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同袍

楊二下意識的道:“你不要落葉歸根啦,遼人到蒙古地界安身了?”

“咱家祖上還是江南的呢。”成方道:“太祖洪武年間跟着大軍到的遼東,什麼落葉,咱到草原安了家,以後的後人不也是就把草原當家了。祖宗的墳地,我只要能走的動就會過來拜祭打掃,我家也有人留在瀋陽,不怕沒有人照顧。草原上會有越來越多的漢人象我一樣安下家來,咱們這些人在,草原就不會有反覆,這樣的地方,不能再出個強悍的蒙古,什麼契丹,女真,都叫他們完蛋。”

這樣的場合,成方這麼長篇大論的談將來,用心良苦,在場的人都能感受得到。

楊二怕部下們沒下場,和記畢竟還只是商人組建的公司,成方則是提醒他,每個有戰功的和記軍官都會有股份分紅,成方不少,楊二也很多。還有那些中層軍官,每個人在草原上都分了土地,不需要自己耕種,扣除一些費用後,軍司會把每年的收益拿出來一部份分紅這些軍官,公司佔的地盤越大,獲得的利潤越高,這些有股息分紅的軍官拿到的好處就越多。

這算是張瀚對軍官階層的一種贖買,大明是給勳貴和將門特權,凌駕於普通百姓之上,在中國有真正的分封制時,最高階層是拿分封贖買有本事的人效忠,比如周的分封制,那些能打仗的貴族分得了土地,不管什麼爵位都有自己的國土,在國內還有自己的小朝廷和軍隊。每個貴族都力圖把自己的國土經營好,因爲國土的收入是自己的,後來強者越強,最終天下成爲大一統的狀態,集權制取代了封建制,朝廷用來贖買有本事的人不再用分封了,兩漢時用爵位和實際的好處,比如整個郡縣成爲貴族的家產,朝廷擁有治理權和所有權,但收入歸受封的貴族,用這種方式完成與貴族們的合作,從兩漢到唐宋,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模式。到了宋時有了一些變化,科舉制正式加入進來,平民百姓也有了分一杯羹的權力,前後模式有劇烈的衝突,到了大明就演化成文官和勳貴集團的爭鬥,勳貴們的權力空間被進一步打壓,而朝廷給予的明面上的財富也大幅度的縮水,如果一個勳貴家族老老實實的按明太祖給的俸祿生活,也就只能混個溫飽,連稍微成功的商人家族也是比不上的。

軍功帶給和記軍官們勳章,地位,還有權力和榮譽,當然也有很多更實際的好處。

每個軍官都有股息分紅和大片的土地,現在最高層的樑興和李從業等人都有過萬畝的授田了,隨着授田越來越多,很多軍官的授田還是沒有開墾的草原,不過並不要緊,軍令司會按照和記開墾成熟土地的平均收益來計算,然後扣除耕作成本和運營成本,最後把純利潤分發給這些有了軍功授田的軍官。

也可以把分得的田畝折成相應的股息,算是投股在公司,公司的總收益越高,這些有股息分紅的軍官收入也就越高,公司的仗打的越多,獲得的利益就越多,軍官們爲了自己的收益也得賣力打仗。

股份分紅,賜給莊田,和記已經成了一個相當大的利益共同體。

可能將來張瀚會化公司爲國,贖買權力又限制權力的體系一定會建立起來,也可能到時候會成立一個新的小型的公司,就象英國人和荷蘭人的東印度公司,把國家不方便乾的事給做下去,掠奪式貿易,殖民地的建立,用一個上下都有好處,進取心十足的公司去做,可能會比國家做的更好。

華夏自秦一統之後,大一統集權式的方式已經深入人心,但張瀚覺得,適當的分權並沒有什麼不好,甚至分封可能更好一些。

楊二不會理解張瀚的用心和其中蘊含的大文章,不過自己實打實的好處還是相當明顯的。

只要楊二不走,現在也是一年過千兩的收入,相當可觀,一個守備肯定賺不到那麼多銀子,至於將來可期的一年過萬兩乃至更多的收入,以和記和張瀚信守承諾的風格,只要承諾了,公司也發展到了那樣的地步,也是一定可以拿的到手。

除了楊二之外,還有相當多的跟着楊二走的軍官,他們一走,原本的分紅待遇肯定也就都取消了。

“這也沒有辦法。”楊二嘆息道:“衆位兄弟決定跟我走時,就已經下定決心了。”

“你真是爲他們着想?”成方冷笑道:“你知道將來和記會到什麼地步?”

“我知道。”楊二很誠懇的道:“大明是實實在在的在走下坡,和記則是蒸蒸日上。不說將來和記可能取代大明,成爲中國之主,就算保持現在的格局,和記也是北有整個草原,疆域不在大明之下,丁口可能達數百上千萬,南方還有東番全島,我聽人說那是個大島,足可容納百萬千萬上,張大人不僅爲北疆之主,也可爲南方小琉球國主,以在下看,留在和記,功名富貴易得,甚至可能有更大的格局,可越是這樣,我就越不想留下了。”

“爲什麼呢?”

“將來和記與大明開打的時候,我幫和記,還是幫大明?幫和記,是忠,幫大明,也是忠。幫和記是私恩,我領張大人的薪餉,幫張大人打仗也是應該的。但我不能拿着刀劍去打大明啊,那是我的父母之邦,這個坎我邁不過去。不瞞成兄弟和徐兄弟,在下離開,還有很多兄弟選擇離開,關鍵就在這裡了。”

成方道:“誰告訴你和記會打大明?”

楊二一笑,說道:“這不是擺明的事?以前在十三山,和記幫我們守住這大山,保住了十來萬人的性命,我們效忠和記還有張大人,因爲抗擊東虜是正經題目,我楊二在廣寧一帶十來年,目無法度的事也做了不少,但事關忠義大節的事不能叫人挑出不是來。不管是幫和記還是幹掉畢麻子,都是大節不虧。現在和記放着東虜不打,東虜進遼西,我們這邊縮住手腳不敢大打,毛帥的東江鎮三路大軍出擊,受阻於牛毛寨,這時候寬甸的十二團在做什麼?他們可是有火炮的。”

徐名這時冷笑道:“火炮在寬甸山裡拖着去打仗?你楊二不知道寬甸那裡能有輕騎過去的小道就算是通衢大道了。”

“糊弄別人行,糊弄我就算了。”楊二也冷笑道:“軍司的三磅小炮就是爲了山地戰設計的,重不到四百斤,一匹馬就能拖帶火炮和大軍一起在山地行軍了。馬匹不能過也能搬擡炮架跟隨行軍,這些在咱們山上演練過。”

“還有,”楊二又道:“隔絕建虜和科爾沁的聯絡,這個咱也知道是防着建虜出來爭奪蒙古各部,可是朝廷去宣撫犯了什麼忌?你們這裡百般阻攔,不願相助,第三團的李指揮直接派人封住通道,任何人不能通行。這還要多說,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的事了。”

這一下徐名和成方都被楊二說的啞口無語。

楊二的性格他們是明白和了解的,和畢麻子那樣有野心的打行頭領不同,楊二經營起打行初衷也不是爲了自己發達,而是將一羣沒有出路的窮苦人聚集在一起,好歹憑着抱團之後的能量混一口飯吃。

所謂俠之大者,爲國爲民,楊二在平時也有濟貧的好名聲,大俠的名頭不是憑白來的,經過歲月的洗練,什麼是大俠,什麼就是喇虎頭子,民間的百姓還是分得清楚。

國有大變,畢麻子這樣的人果然想撈好處,楊二倒確實只是想幫着更多的人保命,時勢把他和他的老部下們推到如今的地步,先是和記,又是大明,兩難之間爲難,只能舍小忠而全大忠。

成方和徐名對視一眼,心中的疑惑盡去。

原本就是考慮是這樣,現在只是坐實了。

成方冷然道:“若真是如你所說,將來和記和大明打起來了,你就是說要幫着大明來打我們了?”

“那也不會。”楊二滿臉痛苦的道:“我這個守備也當不了太久,底下會設法把老兄弟們分別安插走,有了功名之後大家會慢慢選擇退職歸隱。我想和記和大明最少還有幾年時間,到時候我們也都是在家閒居的百姓了,不管是和記贏還是大明贏,總歸也和我們不相關了。”

“你倒是打的好主意。”

成方譏刺了一句,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既然兩不相幫,又把話說開了,雖然還是很傷感情,舊交情還勉強算有一些。若是楊二坦承將來會向商團軍的兄弟們揮動刀槍,那麼就不必再談什麼舊日兄弟袍澤的情誼了。

這時要走的人差不多都把軍袍脫下來了,絕大部份人的臉色比死了爹孃還難看,很多人面色慘白,渾身哆嗦着,解開軍袍的手都如風中之燭一般顫抖着。

這身軍袍對他們的意義也相當重要,脫下軍袍的人好象死過一遍似的,那種難受的感覺,看的一邊的商團軍人們也都傷感起來。

“兄弟們,到了大明那邊也好好幹。”

“莫叫人欺負了,丟了我商團軍人的臉面。”

“真有人欺上頭也不要慫,不行知會一聲,咱們過去管把他們一掃而平。”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四顧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七百七十二章 風向第四百二十三章 尖哨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道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船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忽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懲罰第五百六十八章 算帳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言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莊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歡騰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七百零一章 濟農第九百九十章 道路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尖刀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怨恨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驛卒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洪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四十九章 敲打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突擊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五百九十章 麒麟第六百章 營地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千三十九 大寫第七百四十五章 選擇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二百四十三章 宿營第六百零八章 開銷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一章 穿越者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離港第一千五十七章 貨物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一百六十九章 士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攏第一千零一章 探索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貢土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荒卷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京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四百五十三章 教士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百二十九章 友誼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貪婪第七百四十八章 節點第四百零八章 流民第七十五章 會首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年邁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十八芝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窺探第五十二章 解決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詢問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第二百一十五章 處置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四顧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七百七十二章 風向第四百二十三章 尖哨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道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船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忽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懲罰第五百六十八章 算帳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言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莊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歡騰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七百零一章 濟農第九百九十章 道路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尖刀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怨恨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驛卒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洪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四十九章 敲打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突擊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五百九十章 麒麟第六百章 營地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千三十九 大寫第七百四十五章 選擇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二百四十三章 宿營第六百零八章 開銷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一章 穿越者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離港第一千五十七章 貨物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一百六十九章 士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攏第一千零一章 探索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貢土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荒卷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京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四百五十三章 教士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百二十九章 友誼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貪婪第七百四十八章 節點第四百零八章 流民第七十五章 會首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年邁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十八芝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窺探第五十二章 解決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詢問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第二百一十五章 處置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