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強悍的男人

倭國借兵助中國驅逐韃虜?

賈漢復把海州方面的急報看了又看,很是有些發笑,當年被明朝在朝鮮揍得要死要活的小小倭國竟然要借兵幫中國驅逐韃子,這不是荒唐麼。

“自援朝之役後聽說倭國主政的是什麼德川幕府,此幕府與明朝並無通商,也無朝貢,怎麼突然會想到借兵的?再說就算那德川幕府真有意助中國抗擊滿洲韃子,也當同南都聯絡沒道理跑咱們這邊來啊?”

原明朝甘肅總兵、逃跑將軍李棲鳳現在混得也是風生水起,剛剛被任命爲督府總兵銜參議,很是榮焉。

他卻不知總兵參議是都督陸四爲了解決官多職少特意設置的,計劃中要批發上百個參議出去。

李棲鳳的潛臺詞是咱們這大順也好,大淮也好,在法理上都是“賊”,那日本國畢竟是個正規國家,沒理由不同繼承明朝衣鉢的南都談借兵的事,反過來同賊談的。

“不荒唐。說不定南京那邊有人已經開始同倭國聯絡了。”

陸四一點也不覺荒唐,雖然前世倭國對中國犯下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但在1645年,倭國日本卻是中國讀書人眼中的小中華,一個文化圈的,很是親近。

而日本人也稱漢族政權的中國爲華夏嫡子,他們是庶子,並以此爲榮。滿清入關之後,日本國內思想界有嫡宗有難,庶宗當救,絕不能讓韃虜滅亡中國本支的呼聲。

沒有陸四的歷史中,南明政權在危急關頭,也將求援的目光投向了東邊的日本。

第一次是清軍佔領杭州,當時南明的水軍都督周鶴芝派使者到日本薩摩藩求援。

此後兩年,南明政權先後三次派正規使團向日本求援,可惜沒有得到日本方面的迴應。

由於國內抗清形勢急轉直下,南明政權在日本數次沒有迴應的前提下,又派出三批使團赴日求援。

這已經不是請兵,而是求兵了。

其中一次,有名的大思想家黃宗羲也在使團之中,並且還是以左都副御史的身份出使。

最後一次向日本求援的使臣是大儒朱舜水,然而依舊沒有成功。此後朱舜水眼見覆國無望,便留居日本成爲水戶藩主德川光國的座上賓。

日本爲何沒有響應明朝的求援,陸四瞭解的也不多,可能與德川幕府鎖國有關,但知道國姓鄭成功父子也多次向日本求援。其中一次不知道是幕府還是哪個藩主真的派兵渡海來助,半道遇上風暴被迫撤回了。

而到了明朝最後時刻,永曆帝朱由榔甚至派太監龐天壽等人聯絡天主教會,希望教皇能夠組織十字軍東征幫助中國抗擊韃靼。

永曆的親筆信中道:“今祈尊師神父並尊會之友,在天主前,祈保我國中興,天下太平”。

只可惜路途遙遠,兩年多的時間永曆朝廷的使者纔到達羅馬,卻沒有直接見到教皇。

又經兩年多的等待,使者終是見到了教皇英諾森十世的繼承者亞歷山大七世。

新教皇對中國被野蠻的韃靼人入侵十分同情,然而教廷今非夕比,已經組織不了十字軍幫助中國。

在給中國的皇帝寫了一封回信後,亞歷山大七世送走了中國的使臣。等這些使臣回到中國時,他們的皇帝早已被弓弦勒死。

中國,也亡了。

溯其根源,明朝之所以向日本求援,也是因了日本的一切都源於中國。

說大哥有難,二弟來助也罷;說師父有難,徒弟來幫也罷;

滿清之前的中國與日本同根同枝,同源同文。

之後,不提也罷。

提了,就是日本看不起滿清這個外來戶。

“既然倭國主動同咱們接觸,那咱們就看看他倭國是真心要助咱們,還是另有企圖。”

由於前世歷史上是南方主動向日本借兵,現在卻是日本主動跑來同淮軍接觸,陸四肯定好奇心大盛,想知道是他的蝴蝶翅膀把德川給扇了,還是說歷史還有他不知道的真相。

如果德川幕府真的肯借兵,陸四覺得可以讓他們去打朝鮮,斷掉滿清糧草來源之一。

海州方面接到督府將倭國使臣送至徐州的命令後,立即安排人將那自稱幕府使臣的雜賀黨大名一行快馬送往徐州。

只是,這個雜賀黨大名卻是個騙子。

嚴格來說雜賀是中日混血兒,爺爺是中國福建人,奶奶是原日本雜賀大名的獨生女。

雜賀的漢名姓魏,名耀祖。

雜賀藩早在幾十年前就被德川幕府所滅,所以魏耀祖壓根就不是什麼幕府使臣,他就是個海上破落戶,因爲通曉日語和葡萄牙語還曾在鄭家當過一段時間的翻譯。

聽說中國大亂,關外的韃子破關佔了北京後,魏耀祖倒是心繫故國,想着自己是不是能爲祖國抗韃做點事。

可他一無兵馬二無錢糧,能做什麼?

世上事,不怕有心人。

魏耀祖思來想去,決定“空手套白狼”,他先是跑到日本招了幾十個沒飯吃的浪人,然後僱了條船到了崇明島。

原是準備以幕府使臣身份同南京的官員商談,騙取南京明朝政府向日本借兵的國書或相關憑據,再以此去幕府。

這樣在兩邊都不知他底細的情況下,弄不好真能促成雙方聯兵,且自家也能從中謀取利益。

不想崇明的明軍卻把他們當成倭寇開炮轟擊,嚇得魏耀祖升帆逃竄,心有不甘,又聽人說江北有什麼投效李自成的淮賊,計上心頭,想着這幫淮賊都是泥腿子,沒見過世面,哪曉得什麼幕府不幕府的,於是駕船來到海州亮出幕府使臣的銜頭,稱日本國願意借兵中國討韃。

果然江北的泥腿子沒見識,一聽日本國肯借兵,就立時隆重的將他們迎了過去,甚至在徐州城門還組織了軍民熱烈歡迎他們,這讓魏耀祖慶幸自己來對了。

出示了仿造的幕府官印後,魏耀祖一行被帶到城中一處大宅,這宅子從外面看起來很大,門禁森嚴,裡外皆是手執大刀的精銳士卒,不用說,那淮賊的首領就住在這宅子中。

一層又一層,也不知進了多少門,魏耀祖同手下幾個浪人被帶到了一座大屋前,隨着一扇大門被推開,一股熱氣洶涌朝雜賀臉上撲來,等到霧氣消散,眼前視線爲之一清時,眼前一幕讓魏耀祖眼皮沒來由的一跳。

卻是幾十個光着身子且光頭的中國彪形大漢看着他,這幫人身上不是青龍就是白虎,着實嚇人。

而在這羣大漢後面赫然是一個大水池子,池子中一個背後繡有幾條龍的大漢正背對着魏耀祖他們。

“將軍!”

魏耀祖強迫自己鎮靜下來,上前幾步,不卑不亢,將幕府使臣的姿態拿捏得十分到位。

背對着他的大漢緩緩轉過身來看了一眼魏耀祖,右手上裹着一塊溼毛巾,滿臉橫肉,看着有些可怖。

果然,敢造反的都是最強男人啊!

魏耀祖正要開口說話時,旁邊有聲音傳出:“樊霸,你吊很大麼?站那幹嘛?還不過來給我擦背。”

“哎,來了!”

樊霸朝魏耀祖咧嘴一笑,從水池中走到角落。

魏耀祖這才注意到角落的臺階上竟還趴着一人。

看身形,不是很強。

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七百三十三章 李過困守鳳翔城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十三章 南船北馬 運河重鎮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三百三十六章 都督喝的有點多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虎子是殺人王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常寧郡主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進忠 王進功 李得功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一百三十章 殺出個黎明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城之後,皆來過我大刀!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怕死的跟我殺過去!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三百八十三章 用大刀!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二百二十八章 眼前的敵人是僞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二百七十四章 濟南鏖戰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來當太上皇嘍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動不動?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來先吃肉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八百一十八章 高職低配 百官郊迎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
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七百三十三章 李過困守鳳翔城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十三章 南船北馬 運河重鎮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三百三十六章 都督喝的有點多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虎子是殺人王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常寧郡主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進忠 王進功 李得功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一百三十章 殺出個黎明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城之後,皆來過我大刀!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怕死的跟我殺過去!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三百八十三章 用大刀!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二百二十八章 眼前的敵人是僞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二百七十四章 濟南鏖戰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來當太上皇嘍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動不動?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來先吃肉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八百一十八章 高職低配 百官郊迎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