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

萬景早就被從工部衙門裡揪了出來,押他的是幾個穿着白皮靴的小宦官,各各都是一臉兇相,身強力壯,而且腰間都是佩刀,人們似乎還看到這幾個宦官的襯裡穿着鎖甲,這時所有人都恍然大悟,真正派出來做這事的是魏忠賢主持的內操兵!

從去年開始,魏忠賢就在景山練兵,操練幾千內操兵馬,都是在幾萬宦官裡挑的身強力壯的宦官,發給甲冑兵器,還在景山操炮,時不時的能聽到深宮之後傳來轟隆隆的炮聲。這個時候的景山和中南海等處都屬於皇宮的範圍之內,沒有旨意外臣是進不去的,人們就知道有內操這回事,也知道內操是完全在瞎胡鬧,大明歷史上有過好幾次內操,下場都是一樣,文官勢弱時太監弄內操,文官勢力一強,馬上就把內操給停了,皇帝也沒有辦法。

從現在看來,內操宦官公然出來拿捕四品文官,太監的權力當然大到叫人心寒的地步了。

東林黨提起這此事來就是痛罵,倒是完全沒有反思過自己!

他們搞黨爭搞的太厲害,把原本的浙黨齊黨楚黨都逼的無路可退,最後三黨的人都投靠了魏忠賢,魏忠賢的權力遠大過大明以前所有的太監,比馮保都厲害的多,這裡頭東林黨的功勞也很不小!

萬景的官袍已經被撕破好多處,臉上也有好幾處青腫,看來他下意識的反抗了,下場當然十分悽慘。

到了衙門外頭,就在天街之上,高起潛便瞪起眼珠子,大聲喝道:“打,一百杖!”

所有人的臉色都變了!

廷杖是特別大的木杖,木料原本就沉重,前端還包着鐵皮,尋常人打三五杖就得臥牀多日,打十幾二十杖就得去半條命,三五十杖,幾乎就很難倖存,一百杖,恐怕要把人打成肉泥了。

張瀚騎馬在一旁遠遠看着,幾個引路的宦官這時也不急了,也在馬上津津有味的觀看着眼前的情形。

李國賓臉上滿不是滋味,他這樣的老京城人已經好幾十年沒見過這樣的場面,萬曆聖君被文官罵酒色財氣,多次被人指着鼻子罵,結果在申時行和方從哲沈一貫等首輔的維持下,到底沒出現過廷杖之事,現在這樣的事發生在眼前,必定惹怒全城百姓怒罵,百姓可不知道什麼三黨東林,就知道太監又當街打人!

架着萬景的宦官們立刻把萬景按在地上,然後執杖的錦衣衛立刻上來打!

打几杖,就是換人,沉重的大杖不停的落在萬景的屁股上,萬景在開始忍着不出聲,打到五六杖以後就開始慘叫,十幾杖後就叫不出聲來,只是哼哼,三十杖後連哼也哼不出來了,在場的人就看到大杖不停的擡起又落下,用杖的錦衣衛換了一輪又一輪,用杖的錦衣衛都是家傳的手藝,掄的杖又高又狠,打到五十杖之後,每杖下去,萬景的官袍上就是洇出血來,到七十杖後,衣袍打爛,每杖下去,血水和身上的碎肉沫打的飛濺而起,整

個後背都已經打爛,萬景開始嘔血,整個人早就失去知覺。

高起潛在下令的時候就是兩腳靴尖向內,錦衣衛們看的很清楚,知道這一百杖就是和字面的意思一樣,就是要這個萬景的性命,他們的杖打的又急又狠,沒有絲毫留力。

張瀚沉着臉在不遠處觀看着,四周聚攏的人很多,包括很多戴烏紗帽的官員,沒有人出聲說話,也沒有人敢於阻擋,在嘉靖年間廷杖用的很多,但越打人越多,大禮議打死幾十號官員,到底文官們也沒有真正屈服,後來首倡大禮議的幾個文官敗類都被清除出文官團體,下場都十分悽慘,嘉靖看似獲得了勝利,逼走了首輔楊廷和,最終把自己的老爹弄成了皇考本生父,然而他的一生不得不得文官爭鬥,最終還是被嚴嵩和徐階等文官中的人尖子把住了皇帝的脈,玩弄於股掌之上。

眼前這廷杖就是皇權的明確外延,是一種對文官提倡和尊守的秩序**裸的踐踏,然而卻並沒有文官激憤,更沒有人敢出來做杖馬之鳴……

夏希平的面色十分蒼白,他感覺眼前這一幕和自己有關,雖然萬景又上了奏摺,不過魏忠賢的憤怒也可能來自他書寫的那封告密信。

一百杖終於打完,萬景已經成了一灘肉泥,下半身已經看不出來形狀,高起潛親自上前試試鼻息,發覺萬景竟然還有氣息,當下臉色就是十分難看,不過一百杖打完,當着這麼多圍觀的人也沒有辦法再打,當下高起潛悻悻起身,上馬離開。

旗校和番役們一走,四周圍看的人們就立刻上前!

有一些官員則是轉身入內,他們的神色也很複雜。

打東林黨的人或是心向東林的人,他們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甚至感覺內心很痛快,不過身爲文官的一份子,眼見同僚被打成這般模樣,內心又不可能不彆扭。

一羣工部的人把萬景擡了起來,有人趕來一輛騾車,衆人七手八腳的把萬景擡到車裡,就象是擡一灘爛泥,地上是打下來的碎肉和鮮血,還有破爛的官袍布料。

張瀚還是第一次看到人被打成這樣,怪不得“杖殺”算是一種非正常的殺人辦法,確實是太過酷厲了。

他並沒有後悔叫夏希平寫的那封信,萬景這人他不知道,叫李國賓打聽了一下也不算是東林黨人,但這人既然找到他,說明決心已定,只要正式上書就肯定會被魏忠賢這樣處置。正經的東林黨人還沒有出手,萬景自己就先跳出來,他的下場已經是註定了的。

帶隊的宦官回頭對張瀚道:“張大人看着有些不適罷?”

張瀚不動聲色的道:“這也不算什麼,公公莫忘了下官是武官,殺的人頭滾滾的時候也多的是。”

“這到是,咱家小覷了張大人了。”

帶隊的奉御不再說什麼,策馬在前繼續帶路,各人都騎馬跟着,到了天、安、門外衆人下馬,一路步行,穿過

端門到午門,從右掖門進宮城,奉御和守備的禁軍對看了腰牌,衆人一起步入宮禁之中。

到了會極門附近,有個宦官迎上來道:“皇爺被幾個翰林官纏住了,說是把下午引見的人帶到文華門外等候。”

“咱家知道了。”

奉御回頭對張瀚道:“張大人,看來要等一會兒了。”

張瀚笑道:“皇上叫臣子等,也是臣子的莫大、榮光。”

奉御挑了一下手指,誇道:“張大人曉事,會說話。”

衆人又往文華門方向去,在那裡宦官們找了一個房間叫張瀚等人在這裡等候,夏希平和李國賓也是因爲張瀚的關係被帶進來,兩人都是一臉緊張,畢恭畢敬的在椅子上坐着,坐姿也是無比端正。

張瀚不動聲色的打量着四周的景色……文華門這裡他當然來過,文華殿也進去過,他記得裡頭似乎擺放着一些鐘錶古董,也可能是記錯了,有一個宮殿是從九龍壁進去,裡頭有相當多的明清座鐘,都很華麗,張瀚當時在裡頭看了很久時間。

整個故宮,他逛過三五回,景山去過一次,也去過北海,眼前的景色,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整個格局當然沒變,從午門進來,往左中去就是三大殿,奉天殿十分巍峨壯觀,隔很遠也能看的到,這座大殿其實是嘉靖年間重修過的,比原本的規模還小了很多,可想而知在太宗皇帝時剛修築完成時是何等的宏偉!

陌生則是眼前的景緻畢竟和後世不同,牆壁應該是每年都粉涮,紅牆黃瓦,都嶄新如初,各種廊檐上的畫作也是維護的很好,沒有一點灰塵,殿前的銅缸,銅鶴等擺設物也是如剛擺放的一樣,宮中內外不停走動巡邏的禁軍,來往出入宮禁的官吏,悠長的鐘鼓聲,還有到處都看的到的宦官們……這一切都叫張瀚有一種時空的錯亂感。

張瀚等人坐了不久,就看到文華殿裡皇帝傳膳,不僅是皇帝傳膳,好象也給講讀的翰林賜膳,端着膳盒的隊伍經過時傳來一陣飯菜的香氣,令人感覺食指大動,十分飢餓。

在宮中當然不會給他們飯食,所有人都只能忍着飢餓繼續等候。

……

天啓沒有在文華殿用膳,他的膳食還是由太監們輪流包伙,費用也是太監們的贄敬,當然皇帝也不會蠢到以爲太監的銀子是自己賺的,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只是以萬曆皇帝的想法就是既然這些該死的奴才撈的盆滿鉢滿,叫他們出一些血也是該當的,至於太監出血後會不會把銀子再加倍撈回來,那萬曆就不管了。

翰林們吃的是御膳房的溫火竈,所有的菜都是涼了再熱,熱了又涼,再好吃的口感也成了軟爛的一堆,皇帝的膳食是從小夥房裡特製,爆炒蒸煮均是算準了時間再上菜,口感好,菜也新鮮,在皇帝坐下之後,菜式就是川流不息的奉上,不一會兒就擺滿了一桌。

(本章完)

...

第八百零六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缺口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動手第四百八十八章 親供第八百一十九章 勸誘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六百六十九章 攀山第八十五章 縣衙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如鐵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叔侄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警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六百四十三章 皮影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七百二十四章 內行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農田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鴨羣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求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榆林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鬼影第八百九十章 騎陣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俘虜第五百五十一章 少年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街邊第八百四十三章 開銷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堡第五百一十五章 結緣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發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陽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鐵漢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三路第一千五十九章 複雜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抽打第八百五十一章 核心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俘船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八百六十四章 調任第五百三十三章 磊落第九百四十八章 拿下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獵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諜戰第九百二十七章 提銀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六百九十八章 農田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十七章 打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塘馬第六百四十五章 杖斃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帖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十八章 殺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第一千二十九 漂流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清算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叔侄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傷員第七百一十七章 三桂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請教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糜爛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四章 漲月錢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三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穿插第五十六章 邸抄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換防第五百七十五章 圈地第七百一十三章 援手第二百二十八章 試水第四百九十九章 退股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議和第一千一百零一 窒息
第八百零六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缺口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動手第四百八十八章 親供第八百一十九章 勸誘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六百六十九章 攀山第八十五章 縣衙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如鐵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叔侄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警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六百四十三章 皮影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七百二十四章 內行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農田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鴨羣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求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榆林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鬼影第八百九十章 騎陣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俘虜第五百五十一章 少年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街邊第八百四十三章 開銷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堡第五百一十五章 結緣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發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陽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鐵漢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三路第一千五十九章 複雜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抽打第八百五十一章 核心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俘船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八百六十四章 調任第五百三十三章 磊落第九百四十八章 拿下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獵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諜戰第九百二十七章 提銀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六百九十八章 農田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十七章 打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塘馬第六百四十五章 杖斃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帖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十八章 殺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第一千二十九 漂流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清算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叔侄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傷員第七百一十七章 三桂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請教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糜爛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四章 漲月錢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三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穿插第五十六章 邸抄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換防第五百七十五章 圈地第七百一十三章 援手第二百二十八章 試水第四百九十九章 退股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議和第一千一百零一 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