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司禮

“那是自然。”魏忠賢幾乎等不及要看眼前這些資料,這東西說起來簡單,其實就是後世百度百科的集合,但眼下是大明天啓年間,資訊的傳播和收集都是無比困難的事,一些重要的官員資料爲人所熟知,比如孫承宗這樣的官員,其郡望何處,宗族傳承,何時中秀才,何時中舉人,何時中進士,座師,同年,關係網,大致會被有心人記下來,並且廣爲傳播,但對普通的官員來說,不到一定的位置就沒有知名度,就算魏忠賢大約知道某人是東林黨人,比如浙江道御史房可壯是東林黨的成員,但魏忠賢對他所知不詳,經過翻閱房可壯的資料後,不僅知道此人的郡望宗族,爲官經歷,還知道此人在舉人時期因細故逼死過妾侍,還說“不過髒了一井耳”這樣涼薄的話,爲其鄉人不恥,當官之後,官聲極佳,是東林黨的門面人物之一。

魏忠賢掃了幾眼房可壯的記述,感慨道:“咱家還一直以爲東林黨那邊都是正經的君子,這房某人簡直是枉披了一張人皮啊。”

王發祥不動聲色的道:“我家東主就說過,看人不能看他平時怎麼說,而要看他怎麼做,一個人能在短時間內騙所有人,也能在長時間內騙少數人,但他不可能在長期間內騙所有人,所以做小人這行當的,就要多看,多聽,多記。”

“妙,大善!”魏忠賢放下本子,大讚道:“妙哉斯言……你家東主何時來?”

……

清晨時,京城內所有的鐘鼓樓都是響起了鐘聲,從永定門到正陽門再到大明門,一直到深宮,伴隨着鐘聲的還有雞人的報時聲響,這時天才顯露微光,在農曆五月下旬的時候太陽一般都出來的很早,只是開城門向來都是在這時候,若是在冬季,天應該還是一片漆黑,也可能還有月色或星光。

京城各門的城門都次第打開了,守候在外的鄉農,菜農,扛着扁擔進城打短工的,送貨的貨車和打着呵欠的小夥計,雲遊的僧人或尼姑,進城來增長見聞的遊歷,出京公幹又返城的官吏,到城外莊園小住後回城的勳貴,外省回京的太監,前來京師辦理述職或襲職的武官,被調動前來的各衛班操衛軍,牽着駝駱的遠方行腳商人……林林總總,最少有好幾萬人都是在城門口打開的瞬間開始往城門涌動,彷彿就是在一瞬之間,這座龐大而無比宏偉的城市就從睡夢中驚醒了。

一個背插小旗穿着棉甲的騎兵也混雜在人羣中,他從西便門入城,身邊是熙熙攘攘的人羣,一直到進了西便門又走了半里多路之後,人流才分散開來,往着各自的目的地而去。

這個騎兵的目標就是通政司,這個衙門在大明門外天街的東側,騎兵從西便門一直往西,穿過五六個坊市,等他抵近皇城的時候找到一個早點鋪子下了馬,吩咐店家照料馬匹後,他叫了幾個油餅和一大碗蛋湯,等他吃完後又重新上馬,這時早點鋪子的老闆隨口道:“軍爺,送塘報啊?”

“不是,”騎兵咧嘴一笑,撓了撓頭,似乎還把髮髻正了一正,然後才道:“送折本。”

“那要去通政司了。”早點鋪子的老闆是京城的下等人,不過不妨礙他對這些事門清,當下拱一拱手,笑道:“不留軍爺大駕,趕緊辦正事去吧。”

騎兵在馬上點點頭,策馬接着往前走,在進入長安左門時他受到了盤查,不過他有腰牌,有蓋着巡按關防的公文,一切都符合規定,守備的府軍前衛的一個千戶沒有過多爲難,揮了揮手,就是叫這個騎兵進了城門。

進入長安左門後人流明顯要稀疏很多,雖然這個時候上衙門辦事的官員和吏員很多,除了各衙門的京官和吏員外,也有相當數量的外省官員在這裡。

在這個騎兵經過了大明門,望裡頭起勁的窺探了一陣千步廊之後,經過吏部時他又看到大量的舉人和拔貢出入,近來是吏部選官的高峰期,騎士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他皺眉想了想,記得這人是到李莊去過的孫元化,當時這人還是個舉人,現在穿着嫩草色的官袍,可能是帶着熟人到吏部辦事,正往外走來。

孫元化似乎也看到了這人,不過他掃了一眼,並沒有在意這個騎兵,騎兵趕緊低頭,策馬向前。

到了通政司門前,這人按規矩流程將攜帶的奏摺送入其中,拿到回執之後,轉身就走。

“又是大同王巡按的摺子。”通政司的一個吏員看了看折本,笑着道:“近來這王巡按風頭很勁啊。”

另一個官吏一大早便直打呵欠,昏昏沉沉的模樣象是一夜沒睡,他道:“王巡按惹的事太大了,其實,無事是福。”

“對,無事是福!”

……

折本按例被分門別類,傍晚時,內廷的司禮監派人來取了折本,送往司禮監。

原本按例折本應先送內閣,然而近來司禮權力漸重,除了循例送入內閣的,司禮直接接過來的文書奏稿也很多,直接批紅的也爲數不少,內閣對這種情形自然是十分不滿,然而並無辦法。

下值的秉筆太監李永貞將一塊一寸見方的小牙牌從懷中取出,遞給了上值的秉筆太監石元雅,兩人互相一點頭,石元雅笑道:“魏大官邀了老先生沒有?”

李永貞道:“自是邀了。”

這二人都是秉筆太監,談吐風範都極爲儒雅,如果不是穿着宦官袍服,戴着三山帽,說是積年的大儒也是叫人信服。

這些太監自小在宮中的內書房接受系統的儒家教育,老師都是翰林資格的文官,論起教育的水準比普通的書香世家要高明許多,文書房中的佼佼者會再接受系統的公文和政務教育,然後在其中挑選佼佼者提拔,當然也是看人是否機靈,是不是會來事,然後能拜在某個權閹門下,漸漸的便是能混出頭。

如魏忠賢這樣,識字不多,沒經過內書房系統教育的秉筆太監,在大明的宦官曆史上也確實是一個少有的特例。

石元雅大有深意的道:“此前我就勸過他,凡事也不必太隱忍了,內閣自沈観去後咱們便是無人,現在先進了魏廣微,過幾月再進顧秉謙,外朝之事,以後就不必如隔靴搔癢那般無處着力了。”

李永貞點頭微笑,說道:“這個決心下的甚好,我們先布子着棋,看他們怎說!”

內閣之中,現在還是東林勢力佔優,首輔葉向高,次輔韓爌,東閣大學士孫承宗等人俱是東林黨人,六部都察院等衙門也是東林勢力佔絕對優勢,三黨中人在泰昌和天啓年間被辣手的東林

黨人吏部尚書周嘉謨弄到元氣大傷,殘餘的勢力已經幾乎全部投入魏忠賢的懷抱,在去年,東林黨人攻擊魏忠賢的黨羽沈観,魏忠賢選擇退讓,沈観因此退出內閣,今年原本還是東林黨保持相當強勢的勢力,魏忠賢在前幾日突然出手,在會推中魏黨出力,將魏廣微推入閣中,並且放出風聲,在下一次會推的人選中有顧秉謙,這兩人都是前浙黨成員,現在也是魏黨中人了。

這事對魏忠賢是喜事,他在自己的外宅裡設宴,邀請了內廷中的盟好,也就是李永貞,石元雅等人在不輪值的時候赴宴,聊作慶賀。

石元雅待李永貞走後開始收攏桌上的文書,分類彙總,並且寫上自己的意見,他看到一份摺子後,突然猛一下挺直了腰身,兩眼也瞪的溜圓,接着便是拍案大叫道:“來人,來人,快請印公過來!”

過不多時,先進來一個瘦高太監,這是長住在司禮監的提督太監塗文輔,他對石元雅道:“聽說要請印公,發生了什麼要緊事?”

石元雅面色森然,指着眼前的折本道:“尊駕看看便知。”

塗文輔拿起折本觀看,他是提督太監,理論上所有的機密摺本都歸他看管,同時他還負責司禮監的後勤和保安,發生大事當然要第一時間在場,所以聽到信息後他立刻趕到值房這邊來。

看了幾眼後,塗文輔的臉上也滿是不可思議之色,接着便是一臉的殺氣騰騰,他道:“這一下非要殺人不可了!”

“東林黨真是一刻也不肯消停啊。”石元雅感慨道:“還以爲現在未到雙方決勝之時,彼此都留有餘地,不料他們居然藉機先出手了。”

塗文輔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又閉了嘴。

石元雅當然知道他想說什麼,臉上也露出笑容來。

過了一小會兒,掌印太監王體乾趕了過來,按司禮監的規矩,遇到秉筆不能處理的緊急公務就會通知掌印,平時的折本也是秉筆批紅,掌印最終來用印,不用印的話就是廢本,毫無用處。

王體乾也是先看折本,看過之後也是一臉殺氣,他道:“宮門現在還沒關,趕緊派人去通知魏公公,咱家帶折本去見皇爺。”

塗文輔站起身來,說道:“這事咱家來辦!”

魏忠賢接到信息後已經不能返回皇宮,入夜後關閉宮門,除非有皇帝的特旨,不然的話誰也沒有辦法出入,守備皇城的禁軍將領不可能冒這種風險擔這種擔子,魏忠賢自己雖然着急,卻也只能在私邸等着,天亮之後,他第一時間趕到宮禁,就在東華門外等着,守城的上三衛禁軍看到魏忠賢一臉陰沉,軍官們嚇的不敢冒頭,紛紛躲了起來。

人人都有些風雨欲來的緊迫感,到魏忠賢進宮後不久,宮中的風聲已經傳到外朝,包括在文華殿西側不遠的內閣,內容也很簡單,大同巡按王心一藉由彈劾武官張瀚一事,痛陳魏忠賢與張瀚勾結,犯有多款大罪,共達十二條之多!

------------------

昨天把章節內容發重了,實在是萬分抱歉!

原說是爲法號星空兄弟加更,這烏龍搞的。

現在再發一章,晚上再兩章,向大家致歉!

(本章完)

...

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發段感言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四百一十章 微笑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天譴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九百七十五章 北所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三百六十二章 平戶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線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四十五章 圍店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狂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行程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一百六十八章 紅旗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接風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屋裡的溫柔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請罪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塘馬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一千三十四 河邊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七百四十二章 進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一千七百三十四 退路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鐵漢第一千七百四十九 純儒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路第七百三十三章 派別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一千四百零五 白馬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厭惡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絕望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六百八十七章 訪客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八百三十四章 西域第六百六十二章 刀牌第一千九十章 窮追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一千六十四章 配額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退卻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火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五百零六章 招來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玉璽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四百八十一章 穿插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五百二十九章 廢村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線第一千零四章 皮貨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論相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九百七十三章 回報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三十六章 沉重的思索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五十九章 鐵場
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發段感言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四百一十章 微笑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天譴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九百七十五章 北所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三百六十二章 平戶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線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四十五章 圍店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狂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行程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一百六十八章 紅旗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接風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屋裡的溫柔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請罪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塘馬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一千三十四 河邊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七百四十二章 進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一千七百三十四 退路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鐵漢第一千七百四十九 純儒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路第七百三十三章 派別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一千四百零五 白馬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厭惡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絕望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六百八十七章 訪客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八百三十四章 西域第六百六十二章 刀牌第一千九十章 窮追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一千六十四章 配額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退卻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火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五百零六章 招來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玉璽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四百八十一章 穿插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五百二十九章 廢村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線第一千零四章 皮貨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論相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九百七十三章 回報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三十六章 沉重的思索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五十九章 鐵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