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

張四維無論如何不能算一個賢相,但算是一個優秀的政客,這是張瀚對他祖先的評價,相當的客觀,令當時的孫敬亭爲之吃驚。

現在舊話重提,一種溫馨之感也是油然而生。

“不管怎樣,我真的不希望文瀾你成爲你精心研究過的那些大人物的樣子。厚黑,心狠手辣,口密腹劍……嗯,這好象是形容李林甫用的。總之,你現在這樣挺好。有一些心機手腕,主要還是以王道爲先,所謂王道,就是堂堂正正,就如這一次攻察哈爾一樣,此前做的功夫足了,所以就水到渠成,任爾怎麼撲騰也難逃覆亡之局,這就是王道。”

張瀚沉吟道:“但也不是什麼事都能這麼做,以正合,以奇勝,我想我們遇到對抗不了的東西時,只能先穩住腳步,以靜待變,等待以奇致勝的那一刻。”

“是不是與貴蒲州尊親有關?”孫敬亭相當敏銳,馬上就問道:“事涉你的尊長,我不好多說,甚至不好多問。但文瀾你要立定腳根纔是,要知道,現在很多人在擔心!”

確實是如此,如果是純軍事的問題和麻煩,和記的人沒有絲毫的擔憂,兵來將擋就是。可是皇上拿出了張瀚的先人出來,鳳磐公一代首輔,赫赫有名的人物,連普通的百姓也知道不少蒲州張老相公的過往事蹟,天生聰慧的神童,早早就中了進士,嘉靖隆慶到萬曆的三朝都屹立不倒,和王崇古等大臣掌握着陝甘宣大的邊防事務,整個晉黨具有相當的實力,去過蒲州的都知道,張府所在的大街有好幾十個牌坊,都是蒲州張家的榮耀,一般人家有個進士及第的牌坊就算官宦人家了,在蒲州張氏這樣的豪門世家面前,根本也就不夠看的。

就算現在,蒲州張家也還有相當多爲官的子弟,只是沒有掐頭冒尖的而已,若非如此,當年張輦不過是個普通的鄉紳,不是張家的家主,賴同心好歹是實權參將,豈能就因爲一封書信就賣了好大的面子給張輦?

現在張四維受到明顯捧高的追贈,朝廷除了封爵之外,能給文官的最高成就都給了,太師,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加上忠肅的諡號,可想而知,朝廷做這樣的事到底是爲了什麼。

所爲者,當然不是張四維突然被朝廷發現了什麼隱藏起來的不得了的功績,很明顯的就是爲了張瀚。

這很叫人頭疼,但並沒有太多人反感,人們都有些擔心張瀚。

畢竟張四維是大明的名臣,朝廷給忠肅的名號用意也是很明顯,忠孝傳家,這是一箇中國人最基本的道德準繩。

不一定人人能做到,但絕不會有人自稱自己是不忠不孝之人。

此時的歐洲人頭頂都有一個上帝,這是他們共同的道德標準,在中國人這裡,千言萬語只化爲四個字,無非就是:忠臣孝子。

不論是誰,想得到這四個字的評價都很難,要爲忠臣,就得拜別父母幾十年不回家,父母喪後才能回家奔喪服孝,孝子這兩個字,很難夠格算上。要爲孝子,就得朝夕奉陽,晨昏定省,想爲朝廷效力就難了。

現實就是如此,所謂忠孝難兩全,大約就是這樣的意思了。

張瀚在草原登頂,但目前來說並沒有與大明爲敵,朝廷的意思也很直接和明顯,想叫張瀚和祖先學習,繼續忠於大明。

這是一種期盼,一種相當柔和的手段,如果張瀚在此時叛亂,數年間營造的形象就全毀了,給人的感覺是王莽,曹操之流。

另外就是不孝,張四維是張瀚高祖父,相隔不過幾十年,朝廷大加追諡,張瀚若是公然反叛,等若不孝。

況且還有蒲州的這些尊長們過來勸告,不孝之名就算坐實了。

如果一個人不忠且不孝,這樣的人能追隨嗎?

不僅在北方各省張瀚的形象會大爲崩壞,就算是跟隨他的吏民百姓,心存疑慮的怕也會不少吧。

軍隊倒不是很怕,但同樣要擔心軍隊會變質。

以前的和記商團軍心存大義,一切行事都有強烈的自信,是爲了華夏,爲了大明百姓的利益,當然也爲了效忠和記還有張大人。

現在只要軍餉給齊,軍人一樣能揮刀殺向任何一方,但軍人們心裡的那種榮譽感和驕傲只怕就會蕩然無存了。

關寧兵一樣能打下南中國,江北四鎮高傑的部下李成棟在投降清軍後所向披靡,但張瀚真的想要這樣的軍隊?

如果殺的人頭滾滾,純粹武力征服,應該也能拿下大明。

可是張瀚又想要那樣的華夏?

孫敬亭是張瀚最親近的部下,也是相當要好的朋友,更是有親戚關係,對張瀚的心思還是很明瞭的。

張瀚也討厭大明的言官,對結黨之後只論黨派不管事非的風氣相當厭惡,更討厭那些爲了好處出賣奏摺的御史和給事中。

但這個羣體中也有相當的諍諍鐵骨,只爲事實,不論黨派的言官也一樣有,不怕觸怒皇帝的硬骨頭也是有的。

後世只知道騙廷杖,那東西又豈是好騙的?几杖就能叫虛弱之人半死了,而後關押,囚禁,虐待,免官和流放,一整套下來,這罪豈是容易受的?

可以說,大明文官,包括言官的風骨是二百多年獨特的政治生態形成下來的,比宋人士大夫的風骨更硬,也更加強項。

畢竟宋朝皇帝可不會一次廷杖打起幾十個文官,所以在宋朝士大夫說話風險很小……了不起被貶竄嶺南,在大明,說話還是有生命危險,並且還不小。

社會風氣也偏向開放,人們逐漸變得放誕敢言,行商和開設工場的風氣也起來了,民間的管制很鬆,不象明初時,對人們的禮儀,衣着,建築式樣都有詳細和嚴格的規定。現在只要有錢,管你是工是商,不是官紳的一樣敢用朱門重檐,也一樣能穿綢緞,能穿着紅色紫色等各種顏色的衣袍在身上。

哪怕是唐宋年間,這種事也絕不可能,衣袍式樣和顏色,向來規定的十分嚴格,不是士大夫,級別未到,百姓只能穿灰色青色白色等諸色,朱紫之色,向來是達官貴人的顏色,而現在,也堂而皇之的穿在百姓們的身上了。

京中的出版業相當繁榮,各種書籍在京不停的出版,人們不僅能看諸如三言二拍等文人編出來的書籍,也能把評書等市井雜言編成話本小冊子,買回家細細觀看。還有很多神怪傳奇故事,反正沒有忌諱,哪怕是白蓮教的教義,只要你給錢,出版商一樣敢替你印。

人們已經打開眼看世界了,有很多士大夫對泰西的學問也很感興趣,雖然主要是在天文學上,也就是編曆書這樣的專業的事情上。但大明自有其恢弘氣度,徐光啓是士大夫,是禮部侍郎,一樣能加入天主教,還取了教名,也沒有人攻他是二鬼子漢奸,一樣視爲儒學宗師。徐部郎還和弟子一起翻譯幾何原理,把天主教的傳教士介紹給朝中的大員們,南京教案發生後,並沒有進一步有人迫害傳教士,傳教士們還可以傳教,相比於東南亞地方,教士們肯定受到很多限制,但東南亞是被歐洲人征服的殖民地,大明卻是有相當強悍實力的龐大帝國,其包容性和偉大之處就在於此。

相比幾十年後韃子列帝的那種妄自尊大和徹底的閉關鎖國,兩者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文明,商業,工業,文教,整個大明其實在重新尋找上古華夏的道路。

崖山之後,古典中國其實已經斷絕了文明傳承,大明立國之初復漢官威儀,但在朝廷到民間層次都有很多蒙元的殘留,一直到隆萬之後,朝廷的管制放鬆,開海之後民間財富大增,特別是江南,文化和經濟方面都有相當強的活力,不管是蘇州的經濟發展,還是江南一大片地方的文化發展,都有一種蓬勃生機。

不管是和記還是女真,把這一切復甦的苗頭給打斷,都是一件令人相當可惜的事情了。

“文瀾你打算怎麼做?”孫敬亭頗爲擔心的看着張瀚,原本不打算問,可還是忍不住詢問起來。

李慎明和孔敏行等人不在,和記內真正能影響到張瀚的無非就是這幾個。

論聰明才智這幾人都是人尖子,孔敏行是徐光啓的入室弟子,農學專家,儒學水平完全夠二甲進士,做實務也是相當厲害,而且入和記較早,地位很高。

一樣早的還有王長富和樑興等人,當然還有老掌櫃周逢吉和樑宏幾個,不過他們的水平和孔敏行不能比,當然影響不了張瀚。

還有李慎明,大膽心思,舉人身份替總兵行商,折衝往返,光是憑關係是肯定辦不到的,當然得有眼光和手腕,人得特別的精明。

不精明的人沒法行商,光靠權勢那種叫搶,不是買賣人。

在山西地方還是相當重商的,人們行商也不覺得恥辱,蒲州張家世代爲官,姻親都有不少是朝廷重臣,可不是一樣還行商,有什麼可丟臉的?

山多地少,不行商等着餓死?

“這事說起來很複雜,但也可以很簡單。”張瀚嘆一口氣,說道:“說複雜,就是要更加的韜光養晦,要更進一步的退下去,說起來好笑吧,但應該得這樣做。”

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敵襲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行第四十八章 加徵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二百二十九 背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退卻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火第三百零六章 背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五百五十四章 復仇第四百四十二章 發泄第八百六十三章 沓來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黑潮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樂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示好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行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部落第六百零六章 文龍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陣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任第十七章 打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二百零九章 方陣第一千三十三 決心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八百零三章 書房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輕率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動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傷員第十八章 殺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突擊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斷掌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一千二十二章 投火第一千四百章 天命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七百九十六章 遺憾第七百八十六章 敗兵第十七章 打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抽刀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車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六百九十六 套索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四百一十五章 緊張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九十一章 留客第三百五十章 刺殺第二百六十一章 突破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衰朽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煙火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追兵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地圖第一千九十二章 苛刻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
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敵襲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行第四十八章 加徵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二百二十九 背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退卻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火第三百零六章 背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五百五十四章 復仇第四百四十二章 發泄第八百六十三章 沓來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黑潮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樂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示好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行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部落第六百零六章 文龍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陣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任第十七章 打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二百零九章 方陣第一千三十三 決心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八百零三章 書房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輕率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動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傷員第十八章 殺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突擊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斷掌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一千二十二章 投火第一千四百章 天命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七百九十六章 遺憾第七百八十六章 敗兵第十七章 打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抽刀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車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六百九十六 套索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四百一十五章 緊張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九十一章 留客第三百五十章 刺殺第二百六十一章 突破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衰朽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煙火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追兵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地圖第一千九十二章 苛刻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