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大明的正統性

第377章 大明的正統性

元庭內部百年前的恩怨如何,衆人並沒有多大興趣。大家只對這數百瓦剌部衆戒心滿滿。張玉出列道:“兩位殿下,末將認爲,防人之心不可無。誰又知曉這五百瓦剌人,不是他們大部隊所派出的先遣?”

“縱使他們的先祖與元庭並不對付,但也不排除這百年下來,其後人已經忘卻祖先仇恨的可能性。至少末將在元庭之時,並未聽聞瓦剌部有不臣於北元朝廷的舉措發生。”

“他們派遣五百騎約見殿下,很有可能是納哈出那邊已經對殿下您有了忌憚,故而想要借會晤之事,詐殿下您前往。”

“殿下還需謹慎小心纔是。”

衆人聞言沉默。張玉的意思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大明這邊應該做好瓦剌也參和到此次戰爭的準備。可如若瓦剌當真參和了進來,僅憑這些人又能拖延多久?

“張玉將軍的意思,本王已明白了。”朱肅點點頭。接下來轉向了其他人:“諸位的意思呢?”

“我同意張玉的話。”常茂開口道。他轉頭看向朱肅。

“別的道理,我也不懂。我就知道離開應天時,太子殿下囑咐我,一定要護好五殿下你的周全。”

“瓦剌人自己帶了五百人,卻要殿下你只帶十騎去見他們。這不是要殿下你入虎口嗎?這事我老常第一個不同意!”

“常大哥說的不錯。五弟,謹慎爲上。”朱棣也開口道。“如今能節制諸軍,靠的還是你身上那個‘代太子巡視諸邊’的欽使名頭。”

“你若有失,我等名不正言不順,則只剩自潰一途。”朱棣眼中寒芒微閃。“即便是瓦剌大部當真敢來,我大明自會調遣兵將當之。何須你去冒險。”

其他幾人也紛紛表態,都說朱肅不該涉險前去與瓦剌人談判。朱肅卻只是皺眉不言,並不答話。餘光瞥見張定邊擺弄着手中念珠,眼神卻是不住的打量着自己,於是便開口道:“張居士莫非有什麼話說?何不直言?”

其他人聞言都安靜了下來,仔細傾聽張定邊有什麼高論。只聽張定邊道:“殿下此前讓武百戶尋找瓦剌部,莫非是想引瓦剌部爲後援,襄助大明平滅元庭嗎?”

“……不錯。”朱肅點點頭。“我大明承繼華夏大統,元庭卻仍舊僭稱帝號。所謂天無二日,平滅北元宗廟,是我大明第一等的大事。”

“瓦剌部與北元皇室有宿怨,本王確實是想要援助瓦剌部,在北元內部引起混亂。”

張定邊聞言,點了點頭。他昔日也做過陳漢政權的高層,除卻武力軍略,政治上亦是有所建樹。此時聽朱肅一說,便知道朱肅的這個做法,背後有着多麼深遠的政治意義。

誠如朱肅所言,大明的正統性,是“承繼”過來的。老朱建立大明之時,敬告皇天后土的祭文中明明白白的寫着:“惟我中國人民之君,自宋運告終。帝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爲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

也就是說,大明是承認元朝身爲華夏之主的正統地位的。而他朱元璋,是從大元帝國的手中,“承繼”了這片大地的道統。

但如此一來,就有了一個問題:你大明不是自稱是從大元手中,接過了這個天下共主的位置嗎?可爲什麼北元皇帝仍在,你大明就自立了一個新皇帝?

別管北元那個皇帝是不是被趕出了長城,住的是帳篷還是山洞。皇帝畢竟是皇帝,只要北元的皇帝宗廟還在,你大明“承繼大統”的說法,他就始終站不住腳。

縱使是在洪武年間的現在,在許多平民百姓與一些死讀書的迂腐讀書人眼中,由出身草根的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其正統性仍然沒有在北面的北元來的根深蒂固。畢竟你大明立國還不滿六年,而元朝卻已存在了百年之久了。更別提那些依附元庭的地主豪強、商人異族的存在,甚至還有人仍然認爲大明帝國必定是曇花一現,身在沙漠的大元皇帝只要勵精圖治,仍舊有可能奪回大都,繼而繼續君臨整個華夏。

譬如有一漢人大儒名曰蔡子英,曾在王保保手下任行省參政。此人雖是漢人,卻以大元忠臣自居,一心扶保大元社稷。縱然王保保被徐達打的大敗,只餘單騎狼狽潰逃,此人亦是不離不棄。

洪武皇帝朱元璋聞其名,遣湯和延請其出山,此人竟然大罵湯和爲賊,縱然大怒的湯和以威凌逼,甚至點火要燒死他,他亦做出一副爲大元盡忠、寧死不屈的模樣。之後無論老朱如何禮遇,此人皆不爲所動,將大明視爲賊寇,而將北元朝廷捧爲正統。甚至因爲思念遠在北疆的“故主”,而嚎啕痛哭不止。

只要北元朝廷仍在,總會有人如蔡子英這般心向元庭,本該爲大明脊樑的人才,也會被北元給“分攤”去不少。而且這些同爲漢人的帶路黨,毫無疑問就是大明極大的一處隱患。

只要扶持瓦剌,能引起北元內亂不說,若是瓦剌能成功背刺了北元朝廷,繼承阿里不哥“稱汗派”思想的他們,也不會選擇稱帝。

不如說,就是老朱本人,也一定更希望瓦剌部能成功奪取北元政權,這樣,一個稱“大汗”的北元,就相當於主動放棄了華夏正統的地位。而大明的正統性,也將變得毋庸置疑。

扶持瓦剌,雖有一二害處,但對現下而言,卻是有百利的。

“既然五殿下所謀如此深遠。若是因爲畏懼區區五百瓦剌騎兵,而導致謀劃破產,那豈不是可惜?”張定邊道。“自古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某家倒是覺得,殿下應該要去走這一遭。”

此言一出,衆人盡皆不滿。狄猛色變道:“姓張的,你敢慫恿殿下涉險?”

“若是殿下有三長兩短,你如何擔責?”

“殿下莫聽他言!”曹淵也是對朱肅抱拳道。

“想要我大明助他壯大,又何必要上趕着去!他們若想得我大明襄助,自然該來求我們!哪有殿下您涉險去尋他們的道理!”

諸將羣情洶涌,紛紛斥責張定邊口出狂言。甚至有人直斥張定邊並非大明將領,故而居心不軌,要陷朱肅於險境。

張定邊卻是始終默然不言,他的面上,甚至帶着一縷難明的微笑,一雙眼睛只灼灼的看向正在閉目沉思的朱肅。

“好了,都別吵了。”朱肅猛然睜開了眼。召集諸將商議本是因爲他自己也對此猶豫不決。但現在他卻是已經想清楚了。

“張居士所言甚是。自古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若是這一次本王不去消除了瓦剌部的戒心,瓦剌即便是不直北元朝廷久矣。只怕也會選擇繼續蟄伏,直到我大明攻破元帝所駐紮的和林,他們纔會出來落井下石吧?”

“而我大明如今,若是想做成此事,至少,也要十五年以上的時間。”

“與北元再對峙個十五年,會多死多少的軍卒百姓?多耗費多少的金銀糧秣?又會錯過多少的發展良機?”

“本王涉險一次,爲我大明將滅元的時間縮短十五年……”

“這筆買賣,值!”

朱肅拍案而起。

(本章完)

第574章 李善長之志第601章 孔家,九族勿論第345章 華夏子民纔有飯吃第304章 原來我真是華夏苗裔?第45章 離宮第767章 內情第950章 見龍卸甲第117章 格物之道第1039章 生死時速第367章 張定邊的心思第267章 揮筆作詩第913章 進萬民書第340章 奪關之後第971章 星火燎原第255章 倭寇!!第1006章 寒門崛起第491章 馬皇后勸夫第300章 天朝武器,恐怖如斯第820章 夜裡生事第106章 勸解藍玉第438章 要不,咱先去把倭國端了?第800章 真空家鄉第164章 宇宙舔狗第375章 好事成雙第171章 鴛鴦陣!第848章 駐足廉州第24章 三百年魔咒第977章 武器優勢第840章 潛在危機第131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848章 駐足廉州第203章 羅貫中與高啓第126章 會見第787章 黑吃黑第386章 空手套中兩隻狼第319章 不願返鄉第754章 天一教第1119章 康居城第155章 與姚廣孝的談話第463章 李善長之殤第894章 奇女子第657章 人人有書讀第1112章 十字軍的威脅第697章 杖責立威第1130章 大征服時代第1004章 朱肅招生第67章 朱鐵柱第968章 有理想的鬼力赤第283章 四面合圍第1051章 盼敵來攻第92章 胡惟庸的猜測第1006章 寒門崛起第243章 竟然還有伏兵?第893章 朱肅入質第1073章 大軍攻城第1146章 議譴援軍第185章 什麼不教而誅第95章 重啓分封制第88章 父慈子孝第328章 謀奪山海關第818章 孤山之上第641章 馬哈木的野心第410章 朱老五忽悠宋大儒第1090章 實業興邦第874章 靄翠獻土第640章 明堆土山,暗挖地穴第133章 鉅商歸附第993章 安南有請第760章 太子難斷家務事第942章 魚餌戰術第1101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703章 山坳屠殺第841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927章 親情之代價第471章 百姓自會選擇第909章 聖人馮勝第1051章 盼敵來攻第16章 我真的是穿越者第437章 寶鈔之弊第588章 科考改革第597章 種痘成功第518章 京都來僧第1080章 年節尾宴第482章 真正的錦衣衛第185章 什麼不教而誅第366章 倒卷珠簾第213章 茹大人竟如此無畏第87章 孤家寡人第831章 大難臨頭第360章 朵顏三衛第996章 宋濂的規勸第1097章 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基石第57章 小公爺的敵意第949章 一出新戲第379章 商談先殺人第325章 伏兵來啦第710章 奇異寶刀第1063章 勢如破竹第291章 我張定邊願北上抗元!
第574章 李善長之志第601章 孔家,九族勿論第345章 華夏子民纔有飯吃第304章 原來我真是華夏苗裔?第45章 離宮第767章 內情第950章 見龍卸甲第117章 格物之道第1039章 生死時速第367章 張定邊的心思第267章 揮筆作詩第913章 進萬民書第340章 奪關之後第971章 星火燎原第255章 倭寇!!第1006章 寒門崛起第491章 馬皇后勸夫第300章 天朝武器,恐怖如斯第820章 夜裡生事第106章 勸解藍玉第438章 要不,咱先去把倭國端了?第800章 真空家鄉第164章 宇宙舔狗第375章 好事成雙第171章 鴛鴦陣!第848章 駐足廉州第24章 三百年魔咒第977章 武器優勢第840章 潛在危機第131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848章 駐足廉州第203章 羅貫中與高啓第126章 會見第787章 黑吃黑第386章 空手套中兩隻狼第319章 不願返鄉第754章 天一教第1119章 康居城第155章 與姚廣孝的談話第463章 李善長之殤第894章 奇女子第657章 人人有書讀第1112章 十字軍的威脅第697章 杖責立威第1130章 大征服時代第1004章 朱肅招生第67章 朱鐵柱第968章 有理想的鬼力赤第283章 四面合圍第1051章 盼敵來攻第92章 胡惟庸的猜測第1006章 寒門崛起第243章 竟然還有伏兵?第893章 朱肅入質第1073章 大軍攻城第1146章 議譴援軍第185章 什麼不教而誅第95章 重啓分封制第88章 父慈子孝第328章 謀奪山海關第818章 孤山之上第641章 馬哈木的野心第410章 朱老五忽悠宋大儒第1090章 實業興邦第874章 靄翠獻土第640章 明堆土山,暗挖地穴第133章 鉅商歸附第993章 安南有請第760章 太子難斷家務事第942章 魚餌戰術第1101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703章 山坳屠殺第841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927章 親情之代價第471章 百姓自會選擇第909章 聖人馮勝第1051章 盼敵來攻第16章 我真的是穿越者第437章 寶鈔之弊第588章 科考改革第597章 種痘成功第518章 京都來僧第1080章 年節尾宴第482章 真正的錦衣衛第185章 什麼不教而誅第366章 倒卷珠簾第213章 茹大人竟如此無畏第87章 孤家寡人第831章 大難臨頭第360章 朵顏三衛第996章 宋濂的規勸第1097章 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基石第57章 小公爺的敵意第949章 一出新戲第379章 商談先殺人第325章 伏兵來啦第710章 奇異寶刀第1063章 勢如破竹第291章 我張定邊願北上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