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我就想駐個軍,你送我個宣稱?

第305章 我就想駐個軍,你送我個宣稱?

“……哈哈哈哈,這麼說來,那個叫做藤原的,就這麼信了自己真的是華夏後人?”府衙後堂,朱肅和兩位兄長、一衆幕僚、官員與錦衣衛將領同坐堂中,商議近日大事。

聽到希直先生高啓彙報藤原近況,燕王朱棣不禁捧腹大笑。

“是。”坐在客座的高啓也捻鬚笑道。“他如今已是深信不疑,並對此大爲振奮,連呼倭國諸多王室公卿,不該忘了祖宗。”

“這些日子,此人便閱典籍,尋找自己先祖在華夏的蹤跡。倒還真被他‘找’到了:據說他藤原氏原姓‘中臣’,藤原認爲他那一支該是戰國時期中山國後人。中山國爲趙國所滅後,國人南下吳地避難,而後一部分男女便與徐福一同遷居東瀛倭國。”

“爲示不忘中山國先君之意,這些人便改姓‘中臣’……”

“倒真被他附會出了來歷……”朱肅也算是長了見識了。本以爲這樣忽悠藤原,給他‘安置’上華夏先祖,此人說不定會不願相信,甚至於爲此發怒。

故而朱肅才刻意安排了一連串的“歧視”計策,意在在此人心底裡種下“夷賤華貴”的潛意識,爲後來高啓的出場忽悠做下鋪墊。

沒想到就現在看來,這人對於此事,倒是比高啓還要熱忱。竟然自己翻找出了自證的史料,進行“自我忽悠”。

“呵呵,也許並不全是牽強附會。”高啓笑道。“先時五殿下囑咐我從史料中‘斷章取義’時,我還頗感爲難。”

“可越是在史料中翻找,竟發現歷史真相,也越發明晰。其證明之處,根本無需斷章取義。竟似真相就是如此一般。或許這倭國倭人,千百年前真是我華夏苗裔也說不定。”

“再說,這四夷之中,哪一個不是想盡了辦法,想要與我華夏傳承扯上聯繫?能當個華夏人,又有誰會願意自承蠻夷。”高啓說的自傲無比。一股根植於骨子裡的民族自信心油然而發。

朱肅一愣,繼而也是恍然失笑:倒是自己把這事想複雜了。這個時代可不是後世:那個因爲韃清流毒百年、導致中華民族爲夷狄所辱,還沒徹底緩過勁兒的年代。在這個年代,天朝子民的身份,本就是四方蠻夷望之生羨的存在。

縱使蒙元肆虐百年,甚至將漢人定爲“四等國民”,但華夏千年來留存的璀璨文化,在其他諸族眼中,依舊是難以企及的存在。

便是忽必烈開國大元,也得用漢制。雖壓制漢人儒生,貶低“儒學”,但卻又不得不學習漢文化,用儒文化治國。在諸族諸國眼中,哪一方爲文明,哪一方是野蠻,也從來都是瞭然於心的。

更別提如今大明已經建國,僅短短數年,其規制疆土已遠邁分裂的遼宋。且巨龍甦醒,磨爪霍霍的姿態,無不昭示着華夏中國已再度崛起。

昔日大唐、大漢餘威猶在,四方諸夷又豈能不知道何者爲大?

藤原莫名其妙有了個“華夏苗裔”的身份,對他來說是喜非驚,當然要想方設法要將其坐實。

“既然如此,你們可要注意轉變對其的態度了。”朱肅忍着笑,打趣坐在客座的‘看守護衛’、‘店小二’、‘路邊大爺’等人:

“那藤原如今可是我‘華夏人’了。你們可不能如先前那般對其蔑視折辱。得讓他感受到身爲華夏苗裔與倭人蠻夷的差距方可。”

“是。”一衆先前扮做百姓戲弄藤原的錦衣衛們,亦是忍不住失笑。

“那先生,你可有暗示那藤原,回國後將此論斷轉告他們國家的天皇?”朱肅問高啓道。歸根結底,這纔是最爲主要的目的。若是能讓其知道與大明的淵源,那麼改日天皇被幕府賊子逼到絕境的時候,想必會想起用這層關係向大明求援。

到時,大明就可以名正言順駐軍倭國……

“是。”高啓笑道。“其實那藤原自知是華夏後裔之後,便不再想回返倭國故地了。倒是想通過我向殿下轉達效忠之意,說是想以華夏人的身份在我大明仕官……”

“噗!”朱肅剛剛纔抿了一口茶,聽了這話又給噴了出來。這算什麼?倭人版本的“樂不思蜀”?

“殿下勿憂,啓已勸住了他。”高啓趕忙接着道,“我告訴他既然此時倭國正處於戰亂之中,此時他若歸漢,則難免有臨危背主之嫌,必然爲有德者所輕。且倭國國內,尚有許多仍舊懵懂的華夏移民妄自尊大,不遵王化。”

“那藤原便主動表示,要歸還倭國將此事傳揚出去,使倭人上下知曉自己先祖從何而來,根在何處。若是可以,還將奉勸倭國國王認祖歸宗,附從稱臣……”

“哦?他真的這麼說?”朱肅道。這倒是意外之喜,本來只是想趁倭國之危,嘗試能否趁亂在倭國進駐一支力量而已。即使成功駐軍了,如何鯨吞倭國又能於大義無礙,讓人挑不出毛病,還需要慢慢的仔細操作。

大明日後想要取得的可不止倭國一地,天朝上國的“大義”之名,是最爲犀利的武器,萬萬不能丟棄的。

但若藤原願以倭國公卿的身份,主動從倭國內部分化其上層,那無異於將對倭國的“宣稱”主動向大明奉上。只要倭國之中有人承認了這個說法,他們就不會再抵制大明的統治。

畢竟整個倭國,都是由華夏人所建立的了,那麼自古以來,倭國自然也是華夏的一部分!

“希直先生,以你觀之,藤原這一番話,有幾分可信?”朱肅問。

“此人本就是極重身份出身之人。既然能爲我華夏,如何還會再願自承夷狄?以啓觀之,十之七八!”高啓道。

朱肅大喜,這個藤原,孺子可教!

上道兒!

“既然如此。”朱肅思考了一會,鄭重的對高啓拱了拱手:

“希直先生,本王卻另有一樁大事,想要拜託先生!”

“五殿下但講無妨。”見朱肅說的鄭重,高啓亦肅容道。

(本章完)

第461章 漢高祖 宋太祖,皆不如我藍玉!第377章 大明的正統性第1122章 兵逼康居第1131章 西征遇阻第311章 大明,還要更加強大才行啊第178章 莊中急報第372章 張玉歸心第600章 拔除荊棘第258章 朱棣的分析第531章 攻擊京都第282章 不留活口第23章 三國演義第960章 新軍制功成第39章 朱標連跪第484章 殺!殺!殺!第697章 杖責立威第736章 有的蘇丹還活着,但他已經死了第789章 白蓮出海第888章 入城門第94章 議定婚約第978章 釋放俘虜第776章 談判第453章 告密第1015章 範淮獻策第380章 背刺北元皇帝之人第616章 誠惶誠恐的土著第482章 真正的錦衣衛第298章 天下還有這樣的賤皮子?第436章 首倡寶鈔者,其罪當誅!第975章 明軍來了第782章 勞動改造第568章 高麗來師第429章 李善長:臣有良法,可解國庫之困第189章 潑天大案!第305章 我就想駐個軍,你送我個宣稱?第764章 城狐社鼠第692章 先人故智第734章 大義之名第576章 李善長的降維打擊第1055章 慫恿黎利第347章 星星之火第1006章 寒門崛起第98章 論高麗將亂與安南之隙第1109章 掃黑除惡,勢在必行第475章 一塊肉餌,輿論封鎖不攻自破第417章 原初之儒第604章 少年中國說第682章 建港寶島第926章 論罪馬燁第633章 哈密王第424章 修儒當效王玄策,莫學分宜黃子澄第456章 老朱的苦丁茶第233章 誠王降軍第598章 禍亂朝綱第584章 毛驤的發落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346章 高貴與低賤第961章 第一口錦盒第667章 僞造國書第1068章 神勇無敵李文忠第1059章 請君歸西第604章 少年中國說第935章 朱標的請求第450章 善長罵街第974章 第二口錦盒第774章 朱標出手第663章 鴻臚寺第1062章 高瞻遠矚胡季犛第455章 老朱大擺鴻門宴第954章 惡意第337章 朱棣請戰第704章 寧死不降第796章 淡江海戰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1026章 大明還是不夠強盛啊第600章 拔除荊棘第622章 華夏神與土著神(下)第695章 教派抉擇第816章 南海王陳祖義第219章 疫病自何來第648章 費聚的懊惱第371章 隨軍護士第234章 謀算第577章 耍弄李成桂第699章 新種姓:須彌第732章 萬軍斬將第1027章 赴宴第91章 擎天玉柱於少保第146章 朱標的蛻變第454章 朱標的成長第512章 高級兵法第766章 混入其中第1092章 聖君萬古第291章 我張定邊願北上抗元!第742章 帶你見真祖第71章 綁票第490章 老農民朱元璋第961章 第一口錦盒第89章 朱祁鎮叫門,太爺爺捱打
第461章 漢高祖 宋太祖,皆不如我藍玉!第377章 大明的正統性第1122章 兵逼康居第1131章 西征遇阻第311章 大明,還要更加強大才行啊第178章 莊中急報第372章 張玉歸心第600章 拔除荊棘第258章 朱棣的分析第531章 攻擊京都第282章 不留活口第23章 三國演義第960章 新軍制功成第39章 朱標連跪第484章 殺!殺!殺!第697章 杖責立威第736章 有的蘇丹還活着,但他已經死了第789章 白蓮出海第888章 入城門第94章 議定婚約第978章 釋放俘虜第776章 談判第453章 告密第1015章 範淮獻策第380章 背刺北元皇帝之人第616章 誠惶誠恐的土著第482章 真正的錦衣衛第298章 天下還有這樣的賤皮子?第436章 首倡寶鈔者,其罪當誅!第975章 明軍來了第782章 勞動改造第568章 高麗來師第429章 李善長:臣有良法,可解國庫之困第189章 潑天大案!第305章 我就想駐個軍,你送我個宣稱?第764章 城狐社鼠第692章 先人故智第734章 大義之名第576章 李善長的降維打擊第1055章 慫恿黎利第347章 星星之火第1006章 寒門崛起第98章 論高麗將亂與安南之隙第1109章 掃黑除惡,勢在必行第475章 一塊肉餌,輿論封鎖不攻自破第417章 原初之儒第604章 少年中國說第682章 建港寶島第926章 論罪馬燁第633章 哈密王第424章 修儒當效王玄策,莫學分宜黃子澄第456章 老朱的苦丁茶第233章 誠王降軍第598章 禍亂朝綱第584章 毛驤的發落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346章 高貴與低賤第961章 第一口錦盒第667章 僞造國書第1068章 神勇無敵李文忠第1059章 請君歸西第604章 少年中國說第935章 朱標的請求第450章 善長罵街第974章 第二口錦盒第774章 朱標出手第663章 鴻臚寺第1062章 高瞻遠矚胡季犛第455章 老朱大擺鴻門宴第954章 惡意第337章 朱棣請戰第704章 寧死不降第796章 淡江海戰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1026章 大明還是不夠強盛啊第600章 拔除荊棘第622章 華夏神與土著神(下)第695章 教派抉擇第816章 南海王陳祖義第219章 疫病自何來第648章 費聚的懊惱第371章 隨軍護士第234章 謀算第577章 耍弄李成桂第699章 新種姓:須彌第732章 萬軍斬將第1027章 赴宴第91章 擎天玉柱於少保第146章 朱標的蛻變第454章 朱標的成長第512章 高級兵法第766章 混入其中第1092章 聖君萬古第291章 我張定邊願北上抗元!第742章 帶你見真祖第71章 綁票第490章 老農民朱元璋第961章 第一口錦盒第89章 朱祁鎮叫門,太爺爺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