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部落

沿途的墩堡不僅是瞭望塔或守備點,也是補給點和維修點。

將來總是要有車隊從土默特一帶出發抵烏里雅蘇臺,也就是卻圖南城,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點,在幾年內可能用處不大,但當幾十年的發展後,當衛拉特人雄心勃勃的殺過來的時候,這座城池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對將來控制漠北,控制天山山脈一帶,進而控制整個西域地區,卻圖南城都是相當重要的。

就算是現在,這兩個城一建,等於是在漠北西部加了兩把大鎖,將一切隱患排除在兩把大鎖之外。

而從青城抵達南城的線路,也是將大片地域納入統治之內的必經之路,這一大片地方可以由和記直接掌控,不管是屯田還是放牧都可以用的很舒服,比搶來的土地用起來更加隨心所欲一些。

對於掌握這些地方,和記上下都很有信心。

人力,財力,物力,都很充足,沒有理由不成功。

至於張瀚本人來說,也沒有考慮過有失敗的可能。

在清朝後期,這裡曾經是大盛魁商號的商業線路之一,這個本部在山西張家口的商號控制了內蒙和外蒙的大部份的貿易,在極盛時,這個商號在外蒙有五六千商人和夥計,兩萬多駝馬,不停的來往青城和庫倫,當然還有恰克圖和烏里雅蘇臺,這個商號是一羣張家口的山西商人掌握,他們有效的抓住了清末時對蒙貿易的主導權,在其跨掉之前,已經由對蒙古貿易積累了過千萬兩白銀的家底。

從張家口到烏里雅蘇臺是四千五百多里路程,那些山西商人一年最多往返兩回,趕着駝馬隊在茫茫草原上來回經行,在蒙古部落中和馬賊,狼羣的威脅下不停的賺取着財富,連一羣普通的商人都能達到的成就,其組織性和武力,難道還能超過今天的和記?

九月初旬時,在第一場落雪降下的時候,張瀚等人抵達南城。

不過頭一回張瀚並沒有在南城停留太久,因爲回程時還要到南城這邊來,所以只在南城呆了幾天,見了見駐守人員,看了看即將完工的城防工程,巡視和接見了附近火路墩的駐守人員,同時慰勞了沿途送補給物資過來的輜兵……車隊是從庫倫方向過來的,也是有一千多裡的路程了,往返都是不易,好在現在沿途的補給點和維修點都修起來了,在補給上要方便了很多,在頭一回出征時,南路軍還好,北路軍可是吃足了補給不利的苦頭。

不過也是證明了一點,和記在餓肚子的前提下將士們還是照樣能保持相對高昂的士氣,並沒有出現大面積的怨言和沮喪心理,更不要說軍心不穩,大規模的違反軍紀,乃至譁變的事情了。

在打下卻圖汗部之後,軍政和軍工,軍需各司在軍令司的統一提調下,通過政事官會議確定了修築南城和北城的計劃,同時開始在沿庫倫到南城和北城確定了兩條補給線路。

在修城之前,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來打通補給通道,肅清少量的馬賊,鎮壓敲打那些不服氣的小部落,同時沿途修築補給點,在春季時就開始的工程,一直到九月還沒有徹底完工,主要就是先期的補給線路耗費了大量的時間。

當然也有龐大的人力和物力補給,今年初到秋季,臺灣那邊也投入了重金,並且沒有什麼反饋,財政壓力卻變小了。

這歸益於帳局收益的增加,現在整個北方的帳局資金早就過百萬,並且在向二百萬兩這個龐大的數字衝擊。

可以說大明國庫裡的銀子也未必比和記多,甚至很多時候是遠遠不及。

如果和記是在南方起家和發展,可能帳局規模早就過百萬了。

這半年是蓬勃發展的半年,也是和記飛速壯大的半年。

去年的財政赤字被抹平了不少,少了臺灣的收入,卻多了貨物傾銷和帳局還有保險業的收入,加上這半年多來除了規模不大的對卻圖汗部的戰事之外,到處都以守勢爲主,軍費開支大幅度縮減,這也叫田季堂鬆了口氣,開始支持財力給軍工司,加快軍用品的生產,同時對卻圖南北城的建築加大投入,縮短時間。

另外就是西線的調兵和投入也加快了,補給線拉長了,並且多修了多個軍堡和墩臺。

再往下和記就不會把修軍堡當成大事了,估計兩三年內,會把舊五原城,雲內州,集寧城,尚義城,都增補修築爲方圓五里以上的大城,成爲一個個草原上的中心城市,用這些城市以點帶面,加快各處的發展。

屯懇,開礦,種植各種作物,小麥,糜子,高粱,豆類,包括新作物,玉米,番薯,土豆,都是大量種值。

經濟作物則是以菸草和棉花爲主,種植面積也在逐步擴大。

番薯也可以算是經濟作物,畢竟草原上的漢商與和記都在用番薯釀酒,俄羅斯人的需求量極大,釀造多少出來都是被他們給包圓了。

據說番薯釀造的燒酒對俄羅斯本國的酒類市場衝擊相當大,這是必然之事,燒酒便宜又量大,不象俄國現在的伏特加酒釀造原料昂貴,工藝複雜,所以酒的產量極低,這造成伏特加的價格相當昂貴,俄羅斯人的嗜酒在後世都是舉世聞名的,有了番薯燒酒進入之後,對其本國的酒類衝擊頗大,好在其嗜酒人羣太多,暫時來說和記和草原漢商的出產還遠遠不足滿足俄國市場的需求量,在短期的衝擊之後,估計會形成高端和低端人羣分別的酒類市場,這些事情無需干涉太多,市場就會自我調節。

另外菸草的種植面積也大幅度擴大了,認真來說內蒙這邊不太適合種植,優秀的菸草需要的氣候環境是草原上提供不了的。

但既然這年頭遼東能種值,草原上爲什麼不能?

這個時代的人也不象後世的人生活環境那麼優裕,有充份的本錢來矯情,這年頭的人抽樹葉的都大有人在,真正的菸草哪怕是再劣質的也會賣的連碎渣也不剩下,除了向俄羅斯人傾銷菸草,過剩的產能會賣給北方市場,雖然張瀚感覺做菸草買賣並不好,但畢竟菸草不是毒品,他的道德潔癖也不重,最少沒有重到有銀子不賺的地步。

除了供應俄羅斯人,菸草和劣制的燒酒潛在的大客戶羣體也是蒙古人,一樣的嗜酒和處於苦寒之地,冬天一下雪經常困在蒙古包裡多少天出不了門,這樣的羣體註定是酒和菸草的忠實客戶羣,沒有可能例外。

這一次自西北往卻圖南城和北城,也是要打通對西部蒙古人的商道,衛拉特人現在實力不強,野心不大,他們也會派駝隊過來貿易,如果在卻圖南城建立一個貿易中心點,建成一個貿易城市,好處就是可以輻射西邊的大半部落,甚至能提前把影響力輸入西域各部。

如果能提前二十年做一些工作,張瀚和他的部下們還是很樂意的。

不管怎樣,收復了漠北之後,下一步的目標當然是西域,還有奴兒干都司故地。

張瀚在領土上的野心和俄羅斯人一樣強烈,他有一種穿越客特有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有很多事情未必是他的責任,但既然他已經努力到了現在的這種地步,不試一下的話,自己心裡的坎都過不去。

初次抵達南城時,張瀚只做了短暫的停留就直接往北城,在北城主要是考察防禦,接見主持北部防禦的駐守部隊的主官,巡視輜兵隊伍,考察一個個補給點,在北城一帶巡視了七天之後,張瀚才又再次南下,這一次就是要在南城與附近接到通知的二十多個小部落的首領和長老們會面了。

扎薩克圖汗部,和託輝特部,森林兀良哈部,輝特部,和碩特部……這些只是大部落的統稱,每個大部落下又會分成若干個小部落,各有首領,在漠北的蒙古組織比起漠南更加的分散和破碎,輝特部嚴格來說就是衛拉特蒙古的一個分支部落,但平時又是和喀爾喀諸部來往密切,他們活動在賽音諾顏部的左側,與唐努烏梁海的喀爾喀人牧場交接,平時有小規模的摩擦,多半時間則是相安無事。

和碩特部則是衛拉特四部中最靠近東部蒙古的地方,衛拉特人的祖先是在葉賽尼河上游放牧,距離蒙古本土好幾千裡遠,在成吉思汗興起的時候,四個千戶組成的衛拉特部落開始與蒙古部落交好並通婚,最終臣服在蒙古帳下,但他們本質上來說是和蒙古人不同的遊牧民族,稱他們蒙古人只是歷史現象,而不是一種真正嚴格的民族區分,嚴格來說,衛拉特人根本不是蒙古人。

和碩特人的側重中心在天山北側,後來在準噶爾部的壓迫下轉向南側,有時候他們也會跑到北側,和那邊的哈薩克人和俄羅斯人發生衝突,爭搶牧場。

在衛拉特人最強大的時期,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西藏,西域,都在其掌控之下,其建立起了七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強悍汗國,如果不是有國勢正在上升期的滿清,整個後世的世界格局都會有所不同。

據說和碩特人派了幾個臺吉前來拜見,不過叫軍司高層失望的就是他們沒有派來固始汗親封的“八臺吉”中的其中一個,而只是普通的小臺吉前來。

八臺吉就是固始汗的八個兒子,受封臺吉,各自分守一方,從臺吉的數量和掌握的地盤來看,固始汗和其掌握的和碩特部實力不在漠北三部之下,應該有最少動員七八萬騎兵的實力。

當然蒙古騎兵不能完全看數字,而是要看其披甲的精銳數字有多少,純粹的騎兵數量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從北城折返時,已經連續下了兩場雪。

好在雪不大,下雪之後的晴空使積雪大面積的融化,只有背陰的草坡上還有明顯的殘雪痕跡。

這一次張瀚折返南城時,來往的人流明顯要稠密很多。

輔兵車隊變多了,似乎是源源不斷的往卻圖南城運送着各種物資。

南城已經接近完工,建成之後它的任務其實是比北城要重,北城距離庫倫很近,沿途輕騎行軍幾天就能趕到,而且是和實力較弱的輝特等部接壤,所以北城的任務相對於南城要輕鬆許多。

“馬武他們過來了。”

蔣義眯着眼看着遠方,一望無際的草原太容易給人帶來視覺上的疲乏。

好處就是可以在很遠的地方就發現人和馬的蹤跡,不管是戰友還是敵人都很容易被發覺蹤跡,使得蔣義可以從容部署應對。

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賀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拿捏第二百零七章 鐵嶺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接風第七百一十六章 惱怒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船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部門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具裝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髒活第六百七十四 調走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新司第一千零一章 探索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老狗第四百零五章 兄弟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巡河第六百五十九章 隘口第七百零二章 故地第七百九十二章 出陣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爲難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行第一百九十三章 約見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八十五章 縣衙第七百零六章 兼併(今天是四更)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一千四十章 天時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四百九十八章 變節第八百五十六章 提交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積弊第八百一十七章 災難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二十一章 跪祠堂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愛好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寧錦第五十四 私刑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雲涌第八百零八 賊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地圖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九百九十五章 過河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七百四十三章 徵用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術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阻攔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賀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交接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歡聲第四百一十七 瘋狂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歡騰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河灘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第七百三十八章 自詡第一百四十八章 老汗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堡第八百四十七章 極寒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七百五十六章 銃手第六百二十六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羣毆第六百三十一章 衛城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第五百五十六章 遇伏
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賀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拿捏第二百零七章 鐵嶺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接風第七百一十六章 惱怒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船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部門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具裝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髒活第六百七十四 調走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新司第一千零一章 探索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老狗第四百零五章 兄弟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巡河第六百五十九章 隘口第七百零二章 故地第七百九十二章 出陣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爲難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行第一百九十三章 約見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八十五章 縣衙第七百零六章 兼併(今天是四更)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一千四十章 天時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四百九十八章 變節第八百五十六章 提交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積弊第八百一十七章 災難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二十一章 跪祠堂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愛好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寧錦第五十四 私刑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雲涌第八百零八 賊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地圖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九百九十五章 過河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七百四十三章 徵用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術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阻攔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賀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交接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歡聲第四百一十七 瘋狂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歡騰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河灘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第七百三十八章 自詡第一百四十八章 老汗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堡第八百四十七章 極寒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七百五十六章 銃手第六百二十六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羣毆第六百三十一章 衛城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第五百五十六章 遇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