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

“確實是本朝的一大弊政!”

“我明白了。”張永安叫僕役送進來一壺南酒,替吳伯與斟了一杯,說道:“以後和記的郡太守,權位極重,可能優秀者直接封爵,又或是有名望的郡守,可以直接入中樞爲要職。”

“對。”吳伯與道:“然而並不是太容易,光是草原上就幾十個郡了,我想以後可能還是要分省,各省也就是對應現在的行軍司,五六個乃至十來個郡並不大,或是力量也並不太強,可以分省,各省再任主官,可能是總督,也可能是巡撫,名義無所謂,那時候的各省的主官,纔算得上真正對應兩漢的郡太守。”

“原來如此。”張永安輕輕啜飲一口,笑道:“那就再看看風色,等一等再說。”

“一開始的郡太守,還是有優勢的,易升遷,將來分省,各總的主官,肯定也是以任過郡太守職位的爲主。”

吳伯與嘆道:“唐之刺史其實也對應更大的郡太守,兩漢時國家不大,郡守不多,以名臣任顯職可以。唐時州郡數量太多,朝廷已經不能有效管理了,只能再分道選任刺史。唐初時國勢強,和刺史人選和地方優秀的人才很多相關。到大唐中期後,節度使和觀察使冒起,並且權勢太大,刺史成爲其下屬。中樞用了很多辦法也沒有辦法解決,刺史弱了,地方上節度使成爲藩鎮,格局不同,中樞的力量自然就弱下來了。唐時想加強刺史,削弱地方財權和拿回人事權,都不奏效。想叫宰相出任節度,效果也不是很好,到了唐末,很多中樞出鎮地方的節度一樣割據。可見用人不是關鍵,關鍵的還是張大人所說的,在於制度。而宋人則從唐人手裡吸取了教訓,把地方兵力,財權,政權,法司之權一律收回,中樞太強,地方太弱,也是出了極大的偏差。地方對外來的敵人毫無抵抗,直搗中樞後國家就完了……張大人說,自古以來滅國千奇百怪,亡國如北宋那樣憋屈的,千所未有,大約也後無來者,我也是深以爲然。”

“總之。”吳伯與最後道:“郡太守制和中樞的改相國制對應,財、政、軍、法,地方有很大權力,太守也有權威,但最終還有節制,達到一個良性的效果,具體怎樣,確實如永安兄所說,還得再看看。”

“張大人才是有大胸襟大抱負的雄主,真是五百年都不一出。”張永安激動的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大笑道:“不管怎樣,本人對和記的未來還是相當看好,我二人能有幸到和記效力,也真是三生有幸。”

吳伯與這一次沒有說話,只是舉了舉杯,也是和張永安一樣,一飲而盡。

……

已經打了二更更鼓,宮中原本應該四處寂寂無聲纔是,只有值更的宮女會不停的搖着鈴鐺四處值更行走。

乾清宮象是矗立在黑夜中的怪獸,龐大而危險,到了夜晚這裡守備相當森嚴,不少拿着銅拂塵的小宦官在守備太監的帶領下把這座宮殿和別的區域隔離開來。

夏夜的風很大,夜風呼嘯而過,在碩大的乾清宮殿前的廣場上過來一隊打着燈籠的趕路的身影,從他們的行進路線來看從是會極門那邊穿梭而來,幾十個人提着燈籠趕路,在黑漆漆的有風的夜裡,燈影被吹拂的不停擺動,象是在暗夜裡穿行的鬼魅一樣。

聽到聲響,高潛起怒聲道:“是誰,這時候敢在宮中隨意行走?”

這樣的起更之後的夜裡,幾十人明火執仗的在宮中行走,並且走到乾清宮這邊,到了明天就會引發軒然大波,天啓皇帝定然會震怒,並且外朝會知道消息,一定會有御史上書要求皇帝嚴明宮中風紀,以防小人生事,引發不可測的後果。

就是說,這事情不小,處置不當要死很多人。

高起潛身上的汗毛都炸起來了,他的第一反應是怒斥,第二反應就是想轉身逃跑!

如果來者不善的話,他們這些人將會是第一批被殺掉的,死在這漢白玉的臺階下,死在天子寢殿之前,似乎也算是死得其所了,但無論如何,能不死的話還是不想死。

隨着高起潛的怒斥,數十個拿着武器的小宦官也圍了過來,各人都壯起膽子站在高起潛身側,不論如何,高起潛相貌威武身材高大,在宦官中是異類,給這些小宦官相當的安全感。

“吵什麼。”不遠處傳來熟悉又威嚴的聲音,聽到這聲音,高起潛和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拜見公公。”

“拜見廠公。”

儘管魏忠賢已經自稱九千歲,外朝很多人都奉迎魏忠賢,稱九千歲而不名,但在宮中和外朝是不同的,天子駕前腳下,沒有人敢拿這種相當不恭謹的稱呼來奉迎魏忠賢,魏忠賢也不會這麼要求。

“各人免禮。”

魏忠賢神色青白不定,似乎是受了驚又冒了風的樣子,四周打着燈籠的太監宦官們也是神色不善,有個太監似乎也是司禮監的,應該是今晚攤着輪值,出了事之後親自提着絲料宮燈,和魏忠賢一起往乾清宮來。

看到是高起潛,魏忠賢斜眼瞟了這個已經不怎麼聽話的小傢伙一眼,宮中好幾萬宦官,大家心思各異,各有山頭勢力,魏忠賢只能整合起最大一股勢力,但宮中肯定有相當的太監保留着自己的勢力範圍,並且皇帝也鼓勵和允許這種行爲。

魏忠賢可以替皇帝管外朝的事,操持很多大事,宮中他也很有勢力,但他就是不能當司禮監的掌印,同時也不能在宮中一手遮天。

這是涉及到皇帝安危的大事,沒得商量。

高起潛早期也曾經依附過魏忠賢,但現在已經和信王越走越近,對信王依附的很厲害。如果是這一個人也罷了,自皇帝身體不大好之後,宮中選擇親近信王的人已經越來越多。魏忠賢相當悲哀的發現,自己身邊的人也漸有這種心思,魏忠賢嚴厲的制止了他們。

皇帝尚在,他們是皇爺心腹中的腹心,皇爺信之任之,如果這時他們就跑去奉承信王,皇爺心裡會怎麼想?

不要沒有巴結到信王,再把皇帝給得罪了!

“皇爺睡下了吧?”魏忠賢只是瞟了高起潛兩眼,便是又再次問了早前的問題。

“已經睡了一個更次。”高起潛感覺魏忠賢的眼神有點冷,他心裡一驚,似乎被這權閹看出來什麼?他趕緊低頭,畢恭畢敬的回答着。

至於魏忠賢爲什麼來此,來此何事,這可不是他這身份的人該過問的。

“那也沒辦法啊。”魏忠賢轉頭對那個司禮太監道:“你的意思怎樣,要不要叫醒皇爺?”

“得叫。”那個司禮太監說道:“不能耽擱。”

“那好。”魏忠賢道:“我親自去吧,皇爺近來有些感染風寒,不能再叫他受了驚。”

天啓從上次落水之後就一直身體不好,皇帝的體虛是胎裡帶的,也有後天的原因。

當年光宗皇帝還是皇太子時,神宗皇帝不喜歡他,想換太子是明擺的事,可是文官沒有敢和皇帝合作的,哪怕是閣臣這種內外兼顧的大臣也絕不可能同意換太子。

東宮之中,用度是經常性的缺乏,光宗本人當然不會餓着,朱由校和朱由檢哥倆卻經常餓肚子,在東宮最危險的時候,經常是用度一拖半年一年,皇太子得賄賂官員太監才能拿到自己宮中的用度開銷的銀子,整個東宮都是一種破敗衰頹的感覺,兩個皇子都缺乏教育,甚至是營養不良。

如果正常家庭,一個富足的爺爺叫自己兒子和孫子上不起學和餓肚子,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在天家,這事情太正常了,大明還算是講親情的,擱漢唐的時候,子弒父,父殺子都是常有的事,不足爲奇。

在絕對的權力面前,不僅有絕對的腐敗,也會有絕對的冷酷和殘暴。

天啓胎裡帶出來的稟賦較弱,加上落水受涼,還有一些別的慢性病纏身,這一年來身體確實明顯處於不太健康的狀態。

但魏忠賢怎麼也不會相信皇帝熬不了太久了,天啓皇帝才二十出頭的年齡,正處人一生中最健康和最有活力的年齡,皇帝是一時虧欠了本源,只要徐徐調治,慢慢保養,遲早就會好起來的。

按大明皇帝的平均壽命來算,皇帝最少也還能活十來年哩。

在魏忠賢的示意下,東暖閣裡把守的太監們打開天子寢殿之門,其實應該是值班守夜的太監負責喚醒皇帝,不過以魏忠賢的身份和地位來做這樣的事也沒有什麼不妥的,一羣同樣睡的迷迷糊糊的太監們小心翼翼的讓在一邊,由着魏忠賢走到碩大的牀榻邊緣。

“皇爺,皇爺?皇爺醒醒……”

魏忠賢小聲的一聲聲的叫喚,十幾聲過後,牀上才傳來動靜,隔了一陣子之後,傳來天啓平靜的聲音:“是魏大伴?”

“是老奴。”

“這時候叫醒吾,是宮中走水了嗎?”

“不是,皇爺放心,宮中一切如常。”

“哦?”天啓微微一詫,這個時候把他從睡夢中叫醒,按皇帝一醒來的想法必定是宮中走水了,這種情形並不罕見,宮中失火的記錄相當的多,在嘉靖到萬曆年間,三大殿都被燒燬過,那一次好象是雷擊。

嘉靖皇帝過的最慘,在大內差點被勒死不說,後來還經常困於雷擊和火災,到處躲着居住,相當的窘迫。

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一章 穿越者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嶽託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帖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二百八十五章 抽薪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四十四章 取字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落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二百九十九章 吉期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兩將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七百一十章 下山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行難第六百零八章 開銷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彈壓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全力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三路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七百零二章 故地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六百四十六章 諜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一千八十六章 前行第四百四十八章 開戰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四百四十二章 發泄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五章 好人?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懲罰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六百八十七章 訪客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準備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三十一章 總兵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一千零四章 皮貨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十章 小市內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前途第一百四十八章 老汗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九十八章 醉裡挑燈看劍第二百章 各司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一百零六章 回家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四百一十章 微笑第一百五十一章 召見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榆林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一百一十八章 阿成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九百一十章 撤回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八百零三章 書房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黑潮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愛好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二百五十七 懾服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三百一十三章 五月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五百二十二章 溺水
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一章 穿越者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嶽託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帖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二百八十五章 抽薪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四十四章 取字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落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二百九十九章 吉期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兩將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七百一十章 下山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行難第六百零八章 開銷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彈壓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全力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三路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七百零二章 故地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六百四十六章 諜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一千八十六章 前行第四百四十八章 開戰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四百四十二章 發泄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五章 好人?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懲罰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六百八十七章 訪客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準備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響箭第三十一章 總兵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一千零四章 皮貨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十章 小市內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前途第一百四十八章 老汗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九十八章 醉裡挑燈看劍第二百章 各司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一百零六章 回家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四百一十章 微笑第一百五十一章 召見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榆林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一百一十八章 阿成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九百一十章 撤回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八百零三章 書房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黑潮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愛好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二百五十七 懾服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三百一十三章 五月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五百二十二章 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