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

孫敬亭先是一徵,接着大感敬服,他道:“所以文瀾你的結論呢?”

“首先要確立一個大家能共富貴的制度,就象商人做買賣,大股東拿大頭,小股東那份也得有保障。再下來,就是流水不腐,始終得有奮鬥和前進的目標,不然的話,再好的制度,再強大的國家,遲早還是有分崩離析的一天。”

張瀚的話變得有些凝重,與眼前這種極度熱烈的氣氛並不相符,好在李慎明和孔敏行等人迎了上來,這幫文吏在戰場上格外引人注意,在他們策馬迎過來時,所有人的目光也投向了張瀚這邊,戰場上的將士和輜兵民夫們也歡呼起來,剛剛軍營裡的歡呼聲就使得他們也想跟着一起高呼,不過被軍官們給制止了,這邊的蒙古人雖然投降了,但還並沒有繳械,在局面沒有徹底穩定下來之前,任何不小心的舉措都很可能招致災難性的後果。

不過當看到張瀚在人羣的簇擁下過來時,士兵們還是忍不住歡呼起來,這一次連軍官們也制止不住了。

“文瀾,”李慎明臉上是掩飾不住的笑意和滿足之色,他對張瀚道:“你快去受降吧,習令色已經跪了很久了。”

孔敏行也過來笑道:“這真是做戲做全套,北虜大約看過我們漢人的戲文,他還真以爲現在投降還是和以前一樣的規矩呢。”

漢人的君主正式的出城投降,正兒八經的還得是宋時南塘國主和北漢國主,蜀國等若干割據政權君主被俘時候的事情了,宋太祖和太宗兄弟倆畢竟是軍功貴族起家,有那麼一點兒大氣和自信,被俘的各國君主都被押到東京開封,宋朝君主給他們修了若干個大宅邸叫他們居住,雖然不免要受氣甚至可能因抱怨而被毒殺,但最少在投降時宋朝君主還是保持了上古之義,對亡國的君主待之以禮,懷之以仁。

但北宋這樣寬待敵人並沒有善報,北宋亡國時遭遇太慘,可見夷狄與華夏果然還是有差距,而元亡之時,順帝雖逃竄草原,後來殘元勢力被大明幾乎一掃而空,大量皇室成員和貴族被俘,明太祖也並未爲難這些蒙古人,而以仁恕之道待之,將這些降敵養育了下來。不過到明亡時期,後金和他們追認的祖先果然是一副德性,多爾袞將崇禎帝的三個兒子全部殺死,各地的明朝宗室也全部殺死,被俘的弘光帝被斬,永曆被絞死,總之滿清政權是那麼的膽小和孱弱,他們是不敢留下一丁點的隱患的。一直到幾十年後,傳聞中的朱三太子已經成了年近七十的老人時,康熙還是殺了不小心暴露的朱三太子和其親人,絲毫沒有這位聖祖仁皇帝的絲毫之“仁”。

當看到張瀚騎馬過來時,趴伏在地上的習令色等人忍不住顫抖起來,在剛剛的歡呼聲中,蒙古人原本就在戰慄着,此時他們心中更加慌亂起來。

出城投降的北虜有過千人,多半是臺吉和大小將領等有身份的人,他們全部跪在地上,這些蒙古人大體都是差不多的模樣,圓臉,粗

壯短矮的體形,雖然跪在地上看不出羅圈腿,想來也應該是差不多的情形。

這其中有一些臺吉是須眉皆白的老人,也有一些是年未及弱冠的少年,習令色這個身份最高貴的濟農跪在最前,果然是一身白衣,身上插着不知道從哪裡找出來的七八根荊條。

“臺吉請起。”張瀚並沒有稱習令色爲濟農,這個濟農本身的合法性就不強,不象別的部落,不管是汗或是濟農,都是經過當年達延汗或是圖門汗的冊封,要麼就是紅教的活佛上的尊號,習令色才能不足,威望不足以服衆,張瀚當然不會在稱呼上擡舉他。

“罪人不敢起。”習令色身上還在顫抖,他繼續跪着,叩頭說道:“冒犯大人虎威,對抗天兵王師,罪人實在是罪該萬死,請張大人下令將罪人顯戮,以警來者。”

習令色在這些事上倒是有幾分聰明,他的話也是請張瀚當衆表明態度。

當然,生死還是在張瀚的一念之間,習令色在說話時,忍不住全身顫抖着。

張瀚微笑着拔除了習令色身上的荊條,同時說道:“你的額祈葛在於我們的征戰中死去,想來你的額吉會很傷心,你也會恨我們,兩邊發生征戰有不得已的原因,也有情感上的因素。現在既然分出了勝負,過去的恩怨就不要再提起了,不論是你或我,都不可再互相仇視對方,從此土默特蒙古與我們和裕升在草原上可以和平相處,你看如何?”

習令色大喜,擡頭看着張瀚道:“張大人果然是仁義君子,罪人一定聽從大人的教誨,土默特部從此就是大人鞍前的獵犬,爲大人叼來射下的鷂子。”

張瀚微微點頭,不遠處李慎明和孔敏行對視了一眼,李慎明輕聲罵道:“蠢貨一個。”

張瀚道:“既然如此,臺吉令所有人繳械,出城,接受看管。”

這也是必然之事,習令色勉強爬起身來,開始接連下令。

習令色成爲左右哨之主已經有段時日,在他的命令下,諸臺吉和將領都接受軍令,沒有人質疑或是想擺出反抗的態度來。

城中接連響起號角和命令聲,在得到允許後,諸臺吉派出大批塘馬在城中呼喊。

張瀚在這時登上土臺,眺望城中。

整座青城都彷彿在他的腳下了。

這座封丘並沒有發揮它原本的功用,一天一夜的時間,土丘壘的高過城頭,可以容納幾百士兵於其上同時發動攻擊,還可以推上幾門火炮由上至下的轟擊,也正是因爲看到土丘壘成,習令色和城中的臺吉們才徹底絕望,沒有人再想着抵抗的事了,因爲很明顯,這土丘築成之後,城池的陷落不可避免,並且連拖時間都辦不到了。

習令色的投降也算是明智之舉,城中也沒有幾個死硬份子,大量的牧民和甲兵先是三三兩兩,接着成羣結隊,最終如潮水一般涌出城來。

螻蟻般的人羣就聚集在張瀚的腳下不

遠,他不動聲色的看着這些人,蒙古人也用敬畏的眼神偷偷摸摸的打量着張瀚。

在這種高度,用這樣的角度打量着腳下的人羣,很容易叫人有潛移默化的改變,張瀚不停的提醒着自己,眼前這一場勝利固然值得驕傲和自豪,完全應該高興,但更兇猛殘暴的敵人還遠在遼東,那纔是自己真正的大敵!

同時還有更深遠的威脅在身後龐大的大明帝國的體內,外感和內應兩重因素擊跨了這個龐大的帝國,在對外征伐的同時,滅亡明帝國的憤怒已經深埋在人們的心底,對此,張瀚也是提醒自己,任何情況下都要小心翼翼,不要有疏忽懈怠,更不能驕傲自滿……

一隊隊的牧民和騎兵從城門出來,他們或是垂頭喪氣,或是膽戰心驚,或是心懷不滿,把臉板的鐵青。

不管怎樣,還是沒有人抵抗,騎士們川流不息的從城門出來,有老人,有壯年男子,有臉上還有青澀之色的青年甚至是少年,論騎術這些蒙古人真是毫無挑剔,在這樣擁擠嘈雜的地方,地形又因爲人多而變得十分狹窄,他們還是小心的控騎前行,並沒有發生擁擠和混亂。

戰馬嘶鳴,卻是絲毫沒有人聲,和裕升的將士們沉默着,蒙古人當然也沒有人在交談,只有間或響起的和裕升軍官的指令聲打破這種有些危險的沉默。

大隊的蒙古人在指令下到規定的地方安頓下來,他們奉命盤腿坐着,馬匹全部被牽走,兵器也被丟在出城後的道路上。

很快,四周的草地上坐滿了人羣,一個個成方塊的區域全部坐上了投降的人們。

出城的道路上則是長滿了雜草一樣,長矛,長槍,長刀,虎牙槍,挑刀,腰刀,順刀,大量的兵器和弓箭一起堆積在地上,從一堆堆的零星堆放,到最後堆成了一座巨大的鐵製的小山般的奇特景觀。

不知道是誰帶頭哭出聲來。

可能是幾個蒙古老人,他們多半是年過花甲的老牧民,曾經在四十年前意氣風發的時候跟着俺答汗做戰,他們突破過長城防線,攻克過大明的城池,趕回過被俘的大明軍民,那時候的他們得意洋洋,認爲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後裔,天底下最爲能征善戰的民族,在他們的鐵騎和良弓之下,漢人如牛羊一般的溫順和易於馴服,明國的皇帝,天底下最大帝國的統治者在他們的鐵騎圍攻下只能躲在北京城裡瑟瑟發抖,如果不是缺乏攻克巨城堅城的手段,這些老懞古人都堅信當時的說法,只要俺答汗願意,攻克明國京城,再復大元當年的輝煌也是能辦到的。

現在只過去幾十年的光景,俺答汗的後裔跪伏在漢人的腳下,而他們卻如同當年的漢人一樣,如牛羊一般成羣結隊的出來,放棄了供自己驅策騎乘的戰馬,放棄了蒙古人視爲生命的弓箭,丟棄了手中至寶的兵器,任它們堆積在道旁,而他們則是隻能赤手空拳,如羊羣一般的任憑這些漢人軍人的處置。

(本章完)

第三百章 農家第九十三章 玉娘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不甘第二百五十四章 關卡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百二十四章 變化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鼓聲第一百二十七章 慘事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二百七十六章 拒絕第九百四十一章 戰備第六百九十二 求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戰友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自立第五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下船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一百六十一章 荒唐第一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九百四十一章 戰備第二百五十八章 允請第三十六章 沉重的思索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夜行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八百三十八章 暖心第一千六十二章 備貨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四百零一章 礦場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一擲第四十八章 加徵第三百八十六章 十八芝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全勝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委任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十九章 一路艱辛第六百一十一章 輪種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五百九十二章 離開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共治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級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請教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山下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岸邊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一千四十三章 留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三百一十八章 先生第二百五十八章 允請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落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餘波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三百六十六章 示好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八百六十六章 東門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積弊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震動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八百一十六章 揖盜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八百三十九章 圖紙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堵門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
第三百章 農家第九十三章 玉娘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不甘第二百五十四章 關卡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百二十四章 變化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鼓聲第一百二十七章 慘事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二百七十六章 拒絕第九百四十一章 戰備第六百九十二 求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戰友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自立第五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下船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一百六十一章 荒唐第一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九百四十一章 戰備第二百五十八章 允請第三十六章 沉重的思索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夜行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八百三十八章 暖心第一千六十二章 備貨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四百零一章 礦場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一擲第四十八章 加徵第三百八十六章 十八芝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全勝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委任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十九章 一路艱辛第六百一十一章 輪種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五百九十二章 離開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共治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級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請教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山下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岸邊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一千四十三章 留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三百一十八章 先生第二百五十八章 允請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落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餘波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三百六十六章 示好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八百六十六章 東門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積弊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震動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八百一十六章 揖盜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八百三十九章 圖紙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堵門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