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

韓通是山西大同人,早年跟隨張瀚,再到皮島和主持天津港口之事,與南邊過來的人打的交道再多也有一點生疏感,不象對同爲大同宣府人的同僚親切。現在施大宣等人有這樣的表示,也是看到和記突遇困境,反而更需要部下表達內心的忠誠,對這樣的同僚,纔會叫人生出真正的親近感來。

在場的不少和記軍司的人都在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這幫南方佬,口音難懂,除了少數人能說一嘴官話外,多半的人說話都得費力去猜。人長的矮小黑瘦,看起來是精悍的很,但眼神中有太明顯的精明神色,叫人有些難以親近。

現在南邊過來的當衆表示對張瀚完全的忠心,甚至連大明天子也不認的話也說了出來,比起宣大出身的還要決絕的多。儘管有些大逆不道的感覺,卻已經是叫這些北方的和記軍司人員聽的相當高興,不少人點頭稱是,開始向那些南邊過來的同僚遞煙,大家撐着傘一起用引火機點火,菸草也是盒裝的紙菸,這一下親近感就更濃郁了。

韓通見狀一笑,悄聲對何斌道:“剛拿下林丹汗那會,不少人擔心要對大明動手。大夥心裡都挺矛盾,既想張大人再上一步,和記化家爲國,又覺得對大明動手有些不義,天子畢竟是天子,也沒失德。現在麼,心氣都不一樣了,大人受了委屈,大夥兒比自己受委屈還要難過的多。”

何斌點了點頭,也是抽了口煙,噴在薄薄的雨幕之中,他看着那些給和記倉房貼封條的天津撫標兵,慢慢說道:“只有受了打壓,受了氣,大夥纔會明白,現在和記上下一體,張大人的事業就是我們的事業,張大人的榮辱就是我們的榮辱……”

“是嘍。”韓通已經站着寫好了急報,一個軍情人員接過之後當面放入一個鐵皮筒內,用火漆封好,然後轉身就走。

“先報到草原。”韓通道:“孫政事官會處理,要麼上報給張大人,要麼自行處斷。”

何斌會意,壓低聲音問道:“聽說現在大半軍政事務都是孫大人在料理?”

“孫大人其實拜相了。”韓通坦然道:“軍政事務多半是他料理,具體的軍務則是樞密會議決斷,關於駐防調度等諸事,都是樞密院處理。”

軍政分開,樞密掌握一部份軍權,政事堂掌握日常,軍隊進行了進一步的梳理,張瀚臨行前已經將這些事給做好,現在大家已經基本習慣了由孫敬亭來處理大半的政務,至於樞密那邊則是由樑興來主持,這也是必然之事。軍方大佬唯王、樑二人。王長富已經返回李莊主持那邊的局面,等大局底定也是回青城或中都繼續辦講武學堂,張瀚已經和王長富談的很清楚,以王長富的年齡和資歷,放在哪一路都只能當主帥,可是王長富離開一線帶兵已經好幾年,現在這局面,不提當初對王長富的壓制和處罰,就算完全沒這回事,王長富也不是很適合回一線帶兵了。

主持軍校,也不是王長富親自講課,而是將其多年的邊軍經驗發揮出來,同時負責日常的管理而已。

樑興則一直在一線帶兵,鎮守尚義堡一帶的行軍司,成立樞密之後,樑興爲第一任正使是理所應當之事。

和政事官一樣,一任五年,最多兩任樞密。

十年之後,樑興年近五十,可以挑個閒職再做幾年,或是直接退休,可以優遊林下享一享太福之福。

當然如果十年後和記與大明還在激戰之中,樑興可以再返回一線帶兵,也不是不可以。

何斌近年來看書很多,越來越深沉,遇事喜歡思索之後再發表意見。但此時此刻,他還是忍不住說道:“張大人不僅智量天下,胸襟也是天下人。”

“誠然,誠然。”韓通也是一臉敬服。

張瀚向來的說法就是重相權,中樞和地方二元化,中樞各種政務部門對地方實行精細化的管理,需要強勢的人物來運轉中樞事務。同時地方權重,地方官員和中樞官員可以互對調。當過相國的人一樣能爲郡守,爲郡守的,也能入爲相國。

眼看着天津撫標營兵陸續開進港口,韓通和何斌兩人也是忍不住先冷笑,再搖頭。

這些撫標兵多半瘦弱不堪,面黃肌瘦……這並不是誇張,營兵的糧食一向發放不足,黑爛黴變在所難免,一個月發的糧食根本不夠士兵食用,按規定除了糧食之外,還要發給豬油和鹽菜,每個軍鎮除了巡撫和兵備道外,戶部還會派出管糧郎中,負責督促各地民、運給軍鎮送上糧食和各種物資,兵備道報數,郎中負責補足,文官採買軍資制度粗疏效率低下,明史中地方巡撫指責管糧郎中不能負責的奏摺很多,甚至巡撫和戶部直接打官司的記錄也有。這些文官負責軍需後勤,根本不能滿足軍隊所需,朝廷財賦困難是一方面,各地的官員根本不盡責也是另一方面。

從折色來說,各軍鎮很少有發足的時候,包括遼鎮在內也是一樣,袁崇煥二次復起到遼鎮上任,崇禎給了他五十萬兩當啓動軍資,可見遼鎮也是大有拖欠,只是遼鎮太過要緊,從萬曆到天啓崇禎都不是太敢拖欠遼鎮軍餉而已。

折色不足發,本色也不足發,規定發的糧油米麪從不足額,而規定給軍士定期換軍袍的布匹則根本不發,很多士兵穿着的戰襖還是祖父甚至高祖父輩傳下來的,真的是縫縫補補三十年又三十年,一件軍襖穿半個多世紀可不是什麼新聞。

這樣的軍隊,其與叫花子何異?

眼看這些穿着如乞丐,手中兵器破朽不堪,面黃肌瘦,走路都有點搖搖擺擺的營兵,何斌等人臉上的藐視之意就相當明顯了。

南人行船,以舟師爲尊,福建的陸上武備雖然很爛,但以俞家的餘蔭,仍然得沿海諸多軍衛支持,俞諮皋爲福建總兵時,福建水師尚有船數百,將士過萬。

以血戰澎湖,驅走荷蘭人的戰績來說,福建水師的戰鬥力就不必多說了。

常年在海上的人,哪怕是水師官兵也自有一股精悍之氣,況且在海上若不操練,損的是自家性命,所以衛所官兵仍然足以在海上稱雄,這就是武備不曾廢馳。

至朝廷無錢,解散水師,很多水師官兵流連爲海上羣盜,後來鄭芝龍招安橫行海上多年,卻是沒有陸地上的格局和野心,這也是南人不足之處。

無論如何,天津距離京師只有一百多裡距離,天津撫標營兵卻是這般模樣,何斌等人的鄙夷當可理解。

韓通並不曾阻止這些營兵的所爲,朝廷所令,和地方並沒有太深關係,否則以武之望與和記的關係,也不至於有今天這一出。

武之望言辭和態度都不客氣,其實還是留了餘地。

如果剛剛和記的最要緊的貨物還沒有搬下裝車,天津撫標的人就趕過來,那韓通只能選擇當場翻臉。

大家都是啞巴吃餃子,心裡有數。

和記車隊也早就過來等着,撫標兵封港口的時候,押車的商團軍人均是冷眼瞧着,眼中的鄙視之意十分明顯。

在港口和船上的商團軍人不足三百人,可是如果一聲令下,眼前這千多撫標兵夠打幾回合的?

一刻鐘內,商團軍有信心把這些傢伙全部繳械!

細雨斜風之中,何斌等人與韓通拱手話別,天津港口雖封韓通仍然要留下來照料,何斌等人則按着行程與此前的臺灣來人會合,衆人都有事在身,見面之後就拱手而別,倒也瀟灑。

“軍司真的能有辦法?”臺灣行軍司的人羣中有個黑瘦漢子一臉懷疑的道:“朝廷這一次看來是下決心了,我看咱們想繼續北上,難哪。”

“未必有什麼辦法。”一個粗豪漢子說道:“北邊人做事不爽利,除了張大人,我看也未必有什麼有本事的人。”

“放屁扯騷。”另一人不高興了,說道:“孫大人你們不認得?上回去臺灣巡行咱們不是都見過他?”

被這麼一駁,開始說話的兩人不吱聲了,不過臉上的懷疑之色還是相當的明顯。

臺灣現在是和記一家獨大,荷蘭人只算是苟延殘喘,由於朝廷解散水師,很多福建沿岸的原衛所水師人員都被和記吸吶過來,鄭國昌也相當配合,俞諮皋無可奈何,已經在自己家裡閉門謝客,置身事外。

整個福建沿海已經落入和記控制之中。許心素這一類的江湖大豪,大絲商,由於荷蘭人的退卻也轉而倒向了和記,拔出蘿蔔帶出泥,整個閩浙已經沒有哪個大海商能夠格與和記對抗。

與荷蘭人的海戰之後,和記水師的實力大漲,俘虜了幾艘大型戰艦早就修復重新下水,又有幾艘大型縱帆船下海,整個實力已經穩穩壓住了荷蘭人。而近海又造了一些帆漿船來回巡行,根本不可能有外來船隻矇混過關,平安狀重新發放,整個閩浙海域完全控制在臺灣行軍司手中。

這樣的實力,不僅是壓過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對在呂宋的西班牙人,在馬六甲和葡萄牙人,還有占城國等小國,對日本,都是要逐漸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鄭芝龍在十幾年後才達到的頂峰也就是坐擁十幾萬部下和千艘戰船,掌控了一半多的對日貿易,與荷蘭人分庭抗禮而已。

現在的臺灣行軍司完全能夠自立,並且隨時可以攻入閩浙兩廣,只要願意,半年之內可以席捲南方各省。

這樣的實力之下,所有人都很有自信,這一次兩撥大量人手往北方,內心深處不服氣者衆多,和到過北方的南人不同,很多閩人根本未出過家門口,見識的力量也是海上力量,他們對陸上力量見識不深,對和記的整體實力也沒有什麼認識,只是從加入和記就一直被告訴要效忠張瀚,所以對張瀚還有一些畏懼和服從的念頭。對孫敬亭和李慎明等軍司高層,他們反而不如對常威和張續文那樣服氣,更是有不少人感覺臺灣行軍司那邊纔是真正的人才,臺灣行軍司發展之速,遠超北方。

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二百四十七章 對衝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跳躍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九百六十二章 夜行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承諾第二百六十八章 放回第三百六十章 挑撥第五百二十六章 印象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五百六十七章 銅礦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鼓聲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輕率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五百七十三章 接送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不信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九百七十四章 忍辱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急信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五百四十六章 盟主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過河第一百二十四章 變化第四百六十章 女牆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九百三十七章 對峙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五百四十一 詔獄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帖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緊迫第二百六十六 困境第四百九十九章 退股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一千章 小心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惡客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三百八十三章 驚歎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衣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厭惡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行難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自詡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襲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請教第九百零二章 提速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三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二百四十三章 宿營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二十九 漂流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發段感言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撥付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傷逝第八百零八 賊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七章 決絕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七百一十七章 三桂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五百八十二章 故地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請罪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六百九十五 肅清第九百章 後退第七百三十三章 派別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見官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共治第八章 納妾
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二百四十七章 對衝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跳躍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九百六十二章 夜行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承諾第二百六十八章 放回第三百六十章 挑撥第五百二十六章 印象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五百六十七章 銅礦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鼓聲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輕率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五百七十三章 接送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不信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九百七十四章 忍辱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急信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五百四十六章 盟主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過河第一百二十四章 變化第四百六十章 女牆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九百三十七章 對峙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五百四十一 詔獄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帖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緊迫第二百六十六 困境第四百九十九章 退股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一千章 小心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惡客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三百八十三章 驚歎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衣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厭惡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行難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自詡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襲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請教第九百零二章 提速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三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二百四十三章 宿營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二十九 漂流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發段感言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撥付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傷逝第八百零八 賊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七章 決絕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七百一十七章 三桂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五百八十二章 故地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請罪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六百九十五 肅清第九百章 後退第七百三十三章 派別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見官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共治第八章 納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