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李善長受命

第479章 李善長受命

“呵呵,指教如何敢當。”劉伯溫笑道,繼而面色一肅。

“兄本有經天緯地之才,緣何卻拘泥於權位名利,一葉障目,乃至不識泰山?”

“同朝爲官多年,弟實在不忍兄就此黯然收場。因此特來拜會,且有一言相勸。”

李善長看着面前這個自己幾乎是鬥了一輩子的宿敵。數年前,自己執掌淮西一脈,劉伯溫則斡旋於清流之間,與淮西官員分庭抗禮。那時候,自己是勝過劉伯溫一籌的。自己爵封韓國公,而劉伯溫卻僅僅是個誠意伯;自己的弟子胡惟庸接任宰相,而劉伯溫致仕榮養之後,清流一脈就再也後繼無人。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劉伯溫卻是意氣風發,似乎整個人都年紀了數十歲,甚至再次得到了皇帝的信重,再也不復此前那一幅頹然的模樣。而自己呢?卻遭到了皇帝的敲打,險些喪了命去。如今亦是垂垂老矣,再也沒辦法與這位老對手相爭了。

“你有何言語相勸?無非是勸老夫知天命、識時務,自此謹小慎微罷了。”李善長自嘲一笑。“你放才也瞧見了,連老夫的門生都被逐出門去,還有誰會再來尋我這個老朽?”

“只求陛下能放老夫歸養,能老死田園,便算是天恩浩蕩了。”

李善長意興闌珊的說道。他將門生逐出府去,就是在劉伯溫面前表明自絕自己權力之路的體現。畢竟連親信也已不留一絲體面,日後誰還能再顧念他這個老相國的面子?他現在只恨自己昔日權慾薰心,只想着拉攏朝官,卻忘記了皇帝的感受。

滿心以爲自己乃是老臣,是開明第一功,即便陛下心中有什麼不滿,也會顧念自己的功勞與苦勞。

卻忘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如今這位龍椅上的皇帝,雖然是自己幫着他一步步從草莽之中崛起而來的,但卻不得不承認,他已經比歷史書上的任何一位皇帝,都更像一位雄主。

而任何一位雄主,都絕對無法容許,有一位意圖掌控朝綱的權臣的存在……

“李兄又何出此言?弟絕不是要譏諷於你。”劉伯溫面色依舊嚴肅,眼神之中則帶着誠懇。

“兄之開明第一功,乃是實至名歸。至於此前所爲,真論起來,不過白玉微瑕,不足道爾。”

“若是兄就此沉淪,那便是要蓋棺定論,日後史書之上,會如何評價?不外乎初時極賢,老時卻反而昏聵,以至爲帝所惡云云……兄英雄一世,莫非願意就被後人如此定論嗎?”

此言一出,李善長亦是微微動容,轉頭問劉伯溫道:“什麼意思?”

“以兄之賢,想必也看出來了,如今陛下志存高遠,一心振興我華夏,意在開闢出遠勝於前人先祖的豐功偉業。”劉伯溫道。“此時正是用人之際,正是有才有能之士一展抱負之時。”

“兄雖有小過,但緣何不能將功贖過,乃至再創新功?”

“再說了……統領朝綱,又哪有自成一國,來的自在痛快?不止可成萬世之功,還可配享太廟,代代爲後世所祀。兄難道就不想再創新功,爲我華夏開疆闢土,也讓你李氏一族,自此稱孤道寡嗎?”

劉伯溫循序善誘道。

李善長早已人老成精,若對他說什麼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那是萬萬不能讓他心動的。可劉伯溫早已料定了這老對手對權力的慾望,以建國之利相引誘,卻讓李善長很快就上了鉤。

此前在宮中聽皇帝陳說此事之時,其實他就已經深深追悔。爲了拉攏區區幾個朝臣,反而丟掉了能夠在海外建國的機會,實在是誠爲可惜。

雖然即便要真的去了海外,想來也沒什麼好日子,一開始必定的篳路藍縷、艱辛無比。但也正是因此,讓李善長相信老朱必定是真心實意的,大明的軍隊幫忙打下異國番邦,然後開闢的苦差事讓他們這些勳貴去做,對大明朝廷來說,也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李善長不怕苦累,要不然昔日也不會投靠老朱了。他想要的是能真正執掌一方的權力,以及身後之名。若是能讓李家自此之後富貴不衰、綿延不絕,那就更是再好不過了。

而又有什麼樣的富貴,能比得過建國稱制、稱孤道寡呢?

“老夫該如何做?”李善長被說動了。

劉伯溫大喜,對李善長道:“此事易爾!無非是協助陛下,上下一心整肅朝綱。”

“等朝綱肅然、大明強盛、打下了海外藩國之時,弟自會保舉李兄往鎮藩國。”

“兄本就有蕭何之才,論到如何經營一地,李兄你比任何一個人都要更具經驗。爲了更好的開發藩國,使其早日成爲我華夏之土,陛下斷然沒有不允兄出鎮的道理。”

“有了出鎮開發之功,還怕陛下不分你李家一個國主之位嗎?”

劉伯溫道。

李善長低頭沉思,劉伯溫此言倒稱得上掏心掏肺。若是朝廷真的要開發番邦之地,自己的才學倒是真的能派上不小的用場。

而且陛下很明顯要整肅朝綱,說不定,還有將如今的朝臣全部都清晰一空的打算。如此一來,就要有一名得用之臣來統率朝中事務。這名臣子非但要有臨危受命之威望,還需要完全在皇帝的掌控之中,這樣纔不至於在整肅朝臣之後,成了尾大不掉之勢。

如今的內閣顯然還沒有這樣的能力,而他劉伯溫雖有才學,卻沒有這樣的威望。論來論去,只有自己李善長,能夠臨時頂上這個頂樑柱的位置。畢竟自己已經垂垂老矣,不用擔憂自己在位置上戀棧不去,而且自己有把柄在皇帝的手上,若是稍有異動,皇帝自可以不必手下留情。

“老夫知道了。”李善長想了又想,方向劉伯溫點一點頭。“老夫身爲陛下之臣,本就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陛下欲成不世之偉業,老夫雖然老朽,又怎能不助陛下一臂之力?”

“若如此。”劉伯溫對李善長鄭重的行了一禮。“誠爲我大明之幸!”

……

“哼,還算他李善長知道實務。”宮裡,得到了回稟的老朱嘴角泛起一抹笑容。“如此一來,也不必擔心日後朝中無人可用,天下動盪了。”

“有他李善長撐着,咱自可以安心下手,好好的將這些污吏貪官,全都一掃乾淨!”

“韓國公之才,自可以穩定朝綱。”朱標在一旁點頭贊同。“只是爹,韓國公如今畢竟無人可用,若是朝中當真有那許多碩鼠,僅憑韓國公一人,又如何能補得了這麼多的簍子?”

“更何況僅憑稅務司一部,也無法查盡諸多朝中官員之弊。其他與戶部無涉的官員,要用何理由查辦?總不能莫須有吧?”

“他李善長也只有一雙手,自然沒法補上這麼多的簍子。可是標兒,你莫不是忘了?那詔獄裡頭,可還關着不少的惡犬呢!”老朱嘿嘿直笑。

“而且,與戶部無涉的官兒,咱也早已給他們準備好了,可以名正言順查問的罪名……”老朱說着,拿起了放在御案之上的,一張蓋了印章的空白文書……

(本章完)

第243章 竟然還有伏兵?第81章 開宗立派第842章 蠻族作亂第595章 老朱的宿命第237章 烏合之衆第586章 船隊出發第245章 復仇的火焰燒遍朱明江山?第1004章 朱肅招生第980章 騎牆第819章 事有蹊蹺第111章 稻苗稀疏,已是好年第318章 煽動張赫第1120章 康居城的自救第695章 教派抉擇第131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476章 朱肅授徒第970章 兵變第580章 鐵鉉請命第904章 解縉的復仇第987章 敗勢第712章 五千圍三萬第951章 路中遇襲第227章 張陳後嗣第106章 勸解藍玉第825章 談判第329章 定遼衛指揮使葉旺第876章 居中漁利第394章 徐達的打算第1052章 胡氏攻城第66章 惱羞成怒第411章 宋濂:我悟了!第31章 均役第148章 開業大吉第306章 爹早就在惦念倭國金銀礦呢第803章 優柔寡斷李景隆第1027章 赴宴第1117章 大撒幣第143章 便由你太子殿下來罰他吧!第774章 朱標出手第216章 我是吳王第628章 羊圈第1133章 意欲攀城第67章 朱鐵柱第1117章 大撒幣第12章 朱家兄弟第444章 秉持孔子遺志,拓土開疆!第800章 真空家鄉第815章 番人詭異第917章 不知者無畏第222章 鴻門宴第112章 就莊第478章 潰於蟻穴第521章 皇居炎上!第690章 不擇手段,亦可稱聖賢第96章 分封外疆第516章 幕府中的黑衣僧第330章 兵將離心第170章 讓你看看什麼叫做後臺第822章 火裡逃生第1061章 天兵來了第898章 陳明利害第979章 進退兩難第822章 火裡逃生第132章 借錢爲何不早說?第1124章 惡魔火炮第889章 拒不開城第281章 伏兵第968章 有理想的鬼力赤第365章 鞏昌候的覺悟第791章 挾持第480章 戶部沉沒第56章 小公爺來訪第812章 天子所怒第868章 滅門!第862章 衆叛親離第500章 能打倭國,頭香都是我的!第523章 天皇之死第58章 進水放水第584章 毛驤的發落第410章 朱老五忽悠宋大儒第1057章 威嚇第900章 嚴密監視第1014章 三顧茅廬,請個內奸第604章 少年中國說第365章 鞏昌候的覺悟第1037章 爲後人戒第387章 納哈出的野心第557章 太原之戰第515章 朱肅的謀算第699章 新種姓:須彌第397章 回京第1105章 天心民意第126章 會見第293章 遊俠與民族大義第883章 毀於一旦第629章 烏格齊哈什哈之死第410章 朱老五忽悠宋大儒第623章 化夷爲夏第197章 將去蘇州第117章 格物之道
第243章 竟然還有伏兵?第81章 開宗立派第842章 蠻族作亂第595章 老朱的宿命第237章 烏合之衆第586章 船隊出發第245章 復仇的火焰燒遍朱明江山?第1004章 朱肅招生第980章 騎牆第819章 事有蹊蹺第111章 稻苗稀疏,已是好年第318章 煽動張赫第1120章 康居城的自救第695章 教派抉擇第131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476章 朱肅授徒第970章 兵變第580章 鐵鉉請命第904章 解縉的復仇第987章 敗勢第712章 五千圍三萬第951章 路中遇襲第227章 張陳後嗣第106章 勸解藍玉第825章 談判第329章 定遼衛指揮使葉旺第876章 居中漁利第394章 徐達的打算第1052章 胡氏攻城第66章 惱羞成怒第411章 宋濂:我悟了!第31章 均役第148章 開業大吉第306章 爹早就在惦念倭國金銀礦呢第803章 優柔寡斷李景隆第1027章 赴宴第1117章 大撒幣第143章 便由你太子殿下來罰他吧!第774章 朱標出手第216章 我是吳王第628章 羊圈第1133章 意欲攀城第67章 朱鐵柱第1117章 大撒幣第12章 朱家兄弟第444章 秉持孔子遺志,拓土開疆!第800章 真空家鄉第815章 番人詭異第917章 不知者無畏第222章 鴻門宴第112章 就莊第478章 潰於蟻穴第521章 皇居炎上!第690章 不擇手段,亦可稱聖賢第96章 分封外疆第516章 幕府中的黑衣僧第330章 兵將離心第170章 讓你看看什麼叫做後臺第822章 火裡逃生第1061章 天兵來了第898章 陳明利害第979章 進退兩難第822章 火裡逃生第132章 借錢爲何不早說?第1124章 惡魔火炮第889章 拒不開城第281章 伏兵第968章 有理想的鬼力赤第365章 鞏昌候的覺悟第791章 挾持第480章 戶部沉沒第56章 小公爺來訪第812章 天子所怒第868章 滅門!第862章 衆叛親離第500章 能打倭國,頭香都是我的!第523章 天皇之死第58章 進水放水第584章 毛驤的發落第410章 朱老五忽悠宋大儒第1057章 威嚇第900章 嚴密監視第1014章 三顧茅廬,請個內奸第604章 少年中國說第365章 鞏昌候的覺悟第1037章 爲後人戒第387章 納哈出的野心第557章 太原之戰第515章 朱肅的謀算第699章 新種姓:須彌第397章 回京第1105章 天心民意第126章 會見第293章 遊俠與民族大義第883章 毀於一旦第629章 烏格齊哈什哈之死第410章 朱老五忽悠宋大儒第623章 化夷爲夏第197章 將去蘇州第117章 格物之道