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四章 陝西大飢

四月二十六日,陝西巡撫馬懋才上奏:陝西全境,去年大多全年無雨,草木枯焦,又適逢兵亂,百姓無以爲繼,請求朝廷賑災。

左光斗出任大理寺卿之後,馬懋才被提拔成了陝西巡撫。

現在國庫的收入的確相比前幾年充裕了一些,但接連不斷的天災又使得國庫一直並不是太寬裕。但陝西的災情雖然嚴重,但在抄沒肅王、慶王、韓王三人家產之後,陝西有足夠的用來賑災的錢糧,但這其中的錢糧有一半是歸朱由校的。內閣希望朱由校撥出其中這一部分內帑用於救災。

“陝西的災情僅限於此,沒有發生人吃人的事件吧?”聽聞陝西大飢,朱由校忍不住問道。

在歷史上的陝西大飢情況極其嚴重,“……饑民相聚爲盜,與其坐等飢死,不如爲盜而死。又燒人骨爲薪,煮人肉以爲食者,而食人之人,不數日即面目赤腫,燥熱而死。於是,死枕藉,臭氣薰天,安塞縣城外掘數坑,每坑可容數百人,不及掩埋者,又不知還有多少?小縣如此,大縣可知,一處如此,他處可知。百姓又安得不相牽而爲盜。而慶陽、延安以北,饑荒更甚。”

朱由校的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唐突,很容易讓人產生誤會,韓爌回答道:“赤地千里,民間已有人採用山間蓬草樹皮爲食,如果再不抓緊救災,恐怕真會出現人吃人的情況。”

聽韓爌的話,朱由校就知道陝西災情還在掌握之中,他馬上說道:“八百里加急傳旨馬懋才,將抄沒反王的錢糧全部用於賑濟災民,陝西一地免稅兩年。衆位愛卿,這樣做是否可以解決陝西的災情問題?”

“如果陝西旱情持續的話,恐怕還需要調撥錢糧才能解決陝西的災情,現在的問題是陝西有錢不一定有糧。”郭允厚說道。

“既然如此,朕再想辦法籌備一批糧食調往陝西。”朱由校說道。

“現在各地災情不斷,各地的糧食都緊缺,尤其是北方,糧價都已經翻了一番,現在又是青黃不接之時,夏糧還有一段時間才能上市,恐怕很難籌備到足夠多的糧食。”郭允厚說道。

“四月二十八日,是朕舉辦的慈善晚宴,到時候朕在晚宴上看是否能夠籌備到足夠多的糧食?”朱由校說道。

“陛下準備如何處置?”郭允厚好奇地問道。他知道市場上糧食緊缺,但是商人地主手裡是有糧的。

“到時候你們去了自然就知道了。”朱由校微笑說道。

雖然對於朱由校的做法,朝廷上下有頗多的非議,但對於朱由校撈錢的手段,朝廷上下都是比較信任的。不說別的,就說鳳求凰一年給大明繳的稅,就可以抵得上一個大省了。

“陝西大飢,陝西的新農作物推廣得如何?”朱由校突然想起新農作物的推廣。

“左廷尉擔任陝西撫臺之時,曾試圖推廣新農作物,但適逢三王煩亂,新農作物推廣被其打斷,現在新農作物推廣最好的兩省爲山西及河北,山東次之,其餘各省雖有種植,但並未推廣開來。”郭允厚回答道。

“新農作物的推廣事關百姓的生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朕以爲新農作物的推廣已經刻不容緩了,內閣必須拿出策略來。”朱由校說道。

“諾。”韓爌等人一起答道。

“臣以爲農業部的設立也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了,要推廣新弄作物以及新的農業工具,非設農業部不可。”周應秋說道。

設立農業部是新政中朝廷行政改革中的一個小點,現在被周應秋提出來,真的是讓其他內閣成員覺得鬧心。朱由校自己都暫時沒提新政的事情,你周應秋居然主動提,這讓其他的人都起了“清君側”的心了。

“設立農業部是可以的,其他的新政就暫時緩一緩,衆位愛卿以爲如何?”朱由校看到其他人變化多端的表情,微笑着說道。

“臣附議。”聽到朱由校這麼說,郭允厚首先贊同道。他對於新農作物是非常認可的,他也知道要推廣新農作物必須要有專門人來負責才能做好,如果光靠民間自發的種植,那推廣到整個帝國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能實現。

“臣附議。”來宗道也贊成道。

“臣附議。”緊接着內閣成員紛紛贊成道。

“既然衆位愛卿都贊成設立農業部,那就即刻擬旨,令徐光啓出任農業部尚書一職,籌備農業部。朕決定在中央設立農業部,各省設立農業廳,各州府縣設立農業局,負責帝國的種植業、畜牧業、水產業、農墾等所有的事務。”朱由校說道。

“諾。”

……

六部的制度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在這個時空,第一次出現與六部並列農業部,這次變革引起了整個帝國的關注。朱由校關於朝廷行政改革的新政第一次受到了整個帝國的熱議,畢竟這條新政牽涉到整個朝廷所有的行政部門。

朱由校的這條新政被攻擊的第一個點就是冗員,朱由校在行政改革中要新設立數個部門。相比要裁撤掉一些部門,新設的部門更多。

朱由校的這條新政第二個被攻擊的就是改變祖制,改變中國歷史上千年以來形成的制度,這是很多人都難以接受的。

至於其他的攻擊點,相比前兩點,聲音就微弱了許多。

作爲朱由校口舌的《大明帝國報》肯定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朱由校。馮夢龍也看不太明白朱由校行政改革,但他知道《大明帝國報》只抓住一點就行了,那就是農業部的設立帶來的影響。《大明帝國報》從新農作物開始,詳細地介紹了新農作物,包括種植、產量等等。然後再到農業部設立可以帝國百姓帶來什麼。

《大明帝國報》有着廣泛的羣衆基礎和巨大的影響力,在《大明帝國報》輿論轟炸之下,普通的百姓十有八九都支持朱由校,在他們看來,誰能讓他們吃飽穿暖,他們就支持誰。這也使得很多讀書人也都支持朱由校,也使得朱由校獲得了能與反對者相抗衡的力量。

第三百五十三章 阿芙蓉第四十七章 辣椒第四百八十三章 勃泥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上海盜第一百五十九章 拍賣進入白熱化第三百九十七章 偷襲碩壘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三十五章 湯若望(求推薦)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求收藏)第三百一十章 曲中第六十二章 連衣裙第四百二十三章 俄國人的侵略第五十一章 勸說(求收藏)第兩百七十四章 翼騎兵第三百零一章 威廉?哈維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第三十一章 訓話第七十六章 李成妃懷孕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三章 張嫣第三百一十三章 賞賜第四百五十章 託木斯克第四百一十三章 坑殺第三百三十九章 政治聯姻第六十一章 通商協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不了手第兩百七十八章 強渡遼河第三章 張嫣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滿洲國的夏季攻勢第一百七十章 歷史的諷刺第四十章 吳有性第三百三十七章 罷市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四十一章 試槍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壽第三百三十五章 閣臣候選第九十七章 內訌(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思想管制第一百零二章 收養的兒童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協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兩百二十章 召藩王進京第五十八章 海權論(求收藏)第四百零六章 四國的戰報第一百九十九章 生離死別第四百四十三章 妃嬪們的安排第一百五十六章 水泥招商會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州王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島原第五十五章 按規矩辦事第十一章 證據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滿洲國的夏季攻勢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四百四十二章 關西七衛第四百七十二章 滅廣南第兩百零六章 玻璃鏡子第兩百四十章 李自成第四百七十章 儲君候選人第十六章 龐氏騙局(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季攻勢第兩百九十章 吉林烏拉第四十六章 除逆行動第一百五十一章 蠶吃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偷襲別列佐沃第兩百九十六章 生產過剩第三章 張嫣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一百三十九章 步兵方陣第八十三章 輿論引導(求收藏)第兩百零九章 泳衣第兩百零三章 巡視遼東第四百一十五章 罪無可赦,情有可原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香君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十四章 操勞過度第七十六章 李成妃懷孕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條新政第一百二十一章 懷寧公主第三百五十五章 節約悖論第四百八十六章 糧食問題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兩百八十章 搶灘戰第三百七十章 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第六十七章 銀子的分配第兩百八十二章 搶人頭第一百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五十一章 第七條新政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就是在搶劫!第一百三十九章 步兵方陣第兩百零一章 《專利法律》第五十二章 有點味道第六十五章 經略日本的計劃(求收藏)第兩百零七章 演習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三百二十一章 第六條新政第二百二十三章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峰山之戰第九十三章 發媳婦
第三百五十三章 阿芙蓉第四十七章 辣椒第四百八十三章 勃泥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上海盜第一百五十九章 拍賣進入白熱化第三百九十七章 偷襲碩壘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三十五章 湯若望(求推薦)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求收藏)第三百一十章 曲中第六十二章 連衣裙第四百二十三章 俄國人的侵略第五十一章 勸說(求收藏)第兩百七十四章 翼騎兵第三百零一章 威廉?哈維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第三十一章 訓話第七十六章 李成妃懷孕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三章 張嫣第三百一十三章 賞賜第四百五十章 託木斯克第四百一十三章 坑殺第三百三十九章 政治聯姻第六十一章 通商協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不了手第兩百七十八章 強渡遼河第三章 張嫣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滿洲國的夏季攻勢第一百七十章 歷史的諷刺第四十章 吳有性第三百三十七章 罷市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四十一章 試槍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壽第三百三十五章 閣臣候選第九十七章 內訌(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思想管制第一百零二章 收養的兒童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協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兩百二十章 召藩王進京第五十八章 海權論(求收藏)第四百零六章 四國的戰報第一百九十九章 生離死別第四百四十三章 妃嬪們的安排第一百五十六章 水泥招商會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州王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島原第五十五章 按規矩辦事第十一章 證據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滿洲國的夏季攻勢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四百四十二章 關西七衛第四百七十二章 滅廣南第兩百零六章 玻璃鏡子第兩百四十章 李自成第四百七十章 儲君候選人第十六章 龐氏騙局(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季攻勢第兩百九十章 吉林烏拉第四十六章 除逆行動第一百五十一章 蠶吃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偷襲別列佐沃第兩百九十六章 生產過剩第三章 張嫣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一百三十九章 步兵方陣第八十三章 輿論引導(求收藏)第兩百零九章 泳衣第兩百零三章 巡視遼東第四百一十五章 罪無可赦,情有可原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香君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十四章 操勞過度第七十六章 李成妃懷孕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條新政第一百二十一章 懷寧公主第三百五十五章 節約悖論第四百八十六章 糧食問題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兩百八十章 搶灘戰第三百七十章 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第六十七章 銀子的分配第兩百八十二章 搶人頭第一百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五十一章 第七條新政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就是在搶劫!第一百三十九章 步兵方陣第兩百零一章 《專利法律》第五十二章 有點味道第六十五章 經略日本的計劃(求收藏)第兩百零七章 演習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三百二十一章 第六條新政第二百二十三章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峰山之戰第九十三章 發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