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

爵位歲祿,或者說工資津貼這一塊,明朝是以糧食“石”爲單位給予發放,如親王一年給米一萬石,郡王給米兩千石,除發歲祿還有大量賜田。如山東最大的地主就是曲阜孔家和德王,河南最大的地主是福王和周王。

大順的爵位如何發“工資”,陸四自有一套做法,不會照搬前明,因爲那種大量賜田會牽涉到土地兼併問題,而土地兼併問題又恰恰是封建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即便如今大順是地多人少,陸四也無意大手一揮給大順的功勳們一人發上幾十萬畝地甚至整縣整縣的撥給。

地,確是永恆之產。

但人卻是不斷變多的。

兩世爲人的陸四又怎麼可能讓他一手打造出來的“權貴集團”日後只將眼睛盯在土地上,做那土老財、土老冒,與國休慼到最後叫革命黨給一鍋端了呢。

前世有個詞形容的很好,叫發洋財。

這個詞拿過來用也現實,大順今後也是要發洋財的!

土地是確保溫飽的基礎,龐大的海外殖民地同市場纔是大順起飛的強力推進劑。

或者說,陸四的大刀已經飢不可耐,隨時要向世界出刀,替世界人民教訓白人中的強盜者,從而開創一個新世界。

大勢如此!

不發糧,不給地,功勳工資津貼怎麼開?

陸四已經讓淮安的鄭標將在淮安推行的“借糧條”辦法詳細寫成奏疏遞上京來,並要政務院同戶政府一起組織人手研究這個“借糧條”辦法,從中摸索,進而徹底改革大順賦稅制度,然後推行大順幣。

不過和以前明朝推行的寶鈔不同,大順幣是以白銀爲結算單位,就是老百姓只要拿大順幣到官府開辦的銀行是能直接兌換成真金白銀的,並且可以用大順幣直接交納賦稅,採購商品。

當然,由於前明寶鈔濫發造成百姓對紙幣的強烈牴觸,大順幣的推行勢必也會困難重重。

故而陸四尋思在正式推出大順幣之前,先大造聲勢,然後由戶政府籌措資金將大順銀行開到各省每一個縣及每一個交通要鎮上,確保老百姓在持有大順幣後能方便有效的兌換出金銀。再之後於商品流通環節採取一些刺激性的政策助推大順幣,慢慢通過時間將大順幣打造成同大順政府一樣堅不可破的信用幣。

等到大順幣在國內形成良好運轉後,就將搖身一變成爲帝國幣,伴隨帝國將士腳步流通他們所經過的每一個地方。

誰要是敢不收帝國幣,那帝國就必須迅速碼人以德服人,碼到對方收下爲止。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肯定大順的功勳集團一定是各路勢力的帶頭人。

因爲,大順的皇帝跑在第一個。

想法肯定是好的,不過具體實施這塊還是要交給專業人士,淮安府尹鄭標就是這方面的人材,陸四準備來年開春就將鄭標調到北京專門負責大順中央銀行的事。

將來,國家的一切都將以大順幣結算。

也就是大順爵位的“歲祿”將來都會是以大順幣結算,而不是發多少糧又或給多少田。

當然初期,陸四還是要真金白銀拿出去的。

當初陸四曾許給李化鯨部一個國公,兩個侯爵之封,但前提是李化鯨的第七鎮能夠獨力解決掉關外的滿洲勢力,結果第七鎮戰績欠佳,至今都沒能解決瀋陽和遼陽殘餘的幾千清軍。

賞罰分明,第七鎮沒能達到預期作戰目標,陸四這邊肯定不可能給李化鯨一個國公,封其一個伯爵已是隆恩浩蕩了。

李化鯨如果不滿,可以選擇起兵造大順的反,因爲陸四已經迫不及待需要整頓第七鎮了。

李化鯨如果接受伯爵之封,並對大順依舊忠誠,陸四想着可以將其從第七鎮調去同沈廷揚一起擴建海軍,然後讓外甥李延宗出任第七鎮的鎮帥。

等收復瀋陽和遼陽後,就要着手討伐蒙古,如此正好讓大外甥有獨當一面的機會,刷刷戰功,提提聲望,畢竟他四舅舅許了大外甥一個親王之封。

做長輩的,哪能食言呢。

正想着時,耳畔傳來高英的聲音。

“陛下,請轉過身來。”

“噢,好。”

陸四依言轉過身,隨口問給他量衣的高英:“邢夫人那裡添了火爐沒有?”

高英道:“已着人添過了。”

邢夫人自是陳圓圓了,現住在儲秀宮。

自乾清宮斷了龍牀後,邢夫人便不曾在乾清宮伺奉陸監國,倒是陸監國去過兩次,夜中動靜頗大,邢夫人也很受用,現在倒是不怎麼想念她那長伯了。身心方面也很是愉悅,來京之前擔心金溝受創的事情也沒有發生,且監國溫柔斯文,不管是地位還是年紀,又或是談吐情趣,哪一點不比她那長伯強。

“北方的天冷得快,不比咱淮揚,對了,永壽宮那裡你也費些心照看些,畢竟人家從前是太后,咱們不能虧了她。”

說完,陸四若有深意的看了高英一眼,心念一動,但因侄子在旁邊不便大聲,便壓低聲音問了句:“晚上可方便?我這幾天腰有些痠痛。”

高英耳根微紅,什麼也沒說,只微微點頭。高英帶來的兩個宮人卻是聽清了陛下所言,目中都是羨慕。

陸四瞭然,笑了笑,挺了挺身子好叫高英量的方便些。

算算日子,正妻李翠微這幾天便和高太后抵京了,而據高歧鳳說寇娘娘那邊是在他進京之後半個月動身渡江北上的,因此弄不好白門能和翠微同時進京。

另外常寧也到了天津,是她兩個哥哥親自送妹妹進的京,不過朱家那邊這會估計還不知道常寧的婚事出了變故,妹妹的身份從皇后變成了皇貴妃。

想到此事,陸四便覺對不住人家小姑娘,可有些事情計劃趕不上變化,畢竟當初他也不知道李自成竟將女兒舍了來套他這個郎。

而隨着形勢的發展及政治意義,他更加要立李翠微爲皇后,日後只能在其它方面多補償一些常寧,比如每月往常寧那多跑幾次。

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第二百五十八章 人仰馬翻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五百零三章 李瞎子家當歸女婿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造反的樂趣?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是史德威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八百二十章 天王首級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辮子,辮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一百四十九章 你和我家白門有一腿?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一百八十六章 要用一切辦法搞銀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二百五十章 我這破落戶能穿皇袍?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六百五十三章 宮內廳 寇娘娘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墳者在哪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九十三章 殺咧,殺咧,殺咧!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五百九十一章 老爺我還是要回來的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二百三十二章 取我大刀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贖漢將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順公主的嫁妝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順不屠城,只屠官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好的教育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一百八十二章 陸四的指示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
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第二百五十八章 人仰馬翻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五百零三章 李瞎子家當歸女婿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造反的樂趣?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是史德威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八百二十章 天王首級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辮子,辮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一百四十九章 你和我家白門有一腿?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一百八十六章 要用一切辦法搞銀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二百五十章 我這破落戶能穿皇袍?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六百五十三章 宮內廳 寇娘娘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墳者在哪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九十三章 殺咧,殺咧,殺咧!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五百九十一章 老爺我還是要回來的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二百三十二章 取我大刀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贖漢將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順公主的嫁妝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順不屠城,只屠官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好的教育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一百八十二章 陸四的指示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