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

親兵隊長還是個加千總銜的武官,看到這貴介公子油鹽不進,他又不好勉強,只得打定主意,一會兒真的東虜衝陣,和裕升只要稍有守不住的跡象,就非得立刻帶着這少年公子逃跑不可,好在到那時候建虜騎兵必定追斬步兵,衝向谷口試圖燒糧,不太可能會對自己這一隊甲冑鮮亮,部勒嚴明的騎兵隊伍打主意。

倒是聽到吳三桂最後一段話時,這個親兵隊長忍不住腹誹道:“你舅舅笑話你?這才真是天大的笑話,他老人家,陣前先逃的事可是真正的行家,當仁不讓的天下第一逃將!”

兩軍漸成對峙之勢,後金兵從容不迫的排陣,從排陣看來,是騎兵對車營的左翼爲主,中陣和右翼則是以步兵和旗丁爲主。

特別是披甲的女真兵和漢軍,多半集中在木柵對面。

兩軍的地形相差不多,都是立陣於平地之上,中間有幾條蜿蜒的土坡,並不過數步,一番即過,並不影響大局。

地面已經被曬的差不多幹了,女真人的弓箭在這種烈日天氣之下也不會受到絲毫的影響,足可從容發射。

“喝!”

在佈陣完畢之後,女真一方看起來兵多將廣,氣勢如虹,在一聲暴喝之後,整個陣列開始向前方緩緩移動。

大旗招展,各綿甲兵,騎兵,壯達,白甲,牛錄章京,牛錄額真,直到各梅勒章京,白甲纛章京,各種背旗,插旗,大旗彙集成海,無形之中使數千人的隊列變得浩瀚如海。

“不必管他們。”林存志等老兵和軍士喝令道:“一切都在掌握之內,虜騎攻不進來!”

“聽到命令打放,按訓練時的指令來。”

“聽令就可能活命,一亂就全完蛋。”

“想想張大人對大夥的恩德和訓導,想想軍令軍紀,想想家裡的父母親人。不要死了還叫他們蒙羞丟醜。”

“打贏了,賞銀,勳章,分田,都有份。”

一個個軍政官這時候是最活躍的一羣,他們按既定的路線在軍中不停的遊走着,拿平時的訓練,軍紀,軍律,還有各種恩賞來刺激軍心。

在軍政官們的鼓動下,也可能是日常訓練的功勞,稍有騷動的長柵之後,迅速恢復成一片平靜。

“是塊不好啃的骨頭。”李永芳雖然是個降將,這些年也是久歷行伍,就算當年能在明軍中坐穩了撫順關遊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行伍一生,年紀也大了,此時當然看的出來,在長柵和車營之後的士兵的沉默不是好事。

混亂,騷擾,驚叫,還有將領的怒吼,這些熟悉的東西都沒有出現。

不僅是李永芳,連滿達爾漢等八旗將領也是面色凝重。

有個梅勒章京突然道:“似乎是有些象渾河之戰時的浙兵,不過,比起浙兵還要穩的多。”

“比起薩爾滸時的馬林所部,感覺要強出很多來。”

女真人已經和明軍交手過多次,經驗都是十分豐富,對明軍的強弱的感覺也並

不差。

明軍的火器部隊向來不被女真人看重,或者說,女真高層只看重明軍的火炮,而非粗製濫造,質量奇差的火銃。

可能是後金統一之戰時明軍的火器表現太差,也可能是自己把自己給忽悠瘸了,皇太極時,極爲重視火炮,到康熙時,製成早期機關槍的大師反而被流放黑龍江,到了道光年間時,清軍連火炮也不怎麼會使了。

這個時候,突然在向來藐視火器的女真人面前出現了一支頗爲強悍的軍隊,這實在是件叫人感覺詭異驚奇的一件事。

感覺特別彆扭的是滿達爾漢,他的一個精銳白甲護兵被一銃給打死了,一個身經百戰的勇士不是死在敵人的刀劍之下,而是被一顆鉛子打爛了身體,滿達爾漢就象吃了顆蒼蠅般的彆扭難受。

滿達爾漢陰着臉對李永芳道:“額附,怎麼打?”

李永芳知道對方的意思,他閉了下眼,微微闔起,又瞬間張開,他道:“漢軍和旗丁結圓陣,正面衝陣,紅甲兵策騎在左翼,與白甲一起,相機攻入車營。”

滿達爾漢哈哈一笑,說道:“就照額附說的辦!”

按照八旗和大明遼鎮學得之後又發揚光大的戰法,就是縱隊圓陣,一個個小型的圓陣組成了層層疊疊的長陣,遇戰時,若可衝擊便騎戰破敵,多半是以這種步陣衝鋒。長槍大戟以勇士爲前鋒先銳,騎兵配合在兩翼騷擾敵陣,步陣則正面衝擊,以銳兵精銳,持長槍大戟破陣。明時經歷過與女真人交戰的官員筆記中,對女真步陣的記錄十分之多,可以說,所謂騎射得國,騎是女真人所擅長的,但遠不及蒙古,射則是確實在當時冠絕天下,在英國人已經放棄了長弓手部隊的前提下,女真射手確實是當時的天下第一,不僅僅是在東亞稱雄。

而真正屢戰屢勝,屢敗強敵的致勝絕招,當然還是學自於遼鎮明軍,而又發揚光大的步陣來克敵,每戰時,以披重甲之精銳在前,手持長兵摧鋒破陣,無往不利。

真正給後金步陣威脅的不是渾河岸邊的浙兵,哪怕那支浙兵打的也十分英勇,抵抗的十分激烈,給了後金方面不小的殺傷,但浙兵已經失了戚繼光的調教,或者說浙兵向來不是以血氣做戰的軍隊,浙兵的打仗方式源於天才的將領,講究的是指揮和整體的配合,在渾河岸邊,浙兵打的很好,但也就是那麼回事,真正叫女真人心驚膽寒,想起來就渾身不舒服的是來自四川的白桿兵……長槍列陣,步伐齊整,陣列森嚴,對上女真步陣攻擊毫不遜色,在數倍女真八旗兵的環列攻擊下,白桿兵如磐石般紋絲不動,叫女真人付出了血的代價,最終是拖來城中的火炮轟擊,打開白桿兵陣法的缺口,這才蜂擁而上,全殲了這股強悍的川兵……

女真步陣,確有其獨特之處,但對着眼前未明之敵,壓力巨大之時象滿達爾漢這樣的統帥也不願自己的部下去送死……八旗體系有竟爭性,算是好處,但壞處肯定大過好處,各旗的旗主視本旗的將士和旗丁爲私產,不願多有損

傷,哪怕是皇太極意志再堅定,在滿達爾漢的心裡也不願損失太多部下。就算皇太極是旗主,可眼前的這幾個牛錄可是有兩個是滿達爾漢的自有牛錄,八旗的體系,不僅有旗主,牛錄也是分爲公中牛錄和自有牛錄等多種形式,八旗體系,各有歸屬,戰時聽命行事,平時各行其是,打仗後分配俘虜人丁和財富歸於各旗和各牛錄,大汗也不能隨意剝奪各旗主和貴族們的財產人丁。

這種體系,順境下奮戰能獲得利益,稍遇逆境,就會如眼前這樣,滿達爾漢不肯投入自己的部下去衝鋒陷陣,而是要把漢軍放在主力攻擊的位置上去。

鼓聲和角聲響起,旗幟招展,所有漢軍和女真騎兵均是連聲暴喝,整支軍隊的氣勢立刻提了上來。

李明禮也跟着提氣暴喝,大戰將起,這時無謂想東想西,活下來纔是根本。

他穿着一身綿甲,胸口大半地方鑲嵌着鐵葉和銅釘,下身還有防護的鐵網裙,走起來嘩嘩直響。

靴子並不是鐵網靴,而是普通的布靴。

腿部也沒有護脛,只有布條纏的綁腿。

胸口並沒有護心鏡或是層層疊疊的鐵甲甲葉,胳膊上也沒有護臂,頭頂是普通的涼帽,上飾紅纓。

漢軍多半是這樣的打扮,甚至有人連甲也沒有,只穿着普通的箭袍,下襬收束,衣袖很緊湊,易於騎馬和射箭。

漢軍沒有專門的弓手,在陣前,有箭的人在軍官們的帶領下慢慢走到前排,大約有三百餘人左右,加上兩側的女真弓手,數量在六百左右。

和女真人相比,漢軍原本十之七八都不善射,明初時太祖皇帝規定每個百戶最少六七十個弓手,每隔三五天就要操練一次,每年都有數次考覈,軍官如果要襲職也要考覈弓馬武藝,甚至秀才考試也有弓馬騎射的內容。

到成祖皇帝時秀才早就不考弓馬,成祖皇帝得國不正,爲了拉攏人心把武官襲職要考覈的規矩也取消了,然後就是衛所敗壞,軍士逃亡,田畝被將領侵佔,連飯也吃不上了,誰還有心思自備弓馬武器,隔幾天就操練一回?

到了募兵時,各鎮的營兵多半是從衛所軍,充軍的流氓無賴,破產的農民中招募,這裡頭的人會弓箭的十中無一,當兵之後自然會有一部份操練弓箭,不過所成有限,數量當然不會很多。

漢軍是從遼鎮軍中投附過來的,在弓箭之道上胎裡就弱,李明禮等弓手也是這兩年練出來的射術,比起當初是強過百倍,比起後金射手來就差的遠了。

他們的弓力也普遍不強,多半不到十個力,按後世算法,這些漢軍的傳統弓只有六十磅左右,相比後金兵普遍的一百多磅,甚至一百五十磅以上的力道,確實是弱了太多。

清軍的一百五十磅也是罕見的射手,按後世複合弓的算法也有四十五磅左右,這個力道在百步之內足可力透磚牆而入,箭顫而不落,深入磚中,這個力道,和那些入門級的弩、弓力道相差不多了。

(本章完)

第一千五十四章 頭人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七十八章 點化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任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二百零四章 進度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雙面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出宮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三百二十八章 開火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進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五十二章 解決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六章 家常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兄弟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清算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出路第四百三十七章 舊地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九百四十七章 軍法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四百三十九章 刮目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無事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放棄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稅賦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是你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三百七十九 子粒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列隊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五百四十六章 盟主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狂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四百七十二章 辦法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五百一十七章 震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統帥第七百五十五章 絢麗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聯想第七百零四章 箭雨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矚目第九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一千三十一 關卡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大拜第七百五十六章 銃手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募第三百六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第二百零二章 新槍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小車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價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忽第六百二十六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十二章 繪畫第二百一十一章 叔侄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一千一百三十三 鐵騎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一百三十章 遇伏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
第一千五十四章 頭人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七十八章 點化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任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二百零四章 進度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雙面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出宮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三百二十八章 開火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進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五十二章 解決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六章 家常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兄弟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清算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出路第四百三十七章 舊地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九百四十七章 軍法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四百三十九章 刮目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無事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放棄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稅賦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是你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三百七十九 子粒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列隊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五百四十六章 盟主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狂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四百七十二章 辦法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五百一十七章 震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統帥第七百五十五章 絢麗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聯想第七百零四章 箭雨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矚目第九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一千三十一 關卡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大拜第七百五十六章 銃手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募第三百六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第二百零二章 新槍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小車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價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忽第六百二十六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十二章 繪畫第二百一十一章 叔侄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一千一百三十三 鐵騎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一百三十章 遇伏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