月的行軍,漢軍再次越過長城,回到了平城縣。這平城縣其實就是後世的山西大同,不過西漢時期還沒有山西這樣的行政區劃,這裡是屬於雁門郡的治地,而且平城縣又是雁門郡都尉的治所。

這一日漢軍距離平城縣還有三十里地,雁門都尉已經率領合衙屬吏,連同平城縣衙一干官吏,上百人齊聚在了平城縣以北十里外的管道上迎接。西漢郡都尉是秩比兩千石的官員,一郡之中僅次於太守的二號人物,不過這樣的人物得知霍去病大軍要經過自己的治所,也不得不擺出儀仗十里相迎!

“侯爺再有二十里就是平城縣了,不過雁門都尉趙賀已經出城十里前來迎接了!”趙破奴的已經先於大軍見到了趙賀,立刻就翻身來稟報霍去病。

“趙賀?那就傳令全軍在平城縣十里外紮營,休息一夜明日再走!”霍去病其實並不熟悉這個趙賀是誰。雖然一郡都尉也算一方大員,可是霍去病接觸的都是朝中高官,對地方軍政要員很好有接觸。

“兄長認識這個趙賀?”霍光與霍去病並馬而行,很隨意的問道。

“有所耳聞,到不曾有什麼交往。”霍去病是真不認識這個雁門都尉,不過人家都十里相迎了,怎麼着也還是要見上一面吧。

“嘿,霍侍中這就不懂了。咱們侯爺地位如日中天,如今又攜大勝之勢返朝,誰不想巴結啊?我看這趙賀是想借機靠近侯爺。”宜冠侯高不識大大咧咧的說道,他這人平時雖然性格火爆,不過人情世故還是懂的一些,他倒說的直言不諱。

“嘿嘿,宜冠侯倒是看得通透!”霍光笑着說道。對於高不識霍光知道此人和趙破奴一樣,都是霍去病的鐵桿,而且這根本不算什麼秘密,甚至連漢武帝都是認可的。不然漢武帝也不會那麼露骨的封高不識爲宜冠侯,趙破奴爲從驃侯。

“咱們身爲朝廷手握重兵的大將,切忌要謹言慎行。對於這些地方軍政要員,我們還是要和他們保持些距離,從他們的地盤路過見個面是無可厚非的,不過切不可深交。這一點你們二人也要切忌!”霍去病真是不放過每一個能夠教導霍光的機會,這一下他又將一些官場規則告訴霍光。

對於霍去病的教導,霍光自然是悉心聆聽,而且霍去病每每所言皆是重點。霍光發現在說完這些話後霍去病竟然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李敢,這一點包括李敢本人在內都沒發現,不過霍光卻是因此想到了一個後世的說法。

“難道兄長同時在暗示,那李廣不得封侯就是因爲曾經私受樑王將軍印的原因?”霍光不由的想到當年李敢曾隨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而後因爲勇冠三軍得到樑王劉武的賞識,樑王更是當着衆軍的面授予李廣樑國大將軍印。

在西漢中央朝廷本就有明確規定,王國官員不得在中央任職。李敢居然拿了樑王的將軍印,這無疑給他未來道路蒙上了陰影,也是這個原因李廣在七國之亂中雖然也立下大功,卻無半點封賞。而樑王劉武后來又想要與漢武帝劉徹爭奪皇位,這武帝一即位,回想起李廣的過去,能重用他纔怪了。

“看來所謂李廣難封,並非只怪什麼時運不濟,這一步錯,就步步錯了。說不定如果不是遇到漢武帝這樣的帝王,李廣能不能活到現在都難說了!對了,算算李廣應該在不久前已經自刎了,西路軍情估計也快要傳到兄長這了。不知道李敢知道了這個消息會怎樣?”霍光估計衛青大軍也已經在返回長安的路上了,而這個時候李廣應該已經自殺了。平心而論霍光對李敢還是有些好感的,別人死了父親肯定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如果能安慰一下李敢,霍光還是願意去做的。

“下官雁門都尉趙賀,拜見侯爺和各位將軍。侯爺大軍凱旋歸來,平城百姓已經爲大軍備好酒食,還請諸位將士進城歇息。”霍光都不知什麼時候前面多了一羣人,而爲首是一位四十多歲身穿盔甲的武將,不用說此人就是雁門都尉趙賀。

“趙都尉太客氣了,大軍進城多有不便,我軍便在此地安營就可。”霍去病直接回絕了大軍進城的提議,而且還毫無轉寰的餘地,他軍令一出,立刻便有數騎傳令兵傳令去了。

“侯爺治軍之嚴,真是官等人學習的榜樣啊。既然侯爺不願大軍進城,那晚些下官便將百姓們犒勞將士的食物送來。”趙賀知道霍去病軍令一出就不可能更改,當下他便找了個臺階下。不過他這話卻又給自己留了條退路,那就是晚上還能再來一趟,而且他說這話還給霍去病下了個小套,那就是趙賀說有平城百姓犒勞大軍的食物,因爲霍去病已經禁止士兵入城了,如果連這些食物也拒絕,那麼在士兵心中就會留下一點瑕疵。趙賀是領兵之人,自然之道張弛之道,軍法雖嚴苛,卻不足以讓士卒死心爲主帥賣命,一個好的主帥還要回在感情上籠絡士卒,所以趙賀肯定霍去病不會拒絕他。

“如此就有勞找都尉了,帶我謝謝平城百姓!”果然霍去病這次沒有拒絕,這就是所謂的陽謀,就算你明知其中貓膩,卻也無可奈何。

“呵呵,這個趙賀還真有意思!”看着趙賀離去的背影,霍光笑着在霍去病身旁說道。

“這到沒什麼,這些人不過是揣摩我的意思,其實這天下人人皆是如此,即便是我也不得不時刻揣摩陛下的心思。下位者只有對上位者投其所好,惡其所惡纔是立命之道!”霍去病倒是看得通透,而且對霍光說起話來也直言不諱。不過事實也卻是如此,人本就是時時刻刻揣摩他人心思!

大營之中除了霍去病和霍光在主帳之中,其他諸將都在帳外與士卒打鬧在一起。不過雖然戰事已畢,霍去病卻依舊禁制軍中飲酒,而且今夜也嚴謹士卒前往平城。畢竟這幾萬大軍都是成年男子,而這漠北之戰半年幾乎連個女人都沒見過,這個時候一旦放鬆很可能闖出彌天大禍。

霍去病自然是在等趙賀,既然此人說了要來,那麼就肯定會來。不過讓兩兄弟都沒想到的是,他們在大帳中等的趙賀沒先到,反倒是等到了另一路人。

“啓稟侯爺,陛下的使者到了,此刻正在營外。”

“嗯?陛下的使者這個時候來幹什麼?”霍去病有些意外的站起身來,他想不明白漢武帝這個似乎還派使者來幹什麼。

“快快請進來。”霍去病整了整衣冠說道,而後端坐在帥賬中。

霍去病接見漢武帝使者的過程連霍光都不在場,不過這使者來的突然,走的也快。不到半個小時候,霍去病就親自送這人到營門。

對於漢武帝使者到來這件事,漢軍中幾乎都不知道,而即便使者走後,大營中依舊一片熱鬧的情景。

“兄長,陛下說什麼可?”霍光雖然有所猜測,卻也很好奇漢武帝拍使者的意圖。

“你看看吧,這次舅父的戰果並不理想,甚至陛下還很不滿意,有幾位將軍也因此受了牽連。不過陛下對我們倒是多有讚揚,還破例對我軍主要將領提前進行了封賞。”霍去病將手中一張錦緞遞給霍光,這個時期雖然書籍還是竹簡,不過錦緞便於攜帶,也已經用於傳遞信件了。

霍光接過錦緞,開始認真地閱讀起來。來到大漢已經大半年時間了,霍光也能熟練的運用漢隸,無論是讀是寫都無阻礙。而一番看下來,霍光發現果然西路衛青軍的結果與歷史上毫無變化。

這一次衛青依舊如歷史那樣,沒有抓住伊稚斜單于。雖然也斬敵近兩萬人,可漢軍因爲與匈奴大軍正面鏖戰,自己這一戰也戰死了一萬四千多人,這個勝利也只能算慘勝!

而霍光一直放在心上的,關於李廣的結局也再一次上演了。準確的說就在上個月,也就是元狩四年九月,李廣在回軍至五原時,因不願面對刀筆吏審問而引劍自刎。至於原因也和歷史上一樣,因爲迷失方向而延誤了軍期。

“這趙食其下獄到沒什麼,我唯一擔心就是這李廣的死,會不會讓李敢懷恨舅父?”霍光雖然嚴格意義上根本不算衛青的外甥,不過他隨霍去病這麼叫也沒什麼錯。至於李敢懷恨衛青,霍光也是想提前給霍去病提個醒。

“這沒外人我倒不用瞞你,其實對李廣的安排是陛下的意思。如果李敢真敢幹出什麼出格的事,我自然不會放過他。”

霍去病的一句話卻如石子驚起一潭深水。

霍光心道:果然如此……

第二零二章 彈劾霍光第一五一章 霍去病的噩耗第二九八章 霍光千騎入長安第一八六章 商人爲侯第一五八章 路博德入朝第三零七章 渾天始祖落下閎第五十三章 朝會第二零八章 我對殺人更感興趣第二一九章 羌王與大倫第十九章 狼居胥山第五十四章 嘉午臺第二五二章 開城投降第六十八章 縣衙班底第二八七章 大院君第二一五章 重返朝堂第二零五章 太學乾班第三十九章 神秘訪客第三零二章 樑王伐朝鮮第十一章 寇可往,我復亦往!第二二零章 邊關急報第三零七章 渾天始祖落下閎第七十五章 老奸巨猾第一五九章 京兆尹第二八一章 公可爲姬旦第二二六章 月色下的殺戮第二七零章 帝國之戰文明碰撞(二合一章)第十一章 寇可往,我復亦往!第二七四章 西方戰場第二五四章 黃河水患第七十二章(下) 欺騙天下人第四十一章 龐大的外戚勢力第一九七章 比戰場更可怕的是朝堂第一零九章 自立門戶第一四零章 再次失守第一七一章 有女霍棠第二五六章 君王死社稷,羣臣赴國難第二六零章 西域九君第二九六章 不一樣的匈奴單于第一四四章 養匪自重第八十一章 隱藏的賞賜第三零三章 文君辭世第二八八章 幽州急報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一一三章 佳人入懷第二五五章 奏請封君之權第三二三章 長樂燭影第七十七章 朝堂暗流第一二三章 殺神風範第二零四章 半年之期第二三一章 雪域生死路第二五一章 兵圍赤谷城第二九四章 霍光起兵第一零七章 歷史新的序幕第七章 東市買馬第十章 戰爭前的陰雲第四十一章 龐大的外戚勢力第二七五章 可悲的弄臣第七十九章 猗蘭殿第三三四章 全面戰爭四大帝國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二九六章 不一樣的匈奴單于第二八七章 大院君第二零九章 罪臣之女第七十章 東方朔來訪第二四一章 蕩匪校尉第二六六章 白政退守鬱成第八章 穿古第一神器第二一七章 翻手雲雨第一四五章 棋子棄子第二三五章 養馬奴衛青第四十三章 太子召見第二四二章 居延都尉第一三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八三章 提前千年的藥方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一四六章 引蛇出洞第三一六章 血染羅馬第二二五章 智者初戰第五十章 暗閣第六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二九三章 勤王與清君側第二一二章 張騫入關第二二九章 進退兩難都鬆若贊第一三六章 連下兩城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三二四章 武帝殯天第三三四章 全面戰爭四大帝國第九十八章 坐而論道第二零九章 罪臣之女第一九五章 衆矢之的第七十二章(下) 欺騙天下人第十二章 匈奴營地第二五二章 開城投降第一九二章 霍氏一族,滿門屠夫第三十三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三一六章 血染羅馬第一五一章 霍去病的噩耗第七十五章 老奸巨猾
第二零二章 彈劾霍光第一五一章 霍去病的噩耗第二九八章 霍光千騎入長安第一八六章 商人爲侯第一五八章 路博德入朝第三零七章 渾天始祖落下閎第五十三章 朝會第二零八章 我對殺人更感興趣第二一九章 羌王與大倫第十九章 狼居胥山第五十四章 嘉午臺第二五二章 開城投降第六十八章 縣衙班底第二八七章 大院君第二一五章 重返朝堂第二零五章 太學乾班第三十九章 神秘訪客第三零二章 樑王伐朝鮮第十一章 寇可往,我復亦往!第二二零章 邊關急報第三零七章 渾天始祖落下閎第七十五章 老奸巨猾第一五九章 京兆尹第二八一章 公可爲姬旦第二二六章 月色下的殺戮第二七零章 帝國之戰文明碰撞(二合一章)第十一章 寇可往,我復亦往!第二七四章 西方戰場第二五四章 黃河水患第七十二章(下) 欺騙天下人第四十一章 龐大的外戚勢力第一九七章 比戰場更可怕的是朝堂第一零九章 自立門戶第一四零章 再次失守第一七一章 有女霍棠第二五六章 君王死社稷,羣臣赴國難第二六零章 西域九君第二九六章 不一樣的匈奴單于第一四四章 養匪自重第八十一章 隱藏的賞賜第三零三章 文君辭世第二八八章 幽州急報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一一三章 佳人入懷第二五五章 奏請封君之權第三二三章 長樂燭影第七十七章 朝堂暗流第一二三章 殺神風範第二零四章 半年之期第二三一章 雪域生死路第二五一章 兵圍赤谷城第二九四章 霍光起兵第一零七章 歷史新的序幕第七章 東市買馬第十章 戰爭前的陰雲第四十一章 龐大的外戚勢力第二七五章 可悲的弄臣第七十九章 猗蘭殿第三三四章 全面戰爭四大帝國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二九六章 不一樣的匈奴單于第二八七章 大院君第二零九章 罪臣之女第七十章 東方朔來訪第二四一章 蕩匪校尉第二六六章 白政退守鬱成第八章 穿古第一神器第二一七章 翻手雲雨第一四五章 棋子棄子第二三五章 養馬奴衛青第四十三章 太子召見第二四二章 居延都尉第一三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八三章 提前千年的藥方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一四六章 引蛇出洞第三一六章 血染羅馬第二二五章 智者初戰第五十章 暗閣第六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二九三章 勤王與清君側第二一二章 張騫入關第二二九章 進退兩難都鬆若贊第一三六章 連下兩城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三二四章 武帝殯天第三三四章 全面戰爭四大帝國第九十八章 坐而論道第二零九章 罪臣之女第一九五章 衆矢之的第七十二章(下) 欺騙天下人第十二章 匈奴營地第二五二章 開城投降第一九二章 霍氏一族,滿門屠夫第三十三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三一六章 血染羅馬第一五一章 霍去病的噩耗第七十五章 老奸巨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