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稅賦

當然這也使財務部門水漲船高,明朝戶部的職掌真的配不上其地位,不過戶部尚書的地位原本也不夠,禮部尚書是入閣的階梯,戶部要想進內閣,先得升兵部,再升吏部或禮部,然後纔有資格想入閣的事,禮吏兵三部地位要遠遠高出刑戶工三部,而六部之中,戶部的地位也就是比刑部和工部強一些,比起禮吏兵三部可是差遠了。

在和記這裡,財務部門開始也是在大部門之下,屬於軍令司所管轄,隨着時間和形勢的轉變,財務局已經加了一個“總”字,算是總理整個軍司財務的名義,很快就要從軍令司裡脫離出來。

很多人相信,如果等孫敬亭回來,這事就算板上釘釘,田季堂這個老帳花子將會搖身一變,成爲一司主官,也是和記最高層的存在了。

一司主官啊,和記現在的司官級別的官員也沒多久,可以說是十分貴重的存在。

王長福那麼高的地位和那麼老的資格,現在也就是一個武備官校的副校長,校長張瀚,他的地位等同於司官,但並不是正經司官,麾下也就是千把多、毛孩子。

周耀已經做到了一團指揮,進入中樞也就是軍訓司的司官,大家都認爲周黑臉升官了。

田季堂只是一本帳一支筆,幾年時間從普通的帳房先生做到一司主官,關鍵是財務總局的編制人員極多,光是在總部就有六百多人,整個和記的運作來說,財務部門已經成了最粗大的血管……張瀚當然是頭腦,侍從司是延續和擴展這個頭腦的功用,當然也有安全保護和處理身邊佐雜事務的作用,軍令司則是心臟,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展布政令,都是軍令司的職掌。

再下來軍政司,主要業務是徵兵,管理派出軍政官,對軍中雜務,包括從徵兵到安頓新兵家庭和安排老兵退伍,發放軍中福利,撫卹陣亡士兵家屬,安置傷殘軍人,一系列的事務都和軍中有關。

原本軍政司下還有相當強的火器甲仗各局,現在已經要分出來,成立軍工司,專門進行軍工生產。

工商司,顧名思義就是管民用工場和商業事宜的,和記在外頭的分號分店,統歸工商司管理,靈丘和遵化的鐵場,李莊的工場,也是統歸工商司來管。

另外有一個新的職能就是收稅,如果把稅賦之事交給工商司,就叫工商稅務司,另一個可能就是把收稅的事情交給財務上,成立一個財稅司。

由於臺灣那邊的貿易日漸發達,收益可能直追總部,所以也有可能成立對外貿易司,專管對海外貿易的事情。

另外就是軍訓司,參謀司,軍法司,民政司,農林政務司等等,地位有高有低,總體看來,軍隊和民政貿易現在是一半對一半了,不象兩三年前,幾乎所有部門都可以算是和軍方有關,畢竟張瀚從生意起家,然後冒起之後就是以軍隊爲重,現在軍隊還是佔相當重要的地位,但民政貿易財賦各部門都起來了……這纔是正常的情形,一個國家和一個組織如果是純粹的軍隊組織,其架構必定失衡,純粹的軍隊組織不是不可以,但沒有屬民沒有收益沒有工商外貿,這組織是怎麼生存的?要麼受制於人到不甘受制於人,要麼會成爲失衡的怪獸而憑搶掠爲生,前者就是大明遼鎮,後者就是歷史上的一個個強盜集團,比如蒙元或是現在的東虜。

“老田來了。”張瀚放下手中的鵝毛筆,揉揉手腕,捏捏眉心,笑道:“手痠眼也酸哪,回到青城就是一攤子的事!”

田季堂笑道:“大人能者多勞。”

“廢話!”張瀚笑罵一句,說道:“再能我也不願多勞,本朝太祖那種神仙般的人物不是一般人能夠效仿的。”

田季堂也是由衷的道:“誠然,本朝太祖真是非常人所能比。”

張瀚又笑道:“我發牢騷是針對孫孝徵,他可是好,去臺灣一路巡行過去,一路上舒舒服服的,也沒有事叫他決斷。回來更是穿州過府,看他的樣子,似乎是要一路再看回來。這下好了,政務多辦落我自己頭上,要他這政務官何用?”

政務官就那寥寥的幾個人,李慎明這個政務官兼侍從司司正主要是對外,很多張瀚對外的關係需要李慎明來打理,另外就是日常的流程監管,政務方面,李慎明負擔的相對要少一些。

孔敏行,莫宗通,李東學,樑興,這幾個政務官要麼鎮守一方,要麼負責一司,平時就夠忙碌了。

真正協理張瀚,處理超過自己本司範圍公務的,當然是孫孝徵這個大舅哥,人信的過,能力也強,原本就主持過東山會,跟在張瀚身邊幾年,該學的也是學了不少,最少在處理日常政務上叫張瀚省了不少心思。

張瀚在抱怨,這屋子裡還有好幾個等候批覆的中層官員,話定然是會傳出去,但對孫敬亭的影響當然是相對正面的。

被攆去臺灣,一個來回近三個月,對一個在頂級的官員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

和記內部,未必不會有人想着要頂替孫敬亭,人選很多。

就算自己不想或清楚內情,也害怕中層的這些人想頂着自己的上司爭一爭,萬一爭上了,可是連他們在內都是水漲船高了。

這種風潮必須按下去,張瀚的抱怨一傳出去,所有人都會明白孫敬亭的地位不變,張瀚並沒有換人的打算,也就可以偃旗息鼓了。

田季堂久在張瀚身邊,當然知道這位一言一行都有深意,當下配合着說了幾句,待公廳裡的人都退出去,田季堂微笑着道:“大人對孫政事也是沒有話可說了。”

張瀚微微點頭,說道:“也是孝徵兄自己能幫的上手,不光是我和他是朋友或姻親。”

田季堂是孫敬亭一路帶出來的舊部,聽了張瀚的話,當然滿懷欣喜。

“你也不要操心孫孝徵的事了。”張瀚看着田季堂道:“外頭最少有十幾撥人等着我見,這一次叫你過來,就是要談一件要緊的事情。”

田季堂沉聲道:“大人是說稅收的事吧?”

“看。”張瀚滿意的道:“響鼓不用重捶,一說你說懂了。”

“不是說打算併入工商司?”田季堂道:“工商司劉司官不會生意氣嗎?”

張瀚淡淡的道:“他敢嗎?”

田季堂只是順嘴一說,聽了張瀚的話,臉上立刻就有了笑容。

換了別的勢力,任用官員調整所管範圍多半會生事,特別是大明官場,無事還要生非,況且是真的有事。在和記,調整職權範圍就是看需不需要,張瀚的毫無爭議的權威之下,所有的規矩和權力範圍都是他一言而決。

這就是開創者的好處,繼承者想對舊有框架做一點改變都很困難,因爲他沒有改變的權威和天然的法理依據,中國歷史上的改革很多,帝王主導的也很多,真正成功的屈指可數,主要原因就是成規難變,利益集團一旦形成了,那可就不能輕易打破藩籬了。

就以軍政司來說,開始是很多事情軍政司一把抓,現在分了工商出來,也分了軍工司出來,原本軍政司的官吏都分了不少出去,李東學的權力範圍被剝奪了三分之二,若是換了百年之後,利益固化成型之後,想做這樣的事就太難了。

既然張瀚決定了,田季堂也知道他的脾氣秉性,當下沒有二話,只道:“請大人吩咐吧。”

“嗯。”張瀚道:“徵稅這事是必不可免的,我和記不是在開善堂,該有的收入就必須有。只是買賣城好似新植小樹,不可大力晃動。所以徵稅是要徵的,但要分層次和先後,先徵漢商的稅,稅率定在其利潤的百分之五,這和大明商稅是一樣的,然後是徵俄羅斯人的稅,也是和漢商一樣的稅率,等何時能徵蒙古人的稅,這暫時我還沒有定下來。另外就是農稅,我們和記在草原上開墾了大量荒地,現在逐漸吸引了大量的佃農來耕種。此前的模式是和記建立屯堡,然後提供安家之處,耕牛種子農具都是和記的,佃農則將收成的六成交給我們,我們再收儲,發賣,獲利之後按股本分紅給軍司人員和軍官。這種模式目前來說還算成功,臺灣和寬甸等處也是多半用這樣的模式。還有一種,就是佃農不拿糧食,由我們完全僱傭,所有一切都是我們提供,還按月給銀,算是長僱工,這種模式是要漸漸改過來的,種地不象做工,不那麼容易監管,農政司的人漸漸要把精力全用在提升產量和改良品種,督造水利工程諸事上,不可能一直監督佃農勞作,可能多半佃農有天良,知道用心勞作來回報我們,但時間久了,必有奸頑之輩於其中生事,一粒老鼠屎可能壞一鍋粥,我們不必冒這個險。”

田季堂大爲贊同,簡直是擊節讚歎!

張瀚對人心的和人性的瞭解太深了,簡直和年紀太不相稱!

第一千八十八章 開始第九百四十一章 戰備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運道【大章節】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牧羣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餘波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一搏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城門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炮團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六十八章 報仇的感覺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機會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號角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七百八十三章 隘口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戰役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解決第七百一十五章 密談第九百八十章 疑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戒備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看法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七百一十九 威力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怨恨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效死第八百四十三章 開銷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月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退股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報知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震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運氣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第七百二十六 沉思第五十四 私刑第二百五十七 懾服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舊日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七百一十三章 援手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五百八十三章 公司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五百五十四章 復仇第四百零三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商會第八百四十三章 開銷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部落第一千五十五章 迎接第三十九章 獎賞第二百九十七章 整合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議餉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二百八十五章 抽薪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六百零四章 湯池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七百零五章 奔逃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察院第八百九十七章 暴怒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六百章 營地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變色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遭遇第十七章 打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白糖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五百零六章 招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五十三章 指揮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一百一十七章 佩特林
第一千八十八章 開始第九百四十一章 戰備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運道【大章節】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牧羣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餘波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一搏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城門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炮團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六十八章 報仇的感覺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機會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號角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七百八十三章 隘口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戰役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解決第七百一十五章 密談第九百八十章 疑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戒備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看法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七百一十九 威力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怨恨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效死第八百四十三章 開銷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月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退股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報知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震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運氣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第七百二十六 沉思第五十四 私刑第二百五十七 懾服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舊日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七百一十三章 援手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五百八十三章 公司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五百五十四章 復仇第四百零三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商會第八百四十三章 開銷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部落第一千五十五章 迎接第三十九章 獎賞第二百九十七章 整合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議餉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二百八十五章 抽薪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六百零四章 湯池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七百零五章 奔逃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察院第八百九十七章 暴怒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六百章 營地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變色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遭遇第十七章 打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白糖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五百零六章 招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五十三章 指揮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一百一十七章 佩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