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

“大人,孔先生他們到了。”

張瀚已經在路口發了一陣呆,這是一條四條大道交叉平行的路口,北方是軍營區和工場區,西邊是天成衛城,西南方向是往靈丘,往東則是往飛狐裕方向的大道,雖然飛狐裕是純粹的羣山交界的山澗通道,最寬處二十餘米,最窄處才四米,平均海拔在千米之上,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天塹,用楊嗣昌的話來形容就是:千夫拔劍,露立星攢,回首萬變,如珠曲蟻穿,高處則是“高如天門”,這條道是太行八徑之一,是恆山,太行山,燕山諸山交界之所,以前在沒有和裕升時,通往飛狐峪的道路也是崎嶇難行,畢竟蔚州,靈丘都是從海拔幾百米到兩千多米不等,平原地方很少,道路有不少是在山間蜿蜒甚至是鑿穿,年久失修的道路成爲影響山西通往河北的障礙,近年來張瀚投入了超過十萬兩白銀來修路,這也爲他賺取了更好的名聲,∮wán∮∮ロ巴,↘£↑≈孔敏行等人就是在東方的道路上飛馳而來,在他們身邊是絡繹不絕的車隊和步行的行人,也有趕着毛驢和騾子的小型駝隊,這是從飛狐徑那邊過來的河北與河南商人。

四周的農田裡也有不少人,看到張瀚已經足夠叫他們高興,又是看到了“孔先生”的到來,這些農人的臉上露出了質樸憨厚的笑容,顯得更加高興了。

不少人放下了鐮刀,在田裡躬着身子行禮,離李莊這麼近的地方田畝都是張瀚的,這些人都是佃農,不過豐厚的收成使他們獲得了比往年更多的收成,平均四石的畝產使這些人的收入比較往年最少漲了三倍,成爲佃農後他們也不必再爲白榜煩心,這都是張瀚這個田主的事情,力役也不會太過繁重,最少張瀚成爲守備和衛指揮後,不管是修補衛城還是修路,或是造橋,從未無償徵發過衛所人力,都是付給工價,糧食收成又高,每個人心中都十分高興,有一些老實人,恨不得把臉都坑到地上,彷彿把身子躬的再低些,就能更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敬意和感激似的。

孔敏行等人眨眼就到,張瀚也是策馬迎了一迎,兩人不到三個月時間沒見,容貌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孔敏行盯着張瀚看了一陣,笑道:“文瀾畢竟還是清減了些,以前鬍子出來就剃掉,現在也留出來了。”

張瀚摸摸自己的下巴,苦笑道:“也是實在來不及修剪了。”

“這樣也好。”孔敏行端詳着道:“人顯得成熟多了。”

“大約人都是這樣。”張瀚道:“年輕時想成熟些,老了又想扮嫩些。”

兩個朋友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笑畢之後,張瀚道:“下來喝茶還是回我的簽押房去再說?”

孔敏行道:“我知道你忙的很,我也忙,一會兒去鎮虜衛那邊看收麥子的情形,老常……嗯,你岳父也在那邊等我,我們在研究南北灌渠的事,過了麥收後半個月,差不多就能開工了吧。”

兩人找了個茶攤子坐下,這種叉路口極多的地方,茶棚子是必不可少的,也有很多賣點心的鋪子,張瀚看到還有一家號稱是山東饅頭的小店,店老闆也確實操着一口山東腔,賣點心和茶水還有賣酒的鋪子排開去很遠,一眼看不到邊,估計最少也有二三百家之多,李莊這裡的繁榮是全方位的,這些開鋪子的找到了商機,並且做的十分成功。

張瀚一邊叫老闆上茶,一邊思索着道:“南北灌渠十分要緊,不僅是田地裡的用水,也是李莊的工場用水,開挖時不僅要足夠農用,也要工用,現在預留的財力,可還夠使麼?”

孔敏行多少有些不滿的道:“去年就說挖南北渠,結果一直拖下來,文瀾,你自己也說過糧食纔是最要緊的,怎麼自己時不時的就忘了?”

張瀚趕緊陪笑道:“哪裡說不挖了?只是在覈算一下財力,既然要挖,當然是要滿足需求,不然的話將來再挖還得費錢,還格外費事。”

“這倒也是。”孔敏行雖是技術專家,不過並不是迂腐的人,當下點頭表示理解。

不過他也是好奇,說道:“現在的東西渠已經幾乎能滿足工場的所有機器了,就算加上你新買的鑄炮車牀也帶的起來,南北渠比東西渠的蓄水能力還要大的多,縱貫十幾里長,你得要多大的工場,多少機器才需要這麼大的水渠帶動!”

“我想過了……”張瀚慢吞吞的道:“帳局之所以吸引不了太多的人投入,主要還是咱們沒有真正拿的出手的東西,將來我可能從歐洲人那邊學習製造鑄幣的機器……”

“哦,你打算鑄銀幣?”

張瀚眼眉一挑,心道:和聰明人還有內行打交道就是容易!

孔敏行微笑着道:“這事情我和老師都曾經說起來,我們也想過要做這個來着……”

歐洲人最重鑄幣,他們的貿易是用金幣爲主,西班牙人一船能攜帶幾十萬枚金幣,都是他們自殖民的地方掠奪的黃金,源源不斷的運回歐洲本土,此國因此而暴富,擁有一支無比強悍的艦隊。除了金幣,就是有西班牙銀幣,還有銅幣,金幣爲主是金本位的貨幣體系,銀幣和銅幣只是輔幣……這種金融制度其實是最好的,大明的銀本位的金融體系是相對落後的,而且連銀幣也沒有鑄過,不僅落後於歐洲各國,事實上連前宋的銅本位貿易體系也是遠遠不如,前宋時一年的鑄幣量大明就得用幾十年來趕,前宋一朝的鑄幣量,大明二百來年的時間也未必趕的上……說白了就是管理水平的差距,在財政管理水平上,大明不僅落後於本朝代的歐洲,事實上也是遠遠落後於幾百年前的趙宋,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恥辱。

張瀚道:“當然沒有人有興趣,也不知道怎麼做這樣的事……”

“對嘍……”孔敏行嘆道:“私下裡恩師和我都見過一些人,提起這樣的事,工部也好,戶部也好,各人都是瞠目結舌,無言以對,有人建議先上奏,然後內閣牽頭,召工、戶二部的堂官商量,再決定怎麼辦,想想黃河的河工都能被戶部一拖多年,這鑄幣的事,又有誰會真放在心上,我們師徒,也只能頹然作罷了。”

明末時,西風東漸,大明還是天朝上國,從全方位的體量來說仍然是不折不扣的超級大國,但在很多細微之處,已經開始落後於文藝復興後的歐洲,從軍事體系到軍事學說,到鑄炮造槍,到遠洋航行能力,到開拓精神,從科學理論到體系也是全面落後了。

就拿鑄幣這事來說,當然是毫無疑問的好事,然而大明的官僚體系已經大而無當,失去任何接納新生事務的可能,特別是鑄幣不比仿造幾門大炮,鑄炮短期內就能看的到功效,而鑄幣不僅是一個金幣的問題,涉及到金銀管制,收集,鑄造,使用等等,光是想一想就頭大如鬥,當大明的官,不貪不撈一年才幾十兩銀子的俸祿,有那閒空和三五好友喝上兩杯,或是去逛逛古董店不是更加舒服?

想也不必多想,孔敏行師徒的建言,必定是徒勞無功。

張瀚不動聲色的道:“大明並不禁私鑄銀兩,既然如此,我和裕升就開這個先河好了……”

孔敏行毫不客氣的道:“恐怕你也是對鑄幣的收入,還有此後的帳局錢息特別感興趣吧!”

張瀚被說中了最深的心思,頗有些尷尬的微笑起來。

錢息在這個時代是很難叫常人理解的,就是鑄幣,在外人看來,收銀鑄幣,然後再兌換出去,做這樣的事肯定有損耗,結果卻還大有賺頭?

當然是大有賺頭,鑄幣的損耗十分有限,而摻兌的部份就是利潤很大,另外在重量上也會稍有差別,當然差別是隨着銀幣發行越來越多,可以越來越大,然後鑄幣定然帶來帳局的融資量大爲增長,隨後的錢息利潤也是大的驚人。

孔敏行道:“文瀾是打算鑄銀幣?”

張瀚點頭道:“只能鑄銀幣了,黃金,我這裡儲備也不足支撐,銅,更是戰略物資,鑄炮還怕不夠用,叫我四處蒐羅,暫時也無處設法。”

中國的金儲量經過兩千年的開採,易採的金礦已經開採的差不多,經過蒙元之後,兩千年的財富幾乎被掠奪一空,明初之所以採取了保守的經濟政策,同時又發行寶鈔,也是因爲貴重金屬的儲備一掃而空,明太祖不得已而爲之。至於銅,大明現在掌握的地方銅儲量極低,而且多半不易開採,明初時用銅就是依賴緬甸等國進貢,雲南的銅礦一直到明末清初才被發覺意義,到清中期才大量開採。

倒是白銀,一直大量涌入,固然銀本位的問題很大,但如果要改變的話問題更大,鑄造大量銀幣,在未來很長時間採用銀本位,這也是張瀚經過很長時間思考的結果。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鑄幣會推動帳局,就會和生鐵和鐵器生意一樣,成爲和裕升的有自己核心的生意,利潤滾滾而來。

...

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聯想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五百四十七章 爭吵第一百零三章 受傷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酷烈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出牌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屋裡的溫柔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震動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臥榻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炮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三寨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突擊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九百三十章 信義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離港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二百九十四章 訂貨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七百三十一章 穿行第九百零二章 提速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一百九十五章 帳目第二百四十三章 宿營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一千四百三十六 幕友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怨恨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場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三路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黃龍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買賣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送糧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二百五十二章 過往第二百九十九章 吉期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變招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聯想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報知第五百零一章 論心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義師第八十章 常寧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突擊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第七百一十五章 密談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冰上第七百四十五章 選擇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同心第六百三十五章 破產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戰友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髒活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
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聯想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五百四十七章 爭吵第一百零三章 受傷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酷烈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出牌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屋裡的溫柔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震動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臥榻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炮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三寨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突擊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九百三十章 信義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離港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二百九十四章 訂貨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七百三十一章 穿行第九百零二章 提速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一百九十五章 帳目第二百四十三章 宿營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一千四百三十六 幕友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怨恨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場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三路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黃龍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買賣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送糧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二百五十二章 過往第二百九十九章 吉期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變招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聯想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報知第五百零一章 論心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義師第八十章 常寧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突擊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第七百一十五章 密談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冰上第七百四十五章 選擇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同心第六百三十五章 破產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戰友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髒活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