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

趙立德一路奔波,所得甚多,待他過河至榆林時,這一次卻沒有繞城而走,而是直入榆林。

他有一個最隱秘的任務,也是張瀚親自交代下來,軍情司的上下人等只有趙立德與楊秋之情。

此次任務,最要緊的不是見王二等人,而是進入榆林,觀察一個叫李鴻基的小小驛卒。

這個任務相當的蹊蹺和獨特,趙立德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怠慢,他知道張瀚行事從來都甚有章法,絕不會爲行無益之舉,既然令其入城觀察,那麼老實照辦就是。

“那人就是李鴻基。”一個軍情員指着一個長大漢子,小聲向趙立德介紹。

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一個穿藍色長袍,戴范陽笠的驛夫身材長大,氣質過人,很容易就被認了出來。

趙立德皺眉仔細觀察,眼前此人行路時昂然有力,顧目四盼,既不輕浮也不死板,眼神靈活而充滿堅毅之色……

趙立德微微點頭,身高體壯只是一個漢子立身的根基,比如武藝,確實能叫人高看一眼,行事也會充滿膽氣,但如果光憑武藝立世,那麼只是一勇之夫,十夫長的材料而已,不值得自己繞道走這麼一圈。

而眼神靈活又不乏沉毅,則說明這個人聰明之餘又很有毅力,遇事有主張……

這樣就是千夫長的材料了,但以張瀚的地位來說,一個千夫長的材料似乎也不至於加以特別的關注。

而李鴻基一路行來,到處都有向他問好的人,百姓爲多,但邊軍將士也是不少。很多人態度相當親熱,面露笑容,而李鴻基也是向衆人不停的叉手問好,他腰板挺直,行禮端莊恭謹,而又有相當的自持,每個被他還禮的人李鴻基都能叫出名字,被李鴻基叫到名字的人無不興高采烈,感覺無比歡欣……

“這個驛卒,了不起啊。”

儘管只是幾處細微的細節,但趙立德是何等人?他的眼睛可謂真的是火眼金睛,身爲軍情司的一方大佬,每天接觸的都非良善之輩,而察查奸細,捉拿女真細作,幾乎一眼看過去,趙立德就能知道對面人的身份,包括行止,眼神,行事舉措的微小細節。甚至寥寥幾句話之後,就能判斷出對方的人生經歷,有的放矢,無有不中。

趙立德在十三山栽培出來的細作,最出色的就是曹振彥,還有幾個情報小組也深藏在建虜之內,算是其最大的隱患。

就以老奴被刺之事來說,如果不是曹振彥的出力,恐怕陳獾和李方等人想找到老奴宿處,在最短時間內短兵相接,並且以火炮擊傷老奴,致其重傷,最終不治而死的這一份大功勞,也是不可得了。

“大人真是神人……”趙立德觀察半響,可以確定李鴻基非常人,這樣的人如鋒利的錐子,不管藏的多深,始終都能破袋而出。

也確實是如此,李鴻基,也就是李自成,原本就是李家寨的一個尋常百姓之子,長大成人後,身高體壯,擅騎擅射,武力過人。又以能言善道,察顏觀色且擅與人交往,輕鬆謀得了驛卒一職,就在榆林到甘肅一帶奔走送信。

驛卒一職,可不是容易得來的。

在陝北一帶,因百姓普遍窮困,種地很難溫飽,能吃公家飯的都不是尋常人。不管是衙役還是驛卒都有皇糧可吃,百姓哪能相比?

實在困苦的只能去逃荒,比逃荒稍好一些的就是去從軍。

從軍雖不會被餓死,但想得溫飽也難,而自身都不得飽食,更不要說養活家人,實在也是無奈之舉,也就是比當乞丐流民要強一些。

當驛卒,用後世的話就是吃公家飯,雖然驛卒收入也並不高,卻也不是平常人能當的。因爲官府配有馬匹,驛站也有額外的收入,從李鴻基的穿着打扮和神態來看,最少也是可得溫飽。

其以貧家子弟當了驛卒,見多識廣,對各地的風土人情和道路駐軍都相當的熟悉,而能言善道,善與人交結,幾年驛卒當下來,幾乎到處都有熟人,人人都高看這李家的黃來兒一眼,從這一點來說,卻是普通驛卒不能相比的。

榆林城中氣氛相對舒緩的多,現在北邊無強敵,和記也沒有陳兵於榆林之北。大同宣府兩鎮要防北方的和記強兵,還要練兵備戰,隨時要對新平堡動手,所以兩地的氣氛相對緊張。

而榆林這裡,只有文官層面巡行了各種防線,修補了一些軍臺墩堡,就算是完成了初步的防禦鞏固的任務。

朝廷心裡也是明白,榆林這裡風沙大,地方貧困,百姓困苦,朝廷也一向對榆林甘肅陝西各鎮都沒有撥付足夠用的錢糧,榆林鎮下,有一些營伍已經兩年多沒有發過折色,本色支出也只是勉強使軍士不餓死而已……這就是標準的皇帝不差餓兵,不到逼急了,榆林這邊是不會大有動作的。

若想榆林和甘肅兩鎮也充實防禦,整軍備戰,朝廷的歲入最少還得加三百萬兩,這數字如何能滿足?

所以朝議之中,頗有再加遼餉的說法,當然不必叫遼餉,可名爲練餉,因爲九邊殘破,要鑄炮,修邊牆防禦,練兵備戰,沒有大量的錢糧根本無從措手。

趙立德初看之下,已經對榆林的情形相對了然,果然朝廷其實是有棄守的打算。

一旦兵戈大起,薊、遼、宣、大、陝西、山西,這些軍鎮和城池可以慢慢固守,而甘肅,榆林,這些地方看來是倉促之間很難守住。

但只要守的住宣府,大同,朝廷可以徐圖恢復,不必着急。

對和記之戰,朝廷也並非沒有高人,緩急難勝,可以用拖字決……和記不似女真人那樣有自己的地盤和傳承,其部下皆是大明人,其利潤多來自大明境內。一旦交戰,則斷絕貿易往來,斷和記商貿,則和記斷了收入,其財力也一樣無以養兵……女真人是以戰養戰,以屠殺掠奪激勵八旗士卒,而和記與女真不同,對後勤軍需和財力的需求猶在大明之上……這一點大明君臣還是看的出來,並且有所主張。

趙立德躊躇片刻,問左右道:“可有關係能當面見這李鴻基?”

“有。”一個軍情員答道:“我們與城中一個姓吳的把總相熟,李鴻基與吳把總相交莫逆,吳把總經常勸他從軍,李鴻基不願意,這事一直沒成事,兩邊只當是說笑話。”

“從軍?”趙立德笑道:“人家當驛卒雖然也辛苦,報酬卻比當兵好的多了,這吳把總也是能說笑話。”

“不然。”軍情員道:“吳把總的意思是他自己的那隊人和李鴻基相熟,也服他。吳把總老了,打算辭官,把他那隊人交給李鴻基來帶,直接推舉李鴻基當把總。”

“這事能成麼?”

“能成,上頭有兩個千總和一個姓王的守備都熟知李鴻基爲人,知道他得軍心,能力也夠,要是他願意,直接就能幹榆林鎮的把總。”

“原來如此。”趙立德搖頭一笑,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這種推舉的把總不過兵部,其實是軍鎮的私自任命,所以也算不得什麼正經武官。

“這人了得。”趙立德進一步瞭解之後也是擊節讚歎,說道:“見過王二,王嘉胤等人,不過了了。這姓李的,是豪傑,潛龍。無怪大人叫我們關注他,原因在此。不過,只是如此,似乎還是不太值得……”

趙立德身側的軍情員陰沉沉的道:“如果大人有擔心,不如……”

“不可。”趙立德擺手道:“這是大人叫關注的人,並不是叫殺了他。我看大人知道其非善輩,殺了是省事。但如果將來能用他,這人又有大用,所以要叫我們看着他,無論往哪個方向走,都是我們能控制的事情……這纔是大人的真實用意吧。”

如果張瀚在此,一定會在趙立德肩膀上重重一拍……這廝真是七竅玲瓏心,怎麼就把自己的心思猜的如此準確?

確實,李自成是一個相當強悍的人,張瀚認爲,明末羣雄圖像中,如果推舉全面的能力第一,甚至還包括運氣的話,皇太極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其次就是李自成。

皇太極不必多提了,李自成的經歷也是同樣波瀾壯闊,充滿傳奇色彩。

大明的士大夫,其能力,經歷,成就,多半有脈落可循,比如孫承宗,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明末除了女真一方外,大明這一邊,缺乏真正的良將,倒是士大夫羣體之中,英傑輩出,但除了盧象升文武全才外,孫承宗長於治政而短於軍務,洪承疇性格中懦弱的一部份使得他成就相對有限,孫傳庭也是性格有缺,最終的下場極爲悽慘。而明軍將領,不管是祖大壽還是吳三桂,或是江北四鎮,又或是左良玉之輩,根本就是一羣鼠輩。

所謂北宋無將,南宋無相,是說的北宋優秀的士大夫輩出,而良將不多,曹彬之後,只有一個狄青而已。而南宋,不管是赫赫有名的中興四將,又或是孟珙等人,都是不世出的名將,可謂將星璀璨。

南宋諸將,不僅長於戰陣,可以統率重兵集團指揮大規模的戰役,而不似明軍將領,只配率領千多人的家內衝陣博殺,而且南宋諸將,可以武亦可以文,不僅岳飛出色,其餘的將領也有很多可稱爲儒將。

正因爲讀書明禮,南宋將領知道民族大義,或是知道自己的成就頂點在哪裡,不必給異族當狗就能獲得富貴,並且綿延百年,惠及子孫。

而明之諸將,豬狗耳。

李自成,雖然起於草莽,但擅長學習,其三十之前,也會任俠使氣,在軍營飲酒享樂,甚至飲酒誤事。三十之後,確立志向,從此樸實無華,終年以箭衣笠帽騎馬跨劍示人,農民軍領袖多喜醇酒美人,張獻忠和羅汝才已經足夠強悍優秀,仍不可免俗。只有李自成,不飲酒,不擺宴,不留珠玉黃金,皆賜給將士,也不廣求侍妾,所以三十多歲膝下無子,只有一女和侄兒族人……自此將士知道李自成胸懷大志,草澤之間的那些心懷異志之人也知李自成能成大事,所以先後有不少才智之士投奔。

這纔是成大事的英雄,若不是政治上有短板,李自成的成就不下皇太極,甚至更強!

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狂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銀彈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變化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共治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三百零八章 暴力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對陣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南都第九百三十七章 對峙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騎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六百五十九章 隘口第八百九十七章 暴怒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請教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蕃部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四百四十章 不甘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八百三十五章 景色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街邊第四百四十五章 信至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九百章 後退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寇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七百四十三章 徵用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白旗第五百一十八章 僞折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二百九十九章 吉期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強大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一千四十五章 異動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一百零六章 回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敵襲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強大第一百八十四章 偶得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老狗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江邊第九百四十一章 戰備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農書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出牌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薊北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四百零三章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力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商會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九百七十三章 回報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信仰第二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襲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四百二十四章 後退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變化第六百零三章 上船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滅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一千一十七章 毒酒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離港第五百三十九章 狐疑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紅包第九十章 出鐵水
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狂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銀彈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變化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共治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三百零八章 暴力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對陣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南都第九百三十七章 對峙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騎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六百五十九章 隘口第八百九十七章 暴怒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請教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蕃部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四百四十章 不甘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八百三十五章 景色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街邊第四百四十五章 信至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九百章 後退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寇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部署第七百四十三章 徵用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白旗第五百一十八章 僞折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二百九十九章 吉期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強大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一千四十五章 異動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一百零六章 回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敵襲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強大第一百八十四章 偶得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老狗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江邊第九百四十一章 戰備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農書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出牌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薊北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四百零三章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力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商會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九百七十三章 回報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信仰第二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襲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四百二十四章 後退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變化第六百零三章 上船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滅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一千一十七章 毒酒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離港第五百三十九章 狐疑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紅包第九十章 出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