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

“此次去察哈爾部,多謝祖帥出手相助。”程本直就要動身,滿桂已經往錦州去了,趙率教往前屯,還有各個總兵副將級別的大將也是在往前方而去。

建虜剛退,所以諸將並不擔心其又會興大軍來犯,都是興高采烈的直奔前方。

預計兩三個月左右,可以把錦州前屯等地修復,最少能夠駐軍防禦。

袁崇煥還打算在這些城堡之上也放置大炮,打算請孫元化回來幫手,一切順利的話,明年就不必擔心建虜來攻了。

“林丹汗肯定靠不住。”祖大壽態度隨意的道:“不過有此奧援也好,最少一定要安撫住蒙古諸部,不能叫他們全貼在女真人那邊。”

程本直眉頭一皺,說道:“祖帥是擔心女真人會繞道?”

祖大壽道:“換了我肯定也要想着繞道的事。女真人前兩年一直在草原上折騰,莽古爾泰和皇太極,代善等人多次領兵到科爾沁地方,他們總不會真的去幫盟友的。科爾沁人已經被他們打服了。再把喀爾喀人和察哈爾人都打服,繞道薊鎮有什麼難的?薊鎮可不是咱們遼西,一道關門就把地方鎖死了。薊鎮城牆千里,兵馬又少,也無強將戰兵,千里之地隨處可破口,這些建虜未必能知道的很詳細。可是程贊畫要知道,老奴在萬曆中期時就經常從薊鎮一帶進京,地方上軍備廢馳的情形可是看在眼裡的。就算不想着從薊鎮破口,混一蒙古各部爲其助力,肯定也是其最要緊的事。老實說,北虜與東虜聯手,纔是最可慮之事!”

程本直面色凝重,說道:“袁軍門也有這般擔憂,吾輩亦是。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勾連北虜,力不能戰,只能結好安撫。”

祖大壽不以爲然,將門做事講究直來直去,姻親也講究看潛力和家世,交朋友當然也是。我能刺你一劍,你能捅我一刀,這般反而能成好友,因爲彼此會顧忌,都是強力人物的話又能互相幫的上手。

若是一邊強,一邊弱,那就只能一邊依附另一邊,沒有別的道路可選。

現在公允的說,北虜和大明都弱,兩邊都奈何不了對方,按大明這邊的想法就是兩弱當一強,互爲聯手。

可蒙古人會怎麼想?這幫騷韃子向來喜歡順從強者,欺凌弱者。

大明與後金,誰強誰弱,現在這幫韃子還搞不清楚,大明雖然屢打敗仗,但關門巍峨依故,女真人打不進來,就只能在遼東瞎折騰。

大明幅員萬里,人民億萬,一旦真的振作了,涮新吏治,整頓營伍,頓時又是幾十萬強兵出來。

就象英宗年間,也先太師先包了五萬明軍騎兵的餃子,殺國公朱勇,又敗明京營三十萬,俘虜大明皇帝。

可大明迅速立新帝,召集大軍,也先卻在北京城頭下吃了大虧,損失折將,強弱之勢變幻之快簡直叫人目不暇接。

俺答汗時也是,兩次包圍京城,可隆慶之始開始振作後,明朝九邊力量就是大增,各邊鎮都打的蒙古各部擡不起頭來,俺答無奈之下只能受封順義王,從此土默特部不再與大明爲敵。

這就是大國的底蘊!

現在蒙古各部願意與大明合作,最少不再主動攻擊,一則是被女真牽制,無力再南下。二來則是忌憚在女真和大明之間做出選擇,畢竟誰也不知道哪一方纔會是最後的勝利者。

在新的大的矛盾之前,舊有的邊患反而神奇的平息了下去。

現在大明要招撫北虜各部,令其出力,在祖大壽看來就是與虎狼謀,原本並無節制其之法,鎮之以靜可也,還要再去招惹,敵人的敵人未必就是盟友,很可能會在你身後反手一刀。如王化貞已經徒惹人笑了,朝中有不少人對結好北虜也相當反感,袁崇煥現在此舉,很可能會招致嚴重的反彈。

不過祖大壽絕不會在這等事上多說話,適才說的幾句也嫌太多,當然更不可能繼續說下去。

“此行珍重。”祖大壽道:“關山萬里,來回怕不真得走好幾千里路,是打算從哪路過去?”

“從大福堡西側繞道過去,過小淩河,往北直走過大淩河,那邊就是科爾沁,往西南就是巴林部了。”

“廣寧一帶多有虜騎。”祖大壽道:“去年趙帥在那邊吃了虧,程先生要多小心爲上。”

程本直無所謂的一笑,說道:“有祖可法跟着,我想還不必爲安全問題太過擔心。”

遼鎮這邊也經常會在邊牆一帶偵視,不過他們從來也不敢深入,但王化貞當年還是與蒙古各部有交流的,時間過去也就兩三年,舊日交誼還在。

這一次也是出使,安全問題確實不必太擔心。

“十三山那邊不知如何。”祖大壽目光閃爍,說道:“那一股團練用好了,也是大助力。”

“只要他們安份些,不要生事就好。”

祖大壽聞言默然,他對這支團練還是很上心的,身爲寧遠本地將領,與廣寧那邊的人相隔不遠,都是遼人,如果團練打出來接受編練,絕對是一支可用的強軍。

要緊的是山上還有幾萬丁壯,現在遼民尚存不多,特別是留在遼西屯墾的已經幾乎是被各家卦分乾淨了。

以祖大壽此時所想,如果能把十三山勾連上,改編其軍隊,收其壯丁來種地,對祖家的發展當然大大有利。

至於十三山傳聞中的兵強馬壯,祖大壽倒未怎麼放在心上。

不管怎樣也只是團練,打行首領當頭目,能如何強大?倒是聽說有和記在其中,要是這樣,需得謹慎一些。祖大壽對和記還是相當忌憚的,其有錢有兵,非尋常商人或地方團練可比。特別是張瀚,已經掩有俺答汗舊土,又收復河套,好在其主力在宣大,距離遼東這裡好幾千裡,中間還隔着無數敵對的蒙古部落,在遼西這邊的只是其閒棋佈子,應該沒有太多值得小心的地方。

“祖帥放心。”見祖大壽似有不甘之意,程本直當然理解這個軍頭的想法。

但限制十三山,最好能分而制之也是袁崇煥意思,且堅定不可移志。主要原因也是忌憚和記,袁崇煥不願在自己麾下還有異已勢力,特別是關門一行之後,袁崇煥對和記的財力和行事的能力已經深深忌憚,和記是袁崇煥無法理解更無法掌控的存在,其發展壯大的脈落完全是和以前所有的大明的勢力不同,根本與人們印象中的軍政農耕之法不同,而是徹底的以商發跡,再以商爲國。

袁崇煥不能理解,也根本無法理解,由於對和記還有張瀚的忌憚和提防,連帶着對十三山上的團練武裝也是相當的警惕。

寧願棄之不用,甚至任由敵人消滅,也不能弄到自己這邊,消化不了,尾大不掉。

“軍門大人前日已經正式上奏。”程本直看似隨意的道:“內中有幾句話,在下背給祖帥聽一聽。”

“千里饋糧,士有飢色。進則因糧於敵,退則寓兵於農,兵家正法,勢在必屯。臣欲另請屯種、農具,恐未有見便錢糧可應臣求。臣請歲運本色四十餘萬之中減運十二萬五千石,照今折值每石八錢,應計銀十萬兩,即於是月內解至寧遠,預買牛買具,積穢積膏。而鎮臣趙率教等俱深通兵法,曲暢農情,合此中之六萬者兵乎,孰知其皆農也。人謂兵安可以爲農,臣正謂不能爲農者,定不可以爲兵,要在上下相通,其耕而獲者不必在官,不必在私,只地無遺利,人有餘糧,一年餘三年之食,人得其有其生,始得以有其人,人爲我有而敵不足圖矣。該督師王之臣看得切,惟國用之匱,至今日而極,屯遼地以省遼餉,議非一日。總之,趙率教連歲設關外之兵,屯關外之地,兵民相邇各有怨諮,至今赴愬者紛紛,益兵苦於力之疲,民苦於業之失。今若盡驅靺(革合)以事備插即撫,臣逆知虜非好殺,必不再來。然兵法無恃其不來,臣固未敢一日忌虜也。再三熟計,無如仍以近地之遼民俾數十萬生靈得以贖命,另委文職一員董其事,仍照常收租以充軍餉,則與情鹹順美利可與矣……”

祖大壽並非不通文墨,最少這種文字淺顯的奏疏聽起來不算太吃力,在聽到最後,祖大壽放聲大笑,搖頭晃腦的道:“軍門大人的話說的甚妙,所謂正所謂不能爲農者,必不能爲兵,妙哉,妙哉!”

“嗯。”程本直道:“原本設防線於寧錦,以遼民爲遼兵,復遼必用遼人,這些話也都是軍門大人所說,孫閣部採納而已。”

“正是如此。”祖大壽含笑道:“若非如此,本將也不會那般崇敬軍門大人。”

“復城之事,還要祖帥上心。”程本直道:“今春再屯田,修城,動靜頗大,火炮一時不會備辦,寧、錦一帶的城堡諸多,屯田也多,若虜騎再來犯,定要用心與其交戰,不然的話,再度損失慘重,恐怕修重關和棄寧遠錦州之說要佔上風,到時候可就有大麻煩了。”

祖大壽這一次沒有出聲,只是面色凝重,輕輕頷首而已。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市場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鬼影第三百八十六章 十八芝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昏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級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急信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銅號第一千八十六章 前行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放權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九百二十二章 僵持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七百六十八章 嚮導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五百六十六章 布匹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引子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二百一十章 發餉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將門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三百九十九 退佃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二百八十二章 鉅變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第十章 小市內第五百四十一 詔獄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心氣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九百二十八章 急報第一千七十四章 拜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吉兆第一百八十三章 疲憊第一千章 小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四十五章 圍店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城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將門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一千五十三 路線第七百三十一章 穿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公司第四百二十一章 評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處置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四顧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居奇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四百一十六 不快第十章 小市內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九章 開小市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發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覺悟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岸邊第五百九十九章 隊長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絕望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七百四十五章 選擇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一搏第六百九十五 肅清第五章 好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請罪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市場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鬼影第三百八十六章 十八芝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昏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級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急信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銅號第一千八十六章 前行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放權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九百二十二章 僵持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七百六十八章 嚮導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五百六十六章 布匹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引子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二百一十章 發餉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將門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三百九十九 退佃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二百八十二章 鉅變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第十章 小市內第五百四十一 詔獄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心氣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九百二十八章 急報第一千七十四章 拜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吉兆第一百八十三章 疲憊第一千章 小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四十五章 圍店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城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將門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一千五十三 路線第七百三十一章 穿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公司第四百二十一章 評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處置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四顧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居奇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四百一十六 不快第十章 小市內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九章 開小市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發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覺悟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岸邊第五百九十九章 隊長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絕望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七百四十五章 選擇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一搏第六百九十五 肅清第五章 好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請罪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