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凡事要有法可依

陸四是個講道理的人,他認爲丁九思說的很對,死去的統治階級憑什麼將活人創造的財富帶到地下去?

如果這個財富是當事人自己創造的,那無可厚非。

但事實上被埋於地下的財富都是人民的勞動結晶,是人民的血汗。

金銀也好,古籍也好,字畫也好,珠寶也好,這些,都是人民創造的物質與精神財富,承認帝王將相這些統治階級將財富帶到地底下的行爲合法合理,那顯然是徹頭徹尾的封建思想。

陸四兩世爲人,造反有理的精髓在他身上始終體現着。

不過,對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陸四還是分得清的。

刨人祖墳與殺人父母一般,都是不共戴天的血仇。

所以,陸四必須問清楚這案子有沒有苦主。要是有苦主的話,他陸都督一定替苦主主持公道,將這幫盜人祖墳的傢伙斬了。

問題是,沒有苦主。

武愫說丁九思他們挖的是漢代的一座墓,由於時間太過久遠,莫說這墓主人是否有後人傳承,就是有,那後人也不知道他們的祖墳在此了。

“民不舉,官不究。”

陸四做事向來講究法理,自古以來哪朝哪代的律法基礎都是民不舉,官不究。

民不舉者,說明社會危害不大,自然不適用律法。

而且大順好像還沒有《大順律》出爐,所以在律法這一塊,似乎也沒有可以給丁九思等人定罪的依據。

“都督,凡發掘王府將軍中尉、夫淑人等、郡縣主、郡君、鄉君、及歷代帝王、名臣、先賢墳冢、開棺爲從...發見棺槨爲首者、俱發附近各充軍。如有糾衆發冢起棺、索財取贖者、比依強盜得財律、不分首從、皆斬。”

武愫是個執法秉公的官員,爲人也十分清廉,早在隨呂弼周南下招撫徐州時,就爲百姓擁戴。

淮軍北上之時,陸四以武愫徐州防禦使隸歸淮揚節度提轄爲名,授武愫爲徐州府尹,負責徐州難民安置,民生恢復。幾個月下來,這武愫同那督府參軍賈漢復一樣,事事親爲,任勞任怨,將破敗徐州漸漸恢復了點生氣,實是難得的能吏。

去年十一月,碭縣有流寇匪兵乘淮軍主力北上山東空虛,聯絡當地豪紳起事,“高山大潮,烽火相望”。武愫力排衆議,組織留守淮軍與土匪激戰,更身先士卒,危急關頭置生死於度外,官兵見狀人人用命,成功平定匪亂。

除恢復民生,剿匪有力外,武愫更重地方治安,報上府城的大小案件皆親自閱卷,不使冤假錯案發生。又于徐州建立鄉村巡防,打擊攔路盜搶,打家劫舍者。

丁九思等人便是被鄉村巡防發現,此人和同夥原是劉澤清部散兵,兵潰後沒有生計,便動了盜挖徐州境內古墓的念頭。

徐州之地,也確是大墓衆多。

今日過堂,若不是都督陸四不請自來,說要聽案,恐武愫已給丁九思等人定刑處斬。

眼見都督竟然認可盜賊所言,武愫自是驚詫,未多想便將律法搬出。

陸四一聽,還有這律法,下意識問了句:“可是大順律?”

武愫一愣:“明律。”

陸四“唔”了一聲,道:“徐州府身爲大順的官員,怎麼能用明律斷案?這丁九思等人縱是有罪,既在我治下,便當以我朝之律令定罪...前朝的法哪能斬本朝的民。”

說完,不等武愫解釋,又揮手道:“不過我大順新朝初立,諸事不明,可權急。”

武愫心頭一鬆,他還真怕這位都督說明律不準用,那樣的話就亂套了。

陸四這邊若有所思,道:“既有律法可依,便按律處置。他們是挖了帝王還是名臣,亦或先賢的墓?”

武愫搖頭。

陸四又問:“那是挖了前明舊藩宗室之墓?”

武愫仍就搖頭,丁九思等人挖的是漢墓。

陸四奇怪了:“都不是,徐州府準備定人傢什麼罪?”

“這...”

武愫也是發懵,是啊,按明律上關於盜墓律條,沒一條能和這幫人對上號的。

“我大順雖是新立,但依法治國是我朝立國之根基,執法者要有法可依,既然律法並無罪條,徐州府認爲這該人的罪名是否成立?”

陸四決不是要干涉法司,實是此案具有典型的案件特徵,即可立也不可立。

在國家律法沒有明文打擊,又無當事苦主被害人,更無社會危害性的前提下,憑着固有觀點定人家一個死刑,那不是草菅人命又是什麼?

武愫左思右想,也沒有從明律中找到可以支撐他定罪的法條,當時就想律條不嚴,須立即加以修補。

但將來法不殺現在人。

丁九思等一干人等被當堂釋放,衆人死裡逃生,向那爲他們主持公道的淮軍陸大都督連連磕頭,稱爲青天父母。

不想,一幫人剛被放出府衙,就有飆形軍漢數十人一擁而上,五花大綁帶走。

“冤,冤啊!”

丁九思等人不知來者何人,又要將他們抓到何處,嚇得在那嚎啕大叫。

徐州府的差役卻是識得抓人的乃是督府親軍,哪裡敢制止,趕緊回報府尹。

一聽督府親軍把放了的犯人又抓走,武愫氣不打一處來,質問陸四:“外間可是都督下令將人帶走?”

“嗯哪。”

陸四坦然承認,並且十分高興徐州府能以這種態度質問他。

武愫更氣:“既然律法不能定他們的罪,便當放還他們,都督何以使人抓捕,這不是知法犯法嗎!”

陸四必須解釋了,道:“本督如何會知法犯法,徐州府誤會了,本督只是暫時徵用他們。”

武愫怔住,繼而不解:“都督徵用這幫盜墓賊做什麼?”

“唉,連年戰亂,地方不靖,帝王名臣先賢陵寢多有被賊偷盜,故本督意欲借這些人的手段打擊那些盜墓團伙,保護地下文物,守護華夏曆史文化遺產。”

陸四一臉正氣,對於趁戰亂假替天行盜之名,假劫富濟貧之名的盜挖地下財富行爲,他身爲淮軍的大都督,身爲中國的拯救與守護者,必須重拳出擊。

同時,拿定決心,將來薄葬從他陸文宗始,絕不讓人民的民脂民膏變成地下的幽靈。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爺度你一程!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一百四十八章 陸爺,我把寇白門弄來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淮軍是陸文宗的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冒三丈八大王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五百五十八章 闖王與你們同在!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傑破通州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趕緊回老家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三桂之心,天地可昭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五百七十四章 漢軍八旗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王爺,上策是降明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活的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南保衛戰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二百零九章少都督與騎兵的較量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一百九十三章 淮軍是陸文宗的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爺度你一程!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一百四十八章 陸爺,我把寇白門弄來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淮軍是陸文宗的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冒三丈八大王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五百五十八章 闖王與你們同在!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傑破通州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趕緊回老家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三桂之心,天地可昭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五百七十四章 漢軍八旗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王爺,上策是降明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活的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南保衛戰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二百零九章少都督與騎兵的較量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一百九十三章 淮軍是陸文宗的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