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七章 殿試

“傳旨,在原開平衛設立開平府,將新所獲的土地分給從軍蒙人家屬以及當地的漢人。”朱由校下旨道。朱由校要在開平府也實行改土歸流,開平府從此以後只有朝廷,沒有所謂的大汗了。這次獲得的土地,朱由校不但要分給新軍還準備分給在遼東的蒙軍。

“陛下,陳提督問,俘虜的蒙人應該處置?”張維賢問道。

“一律發配去修棱堡。”朱由校說道。

“諾。”

“陛下,陳四、祖大壽等人如何封賞?”張維賢接着問道。

“陳四、祖大壽可封男爵,其餘人等的封賞交由大都督府和兵部商議再定。”朱由校想了想說道。現在的爵位已經跟以前不同了,爵位沒有太多的特權,更多是一種榮譽的象徵。

“諾。”

……

大明擊敗東土默特部的消息也傳遍整個草原,繼上一次在大同擊敗林丹汗之後,大明再次在野戰中擊敗了蒙古騎兵,草原上的所有的部落都必須重新開始審視明軍的戰力。距離大明最近的東土默特部壓力最大,卜失兔再次派出使者對大明進行朝貢。

開平衛的戰爭剛結束,大明就迎來三年一次的殿試。說實話,那怕朱由校主持三界殿試了,他依然不喜歡主持殿試,就連策題都是由內閣出的,朱由校只是從其中策題挑選出一題作爲殿試題,但“臨軒策問,必天子親御”,朱由校又不得不親自主持殿試。

明朝的殿試和會試都在皇極殿舉行。殿試的正考只有一天,但是儀式卻是非常隆重,文武百官必須着朝服如常朝侍立內外,皇帝升殿,鞭炮齊鳴,執事官舉策題入殿,由內侍官將策題置於案上。貢士朝案行五拜三叩禮。而後,百官退出,考試正式開始。

其實朱由校在這裡根本就沒有任何作用,出題、監考、閱卷所有的事情都不用他負責,他最大作用就是體現了皇家對科舉的重視,但現在朱由校又一心想要廢除科舉,這就讓非常地矛盾。

朱由校並不是一個坐得住的人,他總是喜歡走動。朱由校的走動,給在場的考生形成了巨大壓力。朱由校也知道他的走動會給考生帶來巨大的壓力,但是他就想看看這羣考生是否能在壓力下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日暮時分,就是交卷的時間。受卷官負責收卷之後將試卷送給彌封官彌封糊名,殿試的試卷是不用再謄寫的,接着再由掌卷官送給讀卷官評閱。讀卷官有兩天的閱卷時間,爲了預防作弊,讀卷官的閱卷地點設在東閣,中間不得離開,只能夜宿禮部。

而在選定一甲三名也有一套完成的程序。朱由校須到文華殿,由讀卷官向皇帝彙報閱卷情況,這也是皇帝親閱考卷,並決定一甲三名的名次的過程。讀卷可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讀卷官須在御前跪讀,讀完之後,王禮乾再將試卷放到朱由校的御案上。第一個讀卷官讀完之後,就輪到第二個讀卷官讀第二份試卷。

前兩次殿試,讀完三卷之後,朱由校就沒有要求再讀了,但這次他聽到了一個漢奸的名字,居然還是探花。朱由校毫不客氣地要求再讀。

第四份試卷是管紹寧的,管紹寧朱由校是聽說過的,此人長相奇醜,但是他極有民族氣節,拒不剃髮降清,後被清人斬了。

“何瑞徵此人誇誇其談,難堪大用,放置到三甲末位。”朱由校冷聲說道。何瑞徵此人降過李自成,後又降清,朱由校一看到這樣的人就氣不打一處來。

“諾。”

“召劉若宰、曹勳、管紹寧三人來文華殿奏對。”朱由校下旨道。

朱由校前兩次都沒有行召對,也就是面試,這次朱由校是想見見這三人。這三個人根據歷史記載,口碑都不錯。歷史上史可法就是得到了劉若宰的舉薦,而且據說《金瓶梅》一書最早的雛形就是來自他的手。曹勳在歷史也有素有清名。

……

三人來的速度非常快。劉若宰和曹勳兩人還算是一表人才,只有管紹寧長得真是有點慘不忍睹。

“朕需要一人擔任開平府知府一職,可有人願意?”朱由校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就準備將他們外放。

朱由校這個問題的確有點冷,三人一時半會還沒反應過來。朱由校見狀,不耐煩地說道:“怎麼沒人願意嗎?”

“臣願意。”管紹寧躬身說道。

“很好,先去地方歷練歷練。開平府剛剛平定,地域極大,但人口極少,改土歸流有許多事情要做,做出成績來。朕只論結果。”朱由校微笑着說道。

“諾。”管紹寧說道。

“孟養、孟密兩地也需要知府,你們二選一吧。”朱由校說道。

“全憑陛下吩咐。”劉若宰和曹勳兩人躬身說道。

“劉若宰去孟密,曹勳去孟養,這兩地的情況和開平府的情況差不多,朕也只看結果。”朱由校說道。

“諾。”

……

見完三人,朱由校直接就在管紹寧的試卷右上角批上了“第一甲第一名”,劉若宰爲第二名,曹勳爲第三名。

朱由校御批完第一甲三卷之後,所有的試卷由內閣領收,隨詣東閣將二、三甲試卷拆卷填榜。但在張榜公佈之前,還要舉行傳臚儀式,這次皇帝是要去奉天殿接見一甲三名的。傳制官唱名完畢之後,執事官捧黃榜案出,至長安左門外張掛。

殿試發榜之後,殿試還沒有結束,還有恩榮宴。恩榮宴上纔有後世電視上看到的鼎甲遊街。只不過這次的狀元郎的長相讓人不敢恭維,遊街的時候,反而被劉若宰和曹勳搶走了不少的風頭。

這也是個看臉的時代!

殿試的第五日便是皇帝賜賞,朱由校比較小氣,就賜了狀元的冠帶朝服,其餘人等就稍微賞賜了一點。

第四十三章 金山第兩百五十六章 王府拍賣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家無私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顧媚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八歲出嫁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三百七十六章 閱兵儀式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三百七十三章 販奴第一百零八章 逃跑失敗(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五十九章 拍賣進入白熱化第四百六十八章 京都騷亂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求推薦)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鈔的計劃第兩百五十七章 情況突變第四十三章 金山第九十一章 試金石第四百零六章 四國的戰報第四百二十二章 東渡美洲第三百三十九章 政治聯姻第兩百七十三章 嚴肅的話題第二十五章 葉向高辭官第四百一十四章 爭議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鈔的計劃第兩百九十一章 第五條新政第一百六十章 拍賣結束第八十七章 僞造證據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生異象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季攻勢第四百八十八章 仁慈和殺戮第一百六十四章 分歧第四百零八章 鬼火第四百九十六章 朱慈炅南下的計劃第三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五十四章 學習天魔舞第七十四章 新幣流通(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十九章 太醫院(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九章 生離死別第三百六十七章 盒子會第一百五十一章 蠶吃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金山的事情第四十一章 試槍第九十三章 發媳婦第九十六章 木邦決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徵收第兩百零九章 泳衣第十二章 一鳴驚人(求收藏)第四百八十八章 仁慈和殺戮第四百六十二章 《經濟學》第兩百四十八章 女子學校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籲亡第兩百三十一章 劫營第四十六章 除逆行動第九十八章 木邦大捷第兩百九十九章 貴族院第五十八章 海權論(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籲亡第七十三章 七出第四百七十八章 補給船第八十二章 國子監第三十四章 大明帝國報(求收藏)第四百二十章 東渡美洲的計劃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不了手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杯酒釋兵權第三百零九章 真正的原因第十七章 新軍(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三章 《經濟學》的反響第一百二十章 搶購第三百五十五章 節約悖論第二十七章 糧食政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國船長第四百二十四章 遇刺第四百章 施粥第兩百九十七章 漕工鬧事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伐喀爾喀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兩百五十四章 陝西大飢第一百零四章 海外貿易第三百六十八章 卞玉京第二百零四章 寧錦之戰第二十七章 糧食政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孔廟檜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州王第四百一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七十八章 薩摩藩造反第兩百六十章 馬尼拉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朱慈炅南下第三十二章 心理學第兩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自東瀛的花魁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壽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國船長第十七章 新軍(求收藏)第一百零九章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
第四十三章 金山第兩百五十六章 王府拍賣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家無私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顧媚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八歲出嫁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三百七十六章 閱兵儀式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三百七十三章 販奴第一百零八章 逃跑失敗(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五十九章 拍賣進入白熱化第四百六十八章 京都騷亂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求推薦)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鈔的計劃第兩百五十七章 情況突變第四十三章 金山第九十一章 試金石第四百零六章 四國的戰報第四百二十二章 東渡美洲第三百三十九章 政治聯姻第兩百七十三章 嚴肅的話題第二十五章 葉向高辭官第四百一十四章 爭議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鈔的計劃第兩百九十一章 第五條新政第一百六十章 拍賣結束第八十七章 僞造證據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生異象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季攻勢第四百八十八章 仁慈和殺戮第一百六十四章 分歧第四百零八章 鬼火第四百九十六章 朱慈炅南下的計劃第三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五十四章 學習天魔舞第七十四章 新幣流通(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十九章 太醫院(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九章 生離死別第三百六十七章 盒子會第一百五十一章 蠶吃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金山的事情第四十一章 試槍第九十三章 發媳婦第九十六章 木邦決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徵收第兩百零九章 泳衣第十二章 一鳴驚人(求收藏)第四百八十八章 仁慈和殺戮第四百六十二章 《經濟學》第兩百四十八章 女子學校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籲亡第兩百三十一章 劫營第四十六章 除逆行動第九十八章 木邦大捷第兩百九十九章 貴族院第五十八章 海權論(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籲亡第七十三章 七出第四百七十八章 補給船第八十二章 國子監第三十四章 大明帝國報(求收藏)第四百二十章 東渡美洲的計劃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不了手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杯酒釋兵權第三百零九章 真正的原因第十七章 新軍(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三章 《經濟學》的反響第一百二十章 搶購第三百五十五章 節約悖論第二十七章 糧食政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國船長第四百二十四章 遇刺第四百章 施粥第兩百九十七章 漕工鬧事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伐喀爾喀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兩百五十四章 陝西大飢第一百零四章 海外貿易第三百六十八章 卞玉京第二百零四章 寧錦之戰第二十七章 糧食政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孔廟檜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州王第四百一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七十八章 薩摩藩造反第兩百六十章 馬尼拉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朱慈炅南下第三十二章 心理學第兩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自東瀛的花魁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壽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國船長第十七章 新軍(求收藏)第一百零九章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