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 以吾陰魂永鎮南越

霍光從廣信返回四會是順流而下,回來的時間比去時少了一半,而當霍光抵達四會時,四會城頭已經掛起了大漢的旗幟。除了城頭那面最大的漢字大旗外,還有代表霍光的霍字大旗迎風飄揚。

四會碼頭處,路博德帶着霍光麾下大小將校已經事先等着恭迎霍光了。霍光走下樓船,對着麾下諸人點點頭,直接迎向路博德一邊走一邊說道:“說說你這裡的情況。”

霍光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繼續前行。四會既然已經投降,城中縣衙自然已經變成了霍光的平南將軍行轅。

“君上,四會南越守軍共五千三百四十一人,已全部受降,目前全部安置在城外大營有重兵把守。”路博德跟在霍光身後一步,將這幾天的情況簡單彙報着。

“嗯,立刻派得力干將將這些南越軍卒改編,讓他們依舊駐紮四會,不過就讓他住在城外吧。另外傳檄南越各地,就說現在願意歸降大漢的可以既往不咎,同時本君承諾對歸降大漢的南越百姓秋毫不犯,另外將這個命令告訴咱們的士兵,若有管不住自己的,必要的時候該殺的就殺。”霍光邊走邊吩咐,這幾條命令和他之前的行事作風可以說完全背道而馳。

“諾!”路博德倒也不問爲什麼,只是躬身領命。他知道霍光這是軍令,即便有什麼疑惑也需要私底下詢問。而且以路博德的眼界,也隱隱察覺到霍光這種戰略改變,似乎正在爲以後的什麼大事做着準備。

一行人很快便來到了原四會縣衙,隨着霍光的命令下達,四會百姓終於陸陸續續的走出自家院落,一些商鋪也小心的開門,整個城市很快便恢復了一點生機。但南越百姓對霍光的畏懼一點沒有減弱,整個城市的人們依舊小心翼翼的,甚至連大聲說話都不敢。

“衆將聽令,明日一早兵發番禹,凡生擒趙建德與呂嘉者封關內侯,溢封千戶。”霍光站在四會縣衙正堂,抽出腰間的佩劍指着番禹方向下令道。

“諾!”衆將齊吼,心中都是激情澎湃。只因霍光開出的賞賜實在太高了,霍光的意思就是隻要爵位在關內侯以下的將士,哪怕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兵,但凡生擒了趙建德或者呂嘉都直接賜予關內侯的爵位。而如果是已經達到關內侯爵位的將領,直接溢封千戶。要知道列侯之後封邑的多少直接決定了地位高低,可以說無論是誰只要生擒了這兩人其中一人,就能真正的一步登天!

就在霍光劍指番禹的時候,百里之外的番禹城早已亂作一團了。霍光的招降令很快傳到了番禹,有了四會的前車之鑑,加上霍光長達月餘的屠城,番禹城軍民最後一點抵抗情緒也消失殆盡了。在霍光招降令之前番禹軍民或許還會破罐子破摔,抱着反正一死的態度,與漢軍死戰到底,但隨着招降令的出現,一種求生的本能和對死亡的畏懼,直接讓番禹軍民忽略了所謂的國仇家恨。

與番禹城的不安和慌亂不同,丞相府就顯得井然有序多了。不過大量的士兵奴僕進進出出,一隊隊的馬車載着貨物離開丞相府,使得此刻的丞相府顯得忙碌無比。

“船隻都安排好了嗎?”呂嘉端着茶杯,愜意的品着茶水,悠閒的向他的心腹管家問道。此刻從呂嘉身上看不到一點絲毫的狼狽和惶恐。

“東西都已裝船了,只等丞相上船就可以開船了。”管家恭敬的答道。

“那派人去請大王吧,咱們也該動身了!”呂嘉放下茶碗,從容的站起身來,還順帶理了理自己的衣袍。

番禹城的南門就是水道城門,七八艘巨大的樓船緩緩使出番禹南門,出了這裡只需不到一個時辰便能抵達一海之隔的儋耳縣和珠崖縣了。而此刻呂嘉帶着趙建德正是逃往這座隔海相望的巨大島嶼。

“大王不必傷懷,老夫經營番禹數十年,那霍光真以爲如此輕鬆就能拿下番禹?人啊!往往在最得意的時候也是最容易忘形的時候。或許要不了多久咱們就能回來了!”呂嘉站在趙建德身旁,看着慢慢消失在海平面的番禹城感慨的說道。不同於趙建德的情緒低落如喪家之犬一般,呂嘉卻是顯得意氣風發。

“真的還能再回來?”趙建德雖是個傀儡,但他也寧願在繁華的番禹做一個傀儡,而不是去清苦的海南島。

呂嘉沒有明確的回答趙建德,只是對着他露出了諱莫如深的一笑.....

當呂嘉與趙建德離開番禹時,整個城市變得更加混亂。一些南越重臣或富商,也選擇了自己的逃亡路線,正陸陸續續的離開番禹,更有一些膽大妄爲別有用心的人,則開始了燒殺搶掠,而原本的南越權利機構已經陷入了完全癱瘓,只能任由這些人爲非作歹。

番禹城西,一間不起眼的酒館中。在地窖中待了快兩個月的終軍終於走出了地窖。如今的終軍已經渾身骯髒不堪,頭髮散亂鬍子邋遢。他已經從救他的老人口中得知了南越的變化,也知道了不日霍光就將兵臨城下,而根據城中的情況來看,番禹很可能也會兵不血刃的就被霍光拿下。

聽到這一切終軍卻一點沒有高興起來,只是平靜的對着老人說道:“麻煩老先生爲我準備一身衣物,另外我想沐浴一番。”

“沒問題,老朽這便去準備。”老人爽快的答應下來。終軍此時的表現倒也是人之常情。

很快終軍便已經沐浴更衣完畢,同時將頭髮鬍鬚都精心的打理了一番,原本邋遢不堪的他再次變成了那個風度翩翩氣質絕倫的大漢使臣。

“多日來承蒙老先生照料,軍銘記五內,現在我要去做我一個大漢使臣應做的事了!”終軍對着老人深深的一拜,言語之中竟有一種絕別的意味。

老人聞言點點頭說道:“嗯,此刻城中混亂不堪,城門也沒了兵丁把守,倒是大夫出城的好時機。”老人雖然感覺到終軍言語有些奇怪,但並未過多放在心上,只當是終軍久困地窖後的變化,加上如今番禹的情況,即便終軍亮明身份,那些早已打算歸漢的守軍也會善待終軍。

“告辭!”終軍沒有搭話,只是道了句告辭便轉身向外走去。

終軍身穿大袖白袍,腰間玉鉤上掛着佩劍,右手持着節仗。雖然身後沒有了隨從跟隨,也沒了旌旗儀仗,但僅僅一個人走出依然有一種風雲相隨的感覺。

番禹城中已然亂做一團,除了那些打砸搶的亂民,基本上看不到其他人。但終軍一人走在街道上卻沒有亂民上前找他的麻煩。終軍目光落在番禹城西城樓,哪裡是番禹的最高點,也是陸路進入番禹的最後一道關口。

城中雖有亂民胡作非爲,但番禹四門百丈之內卻沒有亂民敢出現,畢竟四門之中各自依然還有數千南越精卒鎮守。這些人雖然也毫無鬥志,四門守將更是已經做好了投降的打算,但正規軍始終是正規軍非亂民可比。

“什麼人快站住,城樓重地速速離開。”終軍走到西城樓下,終於有披甲執戟的南越軍卒攔下了他。

“吾乃大漢皇帝陛下欽派南越特使,諫大夫終軍。”終軍將手中節仗高高舉起,大聲喊道。

“快去報告將軍。”一個小頭目般的南越軍卒對身旁之人小說說道。而他依舊帶着剩下幾人戒備的看着終軍。

終軍見以有人前去通報,便耐心的站在原地等待着,過了片刻一大隊或着鐵甲或着皮甲的將校從西城樓跑了下來,來到終軍對面。

“西門守將率屬下見過上使”這些南越將校之中爲首一人看到終軍手中的節仗,便對着終軍躬身一拜。此人心中也有些疑惑,雖然他們早就看到了漢軍的勸降檄文,也決定歸降漢軍了,但從消息上來看漢軍至少還有半日纔會到番禹城下,這漢使怎麼會從城中出現?但是他看到終軍手中的節仗又不像是假的。

“將軍,兩個月前不是有位漢使逃出了王宮嗎?咱們還奉命在城中搜查了幾日。”見自己將軍疑惑,旁邊一位副將低聲提醒道。

“本使要上城樓。”終軍沉聲說道。

“上使請。”守將心中納悶,不知道終軍要做什麼,不過反正已經決定投降了,終軍終究是漢使想做什麼他自然不敢管。

終軍在前登上城樓,而南越守將帶着兵卒跟在終軍身後一丈外。只見終軍登上城樓徑直走向那杆插在城牆上的南越大旗。

靠近大旗終軍擡頭看向飄揚的旗幟,而後伸手直接抓向旗杆,終軍用力一拔將旗杆抽出而後扔下城樓。

身後的南越軍卒見狀正欲上前制止,只是那南越守將伸手一攔低聲喝道“由他去吧!”

原本衆人都以爲終軍取下南越旗幟就該結束了,可隨即終軍就將手中的節仗重重的插在了原本南越旗幟的地方,而後對着節仗雙膝跪拜下去。

“臣終軍蒙陛下隆恩出使南越,然臣有負陛下厚望,致使南越判臣爲禍,此臣之過也!臣生不能揚大漢天威,願死後陰魂不散,永鎮南越......”終軍如禱告一般的對着節仗說道。待他說完直接抽出佩劍往脖子上一抹,接着項上血如泉涌噴灑在節仗之上。終軍就這樣當着南越兵卒的面自刎身亡了!

第一二九章 生活用品第一四二章 天下告緡第五十二章 封禪書第二零六章 我能教你們殺人第五十五章 擔當與猶豫第二五零章 故人相逢第三二一章 太初二年第二四九章 會師虛陀靡第三零三章 文君辭世第九十三章 財路第一二六章 霍光的平亂方針第一一九章 高人破局第二十八章 太廟封賞第一零八章 忠君?忠社稷?第三一九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一九章 高人破局第五十七章 長安令第一零二章 桑弘羊得勢第二四零 此生已負佳人意第一零七章 歷史新的序幕第二七四章 西方戰場第一零三章 修成君的邀請第五章 我要建功立業第一三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零八章 我對殺人更感興趣第二二九章 進退兩難都鬆若贊第二二七章 席捲草原的瘟疫第二一四章 悄然改變的時代第二四八章 兵出玉門劍指烏孫第一八八章 倔強少女趙陰華第一三五章 期門郎上官桀第一零六章 武帝微服第二四一章 蕩匪校尉第二零三章 霍光被貶第二零二章 彈劾霍光第一八一章 蒼梧王第八十七章 不如意的東方朔第三二五章 突如其來的先帝遺詔第一七六章 雲涌第一四一章 對陣第四十二章 衛霍之謀第二七八章 霍光撤退第一四九章 白政留信第一五五章 遺產第十一章 寇可往,我復亦往!第三零八章 古今平匈第一功第二八五章 兵圍安陽侯府第二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一五二章 不準死第二二八章 無計可施東方朔第一五五章 遺產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貳百章 衛青暗指《九章律》第七十二章(下) 欺騙天下人第二五五章 奏請封君之權第二二四章 萬里絕域第三一七章 ****的匈奴第二九零章 事關國運的三封信第二五二章 開城投降第二二九章 進退兩難都鬆若贊第一二二章 火燒山陽第一八一章 蒼梧王第二二零章 邊關急報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七十一章 非正式的背後第九十四章 謠言第三十三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二二七章 席捲草原的瘟疫第三一六章 血染羅馬第一一六章 武帝賀使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三二二章 士農工商第一三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八二章 從未結束的巫蠱第二一二章 張騫入關第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二九二章 請立太子以固國本第一一七章 閨房之樂第二九一章 帝國之危第一三三章 定計州縣第一零六章 武帝微服第三一三章 細君之謀第二三八章 平陽投桃報李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九章 記下首功第一一九章 高人破局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二六五章 劉據與江充第九章 記下首功第二二一章 羌人叩關第十五章 假傳軍令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三十九章 神秘訪客第一百章 上書獻紙第一七九章 待卿歸來,共醉未央第一五七章 第一次聯手第一三五章 期門郎上官桀第二二零章 邊關急報第二一零章 沙盤第二二零章 邊關急報
第一二九章 生活用品第一四二章 天下告緡第五十二章 封禪書第二零六章 我能教你們殺人第五十五章 擔當與猶豫第二五零章 故人相逢第三二一章 太初二年第二四九章 會師虛陀靡第三零三章 文君辭世第九十三章 財路第一二六章 霍光的平亂方針第一一九章 高人破局第二十八章 太廟封賞第一零八章 忠君?忠社稷?第三一九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一九章 高人破局第五十七章 長安令第一零二章 桑弘羊得勢第二四零 此生已負佳人意第一零七章 歷史新的序幕第二七四章 西方戰場第一零三章 修成君的邀請第五章 我要建功立業第一三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零八章 我對殺人更感興趣第二二九章 進退兩難都鬆若贊第二二七章 席捲草原的瘟疫第二一四章 悄然改變的時代第二四八章 兵出玉門劍指烏孫第一八八章 倔強少女趙陰華第一三五章 期門郎上官桀第一零六章 武帝微服第二四一章 蕩匪校尉第二零三章 霍光被貶第二零二章 彈劾霍光第一八一章 蒼梧王第八十七章 不如意的東方朔第三二五章 突如其來的先帝遺詔第一七六章 雲涌第一四一章 對陣第四十二章 衛霍之謀第二七八章 霍光撤退第一四九章 白政留信第一五五章 遺產第十一章 寇可往,我復亦往!第三零八章 古今平匈第一功第二八五章 兵圍安陽侯府第二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一五二章 不準死第二二八章 無計可施東方朔第一五五章 遺產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貳百章 衛青暗指《九章律》第七十二章(下) 欺騙天下人第二五五章 奏請封君之權第二二四章 萬里絕域第三一七章 ****的匈奴第二九零章 事關國運的三封信第二五二章 開城投降第二二九章 進退兩難都鬆若贊第一二二章 火燒山陽第一八一章 蒼梧王第二二零章 邊關急報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七十一章 非正式的背後第九十四章 謠言第三十三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二二七章 席捲草原的瘟疫第三一六章 血染羅馬第一一六章 武帝賀使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三二二章 士農工商第一三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八二章 從未結束的巫蠱第二一二章 張騫入關第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二九二章 請立太子以固國本第一一七章 閨房之樂第二九一章 帝國之危第一三三章 定計州縣第一零六章 武帝微服第三一三章 細君之謀第二三八章 平陽投桃報李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九章 記下首功第一一九章 高人破局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二六五章 劉據與江充第九章 記下首功第二二一章 羌人叩關第十五章 假傳軍令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三十九章 神秘訪客第一百章 上書獻紙第一七九章 待卿歸來,共醉未央第一五七章 第一次聯手第一三五章 期門郎上官桀第二二零章 邊關急報第二一零章 沙盤第二二零章 邊關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